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台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既有质的规定性的一面,也有量的规
2023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审定版】

2023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审定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早上,我们煮粥时,水会大量的溢出来,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
2、通过探究发现,雨水对土地具有__________作用。
3、同一个鸡蛋,放入1号液体中是沉,放入2号液体中是浮,可以判断1号液体浓度比2号液体浓度要__________。
4、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5、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________的不同。
6、水受热时体积____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______,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7、冰面行走容易打滑,人们想到在鞋底_________,这样就_________了摩擦力。
8、物体受热体积________,受冷体积________,我们把物体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气温比较寒冷B.春天气温较炎热C.春天气温比较适中2、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不是适应环境表现的例子是()A.北极狐白色的皮毛B.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C.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而改变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3、人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 )。
A.镜头B.光圈C.胶片4、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B.扶手C.轮子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大小B.轻重C.体积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算时间的仪器是( )。
A.日晷B.浑天仪C.天平7、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因为()。
A.美观B.省力C.坡度小8、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发育9、下列动物哪个属卵生动物?()A.乌龟B.小狗C.老虎10、用同样的一张纸造一座桥()。
A.平板桥比拱桥承受力大 B.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C.承受力大一样大。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新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新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________伴随着。
2、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_________。
3、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________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个小时。
4、相同重量的物体放在同一种液体中,它的浮沉与_______有关。
_______的物体容易沉;_______的物体容易浮。
5、各种物体只要________,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________。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7、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8、光强温度就________,光弱温度就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应()。
A.不变B.大于5米C.小于5米2、把杠杆、滑轮、轮轴组合起来的机械是()。
A.带鱼线轮的钓鱼竿B.手摇削铅笔刀C.手摇升降机3、往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倒入相同温度的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的是()A.塑料杯B.铁杯C.陶瓷杯4、蚯蚓喜欢生活在()的泥土里。
A.明亮潮湿B.阴暗潮湿C.阴暗干燥5、在模拟近视形成的实验中,用()组合来代表眼球。
A.蜡烛和凸透镜B.凸透镜和纸屏C.蜡烛和纸屏6、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C.动物7、静脉血的含氧量比动脉血的含氧量()。
A.高B.低C.一样的8、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
A.三角形B.正方形C.圆柱形9、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剪刀B.镊子C.盘山公路D.方向盘10、以下不是天然材料的是()。
A.纸B.木材C.棉花三、判断题。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模拟考试(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2、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3、早上,我们煮粥时,水会大量的溢出来,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
4、人们把______变成汽车方向盘上的______,工作起来既省力,又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6、如果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小鱼,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如果在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水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如果倒掉生态瓶内一半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
7、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________,背着太阳的一面是_______。
8、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________。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太阳系里唯一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 )。
A.太阳B.月球C.火星2、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B.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电路3、在金属的大家庭中,大多数金属是热胀冷缩,但也有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金和银B.铜和铝C.锑和铋D.银和水银4、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口驶向大海的轮船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5、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A.热胀冷缩B.热胀C.冷缩6、健康的眼睛( )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温州五上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温州五上科学第一单元试卷温州五上科学第一单元试卷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2、。
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6、刺猬、蛾、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牵牛花是凌晨开放,芍药花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昙花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二、选择题(16分)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2、月相3、的周期变化是(B)A一年B一个月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A早晨B中午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A上午B下午C夜晚三、问答题:(20)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4、(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
)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下册第三元一、。
1、工具〔〕的提高要靠技、材料等的改。
A、美性B、准确性C、用性D、尚型2、面上的〔〕每一格,表示流逝了一秒,〔〕一圈表示流逝了一分⋯⋯A、B、分C、秒3在古代,人用天上的太阳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最早使用的位——〔〕A、B、分C、秒D、天4、在古代,人曾利用流水来,〔〕根据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出去了多少;〔〕根据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筒,使得浮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上升,从而示流逝的。
A、“流水型〞水B、“滴水型〞水C、“泄水型〞水D、“受水型〞水5、同一个每一次所需的是〔〕。
A、不一定的B、一定的C、相同的D、不相同的6、根据的〔〕,人制成了,使的量差更小。
A、准确性B、易加工性C、耐腐性D、等性7、同一个,越〔〕越〔〕,越〔〕越〔A〕。
A、快B、慢C、D、短8、1583 年,〔〕一次的,只由的短来决定,不但跟幅度的大小没关系,而且跟石的重也没关系;只要的度一定,一次的就一定。
就是的等性。
A、牛B、因斯坦C、迪生D、伽利略二、多。
1、表以〔〕量。
A、B、天C、分D、秒2、〔〕是根据日影度制成的器。
A、太阳能水器B、日晷C、子表D、圭表三、填空。
、〔〕有是指某一刻,有表示一个隔〔〕。
、的快慢与的〔〕有关。
、〔〕又称“日〞,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量的一种仪器。
4、〔〕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四、判断题。
1、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开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很快地发生变化。
〔〕、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摸底考试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摸底考试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我还知道,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空气、水、温度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等。
2、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
4、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进行的。
5、影子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遮挡物。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
7、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________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个小时。
8、物体受热体积________,受冷体积________,我们把物体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是()。
A.增加线圈的匝数B.加长导线的长度C.改变电池的连接方向D.加开关2、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C.动物3、我们有的时候可以观察土壤的()来判断土壤肥不肥。
A.颗粒大小B.颜色C.湿度4、我们在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发现()杯内水温下降最慢。
A.无盖的杯子 B.杯子外包毛巾、无盖C.杯子加盖、外包毛巾D.杯子加塑料盖子5、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
A.水分B.脂肪C.蛋白质6、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7、下列实心的物体放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是( )。
A.铅球B.干木棒C.铁球8、在金属的大家庭中,大多数金属是热胀冷缩,但也有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金和银B.铜和铝C.锑和铋D.银和水银9、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
A.一样B.越快C.越慢10、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哪种做法比较合适?()A.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B.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保持平衡C.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平原地区从来不会发生地震。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精编】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精编】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________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个小时。
2、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4、许多光源在发________的同时也在发________。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________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________。
5、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________有关。
6、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________方向运动。
7、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________。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________。
8、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三个一样的黑色纸袋,在阳光下升温最快的是()。
A.竖立放置B.水平放置C.倾斜与太阳光垂直2、测得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65次,但我需要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我可以()。
A.加长摆线B.缩短摆线C.加大摆幅3、热水瓶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A.内胆用玻璃传热慢B.内胆是双层的C.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D.外层是不容易传热的塑料4、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B.浮力=重力C.浮力>重力5、如果生态瓶中的水减少一半,瓶里面的动物将()A.经常露出水面B.会钻到水底不动C.没有变化6、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
A.12 B.24 C.367、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度相同B.方向相同C.形状相同8、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A.空气B.琴弦C.喇叭9、下列物体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精选】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精选】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按食物的来源分,食物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用手拨动钢尺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并发现钢尺在_________。
3、人的_______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4、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_____________现象的。
5、借助___________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具有轻、带翅或茸毛等特点。
6、一个物体运动的状态,一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描述。
7、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__________,所以呼吸会变得急促。
8、________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9、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_______中得到的。
10、声音能在_______体,_______体,_______体中传播。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在观察岩石时,常用下列方法中的()。
A.用秤称B.用手摸C.用尺量2、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纸B.笔C.桌面3、生活中,许多机械上运用了轴承,是因为()。
A.轴承可以增大摩擦力B.轴承可以减小摩擦力C.轴承很便宜4、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那么有可能()。
A.将变冷B.将有大风C.将要下大雨5、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 B.棉线 C.纸杯6、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A.在空气中的半根 B.在水中的半根 C.在空气和水交界处7、蚕的身体短缩、发黄而透明,它是( )。
A.即将吐丝的蚕B.吐丝后的蚕C.刚孵出的蚕8、敲击下面的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A.B.C.9、对于吸烟者,我们要做到()A.积极劝阻B.大加赞赏C.不理不睬10、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食物的养分是在胃里被吸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统计学》全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统计学的对象与特点·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
第二节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与单位·标志与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
第二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方法及种类
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静态资料与静态资料·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一般调查与专项调查·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
概念的操作化·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第四节统计误差
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一节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
“穷举”与“互斥”·频数(或次数)分布数列·品质数列与变量数列第二节统计表
统计表的格式、内容与种类·统计表的制作规则
第三节变量数列的编制
对于离散变量·对于连续变量·组距和组数的确定·累计频数
第四节统计图
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顿数分布曲线·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四章集中趋势测量法
第一节算术平均数
对于未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第二节中位数
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中位数的性质·其他分割法
第三节众数
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众数的性质
第四节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及其他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种平均数的关系
第五章离中趋势测量法
第一节全距与四分位差
全距·四分位差
第二节平均差
对于未分组资料A·D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A·D的计算·平均差的性质第三节标准差
对于未分组资科S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S的计算·标准差的性质·标准分
第四节相对离势
变异系数·异众比率·偏态系数
第六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第一节概率论
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事件之间的关系·先验概率·经验概率
第二节概率的数学性质
概率的数学性质·排列与样本点的计数·运用概率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第三节概率分布、期望值与变异数
离数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分布函数·数学期望·变异数
第七章假设检验
第一节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的数学形式·二项分布的讨论
第二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
建立假设·求抽样分布·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计算检验统计量·判定第三节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数学形式·标准正态分布·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法第四节中心极限定理
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
第五节总体均值和成数的单样本检验
σ已知,对总体均值的检验·学生t分布(小样本总体均值的检验)·关于总体成数的检验
第八章常用统计分布
第一节超几何分布
超几何分布的数学形式·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关于超几何分布的近似第二节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的数学形式·泊松分布的性质·关于泊松分布的近似
分布)
第三节卡方分布(2
卡方分布的数学形式·卡方分布的性质·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第四节F分布
F分布数学形式·F分布的性质·关于F分布的近似
第九章参数估计
第一节点估计
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第二节区间估计
精确性和可靠性·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区间估计的步骤
第三节其他类型的置信区间
σ未知,小样本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成数的估计·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抽样平均误差
简单随机抽祥的抽样误差·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等距抽祥的抽样误差
第五节样本容量的确定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确定样本容量
第十章双样本假设检验及区间估计
第一节两总体大样本假设检验
大样本均值差检验·大样本成数差检验
第二节两总体小样本假设检验
小样本均值差检验·小样本方差比检验
第三节配对样本的假设检验
单一实验组的假设检验·一实验组与一控制组的假设检验·对实验设计与相关检验的评论
第四节双样本区间估计
σ12和σ22已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σ12和σ22未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大样本成数区间估计·配对样本均值差的区间估计
第十一章非参数检验
第一节符号检验
配对样本的“符号检验”·符号检验与二项检验·简便检验·“符号检验”的作用第二节配对符号秩检验
配对样本的符号秩检验·配对符号秩检验的步骤·符号秩检验的效力第三节秩和检验
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秩和·秩和检验的具体步骤·U检验
第四节游程检验
独立样本的游程检验·游程·游程检验的具体步骤·差符号游程检验第五节累计频数检验
独立样本的累计频数检验·累计频数检验的步骤·没有预测方向和已经预测方向·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之比较
第十二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
第二节定类变量的相关分析
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λ系数·τ系数
第三节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同分对·G amma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萨默斯(d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曲线相关与回归
第十三章2 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一节拟合优度检验
问题的导出·拟合优度检验(比率拟合检验)·正态拟合检验
第二节无关联性检验
独立性、理论频数及自由度·关于频数比较和连续性修正·列联表的卡方分解·关系强度的量度
第三节方差分析
总变差及其分解·关于自由度·关于检验统计量F o的计算·相关比率·关于方差分析的几点讨论
第四节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检验
回归系数的检验·积差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区间估计
第十四章动态分析与指数分析
第一节时间数列及其指标分析
时间数列的构成与分类·动态比较指标·动态平均指标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
随手绘法·移动平均法·半数平均法·最小平方法
第三节指数分析法
动态指数及其分类·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用与个体指数的联系来求综合指数·其他权数形式的质量和数量综合指数·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静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