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辽宁省铁岭):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4)
初中九年级化学系列复习公开课课件精品PPT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⑹有的元素有可变化合价
-3 +5
标出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3
化合价用+n或-m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正上方 ,如: NH3 ; 离子所带电荷数用n+或m-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右上角,如:CO32-。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类型
举例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Mr(O2)= Mr[CO (NH2)2]=
结论
元素的性质,特 别是化学性质与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关系密切
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核电荷数与核外 核电荷数= 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带 正 电荷
带 负 电荷
举例
Na、Cl
Na+
Cl-
Na+
Cl-
Na
结构示意图特点 Cl
化合价规律及其应用
定义 规律 提示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⑴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 。
⑵单质中元+1 价;氧通常显 -2 价。
⑷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 正价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 负价 。
⑸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组成元素化合价的 代数和 。
构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如NaCl、MgCl2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一般是是1~3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一般≥4(氢为1) 易得到电子
8(氦为2)
不易 得失 电子 (常称为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 较易发生 化学反应
不易发生 化学反应
= 核外电子总数 ⑵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 不一定
化学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新野县施庵一中张全志第四单元课题3 元素(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四、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什么?(学生回答:补锌)。
锌在这里指锌元素,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单元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课题3 元素【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导学过程】(一)元素[先学阶段][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9页---第60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_______(即_______)相同的________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_______种,组成的物质有______种。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其次是_____,再次是。
(2)生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后教阶段】老师讲解:说明:(1)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物质在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合作控究阶段](讨论)下述化学反应中硫+氧气 二氧化硫(S )(O 2 ) (SO 2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H 2O 2) (H 2O )(O 2)点 燃 二氧化锰反应物与生成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分析下表,得出结论)【比一比,练一练】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2、有关二氧化硫(SO2)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二氧化硫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③二氧化硫分子里含有1个硫元素和2个氧元素;④每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⑤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离子导学稿1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能掌握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能力目标:学会运用讨论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 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了解展示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重点】 1 离子的形成过程2核外电子的排布【难点】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2离子的形成过程3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自主学习】1 原子的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现在发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最少的有层,最多的有7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第一层最多容纳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2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
原子结构示意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部分,用圆圈表示,并在其中用“+”号和数字标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二是部分,电子层用表示,并用数字表明每层上的。
(参考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3 人们认为最外层具有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十分密切。
[合作探究]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导入新课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广大的空间被电子占据,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参考P78图4-9)小组讨论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归纳小结核外电子是排布(或运动的)。
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画法含义:画法:三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小组讨论1 什么是相对稳定结构?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呢?3 元素的分类与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2 相对稳定结构3 元素原子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风采展示:一判断正误:1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心不存在带电荷的微粒()2 相对稳定结构是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结构()3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原子是金属的原子()4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即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二选择题1 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A 电子B分子 C 原子D 离子2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 核外电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核内质子数D 核内中子数3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原子质量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质子数不同D 核外电子数不同4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为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沙河市赞善中学导学稿A38 B50 C88 D126 三 填空:1 某种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有14个不带电的粒子叫 ,带正电的粒子叫 ,带负电的粒子叫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原子的名称是 。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9、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的是( D)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
汞和氧气
35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36
一、课原题2 分子子和的原子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的构成 (+) 中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
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24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构成
构成 分子
物质
原 子
直接构成பைடு நூலகம்
物质(金属,稀有气 体,固体非金属)
25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26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前后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分子是否改变,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了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
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
容易晾干。
8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观察与思考1
再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次 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设
计
现象
溶液为无色
实 验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证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
+11 2 9
+11 2 7 2
45
【小课知题2识分子】和原物子 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 点。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 结构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辽宁省铁岭县莲花中学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单元 物质构

+13 2 8 +16 2 8 8
+8 2 6
A
Al3+
+3
Al
B
C
S2—
O
-2
0
S
O
MgCl2分子
+17 +12 +17
+2 -1
Mg Cl 2
物质 化合价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值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 一个原子形成共
的数目
用电子对的数目
正正 负负
失电子一方 得电子一方
电子对偏离的一 方 电子对偏向的一 方
Na
离子化合物 失e 的形成:
Cl
Na+ Na+ Cl-
Cl-
共价化合物 H 的形成: 得 e
| 5 5 5 | 4 4 | 3 3 |2 —— | 硼 铝三 价 碳 正 二 四
| 1 5 5 | 3 3 | 4 4 4 |5—— |
硫 -- 2 四 六 氮 五和 磷
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O2 M+2g
化合价
离子
表示 方法
符号
标在元素符号的正 标在元素符号的右 上方 左符号右数目 上角 左数目右符号
1个过氧化氢分子 化合价为-2价的氧元素 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
Al3+
练习2
铝离子 Al3+ ,氧离子 O2- ,
化合价为正二价的镁元素
&元素
-2
S
,
+4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为正四价 CO2 。
O
2O
O2 2O2 O22O2-2 O
氧元素或1个氧原子 2个原子 氧气或1个氧分子 2个氧分子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 2个氧离子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课题3 离子 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找找规律 周期数=电子层数 周期数= 族序数= 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思考】分析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分析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个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 个
课题3 课题3
离 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高速运动、分层排布 、高速运动、
…
4 3
2 1
最 里 层
最次 外外 层层
…4 高 外
1 3 2 低
能量 低 里 1
2 3 4
… 高 外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 (1)先 “里” 后 “外” . ) (2)第一层最多排 个,第二层最多排 个; )第一层最多排2个 第二层最多排8个 (3)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多 2个电子 ; 个电子); 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多 个电子 个电子, 例: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这些电子是怎样排布在 氯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 原子核外的? 原子核外的? 第一层: 第一层:2 第二层: 第二层:8 第三层: 第三层:7
易得电子 较活泼
稳 定 稳 定
结论
1.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目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目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决定
结构
性质
元素
质子数 电子 层数
各层电子数 第1 层 第2 层 第3 层
2. 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组别是( C、D )。 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组别是( 、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件

NH4+ OH- NO3- MnO4 - HCO32222MnO 4 CO 3 SO4 SO3 PO43-
快速抢答:
在Na+.、F-、O2,-、H2O、NH4+、Mg2+、OH-七 种粒子中,相同的是 ( B )
A 质子数
C 中子数
B 电子数 D 原子数
快速抢答:
下列微粒是阳离子的有( D ); 是阴离子的有 ( BC ) 是原子的有 ( A ); 为稳定结构的有 (BCD )
3. 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最外层电子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⑥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4.把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中间 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 可观察到左边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 (两瓶气体不反应),右边两瓶气体需要很长时 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粒子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都不显电性 它们的基本性质相似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 子不能再分
说一说
分子、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 ●分子(原子)体积小,质量小; ● 分子(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隙; ●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 化学性质相同;
元 组成 素
构 成
构成 分裂
总 称
微观概念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分 子
原 子
离 失得电子 子
得失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离子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本节课小节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 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 子数的关系
3、离子形成、书写、意义
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
+16 2 6 8
+8 2 8
+12 2 8 2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1、上面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有什么规律? 2、上面的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哪些是非金属元素? 3、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那些结构关系最密切?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 最外层 得失电 化学性 电子数 子趋势 质
金属元 素
一般小于 4 易失去电 子 易发生化 学反应
镁离子
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 荷的正负,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可以不写。 离子符号的意义: Mg2+上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O2-上的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氯离子
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下列五种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 A , 最易得到电子的是 E ,原子化学性质 A、D 。 比较相似的是
A +11 2 8 1 B +11 2 8 C +10 2 8
D
+12 2 8 2
E
+17 2 8 7原子结构 示意图电层S核内质子数
+16
2
8
6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1 1
+2 2
氢H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氦He
+10 2 8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硫原子
氧原子
镁原子
请写出下列示意图的名称
+2 2 氦原子 +8 2 8 氧离子 +17 2 8 7 氯原子 +13 2 8 铝离子
下列微粒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中 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 请你用它们填空
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 ; 质子数 元素分类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 质子数、中子数 ; 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 离子所带电荷数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
结论
元素的化 学性质与 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 关系密切
非金属 元素 稀有气 体元素
一般大于 易得到电 3 (氢为1) 子 等于8(氦 难于得失 极难发生 电子(为 化学反应 等于2) 稳定结构)
二、离子
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 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从而达 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 果怎样呢?
+11 2 8 1
+17 2 8 7
钠原子Na
氯原子Cl
+11 2 8
+17 2 8 8 +
NaCl
钠离子Na
氯离子Cl-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Na Ca
+ 2+
Mg Al
2+
3+
H NH
+
+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Cl O
2-
F OH SO4
-
-
2-
NO3 CO3
-
2-
书写离子的方法 2+ Mg Cl
课题三 子
离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 布
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
• 电子是在电子层上分层排布的 电子层从里到外离核距离由远到近, 能量由低到高 • 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 层里(即第一层排满了才排第二层, 依次下去) •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最外层不超过8个(如果第一层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