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语病句衔接创新题答案
2019年成语病句衔接创新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
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
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为人诟病。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
通过安装“身份证”,(),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植入了城市的安全保障,作为城市管理者。
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B.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C.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D.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推陈出新众目昭彰义不容辞推己及人B.新陈代谢众目睽睽责无旁贷推己及人C.新陈代谢众目昭彰义不容辞以己度人D.推陈出新众目睽睽责无旁贷以己度人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
2019年成语病句衔接创新题+答案 8页

2019年成语病句衔接创新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19题。
(9分)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
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
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_的路上!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
银河星布,_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
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身为家长,如果(),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快马加鞭凤毛麟角背道而驰璀璨夺目B.揠苗助长凤毛麟角南辕北辙光彩照人C.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南辕北辙璀璨夺目D.快马加鞭屈指可数背道而驰光彩照人1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最新-2019-2019年高考语文成语题(参考答案)-PPT文档资料

• D.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 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15、(2019湖南卷)
• 活灵活现是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 动逼真。
• A.耳目一新:所见所闻都有变化,令人感到 新鲜
• 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 胜利。
12、(2019广东卷)
• 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 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 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 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 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 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 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 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 辱骂。
14、(2019辽宁卷)
• B.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 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 A.相形见绌 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 不足。和另一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7、(2019辽宁卷)
• 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句意, 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 “小”。
• B.忙里偷闲:在忙碌中腾出闲暇。 • C.短小精悍: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后形容文章、
言论等简短有力;队伍人少但强而有力。 • D.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3、(2019全国大纲卷)
• A.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 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
• B.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 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 对象错了。
2019届二轮复习 成语、病句辨析、连贯 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连贯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电视片《守护南海珊瑚林》在呈现了海底世界珊瑚家族绚丽多姿、________的图景之后,回答了珊瑚为何物的问题,随着把珊瑚定性为动物的结论,眼前展现出珊瑚虫与虫黄藻绝妙的共生关系图景,那段生动漂亮的画面与充满幽默情趣的解说,________地把虫黄藻喻为珊瑚虫的“房客”。
“虫黄藻用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和氧气‘交纳房租’,并赋予‘房主’五彩缤纷的颜色;( ),还将自身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及氮、磷等供给虫黄藻作光合作用原料,真可谓佳偶天成,互利双赢了”。
珊瑚的美,就这样通过共荣共生的“关系”建构并诠释出来。
狄德罗还曾说过:“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而衰退,而消失。
”珊瑚虫、珊瑚林、珊瑚礁在演绎了自身生命之美的同时,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而面临美的毁灭。
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水温度升高,让珊瑚虫和虫黄藻原本和睦的关系不复存在,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珊瑚的美渐渐衰退。
而对珊瑚不择手段地盗采,海洋酸化,海水污染……更是酿成珊瑚礁“白化”乃至可能从地球上消失的悲剧。
于是,影视片________地描绘了以黄晖为代表的年轻的科研团队,夙兴夜寐、________,拯救珊瑚、珊瑚礁的科学实践。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五光十色惟妙惟肖浓墨重彩殚精竭虑B.五光十色栩栩如生郑重其事宵衣旰食C.五颜六色栩栩如生浓墨重彩殚精竭虑D.五颜六色惟妙惟肖郑重其事宵衣旰食解析:选A。
五光十色:形容颜色比较鲜亮,色彩亮丽,一般指比较大的事物,如景色。
五颜六色:形容颜色的种类多,一般指小的,具体的,比如衣服、画面等。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2019年高考语文精选试题:语句衔接03 Word版含答案

语句衔接032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四处语病,写出序号和修改方法。
据新华社电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说:“①首次交会对接虽然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目前庆功为时尚早,未来将要进行二次对接,依然充满风险。
”据张柏楠介绍,②神舟八号飞船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3台技术方案和性能指标均达国际领先水平的交会测量,③交会对接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同时掌握3种世界领先的太空测量技术。
“④首次交会对接在地球阴影区进行,由于没有太空中强光的影响,使得对接非常顺利。
⑤为了充分验证测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二次对接或将在光照区举行,⑥目前最担心的,是强阳光对测量设备所造成的干扰。
”张柏楠说。
⑦进行二次交会对接前,两个飞行器要首先实现分离,“⑧从接触、捕获、缓冲到最终对接上,交会对接的使命才完成了一半。
”张柏楠说,“⑨分离与对接同样充满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在“进行”后加“的”,将“虽然”移到句首②在“测量”后加“仪器”④删掉“使得”⑨在“不能”前加“我们”24.2011年5月9日晚,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被判六个月拘役;2011年11月8日凌晨零点,高晓松从北京东城区看守所刑满获释。
高晓松曾许下心愿:愿意终身做义工,宣传不要酒后驾驶。
现在有人请高晓松担任宣传“不要酒后驾驶”公益广告的形象代言人,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请陈述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合适”:高晓松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公众人物,因酒驾被判刑,是一个负面形象,用负面形象进行正面宣传,是不妥当的。
2019高考语文衔接和语段改错专项训练试题(卷)答案解析与解析[精心整理]
![2019高考语文衔接和语段改错专项训练试题(卷)答案解析与解析[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0273cfb90d6c85ed3ac617.png)
(精心整理)2019 高考语文:衔接与语段改错专项训练试题+答案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当今世界,文明并非只能彼此冲突,______________ 。
面对各种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关键不是争论何种道路更具有优越性,而是如何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话语框架,真正形成多元文化和多重现代性的互补性知识。
A.各种文化跨越各种傲慢与偏见,正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实现新的文化重建。
B.各种文化正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跨越各种傲慢与偏见,实现新的文化重建。
C各种文化要实现新的文化重建,正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跨越各种傲慢与偏见。
D.各种文化正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实现新的文化重建,跨越各种傲慢与偏见。
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尤其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和议论。
所以,对心理疾病患者来说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保密治疗。
在对他们进行疏导、辅导、引导、开导等心理干预的同时,_______________ ,以免加深他们的孤独、自卑感,使他们的心理再次受伤。
A.必须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利,不要将他们与正常人分开,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B.他们的隐私权利应该受到保护,不要将他们与正常人分开,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C他们的隐私权利应该受到保护,不要给他们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与正常人分开D.必须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利,不要给他们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与正常人分开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粮食系统的腐败,对社会的危害性远远高于其它行业的腐败。
国家每年花出去巨额补贴,却不能真正实现“以丰补歉”的目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
因此对粮食系统的腐败官员,更应重惩。
A.而因为造假太多,导致“顶层”决策失误,一旦出现灾荒,国家无粮可调,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B.而如果造假太多,导致“顶层”决策失误,一旦出现灾荒,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国家无粮可调。
2019最新高考语文新型语用题(成语+病句+补写)10篇

2019 最新高考新型语用题(成语+ 病句+ 补写)10 篇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阅读有些像搏斗。
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
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最终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
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
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
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
我们在较量中丰富了自己,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
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同享美味,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
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
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
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抚慰,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B.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C.你如果不听,他就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D .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B.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C.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D.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千方百计耳濡目染顶礼膜拜窃窃私议B .处心积虑耳濡目染奉若神明窃窃私语C .千方百计潜移默化顶礼膜拜窃窃私语D .处心积虑潜移默化奉若神明窃窃私议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病句连贯成语(答案)

阳江三中2016-2017年高三语文测试一参考答案(病句、连贯、成语专题)词语1. D。
本题所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学习生活中常见常用易错成语,“巧夺天工”“扣人心弦”“一见如故”“空中楼阁”都有自己的使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巧夺天工”指人的技艺巧妙,A中用来形容自然美景显然不恰当;“扣人心弦”强调的是打动人心的议论或表演,B中用来形容灾情,对象不当,感情色彩也不当;“一见如故”的适用对象是陌生人,C中用来形容老朋友,属于望文生义,也可以理解为对象不当。
2. C。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前后矛盾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A.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一般用作谓语。
不符合使用习惯。
B.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此处望文生义,“审美感受”应用“耳目一新”。
C.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一般指好的事物,符合语境。
D.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成语的意思与语境“萌芽状态”不符合。
3. B。
“运笔”就是用笔,运笔的主语是人不是文章,不牵扯抑扬顿挫。
“抑扬顿挫”形容音乐悦耳动听或文章或诗文可读性强,朗朗上口,音调铿锵有韵。
“波澜”是名词,从上文的动词“抚摸”来看,应该有一个作宾语的名词“波澜”,而“波动”是不可以“抚摸”的。
“涌”比“淌”更能显出一种汹涌的气势,结合上文的“潮水”,“涌”更合适。
解题思路:“抑扬顿挫”应该很快做出判断:只说声调声音。
排除AC。
再结合“潮水”,可以确定最后一空选“涌”。
4. B。
与众不同:表示和大家不一样。
标新立异,谓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
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此处应是每个人希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所以应填与众不同。
敏锐,指反应灵敏,目光尖锐。
机敏,指机警敏锐,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或形容动作敏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成语病句衔接创新题参考答案一、17.C【解析】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
也比喻罕见的人才。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8.B【解析】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
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
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9.C【解析】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二、17.D【解析】A项从关联词看,“虽然”表承认基础上的转折,与后文缺乏逻辑关联;B项从语境看,“阻止”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地沟油、边角料”这类对象;C项从搭配看,“保障”的是“安全”而不是“舌尖”。
18.A【解析】“推陈出新、新陈代谢”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众目睽睽、众目昭彰”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推己及人、以己度人”都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之意,前者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后者侧重于去猜度别人,多指不好的方面。
19. 19.B【解析】画线句语病有两处:一是“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的搭配不当问题;二是“去向、来源”的语序不当问题。
修改要结合上述两点,分别合理搭配,再调整词语顺序。
三、17.D【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A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B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C项,关联词位置错,应当是“这些作品不仅”,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
18.B【解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结合语境,按时间顺序: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传承”与“循古”对仗,“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向上。
19.C【解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不指国家,故应选用“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
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不指人,故应选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美”。
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
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
四、17.C【解析】“虽然”常与“但是”连用,表示转折关系;“纵然”表假设关系。
“辨别”对不同的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好坏,多用于古物的鉴定。
18.B【解析】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义无反顾,为了道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
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无私无畏,只有在无私的情况下,才能够(放开一切,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只能充当谓语、定语,不能充当宾语。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
19.C【解析】根据横线后面的“‘意德’是……”,“意德”应该出现在句子的后半部分,由此可以排除AD。
“衡量”后用“是否具有”最为恰当,最终确定答案为C。
五、17.A【解析】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等被大家所深刻理解并拥护,对象误用。
鹣鲽情深:侧重强调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
比翼双飞:侧重强调夫妻之间相伴不离。
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切肤之痛:亲身经受的痛苦(强调“亲身经受”),比喻感受深切。
18.B【解析】“经过……里”,杂糅。
“创下”与“奇迹”搭配不当。
19.D【解析】首先要保持前后陈述主语的一致性;然后注意语意的准确性。
六、17.C【解析】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
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
根据语境。
用“扶摇直上”更恰当。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最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
18.D【解析】原句的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
A.B两项。
”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
D项的修改最恰当。
19.B【解析】上文已经空代“夏天来了”。
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
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无气晴朗”。
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伤佛彩霞,这样更符合理辑。
故选B。
七、17.A【解析】B项“享受思想”搭配不当;C项“享受语言”表述不完整,享受的宾语一般带有积极意义,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和满足。
如“享受诗词语言的美”;D项“感知”和“享受”当互换位置。
18.C【解析】前文有个“因为”,所以承前统一句式用“还因为”,后文有“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所以接“生活节奏较快”。
19.C【解析】“源头活水”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盈盈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
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朗朗上口”是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引人入胜”是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
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前者突出“吸引人”,后者突出“把目光集中在一点上”。
“自然而然”指自由发展,必然这样。
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顺其自然”指指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
八、17.D【解析】A项介词误用;B项介词误用、语序不当;C项介词误用、语序不当。
18.B19.A【解析】推波助澜,贬义;取之无禁,不合语境;鱼龙混杂,不合语境。
九、17.(3分)C【解析】A语序不当,“首次”应调至“人类历史上的”之后;B句式杂糅,可去掉“之所以”;D搭配不当,应将“水平”改为“行列”,或将“步入”改为“达到”。
18.(3分)B19.(3分)C【解析】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鞭长莫及: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鼎力相助:敬辞,用于请托或感谢别人的帮助时的客气话。
大力相助:用很大的力量帮助。
十、17.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由语境中“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等语句可看出,应用“眼花缭乱”。
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由语境中“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结合“之感”的限定,可知,应选“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根据语境“要‘量身定做’”的提示,应用“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
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根据语境“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可知应用“脱颖而出”。
18.C【解析】本题考查语病。
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项,“人才数量”与“原则”搭配不当;B项,最后一个分句“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表意不通。
D项,“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句式杂糅,是“人才数量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人才数量是评价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末句同B项末句一样,表意不通。
19.A【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B项,“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与“是否”“能否”存在着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C项,“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把“引才”变成了“人才”,既扩大了概念范围,又偏离了文段的中心话题,改变了文意。
D项,“用得好”与“留得住”语序不当,应予以调整。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前后语义的连贯,内容的照应,主语的一致。
名人名言:池莉生活碎片如同鱼鳞,散落在历史与现实的隐秘角落和路边草丛里,到处闪现迷人的亮光。
我喜欢宁静的生活。
严格地说,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是江湖之外的江湖人。
因为最初我就是独往独来,现在也还是独往独来。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周国平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