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学习与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学习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美术作品赏析学习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美术作品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习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艺术,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
本文将以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为例,介绍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其中的艺术特点。
在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艺术的基本元素和原则。
艺术的基本元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空间、光影和节奏等。
而艺术的基本原则则包括平衡、对比、重复、强调、节奏和比例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和原则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作品中的艺术特点。
一、绘画作品赏析与分析绘画作为美术作品的一种形式,是最直接和常见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
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色彩运用色彩是绘画作品中最为直观和显著的元素之一。
我们可以观察作品中使用的色彩种类、色彩的明暗对比和色彩的运用方式等。
比如,某幅油画使用了明亮的红色来强调主题,通过色彩的鲜艳和对比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2 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是绘画作品中表现对象的关键元素。
我们可以观察作品中线条的垂直、水平或曲线性质,以及形状的简单或复杂特点。
这些元素能够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1.3 技法与材质绘画作品的技法和材质对于作品的风格和质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不同的技法和使用不同的材质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观察并分析作品的技法和材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雕塑作品赏析与分析雕塑作品是三维空间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绘画作品相比,雕塑作品对空间和形体的表达更具挑战性。
在欣赏雕塑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空间利用雕塑作品需要考虑到观众在不同角度观看作品时的空间感受。
我们可以观察作品中的立体效果、抽象或具象表达和空间层次等。
通过欣赏作品在空间利用方面的独特性,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对空间的把握和创造。
幼儿园大班绘画: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案例

幼儿园大班绘画: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绘画: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案例一、名画赏析1.1《蒙娜丽莎》——达·芬奇《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独特的光影效果而闻名于世。
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绘画中的细节、表情和色彩运用,激发幼儿对于绘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向日葵》——梵高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而著称。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向日葵》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感受梵高笔下的艺术情感,启发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1.3《星空》——梵高梵高的另一幅名作《星空》以其独特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展现了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与月亮。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星空》的画作,引导幼儿感受梵高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
二、创意绘画教学案例2.1 以名画赏析为契机,布置创意绘画任务在名画赏析的基础上,可以布置创意绘画任务,例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蒙娜丽莎或是星空的表现,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感受。
2.2 利用大自然激发绘画灵感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景色,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然后引导他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大自然,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2.3 组织绘画比赛活动在绘画比赛活动中,可以提供不同的主题,如自然景色、动物世界、童话故事等,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展现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与兴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通过赏析名画,幼儿可以学习到艺术大师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而创意绘画教学则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感受。
我认为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的经典作品赏析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的经典作品赏析概述西方古典绘画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本文将通过赏析一些经典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探讨其艺术风格、主题表达以及对后世艺术产生的影响。
1.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背景介绍《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大师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于16世纪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并至今仍然是全球艺术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艺术风格与特点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运用了革命性的手法,如采用透视、柔和色调等。
这幅肖像画展现了人物面部微笑、眼神坚定而深邃,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达·芬奇通过极富神秘感的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细节处理,赋予了这幅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题与意义《蒙娜丽莎》代表了达·芬奇追求真实和完美的价值观。
画中蒙娜丽莎散发出的微笑暗示着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秘密,仿佛在向观者传递信息。
此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解读,成为了西方绘画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作品之一。
《蒙娜丽莎》对后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开创了新颖而现实主义的肖像画风格,在技法、构图和表现手法上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启示。
其经典性使得该作品成为西方文化中最有名、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
2. 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背景介绍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雕塑家和画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天赋而闻名于世。
《创造亚当》是他在西斯廷教堂进行壁画装饰时的其中一幅杰作。
艺术风格与特点通过神圣而庄严的形象塑造、着重对肌肉结构的描绘以及细腻精湛的绘画技巧,《创造亚当》展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美的完美体验。
他巧妙地运用悬浮感和动态再现,使得图像生动直观地表达了上帝创造亚当之景。
主题与意义《创造亚当》反映了信仰与宗教思想对于艺术家创作的深远影响。
这幅作品寓意着上帝给予人类生命和智慧,并传递出对人类尊严、价值以及与上帝之间深厚关系的思考。
学生赏析绘画作品

学生赏析绘画作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当我们赏析绘画作品时,要从作品的外在形式入手,包括色彩、构图、线条、形态等各种视觉元素。
色彩是绘画作品中最直观和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表达。
暖色调的作品会给人以温暖、愉悦的感觉,而冷色调则会让人感到冷静、凝重。
构图是绘画作品的框架,包括画面的布局、大小比例和重心位置等,良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线条和形态则是表现绘画作品中物体的轮廓和结构的元素,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展现出作品的动态感和节奏感,而形态的处理则能够表达出作品中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在赏析绘画作品时,我们还要从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出发,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绘画作品是艺术家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体验的表达,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艺术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沉淀。
通过观察作品中的细节和氛围,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情感表达,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艺术家常常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对生活、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而我们作为观众也可以通过赏析作品来共情并反思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在赏析绘画作品时,我们还应该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流派,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地位。
艺术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每一幅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风貌和艺术风格。
通过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成因和风格特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
对于当代的绘画作品,我们也应该保持关注并理解其在当下社会、文化和艺术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第二篇示例:绘画作品可以是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等。
每一种绘画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
学生们在赏析绘画作品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形式等要素,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学生们可以培养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品味水平。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现代绘画艺术以其产生之时的狂热激情、原创的魅力给现代美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其后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画艺术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绘画艺术赏析论文篇一:《浅谈中世纪宗教绘画艺术赏析》摘要:中世纪绘画没用继承希腊罗马客观写实、典雅肃穆的艺术创作风格,而是围绕格列高尼大主教所倡导的原则,即以宣传教义为第一原则,用艺术来表达对上帝的无限崇敬。
本文从中世纪绘画特征入手,结合中世纪宗教背景,继而分析中世纪宗教绘画特征。
以中世纪宗教绘画《善良的牧羊人》《面包和鱼的奇迹》《基督为使徒洗足》《圣马太像》为例,浅谈对中世纪绘画艺术的赏析。
关键词:宗教;希腊罗马风格;宣传教义;绘画作用一、中世纪绘画特征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时代,因此,其绘画艺术亦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欧洲____之神学观念对人本主义和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从而使本应反映人和现实生活的一切艺术都成为了基督____神学的奴仆,因此,艺术为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绘画艺术亦然。
其次,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人民生活以及灵魂寄托的场所,从而使得教堂建筑成为了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重心,在这个时代,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一般从属于建筑艺术,亦因此成为了建筑艺术的从属品。
这个时期的绘画形式,多以壁画、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窗画为主。
总之,其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也就是去反映____徒对教义和宗教故事的虔诚态度。
可见,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征多表现为不注重真实空间的描绘以及真实的色彩关系,而更多地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喜欢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人们对宗教的虔诚。
此特征也反映了其不同于由古希腊罗马奠定的西方绘画写实的传统,亦可以说,此写实传统于中世纪遭到了破坏,同时从中世纪绘画题材上讲,其题材十分单一,表现的主要为宗教题材之绘画。
至于欧洲中世纪如西班牙等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由于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因此,这些国家的画家们就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清真寺的各类植物及几何图案装饰上面了。
绘画艺术赏析

《绘画艺术赏析》洛可可风格洛可可(Rococo)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和意大利语Barocco(巴洛克)合并而来,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石块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巴洛克)则是一种更早期的宏大而华丽的艺术风格,有人将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颓废阶段。
洛可可建筑洛可可风格最早出现在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路易十五登基后给宫廷艺术带来了一些变化。
前任国王路易十四在位的后期,巴洛克设计风格逐渐被有着更多曲线和自然形象的较轻的元素取代,而洛可可艺术,即是大约自路易十四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
在摄政时期,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由皇宫逐渐渗入整个法国上层社会,洛可可纤细和轻快的设计风格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的统治过渡而来。
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
之前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此后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做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时期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相较于前期的巴洛克与后期的新古典主义,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此外,此派画家受到当时外来文化的启发,在创作中添加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元素。
现代女性无论生活的节奏有多快,也要适时的享受生活,不忽略精神的愉悦,善待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洛可可首饰的设计风格与其在建筑、服装方面保留其特有的设计风格。
现代首饰设计中很多设计都保留有洛可可的特有的设计风格,尽管与路易十四时代相比有着微妙的差别,但是其风格的精髓还是被设计者们很好的保留下来了。
首饰设计的范畴不仅仅仅限于佩戴在我们身体上的装饰,它也可以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摆设。
图为我根据洛可可的设计风格以及个人的在首饰设计中的偏好,结合洛可可特有的设计风格加载大自然树叶的特有形态结合的一款装饰戒指。
戒身是参考了路易十四时代建筑物的的元素结合大自然中银杏叶的组合。
绘画的分类和赏析

绘画的分类和赏析⼀、绘画的含义和类别(⼀)定义绘画是⼀门运⽤线条、⾊彩和形体等艺术语⾔,通过构图、造型、和设⾊等艺术⼿段,在⼆维空间(平⾯)上塑造出三维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种艺术形式。
(⼆)分类1、根据东西⽅绘画发展道路的不同,分为:东⽅画和西洋画2、根据使⽤物质材料和表现技巧的不同,分为:帛画、⽔墨画、⽔彩画、油画、壁画、版画、素描、速写等;3、根据题材内容不同,分为:⼈物画(肖像画)、动物画、静物画、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等;4、根据社会作⽤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宣传画(招贴画)、年画、漫画、连环画、组画、插图等;5、根据装裱形式分:⼿卷(握在⼿中,顺序展开)、挂轴、册页等。
⼆、绘画的艺术语⾔和表现⽅法(⼀)线条线条是绘画语⾔中的第⼀要素。
⼏乎世界各个民族的绘画在原始时期都是以线条来描绘物像,此后,出现了两个趋向,以明暗、⾊彩为主的造型语⾔形成了西⽅绘画,以⿊⾊线条为主的造型语⾔形成了东⽅绘画。
线条是绘画的⾻骼和轮廓,它和⾊彩、形体⼀起构成绘画艺术独特的⽓势和神韵。
中国绘画历来强调线条的重要性。
南齐谢赫在绘画《六法》中⾸先强调的就是“⾻法⽤笔”,也就是以线条造型。
在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就有“⼗⼋描”、“吴带当风”、“春蚕吐丝”等关于⽤线条造型的总结。
西⽅绘画的基础素描也是以线条为存在形式的。
古典主义绘画(古希腊罗马、⽂艺复兴时期)不太重视线条,直到19世纪末后印象派画家凡⾼的《星空》出现,线条的作⽤才得以凸现。
19世纪末后印象派画家凡⾼的《星空》⾊彩:蓝、紫罗兰静与动的对⽐:宁静的村庄;涌流、奔腾、旋转的星空树扭动,扶摇直上(⼆)⾊彩⾊彩是物体借助光的照射⽽形成,包括固有的⾊、光源⾊和环境⾊。
⾊彩的三要素是⾊相(⾊彩的长相、最基本的颜⾊)、明度(⾊彩的亮度或者深度,就是深浅、明暗的变化)和纯度(⾊彩的单纯性)。
⾊彩是绘画艺术语⾔中最富有情感表现⼒、最具覆盖⼒的部分。
印象派绘画技法与画作赏析

印象派绘画技法与画作赏析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界的一股重要艺术运动,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技法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印象派绘画技法的特点,并对几个代表性画作进行赏析。
一、印象派绘画技法的特点1. 轻快明快的笔触印象派画家追求观察并描绘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他们的笔触通常轻快而明快。
与传统的平滑笔触相比,印象派画家常常使用粗粝的笔触,使得画面更具活力和表现力。
2.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印象派绘画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印象派画家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和色彩的纯净度来表现自然光线的效果。
与传统的调色板相比,印象派画家使用了更丰富的色彩,并且将颜色直接应用在画布上,而不是进行混合。
3. 对光线和阴影的表现印象派画家非常注重对光线和阴影的描绘,他们通过绘制颜色的变化和明暗的对比来表现光线的效果。
简单的色块和斑驳的笔触被用来表现被阳光普照的景色,给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感觉。
二、印象派画作赏析1. 克劳德·莫奈的《睡莲》《睡莲》是莫奈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展现了康河上的一片荷花池塘,整个画面以宽阔的画幅展开,画家运用大量的色彩和光线的变化来描绘了荷花的生机与绚丽。
莫奈通过点状和斑驳的笔触表现荷叶上水珠的光影效果,使整个画面散发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2. 埃德加·德加的《舞台上的舞蹈课》《舞台上的舞蹈课》是德加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画面中描绘了一群排练舞蹈的女子,画家通过迅速、大胆的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舞者们的活力和快乐。
整个画面充满了运动的感觉,观众仿佛可以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3.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午餐的船员》《午餐的船员》是雷诺阿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展现了一群在船上用餐的船员,画家用轻快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表现了他们的活泼与快乐。
画面中的光影交织,呈现出阳光照耀下的闪耀效果,给人一种欢快的氛围。
总结:印象派绘画技法通过轻快的笔触、明快的色彩和对光线的表现,赋予画作以连续流动的感觉和生动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
• 是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在魏晋南北朝 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 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
• 山水画,是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 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 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 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 到了李思训、王维、等便较为完善了山水 画的画理、画法,章法(构图)逐渐形成 了中国山水画的面貌。五代的荆浩、关同 更有新的创新,一流陈规旧习。出现了新 的局面。到了宋代、范宽、李成三家鼎立, 前无古人。山水画法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境 界。
中国花鸟画(花卉画)
• 是中国绘画门类中特有的一种绘画 画种。以描绘花卉、竹石、鸟虫等 为作画主体。
• 历史;在我国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 上就出现了简单的鸟鱼图案,可以 作为我国最早的花鸟画。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载:东晋、南朝宋 时画在绢帛上的花鸟画已逐步形成 了独立的画料。到了唐代,已趋成 熟,出现了以工笔勾填画风艳丽的 边鸾和以墨代色,墨分五彩的殷仲 容。五代时发展有两,即“徐、黄 二体”。一宗徐熙、一宗黄鉴。明 代沈启南、孙雪居等。涉笔点染, 亦追徐熙。徐青藤的花卉,超然畦 迳,经清石涛到“杨州八怪”的花 卉,更完善地形成了诗、书、画三 绝。
色彩线条形状肖 写气图貌神韵成
——绘画艺术的魅力
内容提要
一、绘画的概念与分类 二、中国绘画常识 三、西方绘画流派简介 四、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五、中西方名画赏析
一、绘画的概念与分类
• 概念
指一种运用色彩、点、 线条等艺术语言在二维 空间中以图象表现现实 的艺术形式。
• 分类
按国别:中国画、西洋 画
• 如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 (1907)
• 如王维《雪溪图》:图下方一座木拱桥将 观者引入白皑皑一片冰雪世界,树木凋零, 人烟稀少,小溪的两岸有茅屋四五间,溪 中有一叶篷船,有船夫撑篙而行。情景冷 漠萧瑟。画家用墨色染溪水,以映衬两岸 之白雪,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这正是唐 代山水画的一大典型特征。令人感到惊讶 的是全图采用俯视法,所画场景之透视异 常精确,无论比例、角度,即使以焦点透 视质之,皆中规矩。
• 安格尔(1780~1867)是法国古 典主义、学院派的重要画家。
• 右图为安格尔《大浴女》
(二)浪漫主义
• 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当时新 古典主义、学院派美术的一次革命。 浪漫主义以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 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 奔放的性情抒发。浪漫主义艺术以 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 抗过分的客观性。浪漫主义在题材 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 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 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 题材。
(五)立体主义绘画
• 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 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 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 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 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 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虽然 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 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目标却 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他们从塞 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 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 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 一形象之上。
• 另外中国人物画以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情 (神似)为其主要特点,而有别于西方绘 画以注重质感,光影变化的特色。 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三、西方绘画流派 (一)古典主义
• 古典主义艺术从广义上讲,是指 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并加 以推崇、摹仿的艺术。在欧洲艺 术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复兴”古 代艺术的艺术思潮。第一次是文 艺复兴,第二次则是在17世纪的 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 术及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 典主义”美术。而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 思潮则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 如(法)莫奈(1840-1926) 《日 出印象》
• [法国]塞尚(1839-1906)静物画
(四)野兽主义绘画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 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 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 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 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 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 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 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 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 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 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 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 [法]马蒂斯《带绿色条纹的马蒂 斯夫人像》(1905年)
中国人物画
• 人物画:凡以人物为内容的绘画统称人物 画。范围很广,从画面 人物多少一般分 为群像画和肖像画。前者以突出人物活动 为主,后者以描绘人物形象的酷肖为主。
• 二者 表现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都要求 形神兼备,即不但人物形象符合人物的形 体,服饰结构、比例、场景透视原理等。 而且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 神态等。人物的面部是描绘的重点,同时 还要处理好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 的关系,以求得人物及人物动作和整体画 布局(章法)的统一。
按题材与内容:人物画、 静物画、风景画、宣传 画、漫画等
按材料、工具的不同:水 墨画、水彩画、油画:它用毛笔、墨,在特 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 题材;在题材上有人物画、 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 画等之分。
• 技法: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
笔画和写意画两种。
工笔画:以工致的线条勾定轮廓,然后 染色,不染色的叫白描。
• 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法国画家席里 柯,另一位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使 浪漫主义绘画达到了顶峰。
• 席里柯《梅杜萨之筏》(1819)
(三)印象主义
• 19世纪后半期~20 世纪初期流 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 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 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 求的主要目的,将画家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停止在 “瞬间”的印象上,这就导致创作 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 感觉的现象,从而否定事物的本质 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