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它的沿海地区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仅仅利用了不到一半的海洋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中国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海洋资源种类在中国的海洋资源中,以渔业资源最为丰富。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获量国家,渔船数量和渔民人数也位居全球前列。
除此之外,沿海地区还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其中南海是中国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区域之一。
此外,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也是中国的海洋资源之一。
海洋资源分布中国的海洋资源分布得非常广泛,除了东海、南海、渤海和黄海等沿海地区,还包括岛屿和海湾。
其中,南海拥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另外,中国的东海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而黄海和渤海则主要以渔业资源为主。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部分地区过度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破坏。
另一方面,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逐步发展,但是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同时,对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中国的海洋资源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还需要面对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等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海洋战略和政策,包括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升海洋环境保护等。
在未来,中国需要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加大投入,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发展模式,实现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结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面临着众多挑战。
通过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加大投入,中国有着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条件,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1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教学目的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保护〞2部分内容,知识构造如下:海洋是国家平安的重要屏障,国家的开展、民族的振兴与海洋息息相关。
海洋运输本钱低,目前我国80%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海路。
假如海洋平安得不到保证,我们的对外开放、经济开展也得不到保障。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也依靠海洋。
基于以上考虑,虽然海洋资源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但为了促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开展观,编写者特意安排了本节内容。
在“丰富的海洋资源〞部分,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状况,安排了“中国四大海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幅图片和“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1幅地图。
“活动〞1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才能,开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学习下一个内容作出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海洋资源的保护〞部分,教材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及其危害,扼要讲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海洋污染的危害,教材安排了“赤潮〞的“阅读〞材料。
“活动〞安排了较为开放的任务,引导学生就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进展探究、交流。
这个“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训练学生搜集整理地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多方面才能,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开展观。
三、教学提纲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3〕海水养殖业开展迅速2.矿产资源〔1〕近海油气资源丰富〔2〕滨海砂矿资源丰富3.化学资源〔1〕开发利用方式〔2〕主要盐场分布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面临主要问题〔1〕海洋灾害频繁〔2〕部分海域环境污染〔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保护海洋资源〔1〕加强保护力度〔2〕防止海洋污染〔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四、教学建议【丰富的海洋资源】教学导入:方案①:视频导入:2022年6月27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成功。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及说课稿(含反思)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稿。
一、背景分析1、说教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
这节教材虽然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
(2)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观察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通过对舟山渔场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主意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保卫蓝色国土”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分析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所以我确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资源为本课重点,由于内陆地区大部分学生对海洋都比较陌生,而且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探究性问题,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我确定保护“蓝色国土”为本课难点。
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准备课外搜集信息,以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激发思维。
二、教学过程设计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阅读,了解内容;整理信息,深入探讨;拓展延伸,培养情怀;互动小结,布置作业。
下面我将就这五个教学环节作逐一表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进入课堂后我首先出示三幅图片,配上伴音《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闻到海洋气息,看到海洋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索海洋资源的热情。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7页word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的学习,能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原因。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蓝色国土”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2、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海产品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种类。
2.搜集海洋矿产资源及其用途的材料,认识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以及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对我国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搜集有关海洋空间利用的图片,了解海洋可利用空间巨大。
4.搜集家乡青岛海边美好的港口景观图,污染图,净化图及有关净化设施图。
激发净化和保护蓝色国土的决心。
教学步骤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保
护
“
蓝
色
国
土
”
本课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探究,我们了解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
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可利用的空间巨大,可利用的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的种类众多,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我们一定要有海洋环境意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好海洋资源,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省优获奖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海洋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4)记住我国主要的渔场,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记住我国四大盐场,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
(6)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能力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的四大渔场、四大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教学难点: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一种。
其中荒漠和沼泽也属于土地资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
(讲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P66),人们在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都离不开土地。
(板书)一、人多地少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提问)请大家根据下列几个问题,阅读课本P66的内容(1)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多少?(2)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讲解)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由于中国人口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所以可以看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P66)。
(板书)2、“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练习)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6活动1、2题(讲解)(1)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但山区面积比美国多,而且干旱、高寒地区分布广,所以耕地总面积比美国少,再加上人口远比美国多,所以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2)虽然印度陆地面积明显小于中国,但平原和平缓的高原分布广阔,而且印度人口目前没有中国多,所以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
(过渡)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是比较齐全的,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海洋资源概况2. 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3.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 海洋资源的保护5.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海洋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直观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海域,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吗?”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的海洋资源概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让学生掌握各种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4.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掌握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中国海洋资源的基本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4.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海洋资源的图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详细案例资料。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框架。
4. 准备作业布置的指导和要求。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海洋公园、渔港等。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2.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5.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1.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2.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方法】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生活动] 找朋友激发学生兴趣生物资源海盐矿产资源蟹化学资源石油二、明确目标多媒体明确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丰富的海洋资源A.生物资源[学习任务一] 1.阅读P79页前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3)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四、精讲点拨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结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B.丰富的矿产资源[学习任务二] 1.阅读P79页五、六两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们的储量怎样?[过渡]我国有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化学资源呢? C.化学资源 [学习任务三]:1.阅读P80页,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有哪些?(2)我国海盐的主要产区在哪儿?为什么?著名的盐场有哪些?五、拓展延伸1.海洋里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海浪、潮汐、风能等。
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四大盐场。
3.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海洋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国家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这一节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中国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保护”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展示丰富的、多种类的海洋资源,第二部分展示我们面临的海洋问题和应对措施。
教学建议使用视频《中国正在拥抱深蓝》作为课程引入,采取海洋寻宝的方式教授“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一内容,充分使用地图、教学图片和案例展示我国海洋面临的问题的应对措施,本课应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地理特点、我国海洋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本节内容为1个课时。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1.北部湾渔场所在的海区是()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2.中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跨了()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C.暖温带、亚热带、热带D.热带、亚热带、暖温带3.在中国近海大规模开发的矿产资源的是()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铜矿4.下列盐场位于长江口以北地区的是()A.长芦盐场、淮北盐场B.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C.长芦盐场、布袋盐场D.淮北盐场、莺歌海盐场5.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自()A.海上石油开采 B.海上石油运输C.陆地农业生产 D.陆地工业和城市排放答案:D;C;A;A;D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蓝色国土:海岸线漫长、海洋国土面积大;四大海域+5000多个岛屿;海水温度适中,大陆架宽广。
二、蓝色宝藏1.海洋生物资源:四大水产、四大渔场、海水养殖2.海水养殖业3.海洋石油资源:油气、可燃冰4.海洋砂矿资源5.海洋化学资源:四大盐场二、海洋的保护1.海洋灾害2.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和赤潮3.近海渔业衰竭八、课后作业选择我国的一处海域,说出它的位置和范围,并介绍那里的海洋资源以及该海域面临的问题并思考可行的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侯翠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优越性,了解我国海洋生物品种繁多,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区、四
大渔场及海产人工养殖。
2.了解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记住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知道我国海底汽油田的
开发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
3.知道我国海洋巨量的化学资源,掌握我国两大盐场的位置。
4.了解我国海洋开发的前景和保护海洋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图表,逐步培养好提高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培养从资料中发现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
评价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位置、种类、开发及前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学习难点
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学习课时
1课时
互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组织活动:
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太平洋的位置,并指出我国的边缘海、内海和海峡的名称、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教师点拨:
我国东临太平洋,有北到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布着渤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巴士海峡。
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岛屿众多,面积在500米以上的有6500多个。
我国海域辽阔,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
在太平洋内部,我国还有联合国划拨的近十万平方千米的专属海洋开发区。
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底大陆架宽广,水温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讲授新课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了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知识。
师: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有多少种?鱼类有多少种?其中经济鱼类有多少种?
生:种类有2000多种,鱼类有3000多种,经济鱼类有70多种。
师:我国四大海产是什么?
生: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师:我国四大渔场是那些?
生: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渔场。
师: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什么?
生:舟山渔场。
教师补充:请看大屏幕----《海鲜大餐图片》,这一组图片是我们附近海鲜馆的一些招牌广告。
教师承转:
这些海鲜大多数来自我国四大渔场。
形成天然渔场,一般都须有淡水注入,或是海洋冷暖流交汇,海底浅,大陆架特征明显等条件。
我们以舟山渔场为例。
教师提问:
舟山渔场有哪些条件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学生讨论:
舟山渔场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的必经之路,附近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
教师点拨:
大陆架海水不深,回游表面一下可以接受阳光热量,水温适中;有河流注入,使海水搅动;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河流汇入也丰富了鱼类的品种。
2.海水养殖
教师承转:
天然渔场毕竟是靠天吃饭,捕捞量不能随时保证。
为了增加回游生物的经济开发,也为了保护我国回游资源的自然环境,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迅速-----我们把海水养殖形象地称为海洋农牧业。
教师提问:
我国海水养殖的产量为多少?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哪些?
学生活动:
看书,交流意见。
学生总结:
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的1/3以上,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教师承转:
请看一段影片,播放剪辑的短片《007-铁金刚勇破海底王国》片段。
学生活动:
观看短片,感受电影艺术与科幻世界的魅力。
教师点拨:
我们看到的影片,不是事实,只是用来特技拍摄的人类遐想。
但人类以前的许多想象已成为事实,如在天空飞翔,谁又能说海底王国以后不会成为现实?
教师提问:
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海洋上的建筑物。
请看大屏幕,这种现实存在的海上庞然
学生回答: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组织活动: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将你认为我会提的问题划出来,或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划下来。
师生交流:
师:我国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分别是什么?
生:海底石油储量为22亿吨,天然气储量是480亿立方米。
师: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分布在哪里?
生:我国边缘海的近海石油沉积盆地。
现在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都开采出来了石油。
师:我国已发现滨海砂矿多少种?
生:60多种,几乎世界上所有海滨砂矿在我国都可以找到。
师: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有几种?
生: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师:我国发现的各类砂矿床有多少个?
生:191个。
师:我国探明的砂矿储量为多少?
生:16亿吨。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教师承转:
日本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挑衅,其中有一个必然因素就是对海洋资源进行争夺。
因为海洋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而且还拥有巨量的化学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
组织活动:
请同学们看书第72页,找到我国两个代表性的盐场,谈谈对海洋化学资源的认识。
教师点评:
都说海水又苦又咸,喝过海水的同学应该深有感触。
海水中苦味主要来自于海水的氯化镁,咸味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氯化钠。
四.保护“蓝色国土”
教师讲解:
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还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
组织活动:
看书,找出我国海洋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的问题、海洋污染的源头,了解赤潮的有关知识及海洋资源保护的有关问题。
教师点拨:
海洋灾害频繁主要表现在每年多达十几次的台风袭扰。
还有局部海域环境污染,请看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中国环境报告》。
教师问题:
我国每年排入海洋的污水有100亿吨,其中有毒物资数百万吨。
我们该怎样防止海洋污染?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陈述各组建议。
学生总结:
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以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课堂小结: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得,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外来屈辱,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我国有海无防的海洋上。
难道我们不应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我国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刻上海洋的名字吗?
课后练习:
1.查找有关钓鱼岛的资料。
2.完成书上第73页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2.海水养殖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海上油气资源
2.海上砂矿资源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四.保护“蓝色国土”
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海洋意识?本课教学中设计了几段影片,以增强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向往。
由于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条件的区别,学生对海洋的直观感受存在很大差异。
如何让未见过海洋的学生了解海洋的特点,仅凭一节课是不容易达到目的的。
让学生查找钓鱼岛的资料,作为对本课的课后延伸,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但也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和平解决争端、保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的重要性,同时辩证地认识到祖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