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精练:专题三 第3课时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合集下载

苏教版化学一轮精品教学案: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苏教版化学一轮精品教学案: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4讲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考纲要求]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以Fe3+、Fe2+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变价金属——铁的性质1.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________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________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2.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1)Fe+错误!(2)Fe+H2O(g)错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e—错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提醒常温下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的实质是强氧化性的酸使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与酸继续反应。

故在常温时可用铁制容器贮存或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1.铁元素是典型的变价金属元素,它在化合物中主要表现为+2价和+3价,请归纳总结:(1)Fe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Fe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一定量的稀HNO3中慢慢加入铁粉,得到的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Fe3+ 2Fe2+ 3Fe、Fe2+4Fe2+、Fe3+(1)AB段铁元素以形式存在。

(2)BC段铁元素以形式存在。

(3)CD段铁元素以形式存在。

3.铁与水蒸气反应,通常有以下两种装置,请思考以下问题:装置一装置二实验装置(1)方法一中,装置A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版高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章第3节铁、铜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2020版高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章第3节铁、铜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第3节 铁、铜及其化合物[考试说明] 1.了解铁、铜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命题规律] 铁、铜及其化合物是高考的热点,有选择和填空两种题型。

以铁、铜及其化合物为载体,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化学知识、实验探究融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备考时要抓住“铁三角”之间的转化关系,特别重视Fe 2+、Fe 3+的鉴别与检验,以及以Fe 2+的还原性、Fe 3+的氧化性为核心的氧化还原知识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1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梳理一、铁的单质1.铁的原子结构与物理性质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01四周期第□02Ⅷ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或3□03+2价或□04+3价。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054位。

自然界中铁元素主要以□06化合态形式存在。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07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08延展性,是□09电和□10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11磁铁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2.铁的化学性质铁单质性质活泼,有较强的□12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与O 2的反应常温:铁被腐蚀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为□13Fe 2O 3。

点燃:□143Fe +2O 2=====点燃Fe 3O 4,现象:□15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②与Cl 2的反应:□162Fe +3Cl 2=====点燃2FeCl 3,现象:□17生成棕黄色的烟。

③与S 的反应:□18Fe +S=====△FeS ,现象:□19生成黑色固体。

(2)与水的反应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 □20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3)与酸的反应(4)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①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5Fe +Cu 2+===Fe 2++Cu 。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三化学复习专题训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三化学复习专题训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1.有一块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0 mol·L-1盐酸恰好将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0.025 mol Cl2,恰好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变为Fe3+,则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为( D )A.Fe2O3B.Fe3O4C.Fe4O5D.Fe5O7解析:根据2Fe2++Cl22Fe3++2Cl-,可知铁的“氧化物”样品用盐酸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Fe2+)=0.025 mol×2=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得2n(Fe2+)+3n(Fe3+)=n(Cl-),则n(Fe3+)=0.2 mol,故n(Fe2+)∶n(Fe3+)=0.05∶0.2=1∶4,故该氧化物可表示为FeO·2Fe2O3,即Fe5O7。

2.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颜色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选项M N P QA NH3·H2O Ba(OH)2铜石蕊溶液B Na BaCl2FeO KSCN溶液C NaOH Ba(NO3)2锌粉KSCN溶液D NaHCO3MgCl2Fe 石蕊溶液解析:硫酸铁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和Fe(OH)3红褐色沉淀,A错误;硫酸铁溶液与FeO不反应,且FeO难溶于水,B错误;硫酸铁溶液与MgCl2溶液不反应,D错误。

3.向200 mL 2 mol·L-1 HNO3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在此过程中,n(Fe2+)随n(Fe)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过程中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B.向c点处的反应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C.图中a=1、b=1.5D.当加入铁粉n mol时(0.1<n<0.15),溶液中n(Fe3+)=(0.3-2n) mol 解析: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NO,不生成氢气,A项错误;c点处的溶液是硝酸亚铁溶液,若加入盐酸,H+、NO 和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3溶液变为黄色,B项错误;向硝酸中加入铁粉发生的反应为Fe+4HNO3Fe(NO3)3+NO↑+2H2O,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则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0.1,生成硝酸铁 0.1 mol,随后发生反应2Fe(NO3)3+Fe3Fe(NO3)2,生成硝酸亚铁为 0.15 mol,则a=0.15,C项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当加入铁粉n mol时(0.1<n<0.15),发生反应为2Fe(NO3)3+Fe3Fe(NO3)2,参加该反应的铁为(n-0.1)mol,消耗硝酸铁为2(n-0.1)mol,则溶液中n(Fe3+)=(0.3-2n) mol,D项正确。

【优化探究】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2-3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优化探究】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2-3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14H2O。(√)
4 . FeCl3 溶液中滴入 KSCN : Fe3 + + 3SCN - ===Fe(SCN)3↓( 血红 色 )。 (× )
5.铜锈的成分为CuO,可用盐酸清洗除去。(×)
6.Fe(OH)3、FeCl2、Cu2(OH)2CO3、Cu(OH)2均可由化合反应生 成。(×)
“铁三角”及其重要应用
[解析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铁的不同价态离子的溶液的颜色 及其转化条件,从框图可知,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溶液,为浅绿 色,即 D 的主要成分为 FeCl2 ,加入试剂 2 后变为淡黄色溶液,联想最 终变为深红色溶液 F( 硫氰化铁溶液 ) ,可以推断溶液 E 的主要成分为 Fe3 + ,试剂 2 为强氧化剂, S 不符合条件。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固体 Fe3O4 , Fe3O4 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Fe3O4 + 8HCl===2FeCl3 + FeCl2 +4H2O,所以溶液B为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加入试剂1(KSCN溶 液 ) 后, Fe3 + 变为硫氰化铁,加入试剂 2( 强氧化剂 ) , Fe2 + 被氧化为 Fe3+,并进一步转化为硫氰化铁所以溶液颜色加深。
第三单元
[考纲展示]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3.掌握铁、铜冶练的化学原理。
1.了解铁、铜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铁、
铜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主干知识] 一、铁 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铁位于周期表中第 四 周期, Ⅷ 族。 2.物理性质 具有金属的共性,具有能被 磁体吸引 3.化学性质 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 的特性。
1.“铁三角”中的转化关系
2.重要应用
(1)除杂
(2)判断离子共存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学海导航: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一些有关铁和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化学腐蚀等知识进一步学习铁、铜及它们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本节某些内容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可能已有所涉猎,但还应通过阅读教材、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积极思考,运用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理解有关物质的性质,并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

铁、亚铁盐、铁盐之间的关系,是较为重要的“铁三角”关系。

我们可在借助教材演示实验的帮助下理解该内容,并注意分析三者之间转换的条件。

本单元建议采用“复习 → 讨论 → 演示 → 归纳”的方法 1.炼铁(1)反应原理: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CO)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设备:高炉 (4)生产过程①还原剂的生成 C+O 2 ===== CO 2 CO 2+C =====2CO②铁矿石还原成铁 Fe 2O 3+3CO ===== 2Fe+3CO 2↑③除脉石、炉渣的形成 CaCO 3 ===== CaO+CO 2↑ SiO 2+CaO ===== CaSiO 32.铁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常显+2、+3价,且通常Fe 3+比Fe 2+稳定。

①铁三角(见右图)②Fe 2+与Fe 3+离子的检验;(1)溶液是浅绿色(2)与KSCN 溶液作用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 (3)加NaOH 溶液现象:白色沉淀 → 灰绿色→ 红褐色(1) 与无色KSCN 溶液作用显红色Fe 2+点燃 高温高温高温 高温(2) 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Fe3+(3) 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铜的物理性质铜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4.铜的冶炼),得粗铜(99.5%~99.7%);(1) 高温冶炼黄铜矿(CuFeS2(2) 电解精炼,得纯度较高的铜(99.95%~99.98%)。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3 第3讲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3 第3讲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关系 灰绿 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知识梳理
4.亚铁盐和铁盐 (1)亚铁盐: 含有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Fe2+既有_氧__化__性,又有_还__原__ 性,Fe2+与 Zn、Cl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_Z_n_+__F_e_2+_=_=_=__Z_n_2+_+__F_e__,_2_F_e_2_+_+__C_l2_=_=_=_2_F_e_3_+_+__2_C_l-___。 (2)铁盐: ①氧化性:含有 Fe3+的溶液呈棕__黄__色__色,Fe3+具有氧化性, Fe3+与 Fe、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_2_F_e_3+_+__F_e_=_=_=_3_F_e_2_+_,_2_F_e_3+_+__C_u_=_=_=_2_F_e_2_+_+__C_u_2_+_。 ②特性:含有 Fe3+的盐溶液遇到_K__S_C_N___时变成血红色。 ③ __F_易e_3+_水+__解3_H_:2_O_F=_e=_C△=_l=_3=_滴_F_e入(_O_沸H__水)3_(_胶中__体的_)_离+__子3_H_方+__程。式:
Fe2O3 Fe2O3 Fe(OH)3 Fe3O4
递进题组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题组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解析
1.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
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
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
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
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
分别是
( B)
反应 ===Fe2++2H2O ===Fe3++3H2O
受热
△ 2Fe(OH)3=====
分解
Fe2O3+3H2O
知识梳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3讲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练习1 苏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3讲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练习1 苏教版

第3讲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考纲点击1.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一、F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既有____态,又有____态,以____态为主。

常见的铁矿(填化学式):磁铁矿(主要成分为______),赤铁矿(主要成分为______),黄铁矿(主要成分为______)。

2.铁的物理性质纯铁为____色,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____性、____性和____性;能被____吸引。

纯铁的抗蚀力______,但通常用的铁都含有碳和其他元素,因而使其熔点显著降低,抗蚀力减弱。

3.铁的化学性质(1)铁原子的结构特点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_____,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____元素,铁元素具有____价态,通常显____价和____价,其中____价比较稳定;其化合物及其水溶液往往带有颜色:(水合)Fe2+呈____色,(水合)Fe3+呈________色。

(2)主要反应(注:①②写化学方程式;③④写离子方程式)①与非金属反应②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酸反应④与盐溶液反应4.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1)Fe2+―→Fe3+,在______剂的作用下,可实现该转化,如Fe2+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3+―→Fe2+,在______剂的作用下,可实现该转化,如Fe、Cu等,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2+和Fe3+的检验(1)直接观察颜色:Fe2+的溶液呈______,Fe3+的溶液呈______。

高考化学总复习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

课时3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2018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Fe 、Cu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考点一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1.铁元素的存在形式2.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特性 地壳含量 银白色固体 良好被磁铁吸引占第四位铁单质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Fe 与S 反应:Fe +S=====△FeS 。

②与水的反应: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2。

③与酸的反应:a.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H+===Fe2++H2↑。

b.与氧化性酸反应: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与稀硝酸或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但无H2产生。

④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

b.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

提醒:①铁分别与氯气和盐酸反应所得的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同,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而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Fe3O4。

③铁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的是FeS而不是Fe2S3;铁与碘蒸气反应生成的是FeI2而不是FeI3。

3.铁的常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化学式FeO Fe2O3Fe3O4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有磁性)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铁的化合价+2 +3 +2、+3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化学式Fe(OH)2Fe(O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与盐酸反应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制法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反应:Fe2++2OH-===Fe(OH)2↓可溶性铁盐与碱反应:Fe3++3OH-===Fe(OH)3↓二者的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关系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提醒:①FeO和Fe3O4与足量HNO3反应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HNO3氧化生成Fe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3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一、选择题1.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见下表:A.导线B.门窗框C.炉具D.飞机外壳答案 A2.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A.制钛: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B.炼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C.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D.炼铜:用黄铜矿经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99.9%的铜解析钠与水反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钛,A错;电解NaCl溶液得不到Na,C错;用粗铜电解精炼铜,而不是用黄铜矿,D错。

答案 B3.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 A.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B.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得不到钠C.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解析A项,铝性质较活泼,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位于H之前,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B项,金属阳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生成氢气而得不到钠,说明Na的活动性大于氢,所以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C项,常温下,浓硫酸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是钝化现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D项,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构成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则Fe被保护,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

答案 C4.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单质(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C.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说明稳定性:Fe(OH)2<Fe(OH)3D.Fe3O4溶解于盐酸既有FeCl2又有FeCl3生成,故Fe3O4属于混合物解析A项,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错误;B项,铁与碘化合生成FeI2,错误;D项,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错误。

答案 C5.(2017·成都一诊)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

下列从分类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③均为放热反应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解析实验③制得的是Fe(OH)3胶体,属于混合物,且属于吸热反应,选项A、C错误;实验①中涉及的物质Cl2、铁丝均为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选项D错误。

答案 B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解析A选项,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实现,错误;B选项,铝合金比纯铝的熔点低,错误;D选项,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错误。

答案 C7.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B.两者的单质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常温条件下,两种金属都能溶解于浓硝酸中D.制备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解析Cu放置在空气中可生成Cu2(OH)2CO3,A项错误;铜为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项错误;常温下,浓硝酸能够使铁钝化,C 项错误;直接蒸干FeCl3、CuCl2溶液得到的固体分别是Fe(OH)3、Cu(OH)2,D项正确。

答案 D8.下列检验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 .用氯水、KSCN 溶液检验FeCl 3中是否有FeCl 2B .用酸性KMnO 4溶液检验FeCl 3中是否有FeCl 2C .用NaOH 溶液检验MgCl 2中是否有FeCl 2D .用硝酸检验某黄色固体是纯铜还是黄铜解析 A 项中的Fe 3+产生的干扰无法消除;B 项中酸性KMnO 4还能氧化Cl -;C 项中虽然Mg 2+也能形成白色沉淀,但若有Fe 2+,则生成的白色沉淀颜色会发生变化;D 项中纯铜和黄铜均能溶解在硝酸中。

答案 C9.(2017·宝鸡质检)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M 、N 均为单质,则M 可能是( )M +N ――→点燃Q ――→溶于水Q 溶液―――――――→惰性电极电解M +NA .NaB .AlC .FeD .Cu解析 Na 、Al 、Fe 均为活泼金属,电解相关溶液不能制取其单质;电解铜盐溶液可以生成铜单质,转化关系可能是Cu +Cl 2――→点燃CuCl 2――→溶于水CuCl 2溶液―――――――→惰性电极电解Cu +Cl 2。

答案 D10.拟晶Al 65Cu 23Fe 12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将相同质量的此拟晶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盐酸、稀硝酸、烧碱B .烧碱、盐酸、稀硝酸C .烧碱、稀硝酸、盐酸D .稀硝酸、烧碱、盐酸解析 将Al 65Cu 23Fe 12看作是由65 mol 铝、23 mol 铜、12 mol 铁组成的混合物,只有铝与烧碱反应放出氢气,氢气的物质的量是65 mol ×32=97.5 mol ;与盐酸反应时,铝和铁都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是65 mol ×32+12 mol=109.5 mol;与稀硝酸反应时,三种金属都溶解放出NO气体,放出NO的物质的量是65 mol+23 mol×2+12 mol=92.3 mol。

所以产生的气体物质的3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稀硝酸、烧碱、盐酸,D项正确。

答案 D11.(2015·浙江理综,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得出以下流程:A项,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正确;B项,由于SiO2不溶于硫酸,则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为了使溶液中的Al3+转化成Al(OH)3沉淀,故用NaOH溶液控制pH,得固体2为Al(OH)3,正确;C项,由于Fe2+易被氧化、FeSO4·7H2O易分解,故在从FeSO4溶液中得到FeSO4·7H2O产品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正确;D项,若在溶液1[Fe2(SO4)3和Al2(SO4)3溶液]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为Fe(OH)3,用硫酸溶解得到Fe2(SO4)3溶液,故经结晶不能得到FeSO4·7H2O,错误。

答案 D12.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途径②,途径①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C.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D.将CuSO4溶液蒸发,利用余热蒸干,可制得胆矾晶体解析途径①中会产生有毒物质SO2而途径②不会,A错误;CuSO4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新制Cu(OH)2悬浊液,葡萄糖溶液能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生成Cu2O,B正确;CuSO4热分解过程中,铜元素价态降低,故必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CuSO4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能升高,故X 中必有O2,C错误;D项操作会导致开始得到的胆矾晶体失去结晶水,D错误。

答案 B二、填空题13.(2017·株洲一模)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溶液后,溶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析出Cu2(OH)2CO3绿色固体,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法炼铜的原理:Cu2S+O2高温,2Cu+SO2,在该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Cu,转移________mol e-。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c.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l、Zn等金属(5)据报道,有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的细菌在有氧气存在的酸性溶液中,可将黄铜矿中CuFeS2氧化成硫酸盐: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

利用反应后的溶液,按如下流程可制备胆矾(CuSO4·5H2O):①检验溶液B中Fe3+是否被除尽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室中,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方案,从溶液B中提炼金属铜(要求:一种方案只用一个反应来完成)。

写出两种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但再加入H2O2溶液后铜开始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能溶解铜,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u2++2H2O。

(2)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析出Cu2(O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CO2-3+2H2O===Cu2(OH)2CO3+2H+。

(3)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到0,O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到-2,S 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4,由方程式可知生成2 mol Cu ,转移6 mol 电子,则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u ,转移3 mol 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