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地名文化初探
浙江宁波奉化方桥何家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

足、釜、鼎、罐、支座等。 第⑧层:土质较粘湿,土色黑灰,夹杂大量细小
铁猛结核和草木灰。厚5-40厘米。全方分布。出土 遗物较多,以夹砂或夹炭黑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灰
考
陶。器形主要见有釜、鼎、支座、罐等。
第⑧层下为青淤泥生土层。
古
二、遗迹遗物
根据地层堆积形成的早晚,结合遗迹相互关系
发
和器物组合综合分析,遗址W区遗迹遗物大致可分
0
40米
I
I
I
片等,其中H3出土釉陶敛口钵1件。 第③层:土质较疏松,土色灰褐,夹杂大量铁链
结核,斑块较细碎。厚0-50厘米。因被②层扰乱,仅 局部分布。该层下发现良渚文化墓葬5座。出土遗物 以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包含原始瓷片、印纹硬 陶片等。
第④层:土质较疏松,土色黑褐,夹杂少量铁猛 结核,斑块颗粒较粗。厚0-55厘米。本层上受②层 扰乱,下又扰乱了其他地层,局部直接扰乱至生土。 I、□区不见本层,仅IV区局部分布。该层下发现灰 坑1座。出土遗物以夹砂陶为主,可占70%,器形主 要见有鱼鳍形鼎足、高领圆腹圈足陶罐等。
有用途。在H10.H11.H12和H18中出有木框架构
件.H13.H14和H18内有大量植物腐殖质,坑中出 土器物均较少且破碎,不排除为窖藏或水井的可能。
H2O面积较大,出土大量日常生活炊煮类陶器,可能 原为水塘,后成为抛弃生活垃圾之地。
H11位于IV区T0102北部和T0202南部。平面 近似椭圆形,口径长轴4、短轴3.6,底径长轴3.5、短
57
也立養會2019.01
第⑤层:土质较粘湿,含砂,土色青灰。厚0-50 厘米。淤泥土层,局部分布,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势较
低处,I、II区分布较普遍。本层出土遗物极少,器形 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字形鼎足等。
奉化石门古村景点介绍

奉化石门古村景点介绍
奉化石门古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
石门古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群落,是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和风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石门古村建于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整个古村落由南门、北门、东门、西门四条街道以及一些小巷组成,形成了一个以“八卦”为中心的布局。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传统的建筑风格,如青砖灰瓦的屋顶、木雕窗棂、红墙绿瓦等。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石门古村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
除了古建筑以外,石门古村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岭上古寺,这是一座建于明朝的古寺庙,是石门古村的文化象征之一。
这座寺庙建在山坡上,风景优美,气氛庄严,是游客们品味古文化的好去处。
此外,石门古村还有一些古井、古桥、古塔等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游客们可以深入了解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
石门古村也是一个美食之地。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如石门鸭、石门鱼丸、石门烧饼等。
这些小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价格实惠,是游客们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去处。
总的来说,石门古村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古村落。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到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品尝到
当地的美食。
如果您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石门古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明文】我的家乡作文1200字 特色奉化

【说明文】我的家乡作文1200字特色奉化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小城,位于中国浙江温州市,名叫奉化。
奉化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风貌和特色而闻名于世。
奉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这里环境优美,四季如春,山清水秀。
奉化是鱼米之乡,盛产水果蔬菜,尤以柚子、蓝莓、苹果等品质优良而闻名。
每年秋天,山坡上满山遍
野的柚子树都会开满了黄灿灿的果实,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奉化还被誉为“东
方瑞士”,有着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天湖、九峰山等。
天湖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湖水碧绿清澈,湖边湖面犹如一幅画卷,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九峰山是
奉化最高的山脉,山势雄伟险峻,景色秀丽,是许多登山爱好者的必去之地。
奉化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每逢春节,奉化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如烤鱼、炸饭团、桂花糕等。
还有传统的舞龙舞狮、杂耍等表演,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奉化还有一项特色的民间艺术——奉化茶说。
奉化茶说是奉化人民在长期的茶文化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表演形式,以生动的表演和幽默的
语言,讲述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茶的制作过程。
这种形式独特的演出融合了文化、艺术和
娱乐性于一体,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
我的家乡奉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这
里有着美丽的山水,独特的建筑和传统的文化艺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我深爱着
我的家乡,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欣赏奉化这个独特的地方。
【说明文】我的家乡作文1200字 特色奉化

【说明文】我的家乡作文1200字特色奉化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奉化,这个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小城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这里,我和我的家人共同经历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感受到了这个城镇的亲切和热情。
首先,奉化的自然景观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这里拥有着清新的海滨、波涛汹涌的大海、峡谷、山峦和清澈如镜的湖泊。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东海天堂”——奉化的东海景区了。
它占地广阔,海岸线长达数十公里,这里还保存有着2500年前越国王墓和元代陵墓等多处景点。
在海边的长长栈道上,可以看到蓝蓝的大海,可以感受到清新的海风,可以看到无数的海鸥在飞翔。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景区——梅山风景区。
这里风景怡人,峡谷险峻,瀑布清澈如镜,溪流潺潺。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和野营的地方,每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除了自然景物外,奉化的历史文化也是它独特的特色之一。
奉化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手工艺品。
比如说庙会,这是奉化民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活动,每年都会在农历初九、初十这两天,张灯结彩,人们踏青游玩,听戏看戏,品尝特色小吃。
庙会上最有名的就是龙灯舞和腰鼓舞了,这是奉化民间舞蹈文化的代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同时,奉化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手工艺文化的城镇。
奉化的宣纸厂、剪纸、泥人、窑烧等手工艺制作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们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最后,奉化人的热情和友好也是我家乡最大的特色之一。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真正的亲情和友情。
无论是邻里之间还是陌生人之间,相互之间总是能够热情相待。
在这样一个善良、友好、热情的环境中,我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感受到了这个城镇充满人文和浪漫的气息。
总而言之,我的家乡奉化是一个充满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的城镇,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自然、历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它让我感到骄傲,让我深深地热爱着它!。
宁波奉化旅游景点

宁波奉化旅游景点
1. 天童山:位于奉化区境内,是浙江省著名的佛教胜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2. 仙洞天:坐落于天童山脚下,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宗教名胜,是世界文化遗产——“福袋”奉化传奇的发源地。
3. 乌龙峡:位于奉化境内,是新的旅游景区,有美丽的峡谷和瀑布,可以进行徒步旅行和观赏自然风景。
4. 江口街:是奉化的历史街区,保存有许多传统建筑和古色古香的街道,可以体验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5. 西坞风景区:位于奉化的西坞镇,是一个山水田园风光的景区,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田文化。
6. 石狮山:位于奉化区南部,是一个以石狮为主题的风景区,有大型的石狮造型和美丽的植被景观。
7. 奉化博物馆:展示了奉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了解奉化的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
8. 宁波大学奉化校区:宁波大学的分校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也可以参观校园。
9. 东湖湿地公园:位于奉化东湖镇,是一个独特的淡水湿地保护区,有众多珍稀的植物和鸟类。
10.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奉化区东钱湖镇,是一个集
度假、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水上项目、SPA、温泉等多种娱乐设施。
奉化地方特色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美丽的家乡——奉化的地方特色。
奉化,这座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古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奉化,感受她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长河中的奉化奉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这里就设有县治,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奉化孕育了独特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1. 溪口古镇:溪口古镇位于奉化市西南部,是蒋介石的故乡。
这里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有蒋介石故居、溪口中学等。
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2. 雪窦山:雪窦山位于奉化市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山上有千丈岩、三隐潭等自然景观,还有弥勒大佛、千佛洞等佛教文化遗址。
这里风景如画,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 蒋氏故居:蒋氏故居位于溪口古镇,是蒋介石的出生地和成长地。
这里保存了蒋介石的童年记忆和家族历史,是研究民国历史的重要场所。
二、文化瑰宝中的奉化奉化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
1. 奉化戏:奉化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2. 奉化布龙:奉化布龙是一种民间舞蹈,以布料制作成龙的形象,舞动起来栩栩如生。
它源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奉化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
3. 奉化麦饼:奉化麦饼是一种传统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
它源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奉化人民喜爱的美食。
三、生态旅游中的奉化奉化生态环境优美,是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
1. 丹山赤水:丹山赤水位于奉化市西北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2. 滕头村:滕头村位于奉化市东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这里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闻名,是游客体验农家生活的绝佳去处。
奉化文化总结

奉化文化总结1. 引言奉化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东经121°23′至121°52′,北纬26°53′至27°15′之间,紧邻东海。
奉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名人故里等,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宁波地区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奉化文化进行总结和介绍。
2. 奉化民俗文化奉化民俗文化是奉化人民生活和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传统节日、庙会、民间艺术等。
奉化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比如农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度佳节的时刻,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机会。
此外,奉化的庙会也十分有名,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和信众前来参观和祈福。
奉化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舞蹈、歌曲、戏剧等,这些艺术形式展示了奉化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奉化传统手工艺奉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乡,拥有多个传统手工艺品,如宁武剪纸、奉化剔犀、奉化剪纸等。
宁武剪纸是奉化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之一,它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民间艺术品。
剔犀是奉化的特色手工艺品之一,它是用水牛角制作的工艺品,具有独特的纹饰和造型,被誉为“活化石”。
此外,奉化剪纸也是奉化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精美的图案和手工制作而闻名。
4. 奉化名人故里奉化是许多知名历史人物的故乡,这些名人通过自己的才华和贡献为奉化增添了光彩。
比如,清代学者林则徐就是奉化的骄傲。
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改革和教育事业。
他提出“才子不出楚,富儿不务农”的名言,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奉化还是著名诗人陆游的故里,陆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言简意赅、富有情感,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
5. 奉化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奉化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奉化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保护。
浙江奉化:下王渡遗址

围。
■
山东青岛 : 土 山 屯 墓 葬 群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 等单位对土 山屯墓群 进行了抢 救
性考 古发掘 ,共发 掘墓葬 1 0 3座 ,出土 了一批西汉 中晚期至 东汉 时期的遗物 ,其 中遣册 、铅钡 玻璃 质地的 “ 玉片”和公 文木 椟尤为重要 。 木牍 主人是西汉时期一位县令 ,他 曾任 职于徐州和南 京的堂 邑( 今南京六合 ) 。
河北容城 : 南 阳 遗 址
河 北省文物研 究所等单 位对雄安新 区容 城县南 阳遗址 进行 了
考古 发掘 ,发现面积约 1 8 平方公里 的战国、汉代遗址群 ,应 为此时期的一座 中型城市遗址 。已初步确 定遗址东南 角城垣 、 西南角城 垣、南城垣 和西部大型夯 土区 、陶业作 坊区分布 范
山东邹城 : 邾 国 故 城 遗 址
山东 大学文化 遗产研究院和历 史文化学 院考古 系对 邾国
故城址进 行了第二次发掘 , 发掘区位于 “ 皇台 中部偏北 ,
出土 了 8 件新莽时期 ( 公元 9年 )的铜器 ,即诏版 2 件、 货版 l件 、衡 杆 1 件、环权 4件 ,证 明了 “ 皇 台”范围 内应存在汉 代官署 。
址进行 发掘 ,出土遗物 均 为石 制 品 ,达 5 0 0 0件 以上 ,越靠 近 台地 中心 石 制 品数量越 多 , 类型 多样 , 包括 砾石 ( 备料 ) 、 石核 、
石片 、 工具 、 石锤等 , 石 片、 碎屑等废片类产 品居多 。
这是一套反 映石器制作程序 的完整器 物组 合。
浙江奉化 : 下 王 渡 遗 址 宁 波 市 文 物考古研
究所 等单
湖南临澧 : 伞顶 盖 遗 址 位对奉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 自然环境 的 变换 而 演 变。地名 又是 组成历 史精髓 的要 素之一 ,虽是一 个个 简单的名 称 ,却道尽 了地 与人 、地 与事、地 与物 的种种 关 系。奉化地名 也蕴含 着丰 富的 当地 文化 ,反 映 了奉 化所特 有 的文化意 蕴 。从地理地貌 、历 史事实、宗族观 念、宗教 文化等方 面来体会奉化所特 有的文化底 蕴。
4 .“ ● 勇 ” ( n  ̄ n g / y 6 n g ):该字在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和 《 说 文 解 字 》 等 词 典 中 均 未 收 录 , 为 地 方 方 言 用 字 。 应 多
指 山脊 山缝或 弯角地段 。斑竹 乡的长嵋 ( n S n g )头村位 于山 脊 , 根 据 地 理 位 置 而 得 名 。 而 同乡 的腾 嵋 ( y 6 n g )村 ,地 名 来 历 含 义 不 明 , 但 其 地 理 特 点 是 村 西 南 一 带 有 十 里 左 右 连 续 的 山湾 。可见 该字无论从字形 还是村子 的实 际地形地貌上 看 都 与 山有 关 。 除 了这 四个 以 外 还 有 很 多 与 山有 关 的 地 名 : 庄 山 、 锦 山、 上 山 、 畸 山 、 茗 山 ;驻 岩 、 徐 凫 岩 、滑 塌 岩 等 。这 些 都 反映 出了奉化群 山缭绕 的景象 。 ( 二 )反映 与水有 关的地名 《 管 氏地理指蒙 》里说: “ 水随 L l j 而行 ,山界水 而止 。 界其 分域 ,止其 逾越 ,聚 其气 而施 耳 。水无 山则气 散而 不 附 , 山无 水 则 气 寒 而 不 理 。 山 如 兵 ,水 如城 ,驻 兵 之 地 , 非 城 不 营 。 山 如 堂 ,水 如 墙 , 高 堂 之 居 非 墙 不 防 。 山如 君 , 水 如 臣,君 臣都俞 ,风化斯淳 。 山如主 ,水如宾 ,宾主 雍容 , 情 味 相亲 。 山为 实 气 ,水 为 虚 气 。土 逾 高 , 其 气 逾 厚 。 水 逾 深 ,其 气 逾 大 。土 薄 则气 微 , 水 浅 则气 弱 。 然 水 不 能 自为 浅 深 ,气 急而不凝者 ,实山为之也 。山不 能 白为开拓 ,使堂气 畅而 不 塞 者 ,是 又 水 以 充 之 电 。 ” 山和 水 是 密 不 可 分 的 ,奉 化 的山很多 ,水也不 少,市 内河 网纵横 ,河流属 山溪型 ,河 道 蜿 蜒 曲折 ,河 流 密 布 , 因 雨 量 充 沛 , 水 资 源 非 常 丰 富 。所 以这水文特 点也在 地名上直接体现 出来 。 在构成奉化地名 的 “ 通名 ”中,直接或 间接 与水有关 的 就有 : 水 、 河 、 江 、 塘 、 溪 、 湖 、 潭 、池 、海 、浦 。 1 .“ 水 ” : 地 名 中 含 有 水 字 那 么 该 地 附 近 就 肯 定 会 有 溪 、江、泉 ,就如萧 王庙镇 的清 水抬头村 ,是一个 自然村 , 地 处前葛村 的东南面,又与牌亭村 相邻 ,泉溪 水 白南来过村 北入 剡江 ,因在野猫 山嘴潜流地 下至前葛村 东边 冒出地面 , 俗称此地为 “ 清 水抬头 ”,即以定为村名 。而大桥镇 的塔 水 村,又称塔水桥 ,村 以桥得名 ,村 口有平桥 ,接近水面 ,故 亦称 贴 水 桥 , 又 因村 西 南 锦 屏 山有 上 、 中 、 下 三 个 塔 院 , 后 改为塔水桥 。 2 .“ 潭 ”:从水 ,从 覃,覃亦声 。 “ 覃 ”本义 为 “ 深不 可测 ”。 “ 水 ”与 “ 覃 ”联合起来表示 “ 水体深不 可测 ”。
[ 关键词 】地 名 奉 化 文 化 意 蕴 【 中图分类号】K 9 2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0 0 9 -5 3 4 9( 2 0 1 4 )0 2—0 0 8 8 —0 4
地 名 词 与社 会 、 文 化 历 史 的联 系 是 很 密 切 的 。它 的词 义
往往 既反映着人们对地形 、地物及地理位 置的具体认 识,同 时 也 显 现 着 该 地 的历 史 人 文 的 变 迁 。地 名 可 以是 城 市 、 镇 、 乡名 称 ,也可 以是街 道、桥梁 、建筑物 、名胜古迹名称 ,还 有 其他大量 的简称 、别称 、雅称等 。有 的地名则经过 多次变 更,每个地名 的背后隐藏着一 一 段 故 事 。 地 名 不 仅 仅 只 是 一 个 标志 ,它还承载着 人文历史,更蕴含着许多奇闻趣事 。 随着 时间的流逝 ,世 间万物 都在变化发展 ,而地名也根 据其 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进行不断的变迁 。
一
、
体现 西南来 ,水 多 东北 去,溪河盘旋 ,地形复杂 。西 部处于天 台山脉与 四明山脉交 接 地 带 , 多 高 山 峻 岭 。东 北 部 地 势 平 坦 ,河 网 纵 横 , 土 地 肥 沃 ,属宁绍平 原、浙东丘 陵和 滨海港湾 区,是水 稻和经济作 物 重要种植 区。沿象 L L I 港 尚有 小块狭长低平地带 。河流属 山 溪型 ,剡江 、县江和东江俱源 于西南 山区,循 山而下,流归 东北部 ,至江 口同入奉化江 ,为潮汐所吞纳 。地 貌构成大体
奉化地名文化初探
樊 瑛
(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8 )
[ 摘要】中国的文化博 大精 深 ,意 蕴丰 富,而地名 文化就是其 中的一 小个 类别 。地名是 一种 社会现 象 ,是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到 一 定 阶段 的 产 物 ,它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的形 成 而 产 生 , 同 时 又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的 发展
为 “ 六 山一 水 三 分 田 ” 。
( 一 )反映 与山有关 的地 名 奉 化地 名 中 ,很 多都 是与 山有 关 ,如 :山 、岙 、 岗、 岳 、岩 、峒 、峙 、峡 、崖 、 岭 等 。 1 .“ 岙 ”:是指三 而环 山的小型半盆地 地形,处于此类 地形 中的村落多 以 “ 岙 ”为名 。 “ 大岙 ”是指此类地形 中的 较大 的居 民点 。在奉化地 名中 ,以 “ 岙 ”为通名命名 的有黄 夹 岙 、 和 尚 岙 、 樟 岙 、城 西 岙 、状 元 岙 、 大 岙 、 西 岙 、 陈 家 岙 、傅 家岙 等 。 2 .“ 岭 ” : 两 侧 具 有 陡 峭 的 山 坡 , 中 间 有 明 显 的 分 水 线 ,绵 延较长 的高地 。对于多 山的奉化来说 ,以 “ 岭”为通 名命名 的也有很 多,有 I J J 岭 、长 岭 、康 岭 、 界 岭 、王 家 岭 、 枫 树 岭 、 岭 下 等 。 就 拿 万 竹 乡 的 箭 岭 村 来 说 , 该 村 呈 狭 长 形 , 分 布 于 溪 的 两侧 , 以 多箭 竹 而 得 名 , 又 在 箭 岭 之 下 , 因 此_ 义称 箭岭下 。也有 以 “ 岙” “ 岭”结合的地名 ,如萧 王庙 街 道 的 峰 岭 岙 ; 西 坞 街 道 的新 岭 岙 。 3 .“ 蛟” ( j i d o ):与交同音,是地名用词 ,无特 殊意 义 ,可指 山石之 意。奉化地名 中很 少用该字来命名 的。一个 是 董李乡 的水 牛蛟 ,村 的北面 有座 形似水牛 的山,故命名为 水 牛 蛟 村 。 另一 个 是 万 竹 乡 的大 岩 蛟 , 该 村 西 为 岩 头 乡 ,南 为大堰 乡,村后 有耸立着 一 块 大岩石 ,高约8 米宽约9 米 ,故 村 名 为 大 岩 蛟 。 除 了这 两 个 之 外 还 有 大 堰 乡 的下 岭 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