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鼻子》教案

合集下载

贴鼻子教案

贴鼻子教案

贴鼻子教案贴鼻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贴鼻子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黑板、白板、教具“贴鼻子”。

2.学生制作的鼻子模型。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课题,让学生回忆并说出人的五官名称,并指出鼻子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黑板、白板和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鼻子的结构和一些基本功能,例如:鼻腔、鼻翼、嗅觉等。

3.引入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块背景图,并贴上一个鼻子模型,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实践活动——贴鼻子。

4.实践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两人,其中一人贴,一人指导。

学生轮流进行。

5.实践结果分享(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享,鼓励学生讲述贴鼻子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进行总结。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如果贴鼻子的鼻孔和鼻翼位置不对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贴鼻子方法。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强调贴鼻子的方法和步骤。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写一篇学习心得,包括自己在贴鼻子活动中的收获和困难。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同时,贴鼻子活动也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活动时间较短,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贴鼻子的方法和步骤。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延长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和互助。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游戏活动教材,主要围绕“贴鼻子”这一主题进行。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功能;学习通过画、剪、贴的方式制作鼻子;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涉及教材章节:第二章“身体部位”,第三节“有趣的鼻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对身体部位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技能。

3.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空间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鼻子,学会制作简单的鼻子,通过游戏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掌握鼻子的画法,以及在游戏中准确地贴鼻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镜子、鼻子道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镜子、鼻子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鼻子的外观特征和功能。

2. 讲解:讲解鼻子的基本结构,示范如何画、剪、贴鼻子。

3. 实践: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鼻子,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环节:组织“贴鼻子”游戏。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派出一名队员,蒙上眼睛,根据队友的提示,将鼻子贴在正确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鼻子”2. 内容:(1)鼻子的基本结构(2)鼻子的功能(3)贴鼻子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完成一幅关于鼻子的创意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鼻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鼻子,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对贴鼻子的位置把握不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身体部位”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增进亲子互动。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游戏教材《趣味游戏》,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该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为卡通人物贴上鼻子。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幼儿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把握贴鼻子的位置,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通人物图片、双面胶、鼻子贴纸、眼罩。

2. 学具:每组一个卡通人物图片、双面胶、鼻子贴纸、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卡通人物图片,讲解贴鼻子的基本方法,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贴鼻子,其他成员在台下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游戏竞赛(15分钟)各小组进行竞赛,记录成绩,评选出贴鼻子最准确的小组。

六、板书设计1. 卡通人物图片2. 贴鼻子的基本方法3. 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成绩。

答案:无固定答案,记录游戏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贴鼻子的位置把握不准确,需要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贴眼睛、贴嘴巴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继续锻炼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把握贴鼻子的位置,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角色游戏》,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互助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增强竞争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准确地贴上鼻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白纸、画笔、剪刀、双面胶、眼罩、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张画有人头的白纸、一个鼻子、一个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个小动物丢失鼻子的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动物找到鼻子。

2. 游戏规则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贴鼻子的游戏规则,让幼儿明确游戏目的和注意事项。

3. 游戏示范(2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示范贴鼻子的游戏,让其他幼儿观察并了解游戏过程。

4. 分组游戏(10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队长,队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中,队长要确保队员遵守游戏规则,其他队员则需协助队长完成任务。

5. 例题讲解(3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幼儿进行游戏,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幼儿如何准确地贴上鼻子。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贴鼻子》2. 内容:游戏规则、注意事项、空间方位感知、手眼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游戏过程和心得。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了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游戏情况,鼓励家长参与,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贴鼻子》幼儿园教案

《贴鼻子》幼儿园教案

《贴鼻子》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表达和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技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画有脸谱的纸板、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纸鼻子、胶水、剪刀、绳子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游乐园场景,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画有脸谱的纸板,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脸谱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个脸谱缺少了什么?”2.讲解与示范(1)教师展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纸鼻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将纸鼻子贴在脸谱上,强调贴鼻子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3)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尝试贴鼻子,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游戏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套脸谱和纸鼻子。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将纸鼻子贴在脸谱上,看哪个小组贴得又快又好。

(3)游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贴鼻子的难题。

(4)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作品,并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快速度奖等。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收尾(1)教师组织幼儿整理教具,培养幼儿的爱护环境意识。

(2)教师宣布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贴鼻子的技巧,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不积极参与的现象,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幼儿,引导他们融入集体活动。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识别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空间方位词;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与运用;教学重点:团队合作、遵守游戏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象玩偶、鼻子贴纸、黑板、磁性教具;2. 学具:每组一份大象玩偶、一份鼻子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大象玩偶,讲述大象因为生病而失去鼻子,需要小朋友们帮助它找回鼻子。

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参与游戏的兴趣。

2. 游戏规则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强调每个人只能贴一次,贴的位置要准确,不能看其他小朋友贴的位置。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上前,示范如何根据空间方位词贴鼻子。

如:“把鼻子贴在大象的上面”、“把鼻子贴在大象的左边”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方位词,为大象贴上鼻子。

教师在旁边观察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象玩偶图像;2. 空间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3. 游戏规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下每个人贴的位置,并说出对应的空间方位词。

答案示例:爸爸贴在大象的上面;妈妈贴在大象的左边;我贴在大象的前面。

2. 家长评价:家长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空间方位词的掌握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了空间方位词,但部分幼儿在游戏中仍存在方位词混淆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与运用;2. 教学重点:团队合作、遵守游戏规则;3. 作业设计:回家后的亲子互动游戏及家长评价;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巩固和拓展延伸。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贴鼻子》游戏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5册第3单元“有趣的面部”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面部器官,理解游戏规则,培养空间方位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主要围绕“贴鼻子”游戏展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验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面部器官,了解鼻子在面部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空间方位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贴上鼻子,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学重点:认识鼻子在面部的作用,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贴纸、剪刀、双面胶、大纸板(画有人头像)。

2. 学具:每组一张大纸板(画有人头像)、一盒贴纸、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面部器官。

邀请学生上前来贴鼻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游戏规则(3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并强调注意事项。

3. 游戏分组与示范(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贴鼻子,并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操作与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开始进行“贴鼻子”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错误,进行讲解。

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教师邀请各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面部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2. 游戏规则:(1)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前来贴鼻子。

(2)贴鼻子时,要用剪刀剪下贴纸,不能撕。

(3)贴鼻子时,不能偷看,需由同伴指挥。

3. 注意事项:(1)正确认识鼻子在面部的作用。

(2)注意贴鼻子的位置和方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并记录游戏过程。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游戏》第五章,主题为“贴鼻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鼻子在脸部的位置;学习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培养空间定位能力;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2. 培养幼儿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提高空间定位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协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准确地找到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定位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张大纸(画有人头像,无鼻子)、一支笔、一把剪刀。

2. 学具:每人一张小纸(画有鼻子)、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画有人头像(无鼻子)的大纸,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人的脸上少了什么?”让幼儿回答并说出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鼻子在脸部的位置,并通过示范,让幼儿学会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找到自己的鼻子。

3. 游戏环节(10分钟)(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用胶棒将小纸上的鼻子贴在头像的正确位置。

(2)其他组员在下面观看,并给予提示。

(3)每组轮流进行,评选出“最佳贴鼻子小组”。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人头像(无鼻子)和小纸鼻子,让幼儿独立完成贴鼻子的任务。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强调空间定位能力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贴鼻子2. 内容:画有鼻子和头像的简笔画,标注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并描述鼻子在脸部的位置。

答案:鼻子位于脸部的中央位置,两个眼睛之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鼻子在脸部的位置,提高了空间定位能力。

但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鼻子的位置把握不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朋友,今天的“游戏快车”将为大家推出一个新的游戏——贴鼻子。

你们一定会想,我们有鼻子呀?又怎么去贴呢?别急,听老师慢慢道来。

这个游戏的工具特简单,缺鼻子的头像一个,先把它贴在黑板上。

玩法也很有趣,参赛者先把手帕蒙着眼睛,然后走上去为这个头像贴鼻子,谁贴得最准,谁就是胜利者。

这个游戏不仅好玩有趣,还能培养机智灵活的能力。

运用你的智慧与计谋去贴鼻子,体验胜利者的兴奋与激动。

用你的笔记录下自己的真实体验,让大家分享你游戏的快乐。

注意观察当老师宣布贴鼻子游戏开始了,大家的情绪怎么样?老师贴在黑板上的头像是什么样的?大家看到过是怎样议论的?老师是怎样宣布游戏规则的?第一个上场是谁?
他是怎么贴的?结果怎样?大家的表现如何?同学们陆续上来贴鼻子,他们都是怎么样贴的?当时教室里的场面怎样?
金手指——送你“点石成金”术
l 凤头——写好开头
1、以笑声开头
“哈哈哈……”教室里已经被这欢笑声覆盖了,每一个成员身旁,都萦绕着欢乐的气息——原来呀,老师在教我们玩“贴鼻子”的游戏。

2、描写心情开头
今天在作文课上,黄老师说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游戏,名字叫“贴鼻子”。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奇怪!我们身上有鼻子,怎么帖呀?大家都用一种好奇的目光望着黄老师。

3、开门见山。

今天的作文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游戏——贴鼻子。

4、特写镜头。

“让我来,让我来!”几个同学大声叫着。

原来,我班同学正在玩“贴鼻子”的游戏。

游戏是这样玩的,老师画了一个大头娃娃,有头发、有眼睛、有耳朵,还有一张大嘴巴,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鼻子。

这个鼻子就需要我们把它贴上去。

l 猪肚——写好重点段
我们先一起来读两个片段:
片段一:
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大家争先恐后的举起手。

我最幸运了,第一个就是我,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上讲台,严严实实地蒙住自己的眼睛,慌慌张张地往上一贴,这一贴可不得了。

是一阵哄堂大笑,有的跑到桌子底下了,有的笑地肚子都痛了,还有的笑地眼泪都流出来了。

我连忙拉下黑布,啊呀!原来我把鼻子横着贴到了眼睛下面,我也哈哈大笑起来。

片段二:
第二个是陈路,他不象我那样慌慌张张,老师把他的眼睛蒙上后,他慢慢地走上讲台,左手在黑板上比量比量,右手在小丑娃娃的脸上比划比划,我暗暗的佩服他心里有计策。

他决定了鼻子的位置,手慢慢地伸出去,又自言自语的说“这里可能不对”过了好半天,他才把鼻子贴上去,这一贴又惹来一阵哄笑。

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就连平时最文静的赵秀蕾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他连忙拉下黑布,一看,他把鼻子贴到了腮帮上了。

他的脸红的象一个熟透了的大红苹果。

不好意思的跑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四、五、六……一个个都没贴的端端正正。

老师决定让中队长周银来贴鼻子,只见周银从容地走上讲台,严严实实地蒙上自己的眼睛,比比划划往上一贴,这次不再是哄堂大笑,而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赞不绝口地夸奖她说“还是中队长周银有本事啊。

”周银不好意思地笑了。

读着以上两个精彩片段,相信小读者也被这新奇的游戏“贴鼻子”吸引住了,游戏时那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将印在你的脑海中。

写好这篇习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对“点”的描写。

游戏选手成了观众的焦点,每个选手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大家的注意。

小作者善于观察这些“点”,并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表现游戏的紧张有趣。

片段一中“三步并作两步跑”,“严严实实地蒙”,“慌慌张张地贴”,“慢慢地走”,“比量比量”,“比划比划”,“慢慢地伸”,“自言自语的说”,“不好意思的跑”,“连忙拉下”,“从容地走”等等,较好地突出了游戏选手的出色表现。

2、善于通过神态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

游戏的进程牵动着大家的心弦,小作者始终以一颗好奇的心去关注,去感受,去表达。

“我连忙拉下黑布,啊呀!原来我把鼻子横着贴到了眼睛下面,我也哈哈大笑起来”,“他的脸红的象一个熟透了的大红苹果。

不好意思的跑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周银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些描写将参赛者的心与游戏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善于描写场面。

如“这一贴可不得了。

是一阵哄堂大笑,有的跑到桌子底下了,有的笑地肚子都痛了,还有的笑地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一贴又惹来一阵哄笑。

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就连平时最文静的赵秀蕾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l 豹尾——写好结尾
1、以抒情结尾。

欢乐的笑声飘呀飘,教室已成了快乐天堂!
2、点明中心。

“贴鼻子”这个游戏,不仅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乐趣,还提高了同学们灵活应变的能力。

3、自然结尾。

1、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但却永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2、这一场游戏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3、下课的铃声敲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

4、邀请读者参与游戏。

1、这个游戏真有趣啊,我多么盼望还有机会再次做这样的游戏啊!
2、有趣吧!你是否也想试一试,那就找几个伙伴一起来玩一玩吧!
l 庖丁解牛——写好提纲
开头:简要交代作文课上老师组织我们做了“贴鼻子”的游戏。

中间部分:
(1)老师介绍游戏的规则以及同学们的心情。

(2 写第一个同学游戏的情形,突出写教室里的气氛。

(3 写另一个同学的比赛,抓住比赛者的神情、动作等来写。

重点写好最精彩的一个场面。

结尾:写游戏后同学们的收获。

l 画龙点睛——写好文题
《贴鼻子》《愉快的游戏》《“鼻子”带来了快乐》《奇妙的鼻子》《贴鼻子真新鲜》语海拾贝——打开你的百宝箱
l 描写高兴的词语
笑嘻嘻喜滋滋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哈哈大笑毫不气馁欣
喜若狂开怀大笑情不自禁
l 描写神情动作的词语
不以为然小心翼翼不慌不忙大吃一惊惊惶失措眉飞色舞不屑一顾垂头丧气前仰后合机智灵活争先恐后小心翼翼
l 描写游戏进程的词语
对号入座争先恐后
l 供你在文中选用的句子
经验是智慧的源泉。

——西塞罗
美文欣赏——佳作伴你行
贴鼻子
“哈哈哈……”教室里已经被这欢笑声覆盖了,每一个成员身旁,都萦绕着欢乐的气息——原来呀,老师在教我们玩“贴鼻子”的游戏。

老师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正中画了一个大头娃娃。

嘿!这个大头娃娃还真漂亮,圆圆的胖脸上,两只笑眼半眯着,红红的小嘴向上翘着,好像在说:“谁能给我安上端正的鼻子?”大家看着大头娃娃都开心地笑起来。

老师拿起橡皮泥做的鼻子说:“现在大家轮流给大头娃娃贴鼻子,看谁贴得正!”“好!”大家齐声应着。

第一个贴鼻子的是粗心的余强,他三步并做两步地来到讲台前,只歪着头看了娃娃一眼,就迫不及待地用纱巾去蒙眼睛,中队长一边嘱咐他细心,一边帮他系好纱巾。

然后让他在原地转两圈。

余强抬起左脚,用右脚掌在地下一辗,转了一个圈,再一辗又转一个圈,两个圈转完了,人也向左挪动了半尺远。

然后抬手把“鼻子”往黑板上一按。

“哈——”同学们立刻哄堂大笑起来。

余强连忙拉下纱巾一看,自己也笑得前仰后合,原来,鼻子贴到娃娃的耳朵上了。

同学们陆续上来贴鼻子,有的把鼻子贴到耳朵上,有的把鼻子贴到脸蛋上,有的把鼻子贴到脑门上,还有的鼻子远远地飞到一边去了。

真是五花八门。

同学们捂着肚子,笑得喘不过气来。

下课的铃声敲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

描写一个场面不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叙述。

要抓住两三个典型人物精雕细刻地描写,支撑起整个活动的场景,这篇作文重点描写了孙强贴鼻子时的情景,有动作的描写,有环境的衬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后用“有的……有的……有的……”略写了其他同学贴鼻子的过程,作文有详有略,全文结构严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