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城传阅读试题及答案附参考译文周维城传
板块五 学案48 理解文言实词(二)——善于推断,代入比较

学案48理解文言实词(二)——善于推断,代入比较复习任务 1.掌握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2.掌握两类实词题型的答题方法。
考情微观见学案47活动一掌握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一)语境推义语境推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一个多义词在句子中的上下文来确定该词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利用语境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马文升)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明史·马文升传》):朝官/望其项背(2)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
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
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
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吕氏春秋·慎行》):讨伐(3)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
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
宿(指传主胡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宋史·胡宿传》):责备解析(1)“班列”原指“朝班的行列”,又可指“朝廷”或“朝官”,这里根据上下文可译为“朝官”。
“望”作为动词,有“看”“期望”等义,联系前文“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在这里“望”是“望其项背”义。
(2)“诛”是“杀”义,单看它在这个句中很恰当,但结合大语境,尤其是结合下文看,解释为“杀”讲不通,因为庆封逃到鲁国了,因此“诛”在这里应解释为“讨伐”。
(3)将“诮”解释为“讥诮,讽刺”,仿佛顺理成章。
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一是因为“诮”的常用义为“讥诮”;二是因为将“讥诮”义代入句中,说通判、僚吏处事不当,使得胡宿“讥诮”他们,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全面联系语境,特别是准确把握下文胡宿所说的一番话,就可以判定“诮”解释为“讥诮,讽刺”是否正确了。
揣摩胡宿话语的意思,是直接指出通判、僚吏的错误,这不是在“讥诮,讽刺”,而是在“责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周 维 城 传答案详细解析

文言文答案详细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
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
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
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
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
三百金立罄。
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有删节)【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
②肆:店铺。
③脱:偶尔。
④嘿(mò):悄悄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及属.稿属:撰写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答案】D。
【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周维城传阅读试题及答案附参考译文周维城传

周维城传阅读试题及答案附参考译文周维城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
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
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
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百金立罄。
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及属稿属:写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分)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周维城传(清)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 .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 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 .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 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 .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 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杜 .文章最后一句表明, 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答案 答案]A 答案 [解析 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表述与 解析]“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 解析 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 文本不符,文本中说周维城的祖先是绍兴人, 文本不符,文本中说周维城的祖先是绍兴人,迁 徙到杭州后才开始世代经商。 徙到杭州后才开始世代经商。
2010年高考语文福建卷文言文阅读 年高考语文福建卷文言文阅读
周维城传(清) 周维城传(
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侯:古代用 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 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 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 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 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 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 毁坏;破坏 其家, 破坏) 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荡:毁坏 破坏)其家, 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无聊: 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无聊: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益跅驰①不问生产(生产: ),益跅驰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益跅驰①不问生产(生产: 犹生计),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 ),遂大困 犹生计),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 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无所:没有地方, 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无所:没有地方,没 有处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 有处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 学贾。晨有老人过肆② 与之语,奇之, 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②, 与之语,奇之,立许 许字:许配)以女。 字(许字:许配)以女。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
嘉祐..末,为监察御史。
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
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
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神宗即位,徙知庐州。
熙宁三年,至京师。
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
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
”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
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1)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2)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太和四年,丁父忧..免。
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
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
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
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
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杨嗣复》,有删改)(1)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2)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
文言文翻译注意

C .是岁,大有年.年:收成D .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总:统领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3分)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④⑤D .②③⑥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 .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 .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督的钦敬。
D .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4、(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B 3A (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高考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六文言文翻译的破解第二节

第一编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六、文言文翻译的破解第二节准确翻译虚词一、(20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
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
及归,公又请殿将。
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
武康为公令于HY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曰:“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④。
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
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明道元年,除观察使。
HY人挟内诏,求为HY吏。
公争曰:“HY人敢挟诏以干HY制,后不可复治;且HY吏不可使求而得,得那么HY人必大受其侵。
〞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
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
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签署枢密院事。
公固辞:“武人不学,缺乏以当大任。
〞始,人或者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
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
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HY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
或者闻孔道辅死,以告曰:“是尝害公者,今死矣。
〞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
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决然有不可犯之色。
及就之,温如也。
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
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HY。
善治HY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
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
②护:统率。
③帖:安定,顺从。
④按辔:扣紧马缰缓行。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轻视B.除.观察使除:授予官职C.继迁兵相随属.属:连接D.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解析薄,迫近,引申为进攻。
2010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6分(1既见复关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5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2. 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2-5题。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挥侯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 抑郁无聊,益跅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
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 ,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 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 能行其德, 有长者行。
尝有与同贾者归, 丰既资之, 已而或检其装, 有丰肆中物, 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 贾于富阳。
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
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维城传阅读试题及答案附参考译文周
维城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
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
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
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肆②,与
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
食必亲视,然后进。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
即又至。
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
视母颜色怡,乃大喜,
又久之,然后退。
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
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
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
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
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
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百金立罄。
二人者,今以问富
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及属稿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分)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
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
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
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
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
缺少仁义之士。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分)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4分)译:
答案: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需
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
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误区警示: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
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答案:d
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答本
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
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了
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
所以选择b项。
②③
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
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
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②③⑥的选项可以排除。
误区警示:本题的误区在于一是考生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到位,二是
对选择标准不明确,没有扣住“美好德行”来选,或是张冠李戴把⑥
当成周维城的事迹
答案:b
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
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
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对原文理解不透彻,并且不能找出解题的
敏感信息点。
答案;a
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
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
留给的意思。
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
肆,是名
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
误区警示:本题的答题误区在于对重点字词错译、漏译;再就是翻
译的辞不达意做不到文从句顺。
参考答案:(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
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参考译文]:
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知县恽侯请我编写县志。
还没完稿,恽
侯奉命调离,我离开了富阳。
富阳人高傅占,对我叙述的关于周维
城的事特别详细。
因此为他的事迹做传,用来遗留给后来的修县志
者作参考。
周丰,字维城,他的祖先是绍兴人,家有资才。
父亲叫周重章,火
灾烧得他倾家荡产,流亡寄寓在富阳,精神郁闷无所寄托,越发消
沉灰心,不再置办产业谋生。
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周丰
还是小孩时,有一天很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归来,就把父亲的脚放
到怀中来睡觉。
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学习经商,早晨有位老人
路过集市,和他谈话后,认为他品质非凡,
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周丰侍奉母亲,坐卧行走,都要先了解她
的要求,饮食必定亲自看她吃过,自己才吃,事务虽然繁多,一定
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母亲有时候不顺心,端坐着不说话,周丰显得非常害怕。
看母亲的脸色高兴了,才快乐起来,又过
了好久放心后才退下,后来遇到他的子孙,说周丰每次就寝前,必
定呼唤他的母亲;将要睡醒时,也是如此。
他自己一点也没意识到。
周丰四十二岁那年,经过吴山,有个看相的人观察了他很久,拉着
他的手说:“你的这只手纹理如丹砂,大概隐藏有很深的德行,命中
当有子,家道富贵康宁,从现在就要开始了。
”周丰做生意致富,生
有子二人,孙六人,年纪八十四岁时死去,像相面的人说得一样。
周丰在乡里表现出很好的德行,有长者的风范。
曾经跟一起做生意
的人回家,周丰已经资助了那个人,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
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丰,周丰急让他象以前那
样藏好,告诫不要说出来,象以前那样对待那个人。
高傅占说:“富阳人多称赞周丰能施财给别人。
然而周丰曾经说:‘我
愧对吴翁、焦翁。
’”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经商。
每到年终时,夜里
怀揣金子走到里巷,见到贫家,默不作声地把金子放到门里,不让
贫家知道。
焦翁是江宁人,挟带三百金至到富阳做生意。
当时江水
暴发,焦翁呼喊渔夫,救1个人给1金。
几天后,找到几个人,留
在酒肆中,让他们饮食,等结束后送给钱财打发他们。
这二人,现
在问富阳人,却不知道了。
周丰又曾经说:“我有生以来,对人家了
解我很是感激。
”
唉,市巷中也是不缺乏有德之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