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9月月考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高一9月考试题

高中物理高一9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学科月考试卷(9月)命题教师:王梅荣 审题教师:刘鑫一、选择题(14-18题单选,19-21题多选,每题6分,共48分)14.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对线段OA 、AB 、BC 、C 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OA 段运动速度最大 B .AB 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 .CD 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15、如图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此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B. t=2s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C. t=4s 物体回到出发点 D.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1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t 图像(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块A 静止在水平面上。

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正沿A 的斜面下滑,三角形木块A 仍然保持静止。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g m M )( B .水平面对A 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 C .水平面对A 静摩擦力方向不可能水平向左D .若B 沿A 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如果力F 的大小满足一定条件,三角形木块A 可能会立刻开始滑动。

2-218、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 F =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

如右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C.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19、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4 s 末甲、乙将会相遇 B .在第2 s 末甲、乙速度相等 C .在第4 s 末甲、乙速度相等 D .第2 s 末甲、乙将会相遇20、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沿质量为m 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

新教材高一物理(一、二章)月考试题及答案

新教材高一物理(一、二章)月考试题及答案

新教材高一物理(一、二章)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关于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a=Δv可知,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增量△v的方向可能相反ΔtB. 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C.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 只要加速度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2.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C.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D. 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汽车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B.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m/s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4.一物体以大小为2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内位移大小为16m,则(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 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C. 4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m/sD. 2s内的位移大小为2m5.一个弹簧受10N拉力时总长为7cm,受20N拉力时总长为9cm,已知当拉力撤销时弹簧都能恢复原长,则弹簧原长为( )A. 8cmB. 9cmC. 7cmD. 5cm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g=10m/s2)。

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为它在最后1s内位移的二分之一。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11.25mB. 15mC. 20mD. 22.5m7.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 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 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8.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均为0.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B. 物体通过OA所用时间为0.5sC. 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D. OA之间的距离为1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B. 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考系D.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10.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前5s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mB. 位移大小为25mC. 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5m/s11.一物体从A到B做直线运动,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经过全程一半的速度为v2,则( )A. 若物体做匀速运动,则v1=v2B. 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v1<v2C. 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v1>v2D. 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v1<v212.汽车A和汽车B(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A车在后(如图甲所示)。

高一物理月考试卷

高一物理月考试卷

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场让不少人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的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吧!这可不是一般的测试纸,简直是物理世界里的“迷宫探险”,让咱们这些刚踏入高中物理大门的萌新们,体验了一把“智商过山车”。

一拿到那卷子,我心里头就“咯噔”一下,心想:“哎哟,这题量,比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厚实’呢!”不过,转念一想,咱也是经历过中考洗礼的人,啥大风大浪没见过?于是,深吸一口气,决定迎难而上,开启我的“物理大挑战”。

第一题就像是物理界的“开胃小菜”,简单得跟“一加一等于二”似的,我几乎是秒答,心里还暗自得意:“哈哈,开门红,这物理月考也不过如此嘛!”可接下来,题目就像是突然升级成了“地狱难度”,每一个选项都像是设了陷阱,让我这个“物理小白”左思右想,差点没把自己绕进去。

记得有道题,问的是关于牛顿三大定律的应用,我当时心里那个纠结啊,就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我闭上眼,脑海中快速回放老师上课时的情景,什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什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些知识点在我脑子里疯狂打转,终于,灵光一闪,答案呼之欲出,那一刻,我简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还有一道实验题,简直就是“物理版的密室逃脱”。

题目描述了一个复杂的实验装置,要求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我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字,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迷宫里,四周都是墙,找不到出路。

但我没有放弃,一遍遍地读题,一遍遍地画草图,终于,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数据开始变得有条理起来,我仿佛听到了自己脑海中“咔嚓”一声,就像是解锁了某个机关,答案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时候,我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刚从战场上归来的勇士,虽然疲惫不堪,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走出考场,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题目,有的眉飞色舞,有的唉声叹气。

我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暗暗庆幸:“幸好自己平时没有偷懒,关键时刻才能临危不乱。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考试范围:必修一1~2章-24-25学年高中上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考试范围:必修一1~2章-24-25学年高中上第一次月考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2(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至第二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难度系数:0.8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车轮半径为0.3m 的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线运动。

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位移大小约为(取π3=A .1.1mB .1.8mC .2.2mD .3.6m【答案】A 【详解】气门芯从最高点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中,水平位移为π0.3πm x R ==,竖直方向位移约为20.6m y R ==,故位移大小 1.1m s =»,故选A 。

2.如图所示为导航地图APP 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29分钟和15.1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B.15.1公里表示此次行程位移的大小C.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平均速度的大小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答案】D【详解】A.29分钟是时间段,不是时刻。

故A错误;B.15.1公里是路径的长度,表示路程,不是位移。

故B错误;C.根据xvt=可知题中没有位移的数据,所以不可以算出此次行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德强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月月考高一学年 物理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老鹰飞得比较高,可以看成质点B .乙图中导航显示的是位移大小C .丙图中篮球比赛计时牌,图中为时刻D .丁图中雷达测速仪测得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2.小华绕着周长为400米的运动场,跑了一圈,又回到了起始位置,总共用时1分2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华运动的位移为400米B .小华运动的路程为零C .小华的平均速度为D .小华运动的平均速率为3.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 .速度减小时,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4.如图“30TFSI”为某品牌汽车的尾部标识,其中“30”称为G 值,G 值越大,加速越快。

G 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100km/h (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

由此推算,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 )A .3.3sB .9.3sC .12.0sD .33.3s1574km 24s 5m /s5m /s5.已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

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s 末至6s 末物体静止B .0至3s 末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s 末至7s 末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0至3s 内位移大小为12mD .第7s 内加速度大小为2m/s 26.如图所示的x-t 图像和v -t 图像中,四条图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6s 末,甲乙两车位于同一位置,丁车位于丙车的前方B .0~6s 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 .0~6s 内,丙车的加速度始终大于丁车的加速度D .0~6s 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7.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时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5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A .B .C .D .8.某次列车出站时做匀加速运动,途中连续经过三个测试点A 、B 、C ,已知AB 段距离为BC 段的一半,AB 段平均速度为72km/h ,BC 段平均速度为144km/h ,如图所示,则列车经过C 点时速度大小为( )A .30m/sB .40m/sC .50m/sD .60m/s9.加速度的定义式为,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某段位移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测试范围:必修一,1~2章】-24-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测试范围:必修一,1~2章】-24-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新高考通用)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2-23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并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证实了其猜想。

该实验方案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A.把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B.把提出问题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C.把提出问题和大胆猜想结合起来D.把实验研究和大胆猜想结合起来【答案】A【详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故选A。

2.(23-24高一上·安徽安庆·期末)为进一步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健全人格,11月4日至8日,2023年安庆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田径联赛)如期举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B.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30开始,此处9:30指的是时间间隔C.运动员跑完1000m比赛,这个1000m指的是路程D.研究跳高比赛起跳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答案】C【详解】A.百米赛跑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比他快的运动员为参考系,故A错误;B.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30开始,此处9:30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运动员跑完1000m比赛,这个1000m指的是路程,故C正确;D.研究跳高比赛起跳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D错误。

高一必修一月考物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月考物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月考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高中物理作为必修课程,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必修一月考物理知识点进行论述,以期对学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章:力与运动力与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高一必修一物理的重点内容。

力的定义及测量是初步了解力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这在力的分解图解中有详细说明。

此外,要学习运动的描述,掌握速度、加速度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章:运动的规律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了解运动中的物理规律对我们理解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规律。

首先,要学习并熟练掌握速度和位移的计算方法,同时要掌握加速度与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关系。

此外,对于平抛运动,需要了解抛体的竖直上抛和倾斜抛的运动轨迹及相关规律。

第三章:力学基本定律力学基本定律是力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法则,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此章节时,我们要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概念和定律的应用。

第四章:工作、能量和功工作、能量和功是与力学密切相关的概念,也是高一必修一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要学习并理解物体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掌握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功的守恒定律。

同时还要了解机械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

第五章:压强与浮力压强与浮力是涵盖广泛的物理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密切相关。

了解压力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理解液体中浮力的起因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浸入液体的物体的体积有关。

第六章: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装置。

需要学习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滑轮原理等,并能运用这些原理进行简单问题的解答。

第七章:热学基本定律热学基本定律是研究物体热量传递的基本依据。

学习此章节需要理解热量的传递方式以及热平衡和温度的概念。

此外还要学习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原理。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物理人教版(2019)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物理人教版(2019)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一上物理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06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4分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很大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将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某学生骑车姿势的变化时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2. 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C.他在第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间间隔D.他整个过程用时,指的是时间间隔3. 一辆汽车以速度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以速度行驶了另一半,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B.C.D.10s 5s 3s 15s 18s v v 33v 22v3v 2v 34.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得越快,其加速度越大B.质点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越大C.若质点的加速度不为零,则其速度一定增大D.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为零5. 我国已掌握“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了基础.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边界,返回器与服务舱分离后,从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从点“跳”出,再从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器.点离地心的距离为,返回器在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地球质量为,引力常量为,则返回器( )A.在点处于失重状态B.在、、点时的动能相等C.在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D.在点时的速度大小6. 一辆急救车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内和第内位移大小依次为和,则刹车后内的位移是( )A.B.C.D.7. 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内和第内位移大小依次为和.则刹车后内的位移是( )A.B.a c e d r d v M G b a c e d GMr 2d v >GM r −−−−√1s 2s 10m 6m 4s 16m18m32m40m1s 2s 9m 7m 6s 20m 24mC.D.8. 港珠澳大桥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桥面上加速运动,某时有一辆卡车从另一车道追上小汽车,若以并排行驶时的位置为位移起点,两车速度的平方与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卡车运动的加速度大B.在处小汽车追上了卡车C.位移段,卡车的平均速度大D.位移段,小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9.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式中位移的单位为,时间的单位为),则该质点( )A.第内的位移是B.前内的平均速度是C.在任意相邻的内位移差都是D.任意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10.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直线运动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D.在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m75mv 2x x =L 0∼L 0∼L x t x =5t ++10t 2x m t s 1s 5m2s 7m/s1s 2m1s 2m/s8s80mt =4s 20m/s11. 质量为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末撤去此水平恒力.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 物体在的加速度大小为B. 物体在和内的平均速度相等C. 物体在经过后又回到了出发点D. 水平恒力大小为12.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一秒末的速度是,第二秒末的速度大小是,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零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C.该物体第三秒末的速度大小一定是D.该物体在开始计时后内的位移大小一定是卷II (非选择题)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3. 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 ,但是,它们起步后达到这样的速度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9月月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及审核:实外高一物理备课组I卷(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 在空中做翻腾运动的体操运动员B. 研究自行车车轮的旋转C. 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以下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 )A. 完成数学作业只需要1hB. 实外西区一节课是40minC. 期末复习时间只有5天D. 会议从9:00开始3.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 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 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越大D. 质点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等于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B.质点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通过的路程可能为零D.质点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以相同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

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6.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

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B.2vtC.2vtD.不能确定7.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3s 内货物平均速度为6m/sB .最后2s 内货物平均速度为6m/sC .前3s 内与最后2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第2s 末至第6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加速度相同 8.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 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 A .10m B .20m C .30m D .40m9.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

设每层楼高度是2.8m ,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 ,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 取9.8m/s 2)( ) A .2.8s B .1.5s C .1.3s D .0.7s10.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到8s 末开始刹车,又经过4s 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A .1:4B .4:1C .1:2D .2:111.汽车从A 到B 地做匀变速运动,设汽车中间位置的速度为1υ,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2υ,则:( ) A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12υυ> B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12υυ= C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时12υυ< D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时12υυ=1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x t t t t t t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4分)13.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 ) A .他的运动轨迹不相同 B .他走过的路程不相同 C .他的位置变动不相同 D .他的位移是不相同的1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 5t +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质点的初速度为5 m/sB .质点的初速度为10m/sC .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 2D .质点的加速度为2 m/s 215.两辆汽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4s 内甲车保持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2s 甲车速度大,后2s 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大C .在2s 末两车的速度相等D .在4s 末两车的位移相等16.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位移一直在增大17.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速度相同,则(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路标18.两辆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II 卷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2分)19.(4分)甲、乙两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甲同学用秒表测出一颗石子自由下落h (1米左右)所用的时间t ,然后根据212h gt计算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

乙同学将家里水龙头的滴水调节得很慢,使得某一滴水离开水龙头时前一滴刚好落到水龙头下方h 米(约0.8米)的水盆中,测出n 滴水下落的总时间t ,再根据自由落体的知识计算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请填相应的字母)A .甲同学的方案更为合理B .乙同学的方案更为合理 (2)乙同学计算重力加速度g 的计算式为g=__________。

20.(8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t/s v/m ﹒s-1 O 5 10 15 20 25 5 10 Aab t/s v/m ﹒s -1 O5 10 15 20 25 5 10 C a b t/sv/m ﹒s -1 O5 10 15 20 25 5 10 Da b ba t/s v/m ﹒s -1O5 10 15 20 25 5 10 Ba b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时X ,且X 1=0.96cm ,X 2=2.88cm ,X 3=4.80cm ,X 4=6.72cm ,X 5=8.64cm ,X 6=10.56cm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

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____m/s 2,打计数点4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 =____m/s 。

四.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本题共3小题,28分)21.(8分)城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的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 km /h 。

一次,一辆汽车在校门前的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

交警测量了车痕的长度为10 m ,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2 s ,汽车从刹车滑行至停止的过程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辆汽车有没有违章超速?22.(10分)美国“肯尼迪”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减战机起跑的位移。

假设弹射系统对“F —A15”型战斗机作用了0.2s 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0υ,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2/m s ,经过10s ,达到起飞速度50/t m s υ=的要求,求飞机: (1)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5分)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5分)23、(10分)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υ=10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 点时,小王为搭车,从距公路60m 的C 处开始以23/m s υ=的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

司机发现小王后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当车停在B 点时,小王同时到达B 点,已知AB=120m 。

求:(1)小王到达B 点的时间是多少?(3分) (2)汽车在距A 多远处开始刹车?(4分) (3)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3分)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12年9月物理试题答题卷座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选总分……………………………………座位号项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4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得分 选项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2分)19.(2分+2分)(1) (2)20.(4分+4分)a =__ __m/s 2, v =___ _m/s 。

四、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本题共3小题,28分) 21.(8分) 解:22.(5+5=10分) 解:19题 得分20题 得分21题 得分22题 得分23.(3+4+3=10分)解: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12年9月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得分选项C D C D B B C B B C A A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题号13 14 15 16 17 18 得分选项AB BD BCD BD B AC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2分)23题得分19.(2分+2分)(1) B (2)222hn t20.(4分+4分)a =_1.92 m/s 2, v =_0.768 m/s 。

四、计算题:(28分) 21.(8分)解:设刹车时车速为0υ 由02X t υ=4分得0υ=10 m/s=36Km/h 2分0υ>30 Km/h 2分22.(5+5=10分)解:(1)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0υ由0t at υυ=+ 3分 得0t at υυ=-=50m/s-2×10 m/s=30 m/s 2分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a tυ=V V 3分 22300/150/0.2a m s m s -== 2分 23.(3+4+3=10分)解:(1)小王到达B 点的时间是260203CBX t s s υ=== 3分 (2)设汽车匀速用时1t ,则刹车用时1t t - 1分 对汽车:1111()2AB X t t t υυ=+- 2分由上联解得1t =4s汽车匀速行驶距离111X t υ==10×4m=40m 1分 (3)刹车后汽车加速度a tυ=V V 1分 2010/204a m s t υ-===-V V -0.625m/s 2 1分 因此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0.625m/s 21分(不同解法,自行参照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