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中化学竞赛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合集下载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铁B. 铜C. 氧D. 钠答案:C2.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氧气的化学计量数是:A. 1B. 2C. 3D. 4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A. 水B. 二氧化碳C. 甲烷D. 碳酸钙答案:C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氢C. 钠D. 氯答案:D5.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B. 热C. 电D. 声音答案:B6.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 氯化钠B. 硫酸铜C. 氢氧化钠D. 二氧化碳答案:D7. 根据酸碱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氢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C8.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B. 氧C. 硫D. 氩答案:D9.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是:A. 金B. 银C. 铜D. 钠答案:A10. 以下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B. 2H2O → 2H2 + O2C. 2H2 + O2 → 2H2OD.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具有____个价电子。

答案:112.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氯化钠中的离子键是由____和____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

答案:阳离子;阴离子13.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____。

答案:相等14.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水的质量是____克。

答案:18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请简述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例如,氢元素的同位素包括氕、氘和氚。

高中化学练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练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word版含解析

课练20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础练1.C、H2、CH4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目前对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2.下列反应类型中可以吸收能量的反应是()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⑤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②④C.①③④⑤D.②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4.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如图转化,在此构想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5.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ΔH=-57.3 kJ/mol 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6.已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7.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8.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热能B. 电能C. 光能D. 机械能3. 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

A. 锂B. 钠C. 镁D. 铝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 压力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5. 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含量过高。

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

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氧气反应生成氢气7.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内运动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质子数8.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铜D. 碳酸钙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被还原B. 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被氧化D. 还原剂被还原10. 根据化学计量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B.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体积C.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摩尔数D.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重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是______。

2. 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完全中和时,溶液呈______性。

4. 根据化学键理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5.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放热反应的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 ,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 ,假设1 mol 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 .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电离度为α,。

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 3CH 3COO -+H +向左移动,α减小,K a 变小 C .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 、-3747 kJ/mol 和-3265 kJ/mol ,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 .已知:Fe 2O 3(s)+3C(石墨)2Fe(s)+3CO(g),△H =+489.0 kJ/mol 。

CO(g)+O 2(g)CO 2(g),△H =-283.0 kJ/mol 。

C(石墨)+O 2(g)CO 2(g),△H =-393.5 kJ/mol 。

则4Fe(s)+3O 2(g)2Fe 2O 3(s),△H =-1641.0 kJ/mol解析:A .正确,熔化热只相当于0.3 mol 氢键。

B .错误。

K a 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C .正确。

环己烯(l)与环己烷(l)相比,形成一个双键,能量降低169kJ/mol ,苯(l)与环己烷(l)相比,能量降低691kJ/mol ,远大于169×3,说明苯环有特殊稳定结构D .正确。

热方程式①=(③-②)×3-④÷2,△H 也成立。

答案:B【评析】本题为大综合题,主要考察了物质的键能分析应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分析。

2.(225℃、101kPa 下:①2Na(s)+1/2O 2(g)=Na 2O(s) △H 1=-414KJ/mol②2Na(s)+O 2(g)=Na 2O 2(s) △H 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2()(1)a c K c αα=-12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 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解析:Na2O是由Na+和O2-构成的,二者的个数比是2:1。

高中高三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答案解析)

高中高三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答案解析)

【精品】高三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A与C的能量差为E4D.A 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3.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食物腐败A.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C.②⑤⑥D.①③⑤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6.已知金刚石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则金石和石墨“贮存”能量较高的是()A.一样高B.石墨C.金刚石D.无法判断7.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8.放热反应一定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贮存能量D.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多9.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6H12O6(葡萄糖s)+6O2→6CO2+6H2OB.2Al+Fe2O32Fe+Al2O3C.强碱与铵盐反应D.CH3COOH+KOH=CH3COOK+H2O10.下列表示化学反应2H2(g)+ O2(g)= 2H2O(g)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中,合理的是A.A B.B C.C D.D11.反应M+Z→Q(ΔH>0)分两步进行:①M+Z→X(ΔH<0),②X→Q(ΔH>0)。

云南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云南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云南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空气C. 蒸馏水D. 合金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机械能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氨水D. 碳酸钠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钠B. 氧C. 铁D. 铜5.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浓硫酸D. 氯化钙6.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只受温度影响C. 化学平衡只受浓度影响D. 化学平衡不受任何条件影响7.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A. 石墨B. 铜C. 氯化钠溶液D. 蒸馏水8.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 铜与稀盐酸不反应C. 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D. 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10.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与碱反应生成酸和水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酸D. 酸与碱反应生成碱和水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________。

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__,还原剂在反应中被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小?A. 氢B. 氦C. 锂D. 铍答案:A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哪两种形式?A. 光能和热能B. 电能和热能C. 光能和电能D. 机械能和热能答案:A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ⅢA族的是?A. 硼(B)B. 铝(Al)C. 镓(Ga)D. 铟(In)答案:C4. 以下哪个化学式表示的是二氧化硫?A. SO2B. SO3C. SO4D. S2O2答案:A5.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A. 酸碱的离子交换B. 酸碱的电子转移C. 酸碱的质子转移D. 酸碱的分子结合答案:C6. 哪种类型的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是三维周期性的?A. 非晶态B. 多晶态C. 单晶态D. 混合晶体答案:C7.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哪种键属于离子键?A. 氢键B. 金属键C. 共价键D. 离子键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9. 哪种元素的电子构型是1s²2s²2p⁶3s²3p⁶?A. 氧(O)B. 钠(Na)C. 镁(Mg)D. 硫(S)答案:B10. 以下哪种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中和B. 沉淀形成C. 单质之间的反应D.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答案:六2. 一个水分子(H₂O)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答案:33. 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是______。

答案:1:1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Ⅴ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范围是______。

答案:57-715.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g/mol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变的过程,其中涉及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热量的吸收或释放来衡量。

热量是物质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化学反应的重要能量因素。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各类化学反应类型的能量变化。

一、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我们使用ΔH表示反应的焓变,即反应前后系统的能量变化。

例如,当燃烧甲烷(CH4)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水(H2O)时,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CH4 + 2O2 → CO2 + 2H2O ΔH = -890.3 kJ/mol这里的ΔH = -890.3 kJ/mol表示每摩尔甲烷燃烧产生的热量为-890.3千焦耳。

负号表示燃烧过程是放热的,即释放能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基于ΔH的正负值,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吸热反应:当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时,ΔH为正数。

这意味着反应物吸收了外界的热量,从而使反应产生的产物具有更高的能量。

吸热反应的一个例子是水的蒸发过程:H2O(l) → H2O(g) ΔH = +40.7 kJ/mol这里的ΔH = +40.7 kJ/mol表示每摩尔水蒸发所需的热量为40.7千焦耳。

正号表示蒸发过程是吸热的,即吸收能量。

2. 放热反应:当化学反应释放热量时,ΔH为负数。

这意味着反应物释放了能量,从而使反应产生的产物具有较低的能量。

放热反应的一个例子是燃烧反应: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这里的ΔH = -393.5 kJ/mol表示每摩尔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为393.5千焦耳。

负号表示燃烧过程是放热的,即释放能量。

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除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还具有其他几种能量变化类型:1. 吸附反应:当反应物从溶液或气体中吸附到固体表面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反应通常是放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A组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A 氯化钠B 固体硝酸铵C 固体氢氧化钠D 生石灰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地放热的是A 固体氢氧化钠B 生石灰C 无水乙醇D 固体硝酸铵3.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A 煤的汽化与液化B 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C 将煤压成煤球使用D 将煤粉碎燃烧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6.将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白磷转变为红磷是一个吸热过程B 红磷比白磷稳定C 白磷转变为红磷需外界提供引发反应的能量D 白磷比红磷稳定7.将1g氢气和4g氧气混合点燃,放出71.45kJ热量,同样条件下1mol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A 71.45kJB 142.9kJC 571.6kJD 285.8kJ8.1977年在印度洋东南部马德里斯的一个海湾里,一阵飓风过后,海面的巨浪上竟燃烧着熊熊大火。

海水会燃烧的原因是A 时速达280公里的飓风与海水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的巨大热能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氢气燃烧B 飓风使海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产生的热能使海水中植物燃烧C 海面上漂浮的油层被氧化而燃烧D 以上叙述都正确9.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运动,统称为能源。

下面是一组有关能源的问题。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右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 煤炭、石油、潮汐能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 太阳能、风能、沼气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2)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是A 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C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D 污染环境的能源(3)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资源的能量形成和转换利用过程基本上是A 太阳辐射能→化学能→热能B 太阳辐射能→机械能→电能C 生物能→电能→化学能→热能D 太阳辐射能→机械能→化学能10.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B 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能C 核能和地热能来自地球自身D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11.读下表,完成回答(1)由表分析,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2)试简述这种理想能源的主要优点。

①;③;③。

12.氦能源是21世纪极其具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

请在下图的两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氦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主要是能转化为能。

13.关心父母是青少年的美德。

学生小王为他患糖尿病的父母制作了一口食谱,为评伦该食普,他获得了下列资料。

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糖尿病原菌的致病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缺乏。

主要表现为积糖增高,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肥胖者要限制热量,减轻体重;消瘦者要有足够的热量以恢复理想的体重。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不要高于总热量的55~60%,胆固醇每日摄入量要低于300 mg,糖的食用要用节制。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专家对该类病人每日主要营养成分的推荐摄入量和右图食谱的实测数据见下表。

(1)已知每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产生17 kJ、38 kJ、17 kJ热量;该食谱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分别是:、____和。

(2)通过对上题数据的分析,小王得到的结论是。

(3)如果要对该食谱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还需要的数据有。

(4)小王对食谱的评价过程包括,和得出结论等三个环节。

14.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北京市有关部门拟用甲醇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

(1)甲醇作为汽车燃料的好处是(2)1g甲醇在25℃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可放热24.2 kJ,据此写出甲醇燃烧生成100℃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水的比热是4.18J/g·℃,液化热为2253J/g,假设100℃时水完全汽化,忽略CO2吸热)(3)假设1小时燃烧甲醇4.2 kg,其热效率为50%,若汽车的平均速率为36 km/h。

估算其牵引力为(热量按上题中热化学方程式计算)15.某地区久旱不雨,气象部门预测该地区某日12km上空有浓重的降水云气通过。

该地区拟用单级小火箭发射某种物质进行人工降雨。

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已知该化合物由C、H、N三种元素组成,W C=40%,W H=13.33%,其分子量为60。

通过结构分析可知,该物质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以存在,且不与H原子直接相连。

燃料的氧化剂是N2O4,燃烧产物只有CO2、H2O、N2,5.00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时可放出212.5kJ 热量。

当火箭上升到10km时燃料耗尽,剩余部分的质量为30kg,它继续上升到降水云气层后爆炸,设空气的阻力恒为质量的0.05倍。

(1)试列举2种可用作人工降雨的化学物质。

(2)写出燃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3)假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有1/4转化为火箭在10km时的机械能,求所需“偏二甲胼”的质量。

16.“神舟”五号飞船使用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作推进剂。

已知偏二甲肼由C、H、N三种元素组成,已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中含碳40%,含氢13.3%,其余是氮。

该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是以存在,且不与H原子直接相连。

燃料的氧化剂是液态N2O4,燃烧产物只有CO2、H2O(g)、N2;5.00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可放出212.5kJ 热量。

(1)“偏二甲肼”的分子式为;(2)写出“偏二甲肼”的结构简式;(3)写出燃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17.质量m=1.20g的某气体,其分子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含有N=4.50×1022”个分子。

又测得1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的水)能放出890kJ的能量。

(1)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并写出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1.20g该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一半能使500g、20℃的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c(H2O)=4.20×103J/(kg·℃)]18.某石油液化气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

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3H8(g)+5O2(g)→3CO2(g)+4H2O(g)+2200kJ2C4H10+13O2(g)→8CO2(g)+10H2(g)+5800kJ有一质量为0.80kg、容积为 4.0L的铝壶,将一壶20℃的水烧开需消耗液化石油气0.056kg。

试计算该燃料的利用率。

已知:水的比热为 4.2UkJ/(kg·℃);铝的比热为0.88kJ/(kg·℃)。

19.有一定质量的C,将其完全燃烧用来加热200g温度为8℃的水,已知燃烧放出的热有40%都被水吸收,加热后在不损失热量的情况下,立即将加热后的水与300g0℃的冰投入量热器做测冰的熔解热的实验,最终的混合温度为18℃,已知水的比热为.4.2×103J/(kg·K),冰的熔解热为3.4×105J/kg,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CO2+399240(J);问:完全燃烧的C为多少克?20.在室温和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将不同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记下各混(1)绘出最高温度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图。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使温度上升至最大可能的数值,要将多少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4)为得到刚好中性的溶液,要将多少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5)把10mL盐酸和40mL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混合,所得溶液中有哪些离子存在?B组21.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如右图),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 化学能B 热能C 生物能D 电能22.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装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为使水容易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如右图所示,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①NaOH固体②18 mol/L H2SO4溶液③NH4NO3晶体④Na2O2固体⑤生石灰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C ②③⑤D ③④⑤23.在烧杯甲中放入20g Na2O2,在烧杯乙中放入20g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分别加入20mL水,充分搅拌,使它们溶解,然后把盛有少量乙醚液体的试管浸入烧杯甲的溶液中,用明火接近试管口,能产生黄色火焰,再把此试管浸入烧杯乙的溶液中,发现黄色火焰由长变短,直至熄灭.与上述两实验有联系的是①乙醚着火点低②Na2O2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③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混合能吸收大量热④乙醚的沸点较低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4.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反应的是A H+H→H2B H+Cl→HClC I2→I+ID S+O2→SO225.从手册上查得:H-H、Cl-Cl和H-Cl的键能分别为436、243和431kJ·mol -1,请用此数据估计,由Cl、H2生成1mol H-Cl时的热效应2A 放热183kJ·mol-1B 放热91.5kJ·mol-1C 吸热183kJ·mol-1D 吸热91.5kJ·mol-126.用键能可以估算反应热,当以键能来估算反应热时,下列方程式符合要求的是A CH3COOH(l)+C2H5OH(l)=CH3COOC2H5(l)+H2OB C(石墨)十O2=CO2↑(g)C CaCO3(s)+2HCl(aq)=CaCl2十CO2↑(g)十H2O(l)D CO(g)十1/2O2=CO2(g)27.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键是吸热反应,大约需要117kJ/mol~125kJ/mol的热量,但1,3-环己二烯失去2个氢原子形成苯是放热反应,反应热是23.4kJ/mol,这表明A 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B 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吸热反应C 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D 1,3-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28.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每放出1个氧分子要吸收2.29×10-21kJ的能量,每放出1mol O2,植物能储存469kJ/mol的能量,绿色植物的能量转换效率是A 37%B 34%C 29%D 40%29.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分解温度分别是200℃~300℃和340℃~490℃,与聚乙烯的分解温度比较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