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升华和凝华1
3.4升华和凝华(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②特点:容易升华,有吸热致冷作用。
干冰
一 升华和凝华
③干冰的应用
冷藏食物:干冰冷却的温度比冰低的多,利用干冰可以产生 -78℃的低温。由于“干冰”会直接升华为温度很低的、干燥的二 氧化碳气体,因此它的冷藏效果好,有利于食物的贮存。
一 升华和凝华
舞台烟雾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 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的“烟雾”。
D.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解决部 分地区饮水问题,但对环境会造成损 害,故D错误。
故选A。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四 课堂总结
四 课堂总结
升华和 凝华
升华 凝华 水循环
①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 升华需要吸热.
②升华现象:干冰保鲜食品、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①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凝华需要放热.
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 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 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这个过程中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升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b8261b9767f5acfa0c7cd89.png)
第二页,共9页。
第4节 升华(shēnghuá)和凝华
• (课前自学完成,完成时间:2分钟)
• 1.升华(shēnghuá):物固体态从直接变成气态
的
过程叫做升华(shēnghuá吸);升华(shēnghuá)要
热。
•
2.凝华:物体从 华;凝华要
。
• (2)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是
凝固(n。ínggù)放热
• (3)夏天早晨草叶上的露水是 汽化吸热 。
• (4)初冬瓦上的霜是
。液化放热
• 6.运输食品时,往往用干冰凝来华给放食品热降温,以防止食品
腐烂变质,这是什么道理呢?
干冰升华吸热,使食品的温度降低, 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第九页,共9页。
• 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qìhuà)后液化
• 4.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 C )
• A.升华、熔化
B.汽化(qìhuà)、凝华
• C.液化、凝固
D.熔化、液化
第八页,共9页。
第4节 升华(shēnghuá)和凝华
• 5.请你说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以及吸、放热情况。
• (1)铸工把铁水(tiěshuǐ)浇铸成铸件是
第三章 物态(wù tài)变化
第4节 升华(shēnghuá)和凝华
第一页,共9页。
第4节 升华(shēnghuá)和凝华
• 1. 知道升华(shēnghuá)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 (shēnghuá)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 2. 了解生活中的升华(shēnghuá)和凝华现象,并能用 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第六页,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1.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物态变化知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降低学习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感受。
3.针对学生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热量变化。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4.重视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创设多样化的练习题,针对重难点进行巩固训练。例如,设计有关升华和凝华的判断题、选择题、应用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对物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升华和凝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从认知角度看,学生对固体、气体、液体的基本性质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对于升华和凝华这两个特殊的物态变化,可能还缺乏直观感受和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热量变化、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判断题、选择题、应用题等,帮助学生巩固升华和凝华的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课件

云
雨
(液化、凝华) 云
(液化) 雨
( 凝华) 雪
雾(液化)
(凝华) 霜
(液化) 露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朵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空气受热膨胀会上升到高空,如果高空的温度高于 0℃,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热液化成为小水滴;如果 高空的温度低于0℃,则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热凝华 成为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 云。
复习回顾
物态变化
气态
固态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态
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
一、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化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碘加热实 验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 物质升华需要吸热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物质凝华会放热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钨丝
吸 热
固态
升华
钨蒸气
放 热
?
气态
凝华
钨的 颗粒
固态
钨丝受热升华,后在灯泡内表面遇冷凝华而成。
三、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1)夏天,不使长途运输的粮食、水果、蔬菜等由 于高温而腐烂变质,通常在这些食品中撒一些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2)人工降雨。
(在云层中喷洒“干冰”促成降雨。)
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干冰升华
衣柜里防虫用 的樟脑丸,过一段 时间就会变小,最 后不见了。
固态樟脑丸
升华
气态
北方寒冷的冬天,窗玻璃 上出现“冰花”,这是怎 样形成的?
室内 凝华 水蒸气
(冷的玻璃)
冰花
雪
雾淞
凝华
水 凝华 小 蒸 (遇冷) 冰 气 晶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提问:“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答。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涵盖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定义、特点、吸热和放热情况等。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基础知识,对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深层次原理和实际应用还不够清晰。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物理思维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1.物理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和加深对物质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物质状态变化观念。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物质状态变化进行深入思考。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拓展学习进度,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答案:升华;凝华。
(2)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发生了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的变化。
3.艺术性和趣味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升华和凝华(第三章 物态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记住、理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蒸发、 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解析:读图可知,环节①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为汽 化,环节③对应降水过程涉及多种物态变化,A 错 误;虽然水会不断地循环,但是可供人类使用的淡 水资源较少,需要提倡节约用水,B 错误;
感悟新知
华、也不是凝华。
(3)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如图1。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中考·新疆]寒冬,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C ) A. 熔化 B. 汽化 C. 升华 D. 液化 解题秘方:冰在温度高于其熔点的环境中会熔化, 在温度低于其熔点的环境中会升华。 解析:寒冬,气温低于0 ℃,冰无法熔化,只能升华。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中考·南充]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 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 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 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 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 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知3-讲
感悟新知
知3-讲
2. 珍惜水资源 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 仅占约3 %,而能够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仅 占淡水资源的0 .3 %。
感悟新知
知3-讲
问题思考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到节 约用水?
思考结果 每次用水,干净的废水要留下来,存于水桶内,以备生活
中其他用水需要,如擦地、冲厕所、浇花等。
箭头向下表示的物态变化,是放出热量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升华和凝华》教材梳理2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例如: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这就是樟脑丸直接变成气体升华的缘故;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可晾干,是冰升华成水蒸气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液态叫凝华。
例如:冬天,在北方窗玻璃上常出现的冰花,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而早晨出现的霜,也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深化升华注意此处空半格升华和凝华是特殊的物理现象,指气态、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相互转化的现象,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
原则上,一切固态都能升华,但实际上很多固态在常温下十分稳定,人们觉察不到物体升华。
图4-4-13.演示实验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图4-4-1),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停止加热,继续观察烧瓶中碘的状态变化。
在实验中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升华成紫色的碘蒸气。
停止加热,碘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凝华成固态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
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升华的过程要吸收热量我们在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当把装有碘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步减少,最后不见了,而试管中并没有液态的出现,就是说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而在此过程中热水对碘加热,因此碘的升华过程是吸收过程。
2.凝华的过程会放出热量而当我们把试管放入冷水中,慢慢地我们看到试管中的碘蒸气遇冷又凝华成固态,附着在试管壁上,相应地放出热量,即碘的凝华过程为放热过程。
联想发散注意此处空半格自然界中有很多自然现象都和物理有关。
其中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其实,雾、露、云、霜、雪、雹是水的几种物态。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
《升华和凝华》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上册)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 )
由气态变固态 是凝华
由液态变固态 是凝固
A. 铁丝网上的白霜
B. 屋檐下的冰凌
由固态变气态 是升华
由汽态变液态 是凝固
C. 冰冻的衣服晾干
D. 草叶上的露珠
(2020·河南中考)“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
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C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实验过程:
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
暖气流会熔化而形成雨。
人工降雨原理图见物理RJ八上第三 章第4节知识点3右栏
3.舞台云雾效果 在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
往要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烟雾 缭绕的视觉效果,方法是向空 气中喷撒干冰,由于干冰升华 过程中大量吸热,使周围空气 的温度迅速下降,于是空气中 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 白雾。
1.升华是指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直 接”说明变化过程中物质不经过液态这一状态。
2.理论上讲,固态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升华,但 实际上常温下很多固态物质,如金属,都可以认 为是不升华的。
3.加热可以加速固体的升华现象,如碘升华,在常 温下非常缓慢,但稍一加热,升华现象就非常明 显。
1. 分清“汽化”和“升华”,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 气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它们的末状态相 同(都是气态),但初状态不同,物质汽化前是液态, 而物质升华前是固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1 2 3
轻松尝试应用 4 5
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
吸热,
放热。
(1)升华 (2)熔化 (3)液化 (4)汽化 (5)凝固 (6)凝华
关闭
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关闭
(1)(2)(4)
(3)(5)(6)
解析 答案
4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1.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 固、液化、凝华。 2.有三对可逆过程: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3.有三个特殊的点(温度):熔点、凝固点、沸点。 4.有三个温度不变的过程: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凝固过程、 液体的沸腾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1 2 3
轻松尝试应用 4 5
4.人工降雨就是在空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中水 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雨水, 解决了当地的旱情。
关闭
人工降雨就是向空中播撒干冰,干冰很容易发生升华现象,升华时要从 关闭 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者液 升华 吸收 熔化 化为小水珠 ,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要吸热熔化成雨水。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
二
二、凝华 1.概念 物质由 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2.特点 放出 热量。 3.常见的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的过程。
雪、霜、雾凇 的形成等。
3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物态变化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六种物态变化贯穿着全章,从它们 的定义和吸放热情况对物态变化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它们的区别 和联系,有利于系统地梳理本章知识。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
二
一、升华 1.概念 物质由 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特点 吸收 热量。 3.应用 生产中常用升华获得 低温 来冷藏食物或实施人工降雨。
2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快乐预习感知
答案:C
8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1 2 3
轻松尝试应用 4 5
1.如图所示是一冰雕作品效果图,家住哈尔滨市里的小明同学发现, 当地气温持续在 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 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当地气温持续在 0℃以下,低于冰的熔点,冰不能熔化,但冰雕作品会 关闭 一天天变小,是固态的冰变为了水蒸气,所以是升华现象。 C
解析 答案
关闭
9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1 2 3
轻松尝试应用 4 5
2.如图所示,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山上很多树枝都挂满晶莹白色 的雾凇。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
A.凝华 C.凝固
B.升华 D.汽化
关闭
气温急剧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固态小冰晶附着在树 关闭 上。 A
解析 答案
10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1 2 3
轻松尝试应用 4 5
3.日光灯管用久了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 象,而钨的蒸气又在灯管壁上发生 现象的缘故。
现
关闭
钨丝在高温下直接变成气态,这是升华;日光灯不用时,灯管温度降低, 关闭 钨蒸气会遇冷凝华附着在灯管壁上。 升华 凝华
5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例题】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6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点拨:物态变化判断的关键是判定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然后根 据下表判定即可:
7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的判断。由于水蒸发吸热,因此从水 中上岸的人感到冷,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汽”是液化现象,故 A、 B 选项错;升华是指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冬季“雪人”变小是固态 冰直接变为气态水分子造成的,故 C 选项正确;衣服变干是由于水蒸 发变为水蒸气造成的,故 D 选项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