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鉴赏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八大山人、林风眠、梵高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八大山人、林风眠、梵高作品赏析

1、八大山人瓶花八大山人这幅水墨写意画,运笔用墨,构图留白都十分精妙。

画瓶用了各类分歧的线条,有粗细、深浅多样的方式。

墨光浮动,漫笔点在瓶上的墨点,恰好施展出陶瓶的质感。

让我们看到了陶瓷支离破碎,色泽对比。

透露出作者意难平,悲愤却又无处诉说,只能将一腔热忱投注于绘画中的凄凉心境。

一枝孤零零的花枝看似随意漫不经心却又端端正正的立于瓶中,与端正摆放画面中央的花瓶相映成趣。

画面构图、用墨简单自如,有如神来之笔。

从描写物体的形象中,充分流露出八大山人豁达崛强、磊落不羁的个性,和果敢立异的肉体。

结合八大山人所处时代背景与身世经历,可想而知这幅《瓶花》看似简单却蕴藏玄机,作者脑海中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倾泻到纸面上的却是一副收敛后的理智与看破。

2、林风眠静物林风眠的油画作品具有现代特色,其中,这幅作品色彩偏暗,给人一种悲凉、孤寂、空旷的感觉。

构图简单规矩,蓝色窗帘背景与暗黄色花朵相得益彰,凸显作者并不轻快的心情。

我从前很少了解到中国由这样优秀的油画作家,林风眠先生无疑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他具有创新开拓、中西合璧的精神。

但他又不同于西方浓墨重彩的油画创作方式,油墨仿佛是兑了水的,渲染渐变,营造一种悲凉的氛围。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够创作出这样优秀的绘画作品,林先生想必是自小接受良好教育的。

画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笔墨放纵、韵味醇厚。

3、梵高夹竹桃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总是具有一股火辣辣的明快性。

画面奇诡艳丽,浓墨重彩,夹竹桃的叶子整齐中却又带着一股邪气错落,让人心里发毛。

桌面的色彩丰富,几笔蓝色浑然天成,更增加画面的奇诡艳丽。

可以看出梵高着重抒发自我感受,同时表达主观感情和情绪跌宕。

对于夹竹桃的质量感和体积感,蛋糕致力于用色彩进行相关塑造,并不着重于追求光影的游戏。

他的《向日葵》《星空》都是传世杰作,对后来人具有积极有意义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看到,梵高对油画创作中,背景并不追求平滑的颜料分布,而是错落有致的深浅叠加,更有趣味。

中国绘画鉴赏500字

中国绘画鉴赏500字

中国绘画鉴赏500字
吴昌硕作画时大胆迅疾。

不多加修饰,具有自然浑朴古拙之趣。

他以篆籀之法入画,作画如写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往往能自出新意,形成独特风格。

《三千年结实之桃》表现的是寓意福寿千年的寿桃。

画家只撷取桃树的局部,用笔凝练遒劲。

寿桃设红黄二色,以没骨画法表现。

鲜嫩娇艳:桃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枝干竖写两枝,各有不同,又一侧枝呈孤形垂下,伸展生动,使画面富有变化。

题款。

三千年结实之桃”不但与桃干、桃枝形成浓淡变化之趣,而且与寿桃两相照应。

让全图神气内敛。

吴昌硕酷爱梅花,常以梅花入画,墨梅、红梅、绿梅兼有,笔酣墨畅,富有情趣。

水仙也常出现在他画中,以突出洁净孤高的性格。

作画时画家喜用或浓或淡的墨色,并以篆书笔法入画,使画面显得刚劲拙朴有力。

《神仙福寿图》是吴昌硕代表作品之一。

他以草书笔法画石,其法草而不率,纵而有节,较好地表现出怪石的秀与拙的韵致,他以篆隶笔法画梅,造型奇崛,苍劲有力;水仙用笔流畅,虽然朝向一样,但并不呆板。

两者对比,更显水仙的空灵松动,飘逸清新,有神仙一样的风姿,与梅花的古朴把画题揭示出来,寄托了画家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欣赏绘画作品的四种方法

欣赏绘画作品的四种方法

欣赏绘画作品的四种方法
欣赏绘画作品的四种方法如下:
感悟式鉴赏:从自身出发,不加限制约束的去欣赏画作,这种鉴赏方式是最初级最直接的方式。

形式鉴赏:更偏重于对艺术语言的感知和体验,艺术语言简单理解成画家对画面中的各类对象进行构造、组织以及外在的表现所遵循的美学理论。

社会学鉴赏:艺术作品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风格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出路,这类艺术作品往往有着特定社会的烙印。

比较式鉴赏:主要是对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分析,以此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美术作品的鉴赏与赏析

美术作品的鉴赏与赏析

美术作品的鉴赏与赏析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来的,它们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鉴赏与赏析美术作品,不仅仅是欣赏其外表,更是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美术作品的鉴赏与赏析。

首先,美术作品的鉴赏需要从艺术形式和技巧上进行分析。

绘画作品的鉴赏可以从线条、色彩、构图、透视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线条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氛围,构图和透视可以表现出作品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雕塑作品的鉴赏可以从造型、材质、纹理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造型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作品的形态和结构,材质和纹理可以表现出作品的质感和细节。

摄影作品的鉴赏可以从光影、构图、角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光影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明暗和质感,构图和角度可以表现出作品的视角和立意。

通过对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其次,美术作品的赏析需要从艺术内涵和意义上进行分析。

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初衷往往是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或者是要传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和观念。

因此,美术作品的赏析需要从主题、寓意、情感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主题可以是艺术家对生活、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寓意可以是艺术家对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诠释和表达,情感可以是艺术家对情感、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抒发和表达。

通过对艺术内涵和意义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最后,美术作品的鉴赏与赏析需要从历史和社会背景上进行分析。

艺术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往往会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美术作品的鉴赏与赏析需要从历史和社会背景上来进行分析。

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创作环境等都会对其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意义。

总之,美术作品的鉴赏与赏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艺术形式和技巧、艺术内涵和意义、历史和社会背景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68幅著名书画赏析

68幅著名书画赏析

68幅著名书画赏析1、王原祁《卢鸿草堂⼗志图(之⼀)》【赏析】此图借《草堂⼗志图》之名,以泼墨设⾊⽽成,运以诸家笔意。

卢鸿为唐代隐⼠、⽂⼈,擅书法、绘画,曾作《草堂⼗志图》描写其隐居之处的⼭林景物。

王原祁的《卢鸿草堂⼗志图》以唐宋各家笔意拟之,图中峰峦浑厚,林⽊苍厚,笔墨细密严实,松秀浑然,柔中带刚。

2、陈逸飞《弦乐四重奏》【赏析】细致的⼈物造型充满雕塑感,精密的构图与柔和的线条把四名乐⼿⼿连琴,琴连⼿,互相连系,增添了视觉上的和谐感。

熟练的灯光处理把光线聚焦在⼈的脸孔上,营造出庄重⾼贵的⽓氛。

画作不只是把题材画得写实,更具有内涵精神的深度,焦点尖锐,形神兼备。

3、陆抑⾮《苍兰》【赏析】此作虽⼯笔重彩但仍富于秀丽⽂儒的⽓息。

画中⽣动⾃然的穿插、精致⽽灵动的线条、艳丽⽽⾼雅的⾊彩、法度严密⼜不失性情的造型,“清绝秀巧,⽣意盎然”。

墨⽯因构图需要⽽塑造,不仅稳定了画⾯,也更衬托出苍兰优美的倩影。

4、林风眠《秋岚》【赏析】画⾥层峰迭障,秀丽宜⼈,满⼭的树⽊晕染了红、黄、蓝⾊彩学三原⾊,富丽万千,粉墙黛⽡的屋舍,形成⿊⽩对⽐。

⼭岚轻轻飘过林端、群峰之间,敷施⽩粉使透明感、光线⽴现,有⼀种云⽓蒸腾的空灵。

整幅画作意境幽缈,秋季才有的丰实华美,林风眠对美好景物的绮想彷佛跃然纸上。

5、黄胄《驯马图》【赏析】黄胄⼀⽣以新疆少数民族风情为创作主题,少数民族⼈民群众的朴实⽽鲜明的形象是他艺术创作的主⾓,⽽驴、马、狗等动物形象则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

本幅《驯马图》就是这样充分地体现出了黄胄⾃⾝的创作特征。

2011年5⽉22⽇,中国嘉德春拍夜场《⼤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

当晚8点12分,这幅黄胄《驯马图》从380万起拍,以5250万的落槌价被3113号买家收⼊囊中。

6、陆俨少《⽇出天开⼭川映辉》【赏析】陆俨少画重章法,长于⽤线勾云划⽔,常⽤⽩云笔勾勒层峦叠嶂,尤⽤墨块压挤留⽩为云为⽔,烟雾起伏画⾯之上,别具特⾊。

绘画作品赏析万能模版

绘画作品赏析万能模版

绘画作品赏析万能模版一、作品基本信息。

(1)作品名称,。

(2)作者姓名,。

(3)创作年代,。

(4)作品尺寸,。

(5)作品材料,。

(6)作品风格,。

(7)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或意境:二、作品内容描述。

(1)整体视觉效果,该作品给观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2)色彩运用,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如何?是否运用了明暗对比?(3)构图结构,作品的构图是否符合美学原则?是否有重点突出的部分?(4)绘画技法,作者在作品中使用了哪些绘画技法?如水彩、油画、素描等。

三、作品赏析。

(1)主题表达,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或意境是什么?作者通过作品想要传达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艺术特点,该作品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点?是否有突出的创新之处?(3)情感表达,作者在作品中传达了怎样的情感?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共鸣?(4)艺术价值,该作品在艺术上有怎样的价值?是否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四、作品意义分析。

(1)艺术背景,作者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是怎样的?作品受到了哪些艺术潮流或思潮的影响?(2)社会意义,该作品在当时社会有怎样的反响?是否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当代意义,该作品对当代社会和艺术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五、作品欣赏。

(1)观赏体验,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作品给观者带来了怎样的艺术享受?(2)审美价值,作品在审美上有怎样的价值?是否对观者的审美情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艺术鉴赏,观者在欣赏作品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艺术鉴赏?六、总结评价。

(1)作品评价,该作品在艺术上有怎样的成就?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2)作者评价,对作者的创作能力和艺术造诣进行评价。

(3)观者评价,观者对作品的评价和感受。

七、参考资料。

(1)作品相关资料,如作品的相关书籍、文献等。

(2)作者相关资料,如作者的传记、艺术作品集等。

以上是绘画作品赏析的万能模版,通过该模版可以对任何一幅绘画作品进行系统全面的赏析和评价。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
敏锐
2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2.1 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散点透视法, 使画面中的景物有层次感,呈现 出一种立体感。同时,画家通过 对色彩的巧妙运用,如淡雅的色 调、明暗的对比和细节的描绘, 使画面更加生动。这种独特的艺 术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
艺术价值
2.2 高超的绘画技巧
画中的每个人物、每个场景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人物形象各异,或行走、或交 谈、或买卖,动作和表情都非常自然。画家还通过描绘城楼、桥梁、船只等建筑物的细节 ,展示了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对建筑的热爱
清明上河图美 术鉴赏
1 画 作 概 述 3 历 史 背 景
5 结论
7 结语 9 对 现 代 绘 画 的 启 示
-
目录
2 艺术价值 4 文化内涵 6 艺术影响与传承 8 艺术与生活 10 结语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一幅展示中国宋 代都市生活画卷的杰作,是由 北宋时期的画家张择端创作的
这幅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 和生动的场景,吸引了无数艺
文化内涵
4.3 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清明上河图不仅展示了宋代市井文化的繁荣,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展示了当时社会的 风貌。例如,画中的人物形象有胖有瘦,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同时,画中还 有一些细节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陋习和不良风气。这些描绘不仅展示了画家对社会的关注和 批判态度,也为我们了解宋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市井生活和都市景象,为现代绘画提供了丰富的主题。现代画家可以 从中获取灵感,创作出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作品。同时,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可以 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画中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 两个小儿不觉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态刻画得真实自 然,表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 表现力。
《粉笔生涯》油画 曹新林 《粉笔生涯》是曹新林的代表作,早在1984年,就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时隔23年后,《粉笔生涯》 再次入选中国油画百年经典。这幅画作之所以能经得起时间检验,源于曹新林对自己那段教师生涯的体验和 感悟。在曹新林看来,一块伤痕累累的黑板,就是一生坎坷的老教师的写照。因为是真黑板,画面的黑板框 边、墙壁、讲台、书本,以及墙上的水痕都要逼真地描绘,桌上的粉笔盒位置做了4次变动才达到理想效果。
《国王的悲伤》剪贴画 马蒂斯 法国
画面色彩与线条的配置显示出审美意义。 画面上有三个不同色块构成的抽象的类 似人的形象,中间黑色块是个怀抱提琴 的人物,是否是圣经中的大卫王在弹琴 呢?不得而知。可见画家马蒂斯的目的 是通过黑、白、绿、黄和红、蓝色块及 线条的并置与对比,表达出自己愉快欢 乐的心情。
《我与我的村庄》油画 俄罗斯 夏加尔
夏加尔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 恋,充分发挥他的浪漫抒情色彩,构图颇有超现实主义 特色。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树木和 人,时空被打乱,正常透视比例被放弃,一切事物好象 失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间。只有“我”与那头 大牡牛在亲切地对话。背景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 堂与钟楼。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 形象。前景正中,画了一棵开花的树。这一切,残留在 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 色彩的奇境。
《新疆舞蹈》速写 现代画家 黄胄
黄胄用速写式的笔法刻画出了少女和乐手的生动形象, 以充沛的激情使画面保持一气呵成的气势,糅粗犷、泼 辣的速写线条于国画用笔之中,既保持了速写中的鲜活 与激情,又加强了水墨语言的表现性,增强了笔墨的张 力,使画面飞动而热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作品鉴赏
图为《珍妮小姐画像》,《珍妮小姐画像》为画家徐悲
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
徐悲鸿时年44岁。

此作品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
而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

画中女子珍妮小姐,
祖籍广东,为当时星洲名媛。

这幅肖像是其男友--当时
比利时驻新加坡副领事勃兰嘉,委托徐悲鸿所作。

画中
珍妮小姐栩栩如生,身着白色立领旗袍,安然的坐在
南洋特有的藤椅上,画面定格在她回眸的一瞬,面容恬
静,温婉典雅,时髦的卷发和她手中的书本还有她的坐
姿,无不充分展现了珍妮小姐作为海外华侨女性的时
尚、优雅和自信的美。

这幅作品不动声色的融合了西方油画的写生和中国传统水墨的渲染、白描技法于一体,突破了传统肖像画的东西界限,极具艺术特色和感染力。

据记载,此画完成后得到众人赞赏,勃兰嘉为徐悲鸿的才华赞叹不已,曾专门举办了盛大的画作揭幕仪式,珍妮小姐也是喜爱有加,在作品完成后慷慨解囊,尽一己之力捐款救国。

在当时传为佳话。

此画得到画筹四万新币,为这一时期与南洋募捐中画筹最多的一幅(总数为十一万一千多元新币),徐悲鸿本人也是非常满意这幅作品,特意请摄影师为其和画作拍照留念,后成为《悲鸿在星洲》一书的封面。

图为范曾的《东篱赏菊》,绘画特色“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这是范曾绘画的显著特色,是他几十年创作甘苦的体味与总结,
也是他为中国画提出的箴言。

范曾认为,举凡中国先哲深睿高
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
中国画源头活水。

加之画家对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以诗人之眼观物,以诗人之舌言事,胸次既博大而格调又清新,
其所创制,自非一般。

范曾生长于诗人世家,受诗歌环境之熏
陶培育,且有厚实的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
其内心就蕴含着一份涵养深厚的诗魂,这份诗魂又氤氲在他的
笔墨深处。

所谓“书”,可以宽泛地理解其为“笔墨”。

范曾指出,中国
画状物言情,必依托于笔墨。

笔墨之优劣则视画家书法功力之
深浅。

古往今来,有笔虽遒健而未成大气象者,此失魂落魄者
也;如笔疲腕弱而企成大气象者,则未之见,此魂无以附者也。

中国笔墨为形式构成之特质、独立审美价值之艺术语言,中国画坛凡称大家作手,无一不以笔墨彪炳于世。

魂附骨存,骨依魂立,诗、书于中国画之深刻影响于此可见。

就中国画的整体效果而言,范曾认为,中国画的诗意不只是体现在整个画面的意蕴风神中,同时也体现在每一笔的点划流美之中。

诗、书、画在中国画上高度统一所构成的气氛,正是东方艺术最可自豪的特色。

一个诗思滞塞的人,不会有灵动的情采;而一个用笔羸弱的人,画面也必然缺少凛然的风骨。

凛然的风骨和灵动的情采之最深的根源,在于画家自身崇高的品德和博大的修养。

化学化工学院 14级5班张芷苑 12043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