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C2 应用层---文本资料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技术简答题

网络安全技术简答题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答:攻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3)网络入侵:当探测发现对方存在漏洞后,入侵到目标计算机获取信息。

(4)网络后门:成功入侵目标计算机后,为了实现对“战利品”的长期控制,在目标计算机中种植木马等后门。

(5)网络隐身:入侵完毕退出目标计算机后,将自己入侵的痕迹清除,从而防止被对方管理员发现。

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

(3)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

(4)入侵检测:如果网络防线最终被攻破,需要及时发出被入侵的警报。

(5)网络安全协议: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4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5个方面: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

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来实现。

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必须能区分用户,以便防止相互干扰。

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

联网安全通过访问控制服务和通信安全服务两方面的安全服务来达到。

(1)访问控制服务:用来保护计算机和联网资源不被非授权使用。

(2)通信安全服务:用来认证数据机要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通信的可信赖性。

(感觉如果说是特点的话这样回答有点别扭。

)3.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答:网络需要与外界联系,同时也就受到许多方面的威胁:物理威胁、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身份鉴别威胁、线缆连接威胁和有害程序威胁等。

NETAPP介绍

NETAPP介绍

NetApp公司介绍Network Appliance是提供网络数据存储和高速缓存设备的专业公司,其业绩高速发展。

公司是网络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市场领导者,其网络存储服务器(FILER)及网络缓存解决方案(NetCache)提供高效、简捷、可靠的数据存取。

自1992年成立至今,全球已安装了超过30000台,连续9年以每年营业额和利润翻番的速度高速增长。

其销售和利润增长率均位居全美高科技企业前列; 为NASDAQ上市公司,其股票列为 NASDAQ 100和华尔街标准普尔500成分指标股(NTAP);1999,2000连续两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快成长公司第四位; 被商业周刊杂志评为99年全美最佳业绩公司第19位,1999,2000年连续两年名列高速增长公司前100位(20th/00)/2000/00_13/bw50.htm/2000/00_22/b3683022.htm2002年,NetApp公司在美国经济调整期,通过优异的性价比,不断夺取市场份额。

其数据高端存储设备FILER占据网络存储市场的51%,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高速缓存设备NETCACHE占2000年CACHE市场的41%,全球最大的10家国家级电信,有九家用其加速用户访问,处于市场领先位置;NetApp的哲学是‘Simple is best’,通过Appliance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简单、可靠的数据服务。

以网络为核心的革新设计获得业界迅速认同,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经过5年发展进入世界500强,其成功的数据管理和部署方案,通过消除管理复杂度,为用户带来价值。

以系统的方式设计:使应用服务与数据管理分离,解决数据存储、移动、部署的问题。

Appliance的设计原则:软件优化导致性能的提高远远超出硬件的提高,专门的目的导致管理的简单和系统可用性的提高。

开放的标准:业界创新和技术的领导,集成SAN和NAS的优点。

支持SAN方式的数据备份,NAS的数据共享。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一、OSI参考模型在整个参考模型中,下层是为上层提供服务。

二、TCP/IP常见的协议(一)应用层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应用层协议指定相应的传输层协议,以及传输层所使用的端口等。

应用层的PDU被称为Data(数据)。

Telnet:端口号23,使用传输层TCP协议,远程接入协议,提供远程管理服务,通过Telent客户端程序连接到服务器,用户在客户端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在服务器端运行。

FTP:端口号20、21,使用传输层TC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文件的下载和上传,采用C/S((主机/服务器)结构。

TFTP:端口号69,使用传输层UDP协议,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SNMP:网络管理协议,一般用在管理平台,可将交换机、路由器等一些设备信息上传到网管平台HTTP:端口号80,使用传输层TC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提供浏览网页服务。

SMTP:端口号25,使用传输层TCP协议,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进行访问网址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匹配IP地址(二)传输层传输层协议接受来自应用层协议的数据,封装上相应的传输层头部,帮助其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端口号的取值范围:0-655350-1023:知名端口号,发送过程中会在发送端随机匹配一个端口号,并且是在1023之外未使用的。

传输层的PDU被称为Segment(段)1.TCP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在传输前先建立连接,之后才可以传输,传多少接收多少,丢包之后重传确保全部收到。

使用场景在文件传输或者文档传输中使用。

(1)TCP的建立-三次握手A.主机1向主机2进行syn(查询B.主机2向主机1进行syn查询,ACK确定C.主机1进行ACK确定----------TCP连接建立--------------(2)TCP四次挥手A.主机1向主机2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B.主机2向主机1发送ACK确认C.主机2向主机1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D.主机1向主机2发送ACK确认----------TCP连接断开--------------(3)TCP序列号与确认序列号序列号:对包进行排序,根据序列号确认序列号:对收到的包进行确认A.主机1向主机2发送3000的数据包,最大数值需要1500包,进行分段传输,0-1499,1500-2999B.主机2收到包后向主机1进行发送确认序列号,未收到或者丢包,主机2会向主机1再次发送所丢失的包进行重传。

网络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总结

网络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总结

网络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总结第一篇:网络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总结1.物理层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层并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或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而是要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

“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当然,物理层并不需要知道哪几个比特代表什么意思。

为了实现物理层的功能,该层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连接端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和电气特性λ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器的现状、尺寸、针脚的数量,以及排列状况等。

例如EIA-RS-232-D标准规定使用25根引脚的DB-25插头座,其两个固定螺丝之间的距离为47.04±0.17mm等。

λ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信道上传输比特流时的信号电平、数据编码方式、阻抗及其匹配、传输速率和连接电缆最大距离的限制等。

例如EIA-RS-232-D标准采用负逻辑,即逻辑0(相当于数据“0”)或控制线处于接通状态时,相对信号的地线有+5~+15V的电压;当其连接电缆不超过15米时,允许的传输速率不超过20Kb/s。

λ功能特性:规定了物理接口各个信号线的确切功能和含义,如数据线和控制线等。

例如EIA-RS-232-D标准规定的DB-25插头座的引脚2和引脚3均为数据线。

λ规程特性:利用信号线进行比特流传输时的操作过程,例如信号线的工作规则和时序等。

(2)比特数据的同步和传输方式物理层指定收发双方在传输时使用的传输方式,以及为保持双方步调一致而采用的同步技术。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图表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

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

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应用层………………。

计算机:应用程序,如FTP,SMTP,HTTP表示层………………。

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会话层………………。

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传输层………………。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二)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二)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二)(总分:84.04,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分数:60.00)FTP使用的传输层协议为______,FTP默认的控制端口号为______。

(分数:18.00)(1).∙ A.HTTP∙ B.IP∙ C.TCP∙ D.UDP(分数:2.00)A.B.C. √D.解析:(2).∙ A.80∙ B.25∙ C.20∙ D.21(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FTP是用来传输文件的,所以需要可靠的协议来完成该操作,使用的传输层协议为TCP。

而FTP默认的控制端口号为21,数据传输端口号为20,这个属于记忆性的。

记忆方式:控制比数据传输听起来明显权限大,所以选择大一点的端口号,不要弄混了。

(3).一台主机希望解析域名,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DNS地址为A(或称为本地域名服务器),Internet根域名服务器为B,而存储域名与其IP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C,那么这台主机通常先查询______。

∙ A.域名服务器A∙ B.域名服务器B∙ C.域名服务器C∙ D.不确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当一台主机发出DNS查询报文时,这个查询报文首先被送往该主机的本地域名服务器。

当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台根域名服务器查询。

若根域名服务器也没有该主机的信息(但此时根域名服务器一定知道该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有以下两种做法。

1)递归查询:根域名服务器向该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发送DNS查询报文,查询结果再逐级返回给原主机。

2)递归与迭代相结合的方法(迭代查询):根域名服务器把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去查询。

(4).从协议分析的角度,WWW服务的第一步操作是WWW浏览器完成对WWW服务器的______。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分层模型是一种通信体系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

它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负责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层次的功能以及相关的协议。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功能:物理层是网络中最底层的层次,负责定义和传输数据的电信号。

它处理与通信介质的物理连接,例如电缆、光纤或无线电波。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功能: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帧,并为物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还解决了网络中传输中的错误检测、纠正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 相关协议:以太网(Ethernet)、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传统的Token Ring网等。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功能:网络层负责在网络中路由数据包,并提供逻辑地址分配、数据分段和拆装等功能。

它实现了跨越多个网络的数据传输。

- 相关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IPSec(IP Security)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功能: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恢复。

它将数据可靠地分割为数据包,并确保它们以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到达目的地。

- 相关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等。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功能:会话层管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和会话。

它提供了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的机制。

电子商务名词解释

电子商务名词解释

1、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 等。

同时网络营销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产物,而且对于网络营销来说,在做之前要先做好网络营销方案,那样才有便于计划的实施。

Commerce (E-Commerce) 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 (E-Business) 的概念。

E-Commerce 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ss 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

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

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 从事商务的活动。

2、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 同时又有最低速率要求
不提供: 实时性, 最小带宽承 诺
不提供:连接建立, 可靠性 保证,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实时性, 最小带宽承诺
第2讲:应用层 10
Internet应用: 应用, 传输协议
应用
应用协议
所依赖的传输协议
e-mail 远程终端访问 Web 文件传输 流媒体
么应用程序或以较低速率编码,
100% 可靠的数据传输
或放弃发送(自适应编码技术)
安全性(Safe)
弹性应用(e.g., 文件传输)则可 灵活应用所能得到的带宽
运输层能够为应用程序
提供一种或多种安全性 服务

实时性(Timing)
e.g., 数据加密、解密, 某些应用(e.g., IP 电话等交互式实
研发网络应用程序的 核心是写出能够运行 在不同的端系统和通 过网络彼此通信的程 序。
重要的是,你不需要 编写在网络核心设备 上运行的软件,因为 网络核心并不在应用 层起作用。
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 明显不同于网络的体 系结构。
从应用程序的研发者 的角度看,网络的体 系结构是固定的,并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特 定的服务集合。
不需要庞大的服务器基础设施和 服务器带宽,降低了成本;
自扩展性
每个对等方都由请求服务而产 生负载,但每个对等方都向其 他对等提供服务从而为系统增 加了服务能力
1-Mar-20 第2讲:应用层 4
应用程序和应用层协议
应用程序:沟通, 分布式的进程
运行在网络主机中的 “用户空 间”
在应用程序间交换报文
Web按需操作,信息发布简单,超链接和搜索引擎使得打开 站点获取信息非常方便,表单和Java小程序使得用户可以和 站点进行交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信息直接出现在页面上。
Web页面由对象组成,对象就是文件,如HTML文件、JPEG 图像文件、Java小程序或视频片段文件等,这些文件通过一 个URL地址寻址。
数据丢失(Data loss)
容忍丢失的应用 (e.g., audio) 可以容忍某种程 度上的数据丢失
带宽(Bandwidth)
带宽敏感的应用(e.g., 因特网电 话等、多媒体应用) 对最低带宽 有要求
可靠数据传输 (e.g., 文 如果不能提供这么种吞吐量,那
件传输, telnet) 要求
第2讲:应用层 15
http 举例(非持久连接)
1-Mar-20
假设用户键入了一个 URL
/someDepartment/home.index
(该网页包含文本
1a. http 客户端启动 TCP 连接到
上的
http 服务器 (进程). Port 80 是 http 服务器的默认端口.
1-Mar-20
第2讲:应用层 11
应用层协议
我们通过把报文发送到套接字中来使网络间相互通信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运行在不同端系统上的应用程序进程如 何相互传递报文,特别的是定义了:
交换的报文类型,如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各种报文类型的语法,如报文中的各个字段及其详细描述 字段的语义,即包含在字段中的信息的含义 进程何时、如何发送报文及对报文进行响应的规则
http1.1: RFC 2068
PC running Explorer
Mac running Navigator
1-Mar-20
Server running NCSA Web server
第2讲:应用层 14
http 协议
1-Mar-20
http协议使用TCP 作为它的支撑传输层协议
客户端启动TCP连接到服务器, 端口 80
往返时间RTT:一个分组从客户机到服 务器再回到客户机所花费的时间。
http/1.0: 服务器分析请求、
响应、关闭 TCP 连接
(持续连接)Persistent
取对象需要2 RTTs
http/1.1的默认设置
TCP 连接
在同一TCP 连接上: 服务器
对象请求/传送
分析请求、响应请求,分析
响应报文( 包含了所请求的对象
,someDepartment/home.index), 将报 文送入插口( socket)
time
第2讲:应用层 16
1-Mar-20
http 举例(非持久连接续.)
time
5. http 客户端接收到了包含
html文件的响应报文。 分 析 html 文件, 发现 10 个 引用的 jpeg 对象
每次传送都要受到TCP连接初 新的请求、..
始化时的慢启动影响
客户端一旦下载到了基本的
许多浏览器同时打开多个并行 的连接来改善性能
html文件( base HTML ) 马上发送对所有引用对象的 请求.

必须为每一个请求的对象建立 和维护一个全新的连接,对服 务器的负担很重

较少的 动.
6. 对10 jpeg objects 逐个重复
1-5 步
4. http 服务器关闭 TCP 连接.
套接字 在连接过程中,客户机和 服务器上分别有一个套接 字与该连接相关联,它们 都从套接字接口接收和发
送HTTP报文
第2讲:应用层 17
非持续和持续连接
(非持续连接)Non-persistent
1-Mar-20
页面, 邮件服务器传递 e-mail
服务器场(主机群集):
通常是基础设施密集 购买安装和维护服务器场,支付大量互联和带宽费用
1-Mar-20 第2讲:应用层 3
P2P体系结构
特点:
任意间断连接的主机对———称为 对等方;
对等方之间直接相互通信;
对等方不为服务提供商所有;
某些应用具有混合的体系结构( 由客户机/服务器和P2P元素结合 而成);
完整性,端点鉴别等
时应用程序) 要求较低的时延
第2讲:应用层
8
常用应用程序对传输功能的要求
应用程序 数据丢失
文件传输
e-mail Web 网页 实时音频/视频
不丢失 不丢失 不丢失 容忍丢失
存储音频/视频 容忍丢失
交互式游戏 容忍丢失
金融应用
不丢失
带宽
实时性
弹性

弹性

弹性

音频: 5Kb-1Mb 100 ms
1-Mar-20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第2讲:应用层 5
进程通信
1-Mar-20
进程(Process): 主机中运行 中的程序.
当进程运行在相同的端系 统之中时, 两个进程使用 进程间通信机制相互通信 (由 OS管理).
1、选择运输层协议;2、设 定几个运输层参数。
Q: 某个进程如何“认 定”另一个需要与之 通信的进程?
IP 地址-运行另一个 进程的主机所拥有的
“端口号(PORT # )” – 允许接收主机 来确定的一个标识, 本地进程将报文发送 给它
第2讲:应用层 7
应用进程需要怎样的传输服务?
1-Mar-20
e.g., email, ftp, Web
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的一个“组成部分” 定义应用程序需交换的报文 和
所需采取的动作
使用较低层次所提供的通信服 务 (TCP, UDP)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第2讲: 应用层
本讲目标:
网络应用层的概念和实 现
客户端-服务器范式 P2P结构 服务模型
通过对常用应用层协议 的探讨和分析来学习网 络协议
深层次目标
特定协议:
http ftp smtp pop dns
1-Mar-20
第2讲:应用层 1
1-Mar-20
应用层协议原理(当我们想要将想法变成真实的网络应用)
URL由存放对象的主机名和对象的路径名两部分组成。 /someDepartment/home.index
Web浏览器:IE、MYIE、FIREFOX、Netscape。
Web服务器:Apache、IIS。
Web: http 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hypertext
而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 程则使用应用层协议进行 通信.
发送进程创建并向网络发 送报文,接收进程接收这 些报文并可能负责回送报 文.
网络应用程序由成对的进 程组成,我们将这两个进 程之一标示为客户机,另 一个标示为服务器;
在给定的一对进程间通信 会话中,发起通信(即在 该会话开始时与其他进程 联系)的进程称为客户机 ,在会话开始时等待联系 的进程为服务器;
服务器接受来自客户端的 TCP 连接
http 报文(应用层协议报文) 在浏览器 (http client) 和Web服务器(http server)之间进行交换
关闭TCP 连接
服务器向客户机发送被请求的文件时,并不保存任 何关于客户机的状态信息(无状态协议)
Web服务器总是打开的,具有固定的IP地址,它服 务于数以百万计的不同浏览器。
并引用了10 jpeg 图片)
1b. 在 上
的http 服务器在 port 80 等待 TCP 的连接请求. “接受” 连
接并通知客户端
2. http客户端发送 http 请求报
文 (包括URL) 进入 TCP 连接插
口(sock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