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福建省泰宁县》ppt课件2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1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上清溪一带地貌航片
这样的地貌景 观与地形、气 候等环境要素 有哪些关系?
远视上清溪地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地形和地势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 西北部,武夷山中段东 南侧。境内地形复杂, 峡谷众多,地势由西北 向东南倾斜,西北端为 丹霞地貌,东南侧为低 山丘陵。
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
优先开发 重点开发 限制开发 禁止开发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3 旅游资源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 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 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 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 进入。
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 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 研究观测活动。
泰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 丰富,人类活动遗迹、遗址、 古建筑、摩崖石刻、碑刻、古 墓葬和名人遗迹、遗址广为分 布,还有大量的文学遗产、诗 词歌赋、风土民情记录等。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知1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岩穴
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 把这地理上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 构建筑修建而成。
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 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 实习、参观考察、旅游
活动讨论
说一说:泰宁划定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意义。
达成学习目标 1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1、不属于泰宁县丹霞地貌的三大奇观的是( D )
A 水上丹霞 C 洞穴博物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泰宁旅游资源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泰宁旅游资源

泰宁旅游资源泰宁是新兴旅游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2011年8月份泰宁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在此之前,泰宁已先后获得多个世界或国家级称号。

2009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会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将“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所有材料报送世界遗产中心,泰宁和崀山等全国6大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正式成为我国2009年“申世遗”提名地。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成为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

泰宁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十佳魅力名镇、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还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面积492.5亩,已开发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猫儿山、九龙潭、金龙谷、泰宁古城七大景区,以水上丹霞、峡谷群落、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景观特点,集奇异性、多样性、休闲性、文化性为一身。

有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完美结合的百里金湖,有天为山欺、水求石放的上清溪峡谷深切曲流,有状元名士深山苦读的丹霞岩穴,有“闽中雄峤”的福建境内第二高峰金铙山,有被誉为“峡谷大观园”的金龙谷,有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尚书第古建筑群,有“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悬空古刹甘露岩寺,有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林戏等。

此外,泰宁还是全国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都曾在此指挥红军作战,十大元帅有七位在泰宁生活过。

留存有红军街、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旧址、东方军司令部旧址等大批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红军街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福建省泰宁县》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福建省泰宁县》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福建省泰宁县》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福建省泰宁县》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福建省泰宁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泰宁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泰宁县的人口、民族、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此外,本节课还介绍了泰宁县的旅游资源,包括泰宁古城、大金湖、九龙潭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家乡旅游资源的了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

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泰宁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能够描述泰宁县的旅游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泰宁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旅游资源。

2.教学难点:泰宁县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地理概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泰宁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泰宁县的旅游风光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泰宁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详细介绍泰宁县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民族、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福建省泰宁县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福建省泰宁县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第7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 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预习作业展示
学习目标
• 了解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 • 了解泰宁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情况
1.欣赏丹霞地貌景观图片,归纳其表面特征。 基本特征:红色、陡峭
2.看书,说说丹霞地貌的成因。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 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 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黑间的山体。
5.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的是( )
A苏州 B福州 C梅州 6.泰宁境内的人工大湖是( )
D泰宁
本节知识小结 地理环境特点

旅游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的保护
水上丹霞
大金湖水上丹霞是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 景观最丰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
——东南沿海地区最高、最古老的丹霞地貌
九龙清幽境,丹霞绝壁奇。 峡谷岩壑窄,一脉天光飞。
峡谷大观园
金龙谷由3条峡谷首尾相连而成,呈环状三角形,好似一条金色苍龙 蜷卧在群山之中。它也是泰宁修建的第一条地质科考路线,联合国专家 称之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景区”。三条满目苍翠的峡谷,分别是以 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构造运动为主的三种地质作用形成的。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专家实地考评时说:“无论从地质景观还是生态环境,这里是 世界级的”。
2002年,全县竹林面积达 40.3万亩,年产鲜笋6万吨, 清水笋 8000吨,笋干2000 吨,产值1.3亿元。竹笋产 业已成为泰宁县振兴山区经 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项 目,是泰宁县农业主导产业 之一。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福建省泰宁县》共36页文档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福建省泰宁县》共36页文档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6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福建省泰宁县》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中图版地理七下第7章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下第7章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教案

第四节福建省泰宁县教学目标:1.了解丹霞地貌的成因和特点2.根据地图了解泰宁县的具体位置3.了解泰宁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4.了解泰宁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和保护措施教学重点:1.泰宁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泰宁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学难点:1.泰宁县是如何发展旅游业的2.发展旅游业对泰宁县当地产生的影响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福建省泰宁县丹霞地貌景观照片,导入新课。

强调泰宁是世界遗产地。

P22.结合图文资料,介绍丹霞地貌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P33.利用泰宁县简图,引导学生观察泰宁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简述泰宁县的气候特征。

P44.利用照片,分别介绍泰宁“水上丹霞”“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三大奇观,强调泰宁是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

P55.利用照片,简单介绍泰宁古城和甘露寺,说明泰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强调泰宁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誉。

P66.知识拓展:结合图文资料,简述泰宁县的资源保护策略。

P77.按时间线简述泰宁县的旅游开发历史及特色。

P88.结合图文资料,从经济发展、就业机会、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分析旅游开发对泰宁县的影响。

P99.结合图文资料,从划定丹霞地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界线、加强对古城的保护和恢复建设力度等多个方面介绍泰宁县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泰宁县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的意义。

P102.随堂练习(点学生口答,教师进行点评)。

P113.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7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四节福建省泰宁县一.泰宁县的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1.位置2.地形地势3.气候特征二.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1.自然景观2.文化历史三. 旅游资源的开发1.开发历史2.开发特点3.旅游开发对当地的影响四.旅游资源的保护1.保护措施2.意义。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福建省泰宁县》 (1) 课件(新编)


学习目标
• 1.认识泰宁独特的丹霞自然地貌景观和文化 景观。 • 2.了解泰宁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产 业。 • 3.了解泰宁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
地形和地势
地理位置: 泰宁 县位于福建省西北 部,武夷山脉的中 段东南侧。境内地 形复杂,地势由西 北向东南倾斜,西 北端为丹霞地貌。 泰宁县城区位于河 谷盆地。
泰宁街景
春 满 峡 谷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想一想,泰宁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带来哪些变化? 同时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 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泰宁县原始居民历来有护林防 火传统习惯,村落、宗族大都订有护 林防火规约,对“风水林”“寺庙 林”“防护林”立约禁伐禁烧特别严 格,违反者按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在 寨下村风水林前发现了1659年村民合 立的森林禁伐碑。同时,居民也重视 水资源保护,不准在河溪中偷捕野生 鱼类,如上青村前立了一块刻有盗鱼 处罚条款的石碑。
(点击地图可放大)
2005年 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评 审为世界地 质公园。
一、独特的丹霞自然景观
泰宁是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 之一,丹霞地貌面积2527平方公里,拥有举世罕 见的“水上丹霞”“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 三大奇观。泰宁凭借着独特的丹霞地貌与自然资 源特征,在2010年8月1日与广东丹霞山、湖南崀 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一起, 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
“水上丹霞” 独特的丹霞自然景观 “峡谷大观园” “洞穴博物馆”
通天碑。由于整
体崖壁受90度垂直 重力崩塌风化的影 响,整个崖壁被劈削 得十分平整

倚天峡号称“时空隧 道”, 在我们站立的这 个地方左边是距今约8 亿年的变质岩,右边却 是距今6500万年形成 的沉积砂砾岩。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福建省泰宁县》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福建省泰宁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福建省泰宁县》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节地方课程。

本节课通过介绍泰宁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福建省泰宁县的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图片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福建省泰宁县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地方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福建省泰宁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图片等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泰宁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泰宁县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结合板书设计,生动形象地展示泰宁县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泰宁县的美丽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泰宁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3.问题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泰宁县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5.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阐述本组对泰宁县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分析。

6.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泰宁县的特点,强调重点知识。

福建省泰宁县-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中图版)


峡谷大观园
通天碑。由于整体 崖壁受90度垂直重 力崩塌风化的影响, 整个崖壁被劈削得 十分平整。
峡谷大观园
● 倚天峡号称“时空隧道”, 在我们站立的这个 地方左边是距今约8亿年的变质岩,右边却是 距今6500万年形成的沉积砂砾岩。
峡谷大观园
洞穴博物馆
在一处倒悬着的崖壁顶端, 一直径约20米的凹岩内,鬼 斧神工般雕凿出数百个大小 不一、形态各异的丹霞洞穴, 宛如天上的星星,布满整个 崖壁,又如女娲用五彩石补 天,故名“天穹岩”。这里 的洞穴五花八门,洞套洞、 洞叠洞、洞连洞、洞穿洞, 洞洞相连,可谓是“洞穴博 物馆”,游人称它是世界上 最大的“浴霸”。
外围区,即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可 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 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 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本节知识小结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独特的丹霞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的保护
泰宁文化资源丰富,人类活动遗迹、遗址、古建筑、摩 崖石刻等广泛分布,还有大量的文学遗产、诗词歌赋、风 土人情记录等。
泰 宁 古 城
房子的主人叫李春烨, 他是明末天启年间的 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
文 状 元 雕 塑
“ 朱 熹 题 壁” 雕 塑
泰宁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旅游业——“无烟工业” 1.投资少;2.见效快;3.收入高 1980年金湖风景名胜区
洞穴博物馆
船岩洞,宽100米,深42米,高约32米, 为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丹霞洞穴。
洞穴博物馆
甘露岩寺距今已有850多年。岩穴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 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这地理上 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 结构建筑修建而成。

中图初中地理七下《7.4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PPT课件


泰宁县原始居民历来有护林防
火传统习惯,村落、宗族大都订有护 林防火规约,对“风水林”“寺庙 林”“防护林”立约禁伐禁烧特别严 格,违反者按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在 寨下村风水林前发现了1659年村民合 立的森林禁伐碑。同时,居民也重视 水资源保护,不准在河溪中偷捕野生 鱼类,如上青村前立了一块刻有盗鱼 处罚条款的石碑。
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说一说:泰宁划定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 冲区的意义。
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1.泰宁有哪些旅游资源? 2.你想到哪些措施可以保护泰宁的旅游资源? 3.请分别从当地景区居民、旅游局工作人员、外地游客、社 会学家的角度,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及保护提出相应措施。
2010年成为“中国丹霞”世 界自然遗产六个遗产地之一。
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 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 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岩,后来地 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 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 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主要分布 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 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岩穴 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 把这地理上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 构建筑修建而成。
第四节 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梅林戏,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徽班艺人传入而形成的乡 土戏。有首民谣这样唱道:“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 叮铛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坪中央,搭起戏台来,唱 到大天光”。这种表演方式形成了梅林戏朴实、粗犷的艺术风格, 唱、念、做、打都有一定的程式动作,语言用当地的“土官话”, 深受观众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金湖水上丹霞是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 景观最丰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
九龙清幽境,丹霞绝壁奇。 峡谷岩壑窄,一脉天光飞。
泰宁东北上清溪,古朴清幽举世稀; 黄进游山千百处,数来最是此中奇。
丹霞洞穴是泰宁的另一奇观。各种洞穴或成群聚集, 或层层套叠,大者可容千人,小的状若蜂巢。洞穴数量之 多,组合、造型之奇特超乎想象,独步天下,成为名副其 实的“丹霞洞穴博物馆”。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 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 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岩,后来地 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 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 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主要分布 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 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说一说:泰宁的丹霞地貌景观有什么特色?
泰宁的佛教源远流长,泰宁寺庙不以恢宏壮观著名,而以其石窟 岩寺广布、数量众多为国内少有。泰宁的寺庙建筑多数依丹崖洞穴自 然地势而建,是人类合理利用丹霞地貌的典范作品。主要有西汉末期 的栖真岩、宋朝的甘露岩寺等。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岩穴 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 把这地理上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 构建筑修建而成。
尚书第俗称“五福堂”,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 烨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的府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 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
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观书有感》 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半亩方塘”即指此处。
河流
泰宁境内河流众多,杉溪是泰宁境内最主要的支流。 除此以外,还有构成金湖主要水源的流经河流:建宁的 濉溪和明溪的铺溪。濉溪与杉溪在金湖的十里平湖处交 汇,形成金溪河流域。湍急的众多溪流穿行于丘陵、山 谷之间,蕴含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泰宁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9%,森林蓄积量达638万立方米,是全省 乃至全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县份之一,有“全国的绿化在福建,福 建的绿都在三明,三明的绿都之都在泰宁”之说。全县动植物种类包 含了我国中亚热带大部分地区的动植物类型,有珍稀濒危植物35种, 国家级保护植物2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
2002年,全县竹林 面积达40.3万亩,年产 鲜笋6万吨,清水笋 8000吨,笋干2000吨, 产值1.3亿元。竹笋产 业已成为泰宁县振兴山 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的重要项目,是泰宁县 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2003年4月,被中 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 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 国竹笋之乡”。
生长在泰宁县峨嵋峰自然保护区主峰的野生猕猴桃
地形和地势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 西北部,武夷山中段东 南侧。境内地形复杂,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端为丹霞地貌,东 南侧为低山丘陵风型山地性气候。春夏东南季风 在武夷山脉东南侧受阻,形成雨季,一年雨量大都集中 在这一时期,平均年降雨量为1766毫米。冬季西北寒流 翻越武夷山脉,寒流下侵使泰宁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 更冷。年平均气温17℃,最低-9℃,最高38.9℃,无 霜期262天。
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泰宁历史悠久,文化资 源丰富,人类活动遗迹、遗 址、古建筑、摩崖石刻、碑 刻、古墓葬和名人遗迹、遗 址广为分布,还有大量的文 学遗产、诗词歌赋、风土民 情记录等。
泰宁古城一角,以木材、青 砖、花岗岩为建筑材料,突出了 明代江南的建筑风格。
宋明两代为泰宁鼎盛时期,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 誉。当时人文发达,物华天宝,李纲、朱熹、杨时等历史名人曾 留隅、讲学于此,历史上泰宁曾出过状元2名,进士50多名,有“ 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说,历代“爵列王廷 者相继不绝”。
船岩洞,宽100米,深42米,高约32米,为目前国内发现 的最大丹霞洞穴,你能够估算出船岩洞的面积有多大吗? 想一想这个岩洞如何开发利用最好。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2005年泰宁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评审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 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 级旅游区。 泰宁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 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省级自 然保护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2010年成为“中国丹霞”世 界自然遗产六个遗产地之一。
壁龛式洞群—天穹岩
——东南沿海地区最高、最古老的丹霞地貌
公园森林植被繁茂,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 物种资源丰富,据猫儿山 植物名录初报,有各种野 生植物、珍稀树种102科、 360余种,其中属国家保护 的树种有水杉、红豆杉、 长叶槐、乌干枥、红茶树 等十余种。
金龙谷由3条峡谷首尾相连而成,呈环状三角形,好似一条金色苍龙 蜷卧在群山之中。它也是泰宁修建的第一条地质科考路线,联合国专家 称之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景区”。三条满目苍翠的峡谷,分别是以 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构造运动为主的三种地质作用形成的。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专家实地考评时说:“无论从地质景观还是生态环境,这里是 世界级的”。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泰宁 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 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 一脉厚重辉煌的历史 一座古韵犹存的明城
泰宁在周代为七闽地,战国属越,汉初属闽 越国,唐朝以前,泰宁地区的属地多有变化。唐 乾元二年(759年)在今泰宁置归化镇,南唐中兴 元年(958年)设归化县,为泰宁首次置县。北宋 元佑元年(1086年),宋哲宗赐“国泰民安”中 “泰民”谐音“泰宁”为县名,始称泰宁县。此 后,属地无大的变化。
泰宁梅林戏,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徽班艺人传入而形成的乡 土戏。有首民谣这样唱道:“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 叮铛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坪中央,搭起戏台来,唱 到大天光”。这种表演方式形成了梅林戏朴实、粗犷的艺术风格, 唱、念、做、打都有一定的程式动作,语言用当地的“土官话”, 深受观众的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