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
中考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归类探究+回归教材):主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4.分子的特征 (1)______分__子__的__质__量__和__体__积___都__很__小_____。如一滴水中的
水分子数量很大 (2)__分__子__在__不___断__运__动___。如墙内开花墙外香。 (3)__分__子__之__间__有__间__隔____。如 100 mL 酒精和 100 mL 水
第2课时┃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2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元素科
学有序地排列得到的表。共有____7____个横行和__1__8____个
纵行组成。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2.元素周期表每格所表达的信息 如图 2-1 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
的一格,则“1”表示___原__子__序___数___, “H”表示__元___素__符__号____,“氢”表 示___元__素___名__称_____,“1.008”表示 _____相__对__原___子__质__量______。
考点聚焦
真题展示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2.[2013·包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在复分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 发生变化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后,可变废为宝,同时也减少 了对环境的污染
解 析 爆炸有物理爆炸,如轮胎、气球爆炸;也 有化学爆炸,如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
混合,总体积小于 200 mL。 (4)____同__种__分__子__化__学___性__质__相__同___。如水分子与蒸馏水的
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考点聚焦
真题展示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1.辨一辨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
(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 )
(3)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 )
(4)钠原子与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 )
(5)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后,电子层数不变。( × )
②依据给出的具体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考查原子的构成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③以粒子的结构和变化为内容,考查离子的形成、分类及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关系。
④依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考查原子得失电子情况。
[例2](2022怀化)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汞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汞元素属于
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
10,属于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原子。(3)由图2中的阴、阳离子分别是氧离子和镁离子可知,构
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镁,化学式是MgO。
答案:(2)4
E
(3)MgO
三、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而分子、原子均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之分,又有
数量之别;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的描述,而分子、原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的描述;一般用
1个氧原子
构成。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现象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练教师版)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单元物
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2·福建·中考真题)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
2.(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如图为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是(
A.2B.4C.6D.8 3.(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
)
4.(2022·河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D.种类减少
第1页(共10页)。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2.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3.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 x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5.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
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6.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8.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9.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0.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11.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12.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m=10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1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O— 3个氧元素 B.H— 1个氢分子 C.K— l个钾原子 D.Ca+2— 1个钙离子15.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专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水蒸气C.氯化钠D.碳酸钠【答案】A【解析】A、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符合题意。
B、水蒸气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2上海交大附中一模)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是静止的C.水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答案】A【解析】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表述正确;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只是运动速度慢了,此选项表述不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的体积没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A。
3.(2022海南海南模拟)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氢B.硝酸钾C.二氧化碳D.氦气【答案】B【解析】A、氯化氢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硝酸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2022青海西宁模拟)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D.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答案】B【解析】A、十里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因此他们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符合题意;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复习

• 知识回顾 :
• 考点5 化合价与化学式
• 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口诀)
• 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价,氧元素通常显 价。
• 2、用
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 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 ,据此可依据化 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和根据化合价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 2、根据 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及其某元 素的质量分数。
+17 2 8 7
+8 2 6
+19 2 8 8 1
+18 2 8 8
•
A.
B. C.
D.
二、典型题
• 例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 H B H20 C H2 D 2H
• 例4.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N2
C.Cu D.CO2
• 例5. 由解放军某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是
•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 例6.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 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 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四个四氧化三铁分子(4Fe3O4) (8)3个亚铁离子(3Fe2+)
1. 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
,A属 非金属
元
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
的离子的符号是 S2-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精练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题1.(2022云南)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因此,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这里的“钙”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2022扬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B.硝酸钠C.二氧化碳D.金刚石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山西)“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4.(素材来源:人教九上P48、P49改编)根据如图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品红的扩散速度相同B.浓氨水变红C.氨水显碱性,pH大于7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无关【易错强化】针对第4题: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 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都会改变5.[中国科技](2022北京)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
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氢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HB.原子序数为1C.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g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16.(2022宜昌改编)如图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8B.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C.硫属于金属元素D.该微粒中,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状态不同,化学性质就不同B.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可以再分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之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8.(2022重庆B改编)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
如图为锌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锌离子核外有30个电子B.锌的原子序数为30C.锌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D.锌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9.(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元素的符号是HeB.原子序数:乙>丙>甲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0.[2022年版课标·新增跨学科实践活动](2022福建)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1 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征,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2022山东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 锶是金属元素
C.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锶的元素符号为Sr
【答案】C
【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锶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3 原子的结构
3.(2022广西贺州中考)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
A. a+m-nB. a+m+nC. a-m-nD. a-m+n
【答案】B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a,故质子数为a,X得到n个电子后变为Xn-,Xn-的核外电子数是 ;Y失去m个电子后变为Ym+,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 ,Ym+的核外电子数是 ;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 ,则 ;故选:B。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3.(2022湖南邵阳中考)“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构成的奥秘》本章考点1.物质的微粒性;2.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转化;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4.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根据质量比求化学式、计算指定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梳理】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②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活动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在此过程中,运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让学生再一次建立一个正确的微粒观,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二氧化碳、水、氢气等。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金刚石、汞、铁等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
3、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例:氯化钙、碳酸钙等。
《典型习题》1、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微粒模型示意图,其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 B、C、D、解析:本题以微观粒子模型为背景创设情景进行命题,让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考查同学们是否掌握了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利用上题的结论,通过观察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②框内NaCl质量分数为;③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点。
答案:(1) B (2) ①氯化钠溶液②15.3% (3)钠离子与水分子中氧原子相互吸引,氯离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相互吸引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4、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通电可使水分解,在两电极可分别得到氢气和氧气。
这一现象说明水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3)要确定某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实验方法是。
(4)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举两例)?;;活动二探究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的性质1、分子的性质:①分子很小;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间隔;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要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要进行重新组合(注意: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较,原子比分子小,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
《典型习题》1、夏日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解析:题目以同学们熟悉的校园环境为背景,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性质属于微观概念,学会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是同学们应具备的一种技能。
2、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变成其它分子和原子,区别在于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3、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
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分子之间有间隙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活动三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内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质子(+)原子核(+)中子(不带电)(1)原子电子(-)(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3)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4)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的,在所有原子中,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1)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3、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4、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典型习题》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构成分子的微粒;(3)构成原子的微粒;(4)带负电荷的粒子;(5)显中性的粒子;(6)质量最小的微粒;(7)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8)决定原子质量的粒子;《典型习题》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您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解析该题是信息题,应抓住题中“反物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反粒子”,采用逆向思维,氢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那么反氢原子的结构一定是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所以A、C、D错误。
活动四元素周期表与原子内电子排布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分析可知: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在化学反)电子,形成离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应中容易(填“得”或“失”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形成离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个。
(2)根据上图,可以总结出:“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的规律。
请按照下面的要求再总结出三条规律:①同一横行的元素:;②同一横行的元素:;③同一纵行的元素:。
(3)根据图中原子结构示图你能概括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①第一层;②最外层;③;【诊断练习】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不能再分;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酒香不怕巷子深”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3、“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
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 原子个数B. 原子种类C. 分子种类D. 元素种类4、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1)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氧气、氮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6、分析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B .钠原子、钠离子的质子数都为11C .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1价D .钠原子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 .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8、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
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B .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C .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D .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9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含有C 、H 两种元素,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 .一种化合物B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 .两种化合物D .两种单质【总结】小组讨论,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点的整理可由学生自己完成,部分练习题目及作业也可由学生自己来编写。
+8 2 8 2 8 2 +12 2 8 +11 2 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