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三)】纸丫鬟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150字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150字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内容包含神、仙、鬼、鬼,以及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传奇故事传奇故事的出处大体上就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就是侠客、清官、贪官为老百姓所高度关注的人物。
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存有爱情故事、机智人基金那比较适宜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就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有著一种崇拜的心理。
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更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
公案故事公案故事的广泛流传,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着莫大的关联,老百姓无不盼着有为民说话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寄托。
至了现代,公案故事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也就是流传甚广。
民间故事可以分后五类,即为: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就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就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落和人们为谋求存活、提升生产能力而产生的重新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主动建议。
内容包含神、仙、鬼、鬼,以及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传奇故事传奇故事的出处大体上就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就是侠客、清官、贪官为老百姓所高度关注的人物。
这类故事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通常老百姓搞没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够顺利完成。
生活故事生活故事都就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存有爱情故事、机智人基金那比较适宜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就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有著一种崇拜的心理。
民间传说故事(精选10个)

民间传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一):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一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
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样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
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
”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之后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齐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
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
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此刻,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
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必须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能够上天宫去找织女了。
”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但是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老爷丫鬟生米煮成熟饭

老爷丫鬟生米煮成熟饭引言在古代中国的宫廷,丫鬟们是宫女中最低级别的存在,常被称为“老爷丫头”或“老爷丫鬟”。
她们的生活极为贫困,常常忍受着各种欺压和苦难。
然而,在这些艰难的条件下,有些丫鬟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我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老爷丫鬟的故事,展示她们如何用生米煮成了熟饭。
一、坚韧不拔的丫鬟在古代中国的宫廷中,丫鬟常常是女性中最卑微的一群。
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和困难绝非常人所能理解。
然而,一些丫鬟并没有被这样的环境打败,她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坚韧和毅力。
1. 筠竹筠竹是一位宫女,被分配到后宫中侍奉皇后。
她并没有被这个低微的身份所击倒,相反,她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她利用自己零散的时间阅读书籍,学习经史文化,甚至还学会了一些琴棋书画。
最终,她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皇后的赏识,成为皇后的得力助手。
2. 紫儿紫儿是一位在宫廷中被忽视的丫鬟,外貌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
然而,她却有一颗无私的心,经常帮助其他丫鬟解决问题和困难。
她用自己的善良和帮助他人的行为赢得了其他丫鬟的信任和认可。
最终,她得到了皇后的嘉奖,被提升为贵妃的贴身丫鬟。
二、努力学习的丫鬟们在古代的宫廷中,丫鬟们通常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有些丫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她们努力学习,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 素娥素娥是一位被分配到皇宫的丫鬟。
尽管她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她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
她每天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学习,通过读书和听取贵妃的讲经的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她的坚持和努力让她成为了贵妃的贴身丫鬟,并且得到了皇后的器重。
2. 苏儿苏儿是一位平凡的丫鬟,在她的眼中,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她主动向贵妃请教问题,寻求学习的机会。
贵妃看到了她的求知欲望,为她安排了一位教师,开始了正式的学习生涯。
苏儿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皇后的得力助手。
最新四大民间故事6篇

四大民间故事6篇四大民间故事6篇四大民间故事(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阅读检测题一、填空题:1.孟姜女出生在长城一带。
2.孟姜女的丈夫名叫。
3.传说孟姜女是一户姓人家的瓜长到了姓人家,瓜熟自裂,出来个小姑娘,取名叫。
4.范喜良死后被埋在。
5.孟姜女看到长城根下满是。
6.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
7.牛郎从小与相依为命,他对照顾得很周到。
8.织女是被抓走的,她和牛郎以及孩子是被王母娘娘的玉簪划的隔开的。
9.每年的,牛郎织女会在相会,这一天又称为。
10. 法海是的和尚。
二、选择题:1.孟姜女第一次遇到范喜良的地点是()。
A、花园? ?B、菜园? ?C、果园2.范喜良躲在孟姜女家花园的原因是()。
A、逃婚? ?B、躲抓壮丁? ?C、躲仇家3.孟姜女喜欢范喜良的理由是范喜良()。
A、拥有财富? ?B、眉清目秀? ?C、读书好,勤快能干4.范喜良被抓壮丁是在和孟姜女结婚的()。
A、要入洞房之时? ?B、三个月后? ?C、有了一个孩子后5.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最终是如何对她的?()。
A、杀了她? ?B、囚禁了她? ?C、要娶她为妃6.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的一项劳役。
A、最为残酷? ?B、最为轻松? ?C、最为省钱7.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
A、痛恨? ?B、喜爱? ?C、赞美8.祝英台是在()游学时,结识梁山伯并成为好友的。
A、长沙? ?B、绍兴? ?C、西湖边9.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化作一对()吃光了双双飞去。
A、蜻蜓? ?B、蜜蜂? ?C、蝴蝶10.法海因为()一心要把许仙和白娘子夫妇拆散。
A、看上了白娘子? ?B、嫉妒白娘子? ?C、替天行道三、判断题1.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看到范喜良被衙役殴打。
? ? ()2.孟姜女哭倒长城,露出范喜良的尸体。
? ? ()? ?3.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是织女和牛郎变的。
? ?()4.牛郎带着孩子骑着老牛追赶织女。
辽宁葫芦岛民俗与传说

辽宁葫芦岛民俗与传说葫芦岛的传说葫芦岛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国家36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海岸线长达261公里,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景观众多,生态宜居。
据传说在很久以前,也不知道是什么年月,葫芦岛上有两只百灵鸟,在海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修仙,好不容易修出人体来了。
男的是韩湘子,列仙班已成正果。
女的是林英,道修半仙前路遥。
某日,韩湘子赠林英一颗东海龙珠,林英把头靠在韩湘子的肩上,韩湘子摸了摸她那“疑是东岳泰山峰,似有黄果瀑布声”的黑里透棕的披肩秀发,二人相抱对着大海指天盟誓:“海枯石烂永相依,天塌地陷双翼飞!”然后含泪惜别,韩湘子去了终南山,林英去了天乳山。
日久天长,林英想念韩湘子,在自家的后花园焚烧排香,对天祈祷。
香烟缭绕上蓝天,化作一纸芳笺飘落在终南山上。
韩湘子思念林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看芳笺上的手迹和泪痕,是林英手书唐·张籍的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韩湘子为了试探林英的情心,变成一个云游道士,掉胳膊拐腿,老年痴呆的样子,悠了悠一时半刻就来到了林家门口去化缘。
丫鬟秋白禀报林英:“小姐,门口有个疯癫老道化缘,说是不化斋不化饭,化和小姐见一面。
”林英天生丽质,仙凡倾心,虽然是半仙之体,红尘难脱情未了。
此时,她正在和一个凡夫俗子赏花散步,不知道是韩湘子接笺而来,对丫鬟秋白的禀报未作理会。
韩湘子在门口等了许久,不见林英出来,掐指一算什么都明白了。
此地不可久留,摇身一变,驾丹而去。
林英聪明伶俐,已是半仙之道。
韩湘子在门口掐指算计惊动了她的芳心,急忙抬头一看,韩湘子已遥上云端。
急得她直跺脚,大声哭喊道:“韩兄啊,你快回来呀,小妹跟你上天台!”韩湘子在云天之上的应答声回荡长空:“小妹啊,凡夫俗子毁了你的仙体,你肉眼凡胎怎么能够上天台?等着吧,铁树开花,为兄再次度你上天来!”韩湘子随手抛下一方诗笺警世,诗曰:“云游道士乳山行,不为化斋把饥充。
[婢女春桃]婢女
![[婢女春桃]婢女](https://img.taocdn.com/s3/m/fa69203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43.png)
[婢女春桃]婢女婢女一:中国神话故事《婢女妙女》唐代贞元元年五月,宣州旌德县一家姓崔人家,有一个婢女,名字叫妙女,年纪大约十三四岁,长得风姿绰约,美丽动人。
一天晚上,她在院子里的井边打水,忽然看到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
这个和尚一看见妙女,就用锡杖一连打了她三下。
妙女惊恐而倒,心痛万分,不一会儿就昏迷过去了,针灸也没有使她产生知觉。
过了几天略强些,又上吐下泻不止。
等到病愈以后,妙女就不再吃饭了,吃了就呕吐。
只吃四川本地生产的葵花和盐茶。
不久她清瘦开朗,脸色鲜艳美丽,说起刚昏迷的时候,看见一个人领着她乘着白雾到了一个地方,那里宫殿森严,鳞次栉比,好似西方的极乐世界。
其中的天仙,大多是妙女的族人。
妙女说自己本来是提头赖吒天王的小女儿,因为泄露了天门里的事,所以把她贬降到人间,已经两次投生了。
赖吒王姓韦名宽,级别高,号称上尊。
夫人姓李号善伦。
东王公是他的叔叔,名叫括,排行第八。
妙女自称小娘.说她的父亲与亲族一同到人世周游来寻找她,如今在这里才把她找到。
先前看到的那个和尚,打她的腰上是想让妙女吐泻腹中污秽的俗气,然后能够升天。
天上的住处华丽繁盛,各有姻亲和奴婢,与人间没有什么不同。
她所使用的奴仆名叫群角,婢女名叫金霄、偏条、凤楼。
她前世生有一个儿子,名叫遥,见到了互相依然认识。
昨天来的时候,在金桥上与儿子告别,赋了诗,只记得两句:“手攀桥柱立,滴泪天河满。
”有时她自己吟咏,悲伤得不能控制自己。
这样五六天她就病倒了,开始叙说前世的事。
有一天,她忽然说上尊与她母亲和诸位天仙以及仆人等,全来参见感谢妙女的主人。
这些人就附妙女之体说:“小女愚昧,落在人间,蒙你们照顾,无限惭愧。
”崔家之人开始时很惊慌,过了很久,才跟他们这些仙人答话。
仙人们都依凭妙女之口叙说,又说:“暂借小女子的身体和世间的语言,来答谢各位对妙女的照顾。
”虽然这些话都是由妙女一个人自己说的,可是,那位上尊的话语,就是男人的声音气概;善伦阿母说话,就是女人的声音,他们的语音各有变化。
经典传说故事民间故事5篇

经典传说故事民间故事5篇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经典传说故事大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经典传说故事大全1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
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
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
他看看镬里的汤团浮起来了,便拉开嗓门叫起来:“吃汤团罗,吃汤团罗!大汤团一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听一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了。
有的人说:“老头儿呀,你喊错啦!快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格换一换吧!”吕洞宾听也不听,照样叫:“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
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堆里来。
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也要吃。
但是大汤团卖光了,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
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在碗里,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口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咕碌碌”滚转起来了。
小伢儿高兴死啦,舀起汤团正想吃,那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了。
小伢儿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不吃东西。
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卖汤团的人。
吕洞宾风了哈哈一笑,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喝起:“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
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碌碌”滚下西湖去了。
在断桥的下边,有一条白蛇在修炼。
白蛇修炼了五百年,有了灵性,她常常伸出头来,望着人间,见西湖上风和日丽,游人很多;男也有,女也有,老也有,少也有,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有的看景致,有的荡湖船,有的植树,有的栽花,有的谈笑取乐,也有的忙着做营生…白蛇眼看这人间的繁华景象,心中十分羡慕。
民间故事《纸人》

民间故事《纸人》县城有个扎纸匠,因为纸扎手艺非常好,大家都叫他姚钱树,妻子走的早也没给他生个一男半女,他常说:今生无儿无女,倒也逍遥自在,姚钱树的日常生活挺有规律,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戏院听戏,下午去纸扎铺,一边扎纸人,一边招呼客人,日子虽然自在,但时间长了也觉得枯燥乏味,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另外一种活法。
这天半晌姚钱树去戏院听戏,走到半路看到几个小孩打了起来,走过去一看是几个孤儿在抢一个包子,姚钱树看到他们个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心里很不是滋味,然后拿了些银子给几个小孩,一人买了五个,并告诉他们说:以后饿了就去姚记纸扎铺找我,下午姚钱树去铺子,远远看到几个小孩在门口站着,姚钱树把他们领进铺子,就这样几个孩子跟姚钱树结下了不解之缘,转眼几年过去了,几个小孩也都拜他为师,有天下午姚钱树正在扎纸人,店里来了一位老头,看上去六十岁左右,没等姚钱树开口,老头先说话了:要是个丫鬟,烧给他过世的妻子,姚钱树看他穿着不凡应该是个富户,就说:没问题,晚上就能扎好,您府上在哪?明天我找人送到府上?老头听了之后没有回答他,却是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又叹了口气,姚钱树不解的问:这位老爷为何看了我叹气呢?老头说:我看你脚步虚浮气息紊乱,这乃是魂魄离体之兆,怕是你大限将至了,姚钱树听了之后感觉这人是个江湖骗子,于是不冷不热的说:既然天数已定,我也没什么好担忧的,说着拿来一本小册子,上面画着各种模样的人,问老头看上哪种长相的丫鬟,老头翻了几页之后选定了纸人的模样,姚钱树说:好,留下地址明天找人给你送过去,老头说:三日之后我自己来取,她们还有事要做呢!钱先给你,说完老头就离开了。
老头的话让姚钱树非常疑惑,明明今晚就能做好,他为什么非要等三天呢?还说她们有事要做,她们指的是纸人吗?姚钱树越想越疑惑,索性不想了,开始扎起纸人来,很快两天过去了,晚上姚钱树准备去听戏,一只脚刚跨过门槛,突然感觉眼前一黑,然后就栽倒在地,迷糊中姚钱树听到一阵铁链在地上拖动的声音,而却越来越近,睁眼一看两个身影来到他面前,身穿一黑一白的衣服,伸着长舌,一个头上写着索命,另一个写着追魂,姚钱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不是人们常说的黑白无常吗?难道那老头说的是真的?我真的死了吗?刚想起身却发现身体飘了起来,看到地上的自己,他知道自己真的死了,这时黑白无常拿着生死簿对照了一下,随后将铁链绑在他身上,拉着他往外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丫鬟
一
清光绪十二年,混混儿扈成受了三年牢狱之苦,被释放回到了家乡兴济镇。
兴济镇在当时也是一繁华重镇,扈成是一孤儿,吃百家饭长大,但他在成人后并无感恩之心,在兴济镇胡作非为,后因奸淫一寡孀,锒铛入狱。
入狱后的扈成正巧与一纸匠共囚一室,老人是着名的冀东凤凰纸扎传人,精于巫术、符咒、兆验、占卜,且能招魂、拘魂、礼魂、送魂。
有人怀疑他借助纸扎暗用巫术,被打入大牢。
牢狱里,扈成借助麦秸跟纸匠学会了许多地道的纸扎手艺,出狱后他在兴济镇上开了一家小小的纸作坊,喜庆用的花灯、醒狮、舞龙、风筝;祭鬼神用的纸马、人、屋、家居物品、桥、宝塔、凤鸟鱼虾之类他都能做得来,且融剪纸、绘画、草编、雕刻、裱糊等工艺为一体,由于手艺精湛、得天独厚,糊口度日不成问题。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他的生意给镇上的另一家作坊带来了威胁。
那家作坊的主人名叫焦殿清,他的手艺明显落后于扈成,二人为争夺行市多次发生口角。
为了报复焦殿清,扈成跟过去的地痞混混儿来往甚密,不出一年就坐到了霸主的地位。
不久,焦殿清的铺子莫名其妙地起了一把大火,焦殿清报官后,也没能查出个子丑寅卯来,从此他跟扈成的积怨更深了。
为了谋生,焦殿清不得不把店面修缮后重新开业。
一天,扈成正在街上遛狗,见一女子从一家药店出来,他顿时被这女子花动枝摇的姿容所迷醉。
一打听,原来这女子是焦殿清的女儿,名叫焦小妹。
自从扈成命人烧了焦家的铺子,焦殿清抑郁在心,得了一场大病,焦小妹经常给父亲抓药。
扈成打定主意,一定要把焦小妹娶进门来,看那焦殿清有啥话说。
焦殿清的病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不见起色,这可急坏了焦小妹,她搭乘一顶轿子,到盘古庙为父亲进香祈愿。
盘古庙距离兴济镇十几里,当轿子行进在一片柳树林时,突然窜出一伙强人拦住了去路,两名轿夫被打得鼻青脸肿,倒在地上哭爹喊娘。
这时,扈成哈哈大笑着从树后走了出来,道:“焦小姐是不是受了惊吓,怎么还不下轿呀?”焦小妹在轿子里早就吓得瘫软了。
扈成支走了众人,强行把焦小妹奸污了……
不几日,扈成就托了媒婆去焦家提亲,媒婆被焦殿清骂得狗血喷头。
当他听到媒婆说出焦小妹已是扈成的人了,喊来焦小妹核实,焦小妹泣不成声地道出了原委,焦殿清顿时气得口吐鲜血。
万般无奈的焦殿清只好答应了这门亲事。
结婚的那天,扈成招待完自己的那群狐朋狗友,急不可耐地进了洞房,当他掀开新娘的盖头时,烛光下焦小妹的样子吓了他一跳。
原来,焦小妹用剪刀毁了容,脸上伤口累累,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
扈成对焦小妹失去了兴趣,将其一顿殴打,心性刚烈的焦小妹伤痛交瘁,在半夜里就上吊自杀了!
这事惊动了整个兴济镇,焦家人几乎全姓出动前来闹丧,扈成也组织起他的狐朋狗友们,拿刀动棍想决一死战。
一场惨烈的械斗一触即发,县丞带领捕头和众捕快闻讯赶到,当年就是他伸张正义,办理了扈成的案子,为全兴济镇除害。
而今,扈成成了黑帮老大,并且势力越来越强大,他权衡利弊,在中间当上了和事佬,劝说扈成厚葬焦小妹,又对焦殿清耐心说服,总算了却了此事。
埋葬了女儿,焦殿清大口地吐着鲜血,几乎完全崩溃了。
相关整本阅读/ebook/383b3a7efe4733687e21aa53.html
二
到了夜里,迷迷糊糊的焦殿清突然被一个喊声惊醒:焦老板可想惩治那扈成贼子?
焦殿清睁开昏花泪眼,只见摇曳油灯下,出现了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
焦殿清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