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弈》PPT课件(2015年3月1日定稿)
合集下载
《学弈》PPT课件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 生非常专心, 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 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 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 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 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 不是这样的。
看图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文言文两则
学弈
弈:下棋
导入新课
yì
弈
下 棋
围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读
学 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 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专心致志成功 三心二意失败
《学弈》PPT【完美版课件】

14文言文二则二人学弈师从弈秋学习之理贵在专心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成功另一人三心二意失败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的好一个学的不好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14 文言文二则
自读《学弈》,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wéi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 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14 文言文二则
不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句意: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 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14 文言文二则
同“欤”,句末语 气词,表示疑问。
这样。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全国。
善,善于。善于 下棋的人。
(课后第二题)
句意: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句话包含哪些信息?
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
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弈秋。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春秋时期鲁国
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 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 时下棋的第一高手。
14 文言文二则
孟子名句节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 文言文二则
一、解释词意。 弈:下棋 善:擅长 援: 引、拉 弗若:不如
诲:教导 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俱:一起 然:这样
14 文言文二则
14 文言文二则
通读课文,我们发现文中有很多 “之”字,找一找,说一说它们的意 思有什么不同?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14 文言文二则
自读《学弈》,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wéi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 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14 文言文二则
不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句意: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 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14 文言文二则
同“欤”,句末语 气词,表示疑问。
这样。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全国。
善,善于。善于 下棋的人。
(课后第二题)
句意: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句话包含哪些信息?
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
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弈秋。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春秋时期鲁国
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 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 时下棋的第一高手。
14 文言文二则
孟子名句节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 文言文二则
一、解释词意。 弈:下棋 善:擅长 援: 引、拉 弗若:不如
诲:教导 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俱:一起 然:这样
14 文言文二则
14 文言文二则
通读课文,我们发现文中有很多 “之”字,找一找,说一说它们的意 思有什么不同?
学弈-ppt课件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2)读出节奏
学弈
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
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惟也/弈。秋使之/弈为秋听/诲/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课听件2之023-,202一4学年心一统以心编版为以6年/为级有语/文鸿有下鹄鸿/鹄将/至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虽/虽与/之与/之俱/学俱,学弗,若之矣。为是为/是其/智其/智弗/若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4 学 弈
《孟子·告子上》
孟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
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孟 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记录了 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谈话导入
篆书
深化认请识同学们快速找出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 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习态度
专心致志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三心二意
讲故事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一 个故事吗?
(3)读出滋味
1.读简体竖排有节奏版本。
1个人读 2.男女对读
学 弈
2.读竖排无标点、无节奏符号版本
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自学要求:结合注释了解故事的意思。
[注释:]
尝:曾经
轩冕:大官乘坐的车子
故:原来的样子
废:放下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2)读出节奏
学弈
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
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惟也/弈。秋使之/弈为秋听/诲/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课听件2之023-,202一4学年心一统以心编版为以6年/为级有语/文鸿有下鹄鸿/鹄将/至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虽/虽与/之与/之俱/学俱,学弗,若之矣。为是为/是其/智其/智弗/若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4 学 弈
《孟子·告子上》
孟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
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孟 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记录了 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谈话导入
篆书
深化认请识同学们快速找出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 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习态度
专心致志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三心二意
讲故事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一 个故事吗?
(3)读出滋味
1.读简体竖排有节奏版本。
1个人读 2.男女对读
学 弈
2.读竖排无标点、无节奏符号版本
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自学要求:结合注释了解故事的意思。
[注释:]
尝:曾经
轩冕:大官乘坐的车子
故:原来的样子
废:放下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
六年级语文下册14课文言文二则(学弈)(共26张PPT)

课文研读
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学 弈
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弗若:不如。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 前一个学得好。
课文研读
六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年
级
非然也。
语
文
下
册
学 弈
为:因为。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里读yú。
然:这样。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册
学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弈
•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学弈》新课导入
总结技巧(一) 下 载 后 此 页 可 删 除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文言文,题掉目叫做《学弈》。在开始这 篇文言文的学习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的棋艺也大师可弈编秋的辑故修事改?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地学习这篇文言文,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样可以让文章更加有重点和条理,避免偏离主题或文不对题。
2《学弈》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小学升初板中书的“作学文弈选”材技,巧请如同下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学弈)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 只听弈秋的教导。
课文研读
六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年
级
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语
文
《学弈》文言文二则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 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 道的理论。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援射
左右 结构
射俱 援
我会写
俱 弗矣
上下 结构
上下 结构
弗
矣
shè
射
笔顺 组词 射箭 造句: 他射箭的功夫了得。
你下过棋吗?如果下过的话, 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学会的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 看看古人是怎么学的吧!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 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 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 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一起
弗 若 之 矣。
不如
了虽与Biblioteka 俱学,弗若之矣。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这样的结果你猜到了吗?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 的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
他,后一个人
为 是 其 智 弗 若 与?
谓,说
吗
这样 曰:非 然 也。 说 不是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 “秋”是人名,因为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 全国。 鸿鹄: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鸿鹄
词语解释
缴(zhuó): 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
可以将箭收回。
弗若:
不如。
与:
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然:
这样。
《学弈》PPT教学课件

个人背景
孟子在游历各国时,目睹了社会上种种不公和弊端,深感教育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目的
通过《学弈》这篇文章,孟子强调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对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学弈》的内容解析
02
总结词
概述《学弈》的主要内容
详细描述
文章讲述了两个人学习下棋的不同经历,一个专心致志,最终学有所成;另一个心不在焉,最终一无所获。通过对比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专心致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私学兴起,士人注重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技能。
03
02
01
背景介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作者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身份
《孟子》共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等。
著作
作者介绍
பைடு நூலகம்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活跃,百家争鸣。
译文
总结词
这篇文言文的解读准确把握了原文的含义,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详细描述
在解读中,分析了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善”、“诲”、“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等,解释了它们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同时,解读还结合了现代教育的理念,阐述了这篇文言文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学弈》ppt教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学弈》的背景与作者 《学弈》的内容解析 《学弈》的译文与解读 《学弈》的课堂互动教学 《学弈》的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学弈》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学弈》的背景与作者
孟子在游历各国时,目睹了社会上种种不公和弊端,深感教育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目的
通过《学弈》这篇文章,孟子强调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对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学弈》的内容解析
02
总结词
概述《学弈》的主要内容
详细描述
文章讲述了两个人学习下棋的不同经历,一个专心致志,最终学有所成;另一个心不在焉,最终一无所获。通过对比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专心致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私学兴起,士人注重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技能。
03
02
01
背景介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作者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身份
《孟子》共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等。
著作
作者介绍
பைடு நூலகம்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活跃,百家争鸣。
译文
总结词
这篇文言文的解读准确把握了原文的含义,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详细描述
在解读中,分析了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善”、“诲”、“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等,解释了它们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同时,解读还结合了现代教育的理念,阐述了这篇文言文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学弈》ppt教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学弈》的背景与作者 《学弈》的内容解析 《学弈》的译文与解读 《学弈》的课堂互动教学 《学弈》的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学弈》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学弈》的背景与作者
《学弈》(免费)PPT课件

思援[yuán]弓缴[zhuó]而射之 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
2021
5
【字、词义和译文 】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弈秋: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弈秋。
②通国: 全国。
③之: 的。 ④善: 善于,擅长。
⑤弈: 下棋。 ⑥者: 的人。
译文:弈秋是全20国21 下棋最好的人。
4、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为:因为。 ②其:指那个不专心学习的人。
③与: 相当于“吗”,表疑问或反 译文:问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5、曰:非然也。
①曰:说,答。 ②非然:不是这样。
译文:
答到:不是这样的。
2021
9
【课后练习】
1、想一想
为什么两个人一同向弈秋学弈,而成绩却不一样?
答:学得差的那个人不是因为智力不如学得好的人, 而是因为没有专心去学。这说明只有专心致志,才 能学到真本领。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2021
20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谓,说。
其:他,指后一个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2021
21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为是其智弗若与?
2021
2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的 内容。再联系实际,说说学习本课
的。
2021
26
阅读短文: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 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 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 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 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2021
5
【字、词义和译文 】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弈秋: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弈秋。
②通国: 全国。
③之: 的。 ④善: 善于,擅长。
⑤弈: 下棋。 ⑥者: 的人。
译文:弈秋是全20国21 下棋最好的人。
4、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为:因为。 ②其:指那个不专心学习的人。
③与: 相当于“吗”,表疑问或反 译文:问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5、曰:非然也。
①曰:说,答。 ②非然:不是这样。
译文:
答到:不是这样的。
2021
9
【课后练习】
1、想一想
为什么两个人一同向弈秋学弈,而成绩却不一样?
答:学得差的那个人不是因为智力不如学得好的人, 而是因为没有专心去学。这说明只有专心致志,才 能学到真本领。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2021
20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谓,说。
其:他,指后一个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2021
21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为是其智弗若与?
2021
2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的 内容。再联系实际,说说学习本课
的。
2021
26
阅读短文: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 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 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 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 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学弈》ppt课件(免费)

4、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为:因为。 ②其:指那个不专心学习的人。
③与: 相当于“吗”,表疑问或反 问。
译文: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5、曰:非然也。
①曰:说,答。 ②非然:不是这样。
译文:
答到:不是这样的。
精选版课件ppt
9
【课后练习】
1、想一想
为什么两个人一同向弈秋学弈,而成绩却不一样?
②诲:教,教导。
③其: 他们。指学弈的两个人。
④惟: 只。
⑤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他们中的一个人一
心一意,聚精会神地学习,只要弈秋讲的,他都
专心地听着。
精选版课件ppt
7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hónɡ]鹄[hú]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 ①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②鸿鹄:天鹅。 ③援: 拉、拉开。 ④弓缴弓:箭(“缴”本指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的
考一下。
精选版课件ppt
24
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1.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鸿鹄 )
3.虽与之俱学 ( 前一个人 )
4.弗若之矣
( 前一个人 )
精选版课件ppt
25
全文解释: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 教两个人学习下棋,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 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 虽然在听着弈秋的教导,可是他心里一直 认为天鹅会从头顶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 。虽然他同前一个人在一起学习,学习的 效果却不如前面的人好。能说这是他的聪 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
箭)。 ⑤射之:指鸿鹄。 ⑥虽与之:他,指那个专心学习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 的 善于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 (让) (教导) (其中) 志,
(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然)(弈秋的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天鹅) (引,拉)(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一起)(不如)(了)
为 是 其智 弗 若
(说)(不是)(这样)
与?
读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 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的人。
文言文两则
学弈
弈:下棋
导入新课
yì
下 棋
弈
围棋
作者简介
提出“民贵君轻”说。重视
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被认为 儒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 “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我会认
yì yǔ jù
fú
yǐ
学弈 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yú
huìhó nghú zhuó 诲 鸿鹄
弓缴 弗若与
【字音】
思援[yuán]弓缴[zhuó]而射之 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字逐句,理解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说说“之”和“其”各当什么讲
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 思援弓缴而射之( 天鹅 ) 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
其一人专心致志( 其中 为是其智弗若与( 他的,指后一个人
之
) ) )
其
练一练
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学弈》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 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
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
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吗?说:不是这样的。
主要内容
(因为)(他的,指后一个人) ( 吗)
曰:非 然 也。
注释
弈:下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 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之:的。善:善于, 擅长。者:的人。使:让。诲:教导。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虽:虽然。之: 指弈秋的教导。鸿鹄:天鹅。援:引,拉。缴: 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他,指前一个人。俱: 一起。弗若:不如。矣:了。为:因为。其:他 的,指后一个人。与:吗。曰:说。非:不是。 然:这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 全国。 之: 的。 善: 善于,擅长。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使: 让。 诲: 其: 其中。 教 导。 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 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 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 只听弈 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 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1.一人虽听之 ( 弈秋的教导 )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鸿鹄
3.虽与之俱学
4.弗若之矣
( 他,指前一个人 )
( 他,指前一个人 )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专心致志成功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三心二意失败
总结
通过读《学弈》,有哪些收获?
道理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 意。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 他,指前一个人。
俱: 一起。 弗若: 不如。
矣: 了。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 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 一个学得好。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 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 吗?说:不是这样的。
弈 秋,通 国 之 善 弈者 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接着写弈
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
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 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 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为是其智弗若与?
看图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文言文学习方法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 (让) (教导) (其中) 志,
(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然)(弈秋的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天鹅) (引,拉)(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一起)(不如)(了)
为 是 其智 弗 若
(说)(不是)(这样)
与?
读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 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的人。
文言文两则
学弈
弈:下棋
导入新课
yì
下 棋
弈
围棋
作者简介
提出“民贵君轻”说。重视
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被认为 儒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 “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我会认
yì yǔ jù
fú
yǐ
学弈 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yú
huìhó nghú zhuó 诲 鸿鹄
弓缴 弗若与
【字音】
思援[yuán]弓缴[zhuó]而射之 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字逐句,理解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说说“之”和“其”各当什么讲
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 思援弓缴而射之( 天鹅 ) 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
其一人专心致志( 其中 为是其智弗若与( 他的,指后一个人
之
) ) )
其
练一练
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学弈》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 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
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
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吗?说:不是这样的。
主要内容
(因为)(他的,指后一个人) ( 吗)
曰:非 然 也。
注释
弈:下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 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之:的。善:善于, 擅长。者:的人。使:让。诲:教导。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虽:虽然。之: 指弈秋的教导。鸿鹄:天鹅。援:引,拉。缴: 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他,指前一个人。俱: 一起。弗若:不如。矣:了。为:因为。其:他 的,指后一个人。与:吗。曰:说。非:不是。 然:这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 全国。 之: 的。 善: 善于,擅长。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使: 让。 诲: 其: 其中。 教 导。 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 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 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 只听弈 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 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1.一人虽听之 ( 弈秋的教导 )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鸿鹄
3.虽与之俱学
4.弗若之矣
( 他,指前一个人 )
( 他,指前一个人 )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专心致志成功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三心二意失败
总结
通过读《学弈》,有哪些收获?
道理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 意。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 他,指前一个人。
俱: 一起。 弗若: 不如。
矣: 了。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 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 一个学得好。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 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 吗?说:不是这样的。
弈 秋,通 国 之 善 弈者 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接着写弈
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
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 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 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为是其智弗若与?
看图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文言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