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单价是指商品的价格,数量是指商品的个数,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4. 演示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6. 总结: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作业本》第四单元第五课时练习题。

2.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至关重要。

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的公式是解决本节课问题的关键,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个公式,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的教案一教学内容:P52.例4二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出求单价与数量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萌发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并运用这组关系式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三: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都去买过东西。

作为一名消费者,为保护自己的消费利益,在购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哪些信息呀?(学生自由交流,有考虑价格的、质量的、安全的),大家说的确实是我们在消费时所要关心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价格”方面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概括“单价×数量=总价”出示发票:发票联2014年10月付款户名:刘庄小学物品名称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备注万千百十元角分投影仪台 5 400 2 0 0 0 0 0合计人民币(大写)贰仟元正¥:2000元1、你能从这张发票中看出刘庄小学的购物情况吗?(学生分别从数量栏、单价栏、金额栏、货物名称栏了解购物结果。

)2、认识理解“单价”。

A、看来发票里包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

你知道发票中的“单价”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单价)B、是的,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单价,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学生介绍学习用品类、服饰类、食品类的物品单价)3、你还有看不懂的吗?谁能帮助解释?(通过学生自己质疑、释疑认识总价金额,并初步感知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板书:总价)4、出示:椅子(4把)衬衣(6件)彩电(3台)A、“便民商场”昨天上午卖出这些物品,说说他们卖了多少东西?(板书:数量)B、你能算出他们卖得多少钱吗?(不给定单价,不能计算总价。

)C、补充出现单价。

请任选一种商品求出这种商品的总价D、独立练习E、汇报、交流,并提问你是怎么求总价的?F、讨论并发现验证:单价×数量=总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5 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5 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教案与反思

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一、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妈妈买了5瓶同样的酸奶,花了30元,每瓶酸奶多少钱,求的是单价。

( )2、妈妈买了4千克苹果花了24元,每千克苹果为5元。

()3、一件上衣126元,买2件多少钱。

求的是数量。

()二、5个篮球450元,想再买7个同样的篮球,还需要多少钱。

列式是()A、450÷5×7B、450÷7×5C、450÷5÷7三、参考答案:一、1、√ 2、× 3、×二、A三、21×3=63 63>60 不能买每份21元这个套餐。

18×3=54 54<60 买3份18元套餐。

21×2=42 60-42=18 买2份21元的套餐,再买1份18元套餐。

18×2=36 60-36=24 24>18 买2份18元套餐,再买1份21元套餐。

【素材积累】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旧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摘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旧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民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举例解释:如在购物场景中,学生需要知道每种商品的单价,确定购买的数量,然后计算出总价。
2.教学难点
-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这三个概念如何相互关联并运用于计算中可能存在困难。
-在实际问题中提取有效信息,特别是涉及到复合问题或者隐藏条件时,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知识进行分析。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合理安排预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打折商品的售价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预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购物实验操作。学生们将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实际操作计算总价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单价、数量和总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学会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购物时,如何计算要支付的总价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总价。

例如:一件商品的单价是20元,买了3件,求总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掌握如何计算总价;3.能够灵活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启发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规律;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如何根据单价、数量计算总价。

三、教学难点1.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灵活运用;2.多种问题情境下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讲解1.引入概念:首先向学生解释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探究规律:通过几个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理解。

3. 实践1.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等,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展示讨论:每组展示他们的解答,并让其他组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

4. 拓展1.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加深理解,扩展应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PPT课件4 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PPT课件4 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

3.某学习用品店购进160个书包。若全部卖出,共可 赚多少元?
(130-88)×160=6720(元) 答:共可赚6720元。
提升点 1 解决生活中的价格问题
4.买3张桌子需156元,买3把椅子需45元。某校要买 4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元? 156÷3=52(元) 45÷3=15(元) (52+15)×45=3015(元) 答:共需要3015元。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4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 价
R 4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知识点 1 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及它们之间的
数量关系 1.填一填。
(1)学校舞蹈社团买了10套同样的演出服,用了840元, 每套演出服84元。840元是演出服的( 总价 ),84元 是演出服的( 单价 )。
6.一桶花生油108元。国庆期间,超市开展促元? 63-63÷(2+1)=42(桶) 108×42=4536(元) 答:一共要花4536元。
(2)一支钢笔8元,买15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解决这个问 题所用的关系式是( 单价×数量=总价 )。
知识点 2 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王叔叔买3千克瓜子花了60元。3千克瓜子的总价比 2千克花生的总价多28元。王叔叔买1千克花生需要 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B )。 A.2千克,28元 B.60元,2千克,28元 C.3千克,60元,2千克,28元
提升点 2 合理购物
5.(易错题)书店里每本《科学探秘》28元,每本《十 万个为什么》32元。笑笑有90元钱,准备买3本书 捐给山区小朋友,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方法一:买3本《科学探秘》。28×3=84(元) 方法二:买2本《科学探秘》和1本《十万个为什么》。 28×2+32=88(元) 答:有两种不同的买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4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4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购物场景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新知(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意义。

(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公式推导,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重点细节。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0相比较。
解答: 49×102=4998(元 ) 4998<5000
答:李老师准备5000元买车票和门票够了 。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 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1.理解“单价”的意义,并掌握“单价×数量=总 价”这一数量关系。 (重点)
2.灵活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关系式解决 实际问题。 (难点)
请看下面的问题并回答列式。
(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
5×10=50(元) 答:5个文具盒50元钱。 (2)用50元买文具盒,每个十元,可以买多少个?
(4)妈妈买了2袋米用了120元,每袋米多少钱? 题中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列式是 (120÷2)。
能力提升 例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是49元, 一共需要102套票,李老师准备了5000元钱买车 票和门票,够吗?
点拨:此题已知单价和数量要求总价,可以根据
总价=单价×数量来计算,再把计算的结果与
都是已知每件 商品的价钱。
还知道买了多少件 商品,最后算…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 的钱数,叫做总价。
80×3=240(元)
10×4=40(元)
… … …
… … …
单数总 价量价
答Hale Waihona Puke 买3个篮球要240元。单 数总 价 量价
答:买4千克鱼要40元。
单价×数量=总价
知识提炼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 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2.一套桌椅150元,学校要购进42套这样的桌椅 ,一共要花多少钱?
150×42=6300(元) 答:一共要花6300元钱。
50÷10=5(个) 答:可以买5个。
(3)用50元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 50÷5=10(元) 答:每个10元钱。
例题分析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已知每件商品 的价钱
已知买了 多少件商 品
求一共要 多少钱
你能从列表中找出共同点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4.王叔叔带了620元钱,买了4套单价是125元的衣 服后,还剩下多少钱?
620-4×125=120(元 )
答:还剩下120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 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小试牛刀 填一填。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 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 =数量;(单价)=总价÷数量。
(3)一双鞋的售价是35元,买3双这样的鞋需要 多少元?题中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列式是(35×3)。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3.一双运动鞋160元,王老师为12位队员每人买一 双,带2000元钱够吗?
160×12=1920(元) 1920<2000
答:带2000元钱够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 价÷单价=数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作业1:完成教材P55练习九第8、9题。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 和总价 之间的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