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合理、科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护理工作

合集下载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一、背景介绍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护理效果。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规范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1. 目标设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需要明确目标,例如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

2. 参考依据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护理学术研究成果等。

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标准内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应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质量评估指标、护理文书管理、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不同科室和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内容。

4. 制定流程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需要明确的流程,包括调研、制定草案、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环节。

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执行1. 培训与教育制定好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传达给全体护理人员。

培训内容包括标准的具体要求、操作规范、质量评估方法等。

2. 质量检查与评估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执行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

通过抽查、随机抽样、评估问卷等方式,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标准的执行情况。

3. 数据分析与改进通过对质量检查和评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例如加强培训、完善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

4. 绩效考核与奖惩建立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绩效考核机制,对执行标准良好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

四、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效果评估1. 指标评估通过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执行情况、质量评估指标的达标情况等,评估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效果。

2.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意见,进一步评估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效果。

3. 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估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效果。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
首先,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以科学依据为基础。

这就要求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研和分析相关的护理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的护理质量标准,才能真正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

其次,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护理工作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和舒适,因此在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确保标准的制定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此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还应当注重实际操作性。

护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
强的工作,因此制定的标准必须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够指导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操作。

标准过于抽象或者过于理论化,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必须注重实际操作性,确保标准的执行能够得到保障。

最后,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护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
和进步的领域,因此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也应当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和更新护理质量标准,以适应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依据、充分考虑患者需求、注重
实际操作性和不断完善更新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护理质量标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因此,建立和遵守一套科学的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首先,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应当包括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形象。

其次,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应包括护理环境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包括洁净、舒适、安全的工作场所和患者住院环境。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提供完善的护理设施和设备,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还应包括护理过程的要求。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准确执行医嘱,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和报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服务。

最后,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还应包括护理效果的要求。

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关注护理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对护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总之,建立和遵守科学的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医疗机构应重视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希望本文能够对护理工作者和医疗机构有所帮助,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一、引言护理质量是评估和改进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康复和预防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二、护理质量控制目标1.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促进康复:通过科学的护理手段和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程度。

3.预防不良事件: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护理质量标准1.护理过程标准(1)护理评估标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2)护理诊断标准:护士应根据护理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3)护理实施标准:护士应按照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等,确保护理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护理评价标准:护士应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康复进程等,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2.护理技术标准(1)护理操作标准:护士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正确、安全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导尿等。

(2)护理技能标准:护士应具备一定的护理技能,包括心肺复苏、病人转运等,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3)护理知识标准:护士应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包括疾病知识、药物知识等,以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3.护理管理标准(1)护理文书标准: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护理记录和报告,确保护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护理安全标准:护士应遵守护理操作的安全规范,包括手卫生、感染控制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3)护理质量评估标准:护士应参与护理质量评估工作,包括护理质量指标的制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控制方法

护理质量控制方法

护理质量控制方法一、引言护理质量控制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的定义、目的、步骤、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内容。

二、质量控制的定义和目的护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对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提高。

其目的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性,减少护理风险,优化资源利用。

三、质量控制的步骤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确定质量控制的时间周期和具体实施步骤。

2. 设定质量控制指标: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护理操作的准确率、护理记录的完整性等。

3. 收集数据:通过护理记录、观察和调查等方式,收集与质量控制指标相关的数据。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5.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培训、优化工作流程等。

6.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确保改进效果的实现。

7. 监控和评估: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1. 护理操作的准确率:评估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如药物给予的准确性、手卫生的操作规范等。

2. 护理记录的完整性:评估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病情观察的详细记录、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3.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4. 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评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和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如跌倒、误吸等。

5. 护理工作负荷:评估护理工作的负荷情况,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等。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方法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等。

2. PDCA循环:采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的方法,不断进行质量控制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原则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原则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原则
首先,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护理质量标准应当建立
在科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护理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只有科学性才能有效地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其次,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护理质量标准应当
具有操作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操作,具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能够被护理人员所接受和执行。

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标准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指导作用,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应当具有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护理质量标准应当合理、公正、合法,能够充分保障患者的权益,符合护理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利益,保证护理工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最后,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应当具有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护理质量标准应当具有
可比性,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评价,能够反映护理工作的实际水平和改进空间。

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护理质量标准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评价作用,推动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总之,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应当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合理性和可比性的原则,确保护理质量标准的科学性、操作性、合理性和可比性,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简述制定护理标准方法

简述制定护理标准方法护理标准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制定护理标准方法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制定护理标准的方法。

首先,制定护理标准的方法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制定护理标准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稳定性、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护理标准。

其次,制定护理标准的方法需要参考相关的护理规范和标准。

护理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护士需要参考相关的护理规范和标准,比如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护理操作规范、医院内部制定的护理标准等。

只有在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标准。

再次,制定护理标准的方法需要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

在制定护理标准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对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的看法和建议。

只有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标准。

最后,制定护理标准的方法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

护理工作是一个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护士在制定护理标准之后,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制定护理标准的方法是一个需要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标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护理质量标准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医疗效果和提高护理质量而制定的标准,护理质量标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规范诊疗过程,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避免因为人为原因而导致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等问题的发生。

因此,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下面是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保证护理质量标准科学化、实效化的保证。

将证据、经验、标准以及监测结果等科学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组合提炼,再进行实践总结,从而制定出科学精准的护理质量标准。

因此,在制定护理质量标准中,要遵循科学的前提,对标准进行可操作性与可验证性的验证。

2.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保证护理质量标准有效性及公正性的保证。

客观原则要求对数据和标准的来源、测试和验证过程都要进行充分的考量,确保护理质量标准的竞争性和公平性。

在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时,要尽可能采取客观的设计、实践、评价,避免感性思维和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产生对护理质量标准的扭曲。

3. 环节适应性原则环节适应性原则是保证护理质量标准适应不同环境和工作情况的保证。

在不同病种、不同患者、不同场所和不同环境下的护理质量标准需进行相应的改变,例如行政管理、预防疾病等都需要加强不同环节的质量检查。

护理标准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多样性,以确保护理质量标准能够真正适应并指导不同的工作方向和环境。

4.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保证护理质量标准的安全性的保证。

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或者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护理质量标准应及时进行调整。

在原则上,护理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患者的安全因素和风险,对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进行综合考虑,制定适合的护理方案。

5. 绩效反馈原则绩效反馈原则保证护理质量标准的绩效评价。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时,绩效反馈原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则。

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改进护理质量标准,进而进行持续改进。

因此,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时,不仅需要制定操作规范,还需要制定行动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此,建立和遵守一定的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责任心、沟通能力、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等方面,探讨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护理工作的专业性是其质量的基础。

护士应具备扎实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此外,护士还应具备对各类医疗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得到安全保障。

其次,护理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护士在工作中应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首要任务,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范和流程,杜绝疏忽大意和马虎行事的情况发生。

同时,护士还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再者,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护士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协调进行。

此外,护理工作的技术水平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

护士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护理服务。

最后,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同样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时刻关注医疗环境的安全状况,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受到任何意外伤害。

同时,护士还需要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和医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

总之,建立和遵守一定的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对于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们应始终牢记患者利益至上的宗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一、背景介绍护理质量控制是保证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化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具体内容。

二、制定过程1. 确定制定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范围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文化、护理管理等方面。

2. 采集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通过查阅护理质量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采集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

3. 召开专家讨论会: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讨论小组,对制定标准的目的、范围、内容等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4. 制定初稿:根据专家讨论会的结果,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初稿,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适合范围、定义、要求等内容。

5. 组织试行:将初稿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观察和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6. 最终确定:根据试行结果和专家建议,对标准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最终确定。

三、标准内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理操作标准(1)洗手操作:明确洗手的时机、方法、步骤和要求,确保护士手卫生符合规范。

(2)体温测量:规定体温测量的方法、仪器的选择和使用、记录方式等,确保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3)药物管理:包括药物的配药、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伤口护理:明确伤口护理的原则、方法和频率,确保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

2. 护理文化标准(1)患者教育:明确患者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频率,匡助患者正确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2)沟通技巧:规定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文书记录:明确护理记录的要求和规范,确保护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护理管理标准(1)护理人员配备:规定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比例,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护理。

(2)护理质量评估:建立护理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片 粉 碱 破 坏
注: 各图中 1 为伊潘立酮峰。
批 号
1 0 0 8 0l —l
表 1 多 潘 立 酮 对 照 比
含量( %
9 8 . 8 4 9 9 . O 2
上述 溶剂稀释至 刻度 , 摇匀 , 作为供试液 , 精密量取 上述溶 液 2 0 1 x l ,
1 0 0 8 0l 一 2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1 月第 2 6卷第 1 期( 上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J a n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1
0 . 0 4 t x g 。
2 . 9 溶液稳定性 取 2 . 1 中供试品溶液 ,于 0 、 2 、 4 、 8 、 1 2 、 2 4 、 4 8 h 取样 测定 , 结 果峰 面积 的 R S D为 0 . 4 1 %。表明伊潘立酮较为稳定。 2 . 1 0含量测定 分别取三批伊潘立酮片各 2 0 片, 按2 . 1 配制供试 品 溶液 和对 照品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量取 2 0  ̄ , 1 进样 。见表 l 。
注入液相 色谱仪 , 以浓度 ( x , 单位为 g ・ m L 一 1 ) 和峰面积 ( Y) 做线性
回归 , 得 回归方程 : Y = 5 9 . 7 4 4 X+ 2 . 6 2 2 5 , r - = 0 . 9 9 9 8 。结果表 明伊潘立酮 在浓度 1 0~ 1 5 0 辑 ・ m L 一 】 范周内线性关 系良好 。
医院的I 临床 医疗质量 、 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 。而护理T作也 同样 需要合理 、 科学 的质量 标准来衡量 。那么 , 如何 制定 合理 、 科学 的质 量标 准来衡量护理T作 , 就成了医院的重要 下作任务 。 标准是质量管理 的基础 , 也是质量控制 的依据 , 如何制 定合 理 、 科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护 理T作 , 是护理质量控 制取得成功 的重要 环节 。制定 的标准应 该将抽查与全面检查 、 随机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 全方位考核 护理质 量 , 并将 检查结果 与效益T 资结合起 来 , 充分 调 动护理人 员的丁作 积极性和创 造性 , 克服随 意性和盲 目性 , 实 现质
3讨 论
2 . 6精密度和稳定性 取 2 . 1 中供试 品溶液 , 连续进样 6 针, 保 留时间 和峰面积的 R S D值为分别为 0 . 0 7 %和 0 . 6 6 %, 表明精密度 良好 ; 2 . 7回收率 称取伊潘立 酮片空白辅料适量 ( 约相 当于 2 0 m g 主药的 辅 料量) , 平行 9 份, 置5 0 m l 容量瓶 中, 每3 份为 1 组, 每组分 别加入 1 6 m g 、 2 0 a r g 和2 4 m g 的伊潘 立酮 , 加溶剂超声使充分溶解后 , 配制成 相 当于测试 浓度 8 0 %, 1 0 0 %和 1 2 0 %的溶液 ; 另按 2 . 1 配制对 照品溶 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 结果低 、 中、 高3 个 浓度平均 回收率分别 为 9 9 . 9 6 %、 1 0 1 . 0 6 %、 l 0 0 . 5 0 %, 9 个样 品平 均
量标 准化和控制数 据化。
回收率 1 0 0 . 5 1 %, 9个样品 R S D为 0 . 8 4 %。 2 . 8 . 定 量 限 取线性关 系考察项下溶液稀 释 , 按 上述色谱 条件进样 ,
本文还考察 了在不同色谱柱( Z O R B A X S B — C 1 8 1 5 0 m m x 4 . 6 m m ) 、 不同流速( 1 . I m l ・ a r i n — 1 ) 时本方法测定伊 潘立酮片含量 的情况 , 不同 色谱柱和不同流速平行对 比, 测定结果 卜 分接近 。还设计 了平 行 5 d 内不同分析人员 、 不同设备采用本方法测定 同- - ̄ t L 样 品含量 , 5 次测 定结果 R S D为 0 . 5 2 %。由此可 以说 明随机变动 的一些因素对本法测
护理质量是衡量 医院服务质 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 它直接影 响着
医院的具体 T作实 际, 明确 控制要点 : ①健全 、 完善 护理各项规章制
度, 组织护十学 习相关 制度 职责 , 严格落实各项护理 质量核心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② 完善各项 护理质 控要求 及评价标 准 ,制 订具体 的护理 质量安全 目
摘要 : 制 定 的标 准应 该 将 抽 查 与全 面检 查 、 随机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 全方位考核护理质量, 并 将检 查 结 果 与 效益 工 资结 合 起 来 , 充 分 调 动 护 理 人
员 的 工作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 克服 随 意 性 和 盲 目性 , 实现 质 量 标 准 化 和 控 制 数 据 化 。 关键词 : 护理 : 质 量: 标 准
2 0 1 0 , 1 9 ( 1 5 ) ; 1 2 9 3 ~1 2 9 5 .
当信 噪 比 S / N约 为 l 0时 ,溶 液浓 度 为 2 g ・ m L 一 1 ,故 定 量 限为
编辑摩 桦
如何制 定合理 、 科学 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护理工作
熊 丛 新
( 湖 北省 鄂 州 市 中 医 医院 , 湖北 鄂 州 4 3 6 0 0 0 )
定结果不会产生明显影 响。
参考文献 :
[ 1 ] 常麦会 , 李f t , 华 新型抗精神 病药伊潘立酮的研 究进展 U ] 中南药学 , 2 0 1 0 , 8
( 1 1 ) ; 8 5 8 ~ 8 6 1
【 2 J王 志 宏 ,郑 宇静 ,伊 潘 立 酮 的 药 理 作 用 和 l 临床 评 价 Ⅱ ]中国新 药杂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