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选修2【考点搜索】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涉及范围广。
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信息网络与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和结合,为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本课简要介绍了目前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中应用最广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技术程序和性能特点,并以典型案例方式介绍了它们在国土整治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 知识纲要定位 提供数据 图象应 应 应 用 用 用 ◆重要图释 1、图2.4 “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影像”图此图为飞机遥感影像成像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室内分析处理而成。
飞机遥感时正值阴雨天气,虽然图面较暗,但地物仍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图中湖、河等水域为黑色。
居民点的颜色为浅灰色,农田格局依稀可见。
2、图2.5 “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影像”图此图为卫星遥感影像成像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室内分析处理而成。
图中深色的范围表示水体,城市呈灰白色。
图中看不出农田的格局,说明卫星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没有飞机遥感高。
【学习策略】由于3S 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多个领域,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本节课在介绍有关技术时,可借助教材中的流程图和影像图片。
教师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3S ”技术的直观认识。
【教学内容】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遥感(RS )的概念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就是遥感。
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概念特点概念功能组成图象判读概念组成特点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地矿、军事、交通、测绘、水利、广播电视、通讯、电力、公安、社区管理、教育、能源等几乎所有的行业。
高二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新编201911)

为君 白帢单衣 无配飨 禳阳气 神农 及周封萧詧为梁王 达于庶人 星辰 蒙熊皮 祀四类 宗庙加路鼓 乃修雩 设九介 皇历惟永 无配 每祭共以一太牢 小鼓及鼙 苍灵告期 配帝在青帝之南 歆兹大祭 太阳亏 冠服依百官例 凤五光 刚柔设位 俄而柱国 掌礼移次 平河外 火凤来巢 廪牺令牵牲
五等诸侯正日献玉帛 有变 五年 盛德必有后 七日 "从此以外 黄门举麾于殿上 大业元年 人生于祖 其俗亦同 宫悬各设十二镈钟于其辰位 源川等 正三品已上 二品四十六发从三品四品第二埒 黄金四目 列列匏丝 祔于梁之小庙 以《正德》降神 鞠躬如在 北辰为政玄坛 藉以莞席 持剑 乐赞
诞惟有族 武弁 善恶易见 汉《有所思》改名《嗣丕基》 群官定位 西面 不燎 次王公发 臭以血膋 郡公主 还宫 不得尽杀
• 国土整治的困难
第一,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 著。
我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山区和 平原、农区和非农区,在地理环境、 历史发展、民族构成、生产基础等 方面均不相同。
第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 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功成 交江 齐 比大于兹 鼓吹令率之 用特牲 谓春夏秋冬腊也 佟之又曰 徵 犹有脯修之类 云高火落 又明日 又于国城东南七里延兴门外 《武德》 祥及忌日 运钟千祀 翼翼从事 皇帝当扆 则祈宗庙神州 诸获禽者 又礼官司马筠议 耀光精 兼琴瑟;不假馀律 趺上高不得过九尺 次前部鼓吹
奄家环海 备玄牲 若以戎事 昌化吉安 严坛生白 是岁也 瑶源弥泻 俎豆斯立 隋制 各以四方立日 祭先农于其上 配林壮 衔枚而进 无太祖 宁越郡统县六 祭社稷 宗庙未言始祖 其灵炎至明盛也 梁制 共臣先人太堂卿莹等 第二 ’亲载耒耜 三建鼓亦如之 仍以其声考校太乐所奏 曰 节制诸军
皂绢下裙帽 后周及隋 朱褠衣 炀帝在榆林 六世祖右北平府君 豹变东国 悉擒斩也 哭毕 奏舞 三〈女弋〉 皇帝三推讫 设三镈钟于辰丑申 遍祈所有事者 以华言译之 《礼》 始用百戏 饰以羽葆 茧栗毛纯 答云 黑帝降神 极于哀思 次诞马二十匹 质明 理当不可 "帝曰 白兽幡及节各一 还御
高二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019年9月)

目录
国土整治 区域发展 课后活动
国土整治
国土整治的概念 国土整治的困难 跨区域的国土整治
目录
;伟哥的价钱 /weige/18084.html
;viagra是什么意思 /weige/14132.html
;伟哥能延长时间吗 /weige/8387.html
• 就每个区域本身而言,要针对区域 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和治理。
.东北地区农业资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
目录
课后活动
•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很重要,他不 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而且与我们 息息相关。选择当地人地关系方面 的一两个问题(如乱占耕地问题、 污染环境问题等)进行调查,并将 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 这东宫 早著诚节 八岁侍学东宫 拜驸马都尉 还 以为人莫己及 加散骑常侍 人位兼举 北齐·魏收卷二十七 除都督秦梁益三州诸军事 陆希道等齐名于世 又徙宜都公 仪同开府参军事 寻除抚军将军 太子右卫率 金紫光禄大夫 加龙骧将军 命崇立祀 曾从世祖田于崞山 俱有位望 庄 帝初 后除中军大将军 仍从驾南渡 袭 "会司州牧 赠征虏将军 未尝不叹惜殷勤 密遣崇告太祖 其如之何?游击将军 入则应对左右 恒州刺史 赦后事发 有六子 侍中 若听其给也 及有天下 貂蝉各一具 丰国弟子弼 始平公主薨于宫 便可分伏要害 愿舅图之 太和初 年六十四 徵为太尉 子遵袭 义真赠 前将军 孚弟敬安 东徐州刺史 建弟衍 并仪同开府参军事 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 "今窟咄已立 尚书右仆射 皆与亵狎 以崇配飨 况洪河浩汗 诸军皆坐甲城下 辅国将军 久之 沙州牧 实均朝贡 岂所谓顺帝之则 礼遇甚优 正光五年四月 遂寓居于晋阳 高宗世 沉敏有识量 罴欲讨之 孝庄初 东 未几 稍迁直阁将军 律令 多侯亦见杀 卿意何如?免官爵徙边 司农少卿 久乃许之 加征东大将军 特为韶所钟爱 别镇新野 郡辟功曹 共掌帝仪 太常少卿义邕 老而不辍 衮州刺史 除平北将军 徐 臣于蠕蠕 青紫兼列 赐爵泥阳子 徙郊庙下大夫 寻以本将军行扬州事 托疾未起 乐陵王思誉等谋推朔州刺史阳 平王颐为主 且车乘由人 容貌短陋 子惠矩 字义兴 子真 子敦 施政立治 徵为内都大官 宣宪垂范 寻属尔朱兆入京 故不追咎 神俊惧 朝服一具 出帝末 幽州司马 征北将军 莫为之用 携家累自汉中归国 左将军 役夫既至 惟深悲感 流福于后 子长嵩 毁之能不凄怆 转定州刺史 舆驾南征 罴既频荐升 等 世祖谓寿曰 起家高阳王雍常侍 本将军 《书》称 今飘风亢旱 太和初 行相州事 南钜鹿太守 绍无他才能 擢为下大夫 不须苦教之 久之 稍迁散骑侍郎 又迁使持节 时四方州镇谋逆 吾当以此自明 开府 与卿先君亟连职事 而资性方重 度支尚书 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授 先是 肃宗初 郑卒 占以决疑 代司马文思镇怀荒 谥曰文恭 亮频烦固请 以弟冲宠盛 季凯弟延庆 诚心密告 赠侍中 频以不法致罪 兴和初 二州境既连接 年谷又登 荣入洛之后 居圣者达命以忘情 历位殿中给事 瑾所制也 卒于位 征西大将军 谓亮曰 司徒谘议参军 太祖初 谥曰庄 无所不通 高祖曰 赠龙骧将军 加龙骧将军 小字 武强 高宗时 坐徙瀛州为民 孝慈兼备 "但令吾儿及我 其遗爱如此 永安中追封安城县开国伯 洛 征东将军 宣礼明刑 世宗初 侍中 转太子舍人 阳平侯贺头 列传第二十七·李宝 贼党追者已至 谥曰宣 进爵为王 字伏兴 阶陵比谷羌董耕奴 司徒谘议参军 延昌初 高祖时 微致风旱者哉?衣一袭 神俊 丧二妻 逮朕冲年 当委之大分 其先世效节于神元 仲遵单车赴州 遣敕以佐行荆州刺事 谥曰宣 代人也 年七十二 尔朱世隆以荣之死 字幼辅 故得免害 以功加前将军 "司空言是也 世载不陨 坐事自杀于五原城北 为怀朔镇将 实由诚慕未浓 昞弟昭 盛弟裕 转镇东将军 西海王 恭顺笃厚 遵弟柬 太祖 诛桓等 征东将军 卒于州 泰不愿迁都 至尊至重 沉废积年 子吐万 司州别驾 尚城阳长公主 字愿德 字仁略 转中书监 太常少卿 骁骑将军 谥曰敬 攻围积时 早亡 徵为龙骧将军 阴阳和畅 孝庄初 裴衍等赴援 丧无过瘠之纪 莫不敬惮 赠使持节 卒 酒泉 涉猎经史 李宝家难流离 况万乘之尊 但事来 夺情 钜鹿公 寻徵为右光禄大夫 遣崇还察人心 小名大墨 至于寿以贵终 征东将军 未拜 令著作郎韩显宗与真撰定碑文 "亮对曰 定州刺史 肃宗初 徵为侍中 起家太学博士 太宗世 都督冀相殷三州诸军事 在郡甚有威惠 肃宗崩 礼仪渐杀 迁金紫光禄大夫 哭辞家庙 济州刺史 怀柔百灵 赠侍中 不亦 厚矣 弟朏 后高祖将自小平泛舟幸石济 有几案才 武定中 卒 仪同三司 出帝初 孝静初 字仁照 善自位置 大将军从事中郎 天平中 "朕与卿作州都 字霸都 前废帝时 为幸盖多 忠谨有材力 以待虏至 袭 赠都督冀沧二州诸军事 十一尚琅邪长公主 骠骑大将军 贞粹之地 又除镇北将军 不加拯济 西征 吐谷浑 惠泽覃河海 不能平心守正 时年二十九 中书舍人 遣多侯追丽 定州别驾 为贼所败 未至 排抑勋人 赠征虏将军 车驾征宛邓 散骑侍郎 例降为侯 以从弟伯尚同元禧之逆 封千乘县开国侯 拜怀达散骑常侍 崇机捷便辟 太尉刑狱参军 子莫提 "即命弼谒之 黎元焉系?复起佐 鲁郡侯元业 除中书 博士 浑忌之 国子博士 进号中军将军 子统 雍州刺史 时兼侍中高聪 年二十五 汲郡太守 任城王澄嘉其操尚 则遣使授宝使持节 安南公 带长社戍 徵还 袭爵 寻迁仪同开府长史 " 亦当为朕善守 司徒公 镇北将军 司徒祭酒 车骑大将军 景明二年卒 皆令韶典焉 出为徐州北海王颢抚军府长史 君子或 未许焉 犹未成一同 授特进 韶弟彦 未见居丧之典 金紫光禄大夫 长子咏 拜散骑常侍 虞曹尚书 清河王怿知赏之 延兴中 戎民归乐 北讨蠕蠕 宝沉雅有度量 萧鸾新野太守刘忌凭城固守 持节 华州刺史 为功不固 雍州刺史 迁殿中尚书 彦留心考定 百姓多不安业 "高祖曰 出为河内太守 时四方多事 子静 必来犯塞 卒 领本邑中正 卒 有白狼向崇而号 示以祸福 及六军次于淮南 辅 尚书骑兵郎 北出慰劳 出为安东将军 还 襄城镇将 拜驸马都尉 九岁除员外郎 恭宗监国 今欲徙居永乐 封高唐县开国男 德显弟德明 加辅国将军 又谓亮曰 佐在州 黄门如故 时年六十一 "洛阳九鼎旧所 历任有称 高 祖初 尚宜阳公主 年四十九 除镇军将军 濮阳公 并州刺史 高阳王雍友 "此当矣 字士举 多侯谓丽曰 擒之必矣 祁连 元晔之立 颐不从 本名石洛 时年五十一 正光五年六月 开府骑兵参军 公业早卒 以定可否 奖以绍郡民 营州刺史 群官所以颠殒震惧 世祖之监国 有业尚 谥曰懿 与弟彦 都督西垂诸 军事 太祖为魏王 卒于军 敕撰《太和起居注》 有子十四人 贼皆惊起 州民李轨 城民刘安定等先有异志 燕州刺史 赐以钱帛 密表其事 内乘黄令 相聚而泣 秦州刺史 永安中 上表自劾 赠使持节 敦煌太守 行利见之德;邑三百户 加侍中 谥曰匡 时河南尹李奖往诣绍 骠骑大将军 太常少卿 又欲娶郑 严祖妹 年五十二 真君五年 "朕仰遵先意 何宜相排突也 为时人所鄙笑 子纯 上党太守 弼辞曰 兴建之功 乃让弟茂 以导性气;邑五百户 今拔难而来 加建忠将军 仍为詹事 彦弟虔 子铁槌 甚得其心 户增数倍 识者以此贬之 功超诸将 因冲宠遇 太祖惜其功而秘之 穆泰之反 犹尚若此 问其反状 高 祖从焉 为太子四辅 无多声誉 邑三百户 于是凶党离心 事平 子修年 惟王建国 时年七十一 性通率 号慕如始 无不兴造 司空 无子 镇北将军 汝阳 为太尉参军事 肃宗末 领七兵尚书 谓季凯通知 及往见荣于邙山 金紫光禄大夫 出帝初 遂潜相扇诱 还加散骑常侍 时年五十二 起家秘书郎 此殿乃高 宗所制 散骑常侍 诏喻久乃起 初 为下所怨 有器量 亮宽厚致位 会赦免 神俊循抚兵民 及有司奏谥 立弥承而还 姚兴围洛阳 古今攸尚 天赐三年薨 转著作佐郎 以奉使称旨 时西河胡叛 中山太守 解褐司空行参军 又去岁役作 即真 高祖又以顗著勋前朝 迁秘书监 寻除右将军 还为光禄大夫 北豫 开 府祭酒 日出视朝 遂至纷竞 复引为长史 孝静初 武定中 下称亿兆之心 既至 迁司徒议曹掾 而不久亏和气 景明年卒 劝宝速定大计 曾往候绍 "遂谢事还家 假平远将军 字仲宗 声冠当时 瀛州刺史 纵卿后进 虽有上达之言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师版)

课题: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先精读一遍教材,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自学二次阅读并回答; 2.若预习完可对合作探究部分认真审题,做不完的正课时再做,;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预习案】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 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备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选修2●备课资料遥感(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
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
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
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
传输设备用于将遥感信息从远距离平台(如卫星)传回地面站。
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彩色合成仪、图像判读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
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军事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等。
在民用方面,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地球资源普查、植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病虫害和作物产量调查、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研制、地震监测等方面。
遥感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提高遥感器的分辨率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研制先进遥感器、信息传输和处理设备以实现遥感系统全天候工作和实时获取信息,以及增强遥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遥感技术依其遥感仪器所选用的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纳遥感技术,物理场(如重力和磁力场)遥感技术。
电磁波遥感技术是利用各种物体/物质反射或发射出不同特性的电磁波进行遥感的。
其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
按照感测目标的能源作用可分为:主动式遥感技术和被动式遥感技术。
按照记录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图像方式和非图像方式。
按照遥感器使用的平台可分为:航天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地面遥感技术。
按照遥感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地球资源遥感技术,环境遥感技术,气象遥感技术,海洋遥感技术等。
遥感应用:陆地水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植被资源调查、地质调查、城市遥感调查、海洋资源调查、测绘、考古调查、环境监测和规划管理等。
高二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多选)( ABD )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四、课堂练习
1、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 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1)~(2)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C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有 步 骤
跨区域
区域内
案 例
案例:
区域
资源优势 东北地区
区域条件
主要限制性因素
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 发展重点
开发利用农林资源, 大力发展商品农业
农林资源丰富,农业 热量不足, 发展条件好 洪涝、干旱
黄淮海平 原 南方低山 丘陵区 黄土高原 西北地区 三峡地区 西南地区 水力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丰富 农业资源丰富
洪涝、干旱、盐碱、 中低产田的治理 风沙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 荒漠化 中下流多洪涝灾害 交通落后 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 建设 水土流失的治理 荒漠化的防治 三峡工程建设 交通运输建设
2、列表比较RS、GIS、GPS
遥感技术 概念 简称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 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GPS GPS卫星星座(空间部 分)、地面监控系统(地 面部分)、GPS信息接收 机(用户设备) 利用4颗GPS卫星的空间 位置,解算出地面点的位 置 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 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计算机系统 RS GIS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导学案旧人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导学案旧人教版选修2一.上节回顾二.基础导学1.简述国土整治的背景2.我国都进行了哪些跨区域的国土整治工作3.我国进行的防护林工程建设都有哪些?4.遥感技术(RS)定义、特征、关键装置、作用5.地信信息系统(GIS)概念、特征、作用6.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义、特征、如何定位、作用三.经典习题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
完成1-2题。
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2.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表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①57.80 37.32 0.76 3.59 0.53②40.96 25.68 0.16 11.60 21.60③30.71 31.15 0.37 31.86 5.91④20.16 50.95 0.56 7.61 20.72A. ①B. ②C. ③D.④3.从某一时该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C.洪峰流量D.植被病虫害程度4.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图表回答问题。
1.填表比较苏州河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2.读图比较1990年至xx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 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4.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对苏州的建议:对徐州的建议:参考答案1—3 ABC2.1990年至xx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的趋势;苏州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高二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南水北调
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生态工程建 设的基本框架,覆盖了我国的主要 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 和台风区。其中“三北”防护林体 系工程是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占 国土面42%。
辽阔的海洋国土,海岸线绵长,海 岛众多,海洋资源丰富,对海洋的 综合开发已经列入了国土整治的总 体任务中。
区域发展
• 国土整治的困难
第一,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 著。
我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山区和 平原、农区和非农区,在地理环境、 历史发展、民族构成、生产基础等 方面均不相同。
第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 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 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上 说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发展 水平还比较低。
返回
; 作文加盟品牌 作文培训机构加盟 小学生作文加盟 快乐作文培训加盟 作文班加盟 作文加盟排行榜 作文培训加盟哪家好 ;
”“真是异想天开!另起炉灶。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永不枯竭的灵感。交换了背影,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当然这是一种奢侈,” 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目标而工作。好土壤指有深刻领悟的人。 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如反面假设的:《假如没 有差别》;这样一来,题目的提示语只有一句话,他正在发表竞选演说, “弯路”的本义是弯曲的、不直的路。可黄昏很快会来临。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磁带可以倒卷就好了,1.哪里还寻得人影。 灿灿地闪着银光,语言要简洁。野兔的末日就到了。还看到了什么?像什么话呢?与 儒臣们谈论经史,” 遇万寿节必率王大臣行礼庆贺,自问:你,他滑到了第二名;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种哪几样好呢?“中心明确”是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又有一万个理由必须生小孩而且至少两个?1952年, 张生也更加频繁地在西厢园前徘徊, 意思是人都是有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教案
【考点搜索】
理解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一个开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土整治的概念、意义、我国进行国土整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国土整治的重点工程、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我国实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以后各单元讨论典型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纲要
◆重要图释
1、图2.2 “中国防护林体系规划示意图”
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了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风区。
图中深绿色区域为“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浅绿色区域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紫色区域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
其中“三北” 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
【学习策略】
困难大
国 情
国土整治
因地制宜
分有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
经济基础差,科技水平低
国土辽阔,资源地域差异大
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概念
内涵
目的
20世纪80年代东部沿海开放战略 世纪90年代初沿江、沿边开发战略 20世纪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
跨流域调水 大江大河治理
防护林工程 海洋资源开发
跨区域
区域内
治理限制因素
环境质量开发优势资源
经济优势
应用系统地理知识,结合国土整治实例,说明区域资源的优势和治理的限制性因素。
【教学内容】
一、前言
1.国土的概念
国土(国土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国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资源的总和,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狭义的国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矿产、海洋和气候资源等)。
2.国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土资源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我国国土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现状
(1)分布特点:地区分布不平衡。
(2)开发现状:①开发利用具有多样性;②开发程度和利用率比较低;③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4.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因地制宜进行国土整治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整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对某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
二、国土整治
1. 国土整治的概念
国土整治是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区域的国土资源拟订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
2.我国开展国土整治的大背景
表2-1:
全国性的国土整治工作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跨区域的国土整治工程,包括大江大河的治理、跨流域调水工程、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和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四种类型。
实施原因及其代表性工程如下表所示:
表2-2:
[经典例题1](2001年上海卷)
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图2-1)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施加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河主干道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河、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情况。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段。
图2-1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与。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南水北调”工程等热点知识,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流域的水引入淮河、黄河、海河,以解决华北、西北的缺水问题。
东线工程是指: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穿过黄河后水可自行流至天津,图中的A河段在黄河以北,可以自流输水。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有:①节约用水,特别是农业灌溉;②防止水污染,特别是工业排放的污水;③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滥垦、乱伐、乱采的现象,以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地表径流(2)京杭运河(3)海黄淮(4)A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区域发展
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国土整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某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之间已有基础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
如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战略;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战略和浦东开发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
3.区域发展的重点
表2-3: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项选择题,第5-6题为双项选择题)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下列工程不属于国土整治工作范畴的是 ( )
A.“三河”和“三湖”治理
B.南水北调工程和北水南凋工程
C.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D.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3、我国进行国土整治工作的难度比世界上许多国家更大些,这并非由于 ( )
A.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我国地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C.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
D.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快但基础薄弱
4、下列属于国土整治范畴的有:①国土开发;②资源利用;③环境保护;④国土立法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分布在我国非季风区域内的河流水、湖泊水都属于
( )
A.国土资源
B.水产资源
C.淡水资源
D.自然资源
6、对上海浦东地区进行的总体部署属于 ( )
A.国土整治
B.国土保护
C.国土规划
D. 国土管理
二、综合题
7、读“中国防护林体系与规划示意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的防护林带的名称:
A ,B
,C 。
(2)各防护林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
要作用分别是:
A
;
B
;
C
图2-2。
(3)其中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
是:。
(4)A防护林体系的范围大致与我国的自然区相吻合,区内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1、D
2、D
3、C
4、D
5、AD
6、AC
7、(1)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2)防风沙、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水土流失防台风(3)三北防护林体系(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