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抒怀

合集下载

【经典诗句】“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潇湘神》原文翻

【经典诗句】“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潇湘神》原文翻

【经典诗句】“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刘禹锡《潇湘神》原文翻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译文] 沅湘的逐客要听那声声哀怨的瑶瑟,在这潇湘深夜明亮的月光里。

[出自] 刘禹锡《潇湘神》其二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注释: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

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

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斑竹:即湘妃竹。

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

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 娥皇、女英: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

也称“皇英”。

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

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

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

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

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

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

楚客:泛指沅湘逐客,包括作者自己。

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

古代之管弦乐器。

译文1:挂满泪痕的斑竹枝,挂满泪痕的斑竹枝,点点滴滴的哀怨泪痕,寄托着不尽的相思。

沅湘的逐客要听那声声哀怨的瑶瑟,在这潇湘深夜明亮的月光里。

译文2:斑竹枝尽情地摇啊斑竹尽情地摇,你用那斑斑点点泪痕寄托着永恒的相思情。

就在这中秋月明的潇湘夜里,我这个漂泊的楚客真像听着你们从九天传来的瑶瑟的哀怨的乐音。

赏析:《潇湘神》其一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雾至今愁。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这是刘禹锡拟民歌体之作,此二首当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

诗中叙写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

这个生离死别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因而诗人也着意渲染其忧思伤感、哀怨凄凉的情调。

描写竹子的诗句(15篇)

描写竹子的诗句(15篇)

描写竹子的诗句描写竹子的诗句(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竹子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竹子的诗句11、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2、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3、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4、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5、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符曾《上元竹枝词》6、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曹组《卜算子·兰》7、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8、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9、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10、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11、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12、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

——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13、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14、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15、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16、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17、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1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19、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20、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描写竹子的诗句21、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2、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君山斑竹诗词

君山斑竹诗词

君山斑竹诗词君山斑竹诗词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常常用来赞美君山山脉上的竹子。

君山斑竹以其独特的美丽和高雅的气质而著名,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前来创作诗词。

在君山山脉的峻峭山峦之间,生长着茂盛的斑竹。

这些竹子高大挺拔,叶片宽大,色彩斑斓,仿佛斑斓的锦缎一般。

在阳光的照射下,竹叶泛着翠绿的光泽,微风吹拂时,竹叶摇曳生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这种美景常常会给文人雅士以灵感,促使他们创作出君山斑竹诗词。

君山斑竹诗词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优美的意境而著称。

诗人常常通过吟咏斑竹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来表现其独特的美感。

他们赞美竹子的高洁、坚韧和清雅,将其比喻为君子之德,以此来表达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同时,君山斑竹诗词也常常融入对大自然的感悟,表达诗人对生活、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君山斑竹诗词的创作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有“斑竹山慈寒,笋冷雨濛濛”之句,描绘了君山山脉上的竹子的美丽和凄凉。

宋代诗人苏轼也曾写有“竹竿斑斓蹑青阴,清香一片竹叶深”之句,表现出他对君山斑竹的喜爱和赞美。

近现代的诗人们也对君山斑竹进行了深入的创作。

如辛弃疾的《夜泊牛渚怀古》,张岱的《君山斑竹诗》等,都是对君山斑竹的独特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君山斑竹的热爱和向往。

君山斑竹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展现了君山山脉上的竹子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通过君山斑竹诗词的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体味到诗词的美感和情感的力量。

愿君山斑竹诗词的美丽永远留存在诗人的笔下,让我们在诗词的世界里感受到清新的风景和高尚的情感。

借物抒怀的作文500字

借物抒怀的作文500字

借物抒怀的作文500字篇一:借物抒怀的诗文咏竹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本诗托物言志,写出了作者不事权贵的贞亮之节。

此竹不生庭院,不生宫囿,偏偏生于荒野。

高枝向上,耸入云端。

没有人赏识它的高风亮节,徒自抱着一颗坚贞之心。

耻于染上湘妃的泪迹,羞于制作上宫的宫琴。

哪位高人能制作一支长笛,我愿为之吐出龙吟清音。

昔日娥皇女英为舜哭泣,泪水染竹而成斑竹,世称“湘妃竹”。

《诗经·鄘风·桑中》曰:“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毛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

”马融《长笛赋》有云:“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

”五臣注《文选》张铣曰:“羌,西戎也。

起,谓首作也。

其人伐竹未毕之间,有龙鸣水中,不见其身。

羌人旋即截竹吹之,声与龙相似也。

”此竹不愿承载妃子之泪,也不愿做上宫佳人所奏之琴,却惟愿寄身荒野,做一支隐士口下的长笛,表达了作者不愿俯就权贵,而乐为知音所用的心迹。

高荷元稹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①。

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擪,音yè,按、压。

②荃,一种水草。

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

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

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

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

“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

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斑竹古诗词

斑竹古诗词

斑竹古诗词
关于斑竹的古诗词整理以下,供大家赏析。

1.《潇湘神·斑竹枝》唐朝·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2.《黎廷玉以斑竹茶盘见惠并赠佳铭赋谢之》明朝·谢重华
君不见湛园秀质方美德,琢磨既至成圭璧。

又不见嶰谷良材备五音,时时欲作蛟龙吟。

良工制物无钜细,尚象取材皆有意。

周规折矩方且圆,表峻坊隅里坦易。

奇文劲节凌湘江,一经屈抑始成器。

霜华露液此中擎,脱离凡骨通仙灵。

始知藏器待时动,捧玉持盈讵有倾。

我承嘉惠三抚几,岁寒何可无君子。

3.《斑竹管笔》宋朝·梅尧臣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4.《裴侍御见赠斑竹杖》唐朝·李嘉祐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5.《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宋朝·张耒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6.《斑竹夫人》宋朝·方岳
山谷青奴娱夜,秋崖斑媛专房。

尔定婕妤失笑,尔孙流落荒凉。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
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潇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1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赏析《潇湘神》,一名《潇湘曲》。


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
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

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
称“潇湘”。

潇湘神,即湘妃。

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

《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
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
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

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斑
竹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

词人在这重
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

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
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有关竹的诗句

有关竹的诗句

有关竹的诗句有关竹的诗句1《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夜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描写的是夜雪,全用侧面烘托手法。

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此诗新颖别致,清新淡雅,韵味无穷。

《别储邕之剡中》唐·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借问你去剡中的道路如何走?你指着东南方向说:那就是越乡。

从广陵乘舟去,水路去到会稽长又长。

竹韵悠扬——竹子诗歌、散文精选

竹韵悠扬——竹子诗歌、散文精选

⽵韵悠扬——⽵⼦诗歌、散⽂精选关于⽵⼦的诗歌和图⽚单薄纤细的⽵⼦,是咱们中国古往今来⽂⼈墨客赞颂最多、讴歌最多植物,它⼏乎成了咱们中国⽂化的代表和精神,流传⾄今关于⽵⼦的诗歌、散⽂、图画不胜枚举……就现⽽今张艺谋⼤导演要想在国际上得个什么⼤奖,也把摄制组搬到了咱们四川的⽵海,可见⽵⼦在我们国⼈中的根深蒂固了!宋代苏东坡⽈:宁可⾷⽆⾁,不可居⽆⽵;⽆⾁使⼈瘦,⽆⽵使⼈俗。

⼈瘦尚可肥,⼠俗不可医……清代郑板桥诗⽈:咬定青⼭不放松,⽴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难还坚劲,任⽽东西南北风。

举世爱栽花,⽼夫只栽⽵,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

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亭亭出县⾼。

江上舍前⽆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我⽣性放诞,雅欲逃⾃然。

嗜酒爱风⽵,⼘居必林泉。

唐·⽩居易:此处乃⽵乡,春笋满⼭⾕;⼭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猷时⼀⾄,尤喜主⼈贤。

郑板桥:画根⽵枝扦块⽯,⽯⽐⽵枝⾼⼀尺。

虽然⼀尺让他⾼,来年看我掀天⼒。

我有胸中⼗万竿,⼀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昌⾕北园新笋·四⾸(唐)李贺⼀、箨落长竿削⽟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春粉⿊离离。

⽵⼦散⽂精选●⽵ ·朱闻麟· 环绕⼩村的青青翠⽵已和我的童年⼀样只留在记忆之中了,连⽚的⽵节制成⼀⽀⽀⽵笛、箫等乐器,随即,天空中就会响起⼀曲曲动⼈的思乡曲,⽵把我们的情感融化在这⼀个个优美的⾳符之中。

"可使⾷⽆⾁,不可使居⽆⽵;⽆⾁令⼈瘦,⽆⽵令⼈俗;⼈瘦尚可肥,俗⼠不可医"这是苏轼对⽵的⼀往情深;"绿⽵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先娟娟秀,风吹⽚⽚⾹。

但令⽆剪伐,会见拂云长。

"是杜甫笔下⽵的娟秀……有了⽂坛先圣们的赞美,⽵⼦也就更加被⽂⼈墨客看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到斑竹园人民的热烈欢迎斑竹园的人民积极支
援子弟兵,踊跃参加解放军,有钱出钱,有物出
物,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不愿自己的儿郎饿着 冻着,把斑竹的精神进一步光大发
扬!改革开放以后,斑竹园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
一页,斑竹也重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由于
战火的摧毁,由于好长时间没有好好保护和发展,
现在老家很少能看到斑竹了。我们常常看到的都 是大片大片的楠竹,园竹,漫山遍
视着中原大地,北望开封洛阳,南瞰武汉长江,
东视合肥南京。历史上,斑竹园历来就是个兵家
必争之地,在这里,土匪出没,军阀割据,生灵
涂炭,民不聊生。仅斑竹园地区就有许多占山为 王的寨主,至今还保留遗迹的山寨不
下十余个。像黄花寨,红花寨,如今石门石墙仍
然高高耸立,它们都仿佛在簌簌的寒风中讲述着
曾经的悲怆。到解放前夕,这里的地方武装还十
我的故乡在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斑竹园。在这片
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竹子,叫斑竹。斑竹很
独特,它独特就独特在浑身上下有许多黑色的斑
痕,好像人体上的黑色印记,又好像百岁寿星的 老年斑。我想,以前家乡的斑竹肯定
定很多很多,成片成园,这斑竹园的地名应该是
因满园斑竹而得来的吧。关于斑竹,还有一段美
丽的故事。相传,5000多年前,舜帝为平息南方
然不是发生在我的家乡,但是,我坚信,“泪竹”
一定是我家乡的斑竹的祖先,我家乡的斑竹一定
是“泪竹”的后代!家乡的斑竹不仅凝聚了人间 的真情厚爱,在它身上还多了一些
英雄悲壮的色彩。它们更像那些饱经风霜的老人,
见证了家乡历史的沧桑。我的家乡斑竹园有着特
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它地处安徽湖
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 森林茂密,它像一个巨人一样俯
篮,成为大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
一。我可亲可敬可怜的斑竹呀,你终于拨开层层
浓雾,重新见到日光,你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
迎接一个又一个狂风暴雨的洗礼。在以后的革命 征程中,为了保卫革命根据地,多
少斑竹园人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在长
征路上,多少斑竹园人倒在革命的征途中;在抗
日战场,多少斑竹园人为国捐躯;解放的前夜,
又有多少斑竹园人抛头于枪林弹雨里。这些有血 有肉有骨有种的男儿,他们具有斑竹
的气度,他们胸怀着斑竹的灵魂,他们秉承了斑
竹的精神!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
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序幕。刘
邓大军像一颗钉子死死地钉在大别山上,让南京 政府胆战心寒。据老人们回忆,
骑着高头大马衣服褴褛的刘邓首长来到了斑竹园,
战乱,来到苍梧之地,不幸死于今湖南九嶷山 (今宁远县境内),他的两妃即尧
帝女儿娥皇和女英,闻讯赶来,悲痛欲绝,攀竹
痛哭,泪水洒在竹上染成斑斑泪痕,因而,痛不欲生,即投入湘江而死,所以,斑竹又 称“湘妃竹”。后人常以湘妃竹作为
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这个古老的传说,故事虽
歌,她的每一声叹息都是斑竹无言的诉说。英雄
的斑竹园人有着坚定的信念:只要斑竹的根还在,
只要竹根河还在,斑竹就不会倒下,斑竹就不会 灭亡。历史的日历翻到了1929
年,就在这一年,斑竹园的一批热血青年在地下
党的领导下,将革命的火种点燃。斑竹沸腾了,
满园斑竹制来无数红枪,满园斑竹做成无数火把。
红色的武装诞生了,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了。从 此后,斑竹园就成为红色革命的摇
分猖獗。他们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动不动就狼烟 四起,大动干戈。兵匪蹂躏,苛捐杂
税,把家乡人逼得走投无路,斑竹也遭受了空前
的苦难。坚强不屈的斑竹在流泪,铁骨铮铮的斑
竹在滴血。有道是,斑竹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
伤心处。那静静流淌着的母亲河竹根河,不就是 斑竹流的热泪,滴的鲜血吗!竹根河
一路向东,她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一首家乡岁月的
我们家乡人民的化身吗?在你们身上,让我看到 了坚强,看到了朴实,看到了希望!
随着合武高速铁路和合武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
英雄的斑竹园就像插上了两只腾飞的翅膀。东来
西往的建设者和生意人,天南地北的旅行团和旅
游者,他们开始渐渐了解了一些斑竹园,渐渐认 识了一些斑竹。斑竹园人也借着改革
开放的东风,展翅翱翔。如今,具有光荣革命传
野的山竹,让人感觉“斑竹园”好像有点名不副
实了。去年,在王氏祠村的一户“小洋楼”旁边,
我偶然发现了一大片斑竹。满园斑竹清秀挺拔,
生机盎然。年老的斑竹尽管斑痕累累,可仍然坚 守执着;新生代的斑竹看上去少了
一些斑痕,却多了一些清新和灵气。此时,我一
下子忘神了,我眼前的斑竹在我的心里已经不是
普普通通的竹了。我可爱的斑竹啊,你们不就是
统的斑竹园已经旧貌换新颜。省道县道村道四通
八达,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英雄的斑竹园人正
在利用这里丰富的物产资源旅游资源,加速了中 部崛起的步伐。我想,不远的将来,
勤劳智慧英雄的斑竹园人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
的更加辉煌的奇迹;历经磨难而不屈不挠的斑竹
们一定会大放异彩!竹根河还在夜以继日的流淌,
可她现在已经是一路欢笑,一路高歌;斑竹们在 春风中亲昵耳语,那是他们在谈论
今天的巨变,那是他们在传递着今天的,那是他
们在畅想着斑竹园美好的未来!
美女 编辑:mein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