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下册知识

三年级语文上下册知识

三年级语文上下册知识
三年级语文上下册知识包括但不限于:
1.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等,例如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多音字、成语、古诗等。

2.阅读理解:包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阅读策略等,例如学会使用字典、词典。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概括主要内容等。

3.写作:包括写作技巧、写作思路、选材方法等,例如学会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写日记、书信等。

4.口语交际:包括表达技巧、沟通技巧等,例如学会介绍自己、回答问题、讲述故事等。

5.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例如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6.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现象、科学实验等,例如了解天气变化、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等。

7.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例如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

具体的知识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学校教学计划而有所不同。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学习一、课文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二、作者简介姓名为吴然,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曾名《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扣准了民族大团结这个核心主题,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

三、生字组词坝(大坝)(堤坝)扬(表扬)(飘扬)摔(摔跤)(摔打)跤(摔跤)(跤王)凤(凤凰)(龙凤)洁(洁白)(洁净)晨(早晨)(晨昏)绒(绒毛)(绒球)汉(汉语)(汉字)艳(鲜艳)(红艳)服(服务)(克服)装(装备)(服装)扮(打扮)(装扮)读(读书)(读取)静(安静)(宁静)停(停车)(停止)粗(粗心)(粗壮)影(影子)(倒影)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四、重点词语理解阿昌族和德昂族: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铺满⾦⾊巴掌的⽔泥道》讲述了⼀夜秋风,⼀夜秋⾬后,“我”⽆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巴掌的⽔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巴掌的⽔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巴掌的⽔泥道的喜爱之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5课《铺满⾦⾊巴掌的⽔泥道》课⽂原⽂ ⼀夜秋风,⼀夜秋⾬。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个亮晶晶的⽔洼,映着⼀⾓⼩⼩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黄⾦黄的叶⼦。

这⼀⽚⽚闪着⾬珠的叶⼦,⼀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泥道上了。

我⾛在院墙外的⽔泥道上。

⽔泥道像铺上了⼀块彩⾊的地毯,这是⼀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直到路的尽头…… 每⼀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个⾦⾊的⼩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有些凌乱。

然⽽,这更增添了⽔泥道的美。

我⼀步⼀步⼩⼼地⾛着,⼀⽚⼀⽚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双棕红⾊的⼩⾬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的⼩鸟,在秋天⾦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得很慢很慢的。

⼀夜秋风,⼀夜秋⾬。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回觉得,门前的⽔泥道真美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张秋⽣,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5课《铺满⾦⾊巴掌的⽔泥道》教案1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字。

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法在⽂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青树下的⼩学》是⼀篇抒情散⽂,描写了⼀所边疆⼩学欢乐祥和的校园⽣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1课《⼤青树下的⼩学》课⽂原⽂ 早晨,从⼭坡上,从坪坝⾥,从⼀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路上,⾛来了许多⼩学⽣,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欢唱的⼩鸟打招呼,向敬爱的⽼师问好,向⾼⾼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在同⼀间教室⾥学习。

⼤家⼀起读课⽂,那声⾳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只猴⼦。

这些⼭林⾥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家在⼤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鸟,连松⿏、⼭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学,⼀所边疆的民族⼩学。

古⽼的铜钟,挂在⼤青树粗壮的枝⼲上。

凤尾⽵的影⼦,在洁⽩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吴然,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1课《⼤青树下的⼩学》教案1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中有新鲜感的句⼦,说⼀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对这所⼩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的⾳频、图⽚资料、挂图、⽣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1.展⽰⾃⼰找到的有关图⽚,介绍⾃⼰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文学习、词语运用、语法基础和阅读理解。

首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必考内容包括对各篇课文的学习。

这要求学生能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掌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和语言表达方式。

学生需要能够正确读出课文,并理解其大意,掌握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等。

此外,学生还需通过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情色彩,能够对课文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展望。

其次,词语运用也是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课本中增加的新词和词组,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述和表达,并能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此外,学生还需通过练习认识和记忆常见的汉字,提高字词辨析的能力,例如音近字的正确使用,以及正确书写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语法基础也是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则,例如字音和字形的运用,正确使用动词时态、人称和语气的变化。

学生还需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结构,如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并能根据语境运用正确的语序和语态。

此外,学生还应学习并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排比等。

最后,阅读理解也是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的重点。

学生需要能够独立阅读短文并理解其大意,回答与短文相关的问题。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学生应注意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此外,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够根据所给的提示和线索推断出不直接表达的信息,并把握短文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综上所述,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内容包括课文学习、词语运用、语法基础和阅读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掌握这些内容,提高语文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三年级上册23课

语文三年级上册23课

语文三年级上册23课
《父亲、树林和鸟》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的课文,作者是牛汉。

以下是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分段:
一、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二、具体分段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2.第二部分(第2-23自然段):具体写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

-第2-4自然段:写童年的“我”跟着父亲在树林里看鸟。

-第5-10自然段:写父亲看树林时十分专注。

-第11-16自然段:写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第17-23自然段:写父亲和“我”在树林里谈论鸟。

3.第三部分(第24自然段):总结父亲爱鸟一生,“我”也受父亲的影响爱鸟。

以上是《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分段,仅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5篇1.三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一《齐白石的画》教学要求: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

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介绍收集析资料与图片。

2、展示齐白石的画,你看了有什么感受?3、今天我们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齐白石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其他同学正音。

2、默读课文,如果在读中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记在书上。

3、学生通过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

二、提出疑问,引领全文。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画家,画画都有最拿手的,比如:徐安鸿的画骏马闻名世界、戴嵩擅长画牛,郑板桥的竹子令人称绝……那么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呢?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微不足道”等词句。

3、小结:看来,齐白石的画与其他画家的画全然不同,他从“小”字着眼,从“微”字着手,使中国画表现出全新的风貌。

他为什么会形成这亲独特的风格呢?让我们再细读课文,找找吧!三、读懂课文,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你最喜欢哪能一幅呢?2、学生简单交流:画了小鸡、蝌蚪、蝗虫和虾。

并简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是哪个。

3、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那幅画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想想为什么喜欢?4、学生交流朗读以及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是因为齐白石把都画活了,所以才这么吸引自己,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并有感情地朗。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重点词语解释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重点词语解释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重点词语解释课文1 大青树下的小学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

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粗壮:指粗大而结实。

课文2 花的学校湿润:潮湿;湿润。

荒野:荒凉的野外。

狂欢:纵情欢乐。

碰触:接触、碰撞。

扬起:高举,卷起。

课文3 不懂就要问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霎时:极短时间。

照例:依照惯例或常情。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稀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儿也不明白。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语文园地一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口干舌燥:口舌干渴。

多形容说话太多。

这些词语都含有两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字【拓展】含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还有:肝胆相照口是心非左膀右臂交头接耳花拳绣腿油嘴滑舌课文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印着:留下痕迹。

规则:规律、法则。

图案:各种各样的图画。

明朗: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熨帖:贴切、妥帖。

凌乱:杂乱无序。

课文 6 秋天的雨颜料:用来着色的材料。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邮票: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之凭证。

凉爽:清凉爽快。

勾住:把人的身心捆住。

丰收:收成好。

频频点头:连续不断地点头。

课文7 听听,秋的声音道别:辞行。

本课指黄叶离开了大树。

叮咛:反复地嘱咐。

歌韵:文中指蟋蟀发出的声音。

辽阔:广阔。

绽开:裂开。

本课指谷粒成熟。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年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卷
时间:80分钟 总分:100分
一、拼写小冠军。

(8分)
n ân l ǜ w án shu ǎ y ǎng t ïu xi ōng p ú ( ) ( ) ( ) ( )
qi ān x ū m î f áng z ù f ú su í y ì ( ) ( ) ( ) ( )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8分)
是__( )__( )谷__( )__( )
辰__( )__( )列__( )__( )
三、你能写出来吗?(6分)
1、民族:汉族、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认识的名人:宋庆龄、_____、_____、_____
3、描写神态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心情的单叠词: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序号。

(4分)
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④名望。

1、邓小平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
2、教师节到了,我们去看望.退休的王老师。

( )
3、直到在河堤上转弯时,他才回头望.
了一眼。

( ) 4、这场瑞雪像是给冬麦盖上了棉被。

明年小麦丰收有希望.。

( ) 五、打标点。

(9分)
1、李叔叔叫着 好消息 我们厂的新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卖得很快
2、我明天去医院看望住院的王大爷 妈妈对我说
3、 今天晚上开家长会 老师看着全班同学道 每个家长要在七点钟赶到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6分)
1、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_________。

您学问___,跟您学习,______________。


2、这时森林向人们献出了________,______的榛子,__
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七、口语交际。

(5分)
张老师说:“马良有一枝神笔他只给穷人画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你有一枝神
笔你会怎么用它呢?”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轻松阅读。

(14分)
骄傲的水珠
像一张大蒲(p ú)扇似的荷叶,舒舒服服地铺在河面上。

有一天早晨,花池里的鱼儿一打挺儿,溅(ji àn )起的水花落在荷叶上。

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好看极了。

有一个孩子欢快地说:“你们快看呀!那荷叶托着的水珠,多美啊!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啊!”
水珠听了,得意忘形,它看着自己,仿佛看到自己真的变成了一粒粒珍珠。

它对荷叶说:“看看,由于我的存在,才使你增添了光辉。

人们到这里,不都是来看我的吗?”荷叶微笑不语。

太阳升高了,水珠被蒸发了,荷叶上只留下一块块泥印。

(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听到赞美声,就盲目骄傲、自鸣得意,其结果是可悲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
增添——()骄傲——()
2、水珠“得意忘形”是因为:。

(3分)
3、“你们快看呀!那荷叶托着水珠,多美啊!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啊!”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用比喻。

朗读时,要读出的语气。

(2分)
4、“人们到这里,不都是来看我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A、人们到这里,都是来看我的
B、人们到这里,不是来看我的
C、人们到这里,不知道是不是来看我的
5、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分)
6、读了短文,你想到了什么?(3分)
十、快乐作文。

(40分)
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的事。

题目可以自己定。

思想品德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

1、听课要做到:___、___、___、___、___。

2、___年,我国把__月__日定为教师节。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餐要吃__,中餐要吃__,晚餐要吃__。

二、回答问题(每题5分)。

1、你家里被盗了,你会怎么办?
2、同学之间应怎样相处?
附答案
语文
一、略
二、是提提问题问题谷裕富裕容容易
辰震地震振振兴列烈烈火例子
三、民族汉族苗族景颇族藏族
名人宋庆龄李四光高尔基列宁
描写神态的词:兴高采烈没精打采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描写习情的单叠词: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
四、④②①③
五、略六、略七、略
八、1、增添——减去、减掉骄傲——谦虚、虚心
2、得到了孩子的称赞。

3、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珠比成珍珠要读出惊叹、赞美的语气来。

4、A
5、短文的最后一句话。

6、可以围绕中心句来说,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说话。

九、略
思想品德题答案
一、1、略2、1985年 9月10日
二、问答题。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