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合集下载

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

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

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译文三】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1、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2、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4、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6、白帝:今四川省奉节7、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古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译文及诗意

【古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译文及诗意

【古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译文及诗意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李白作。

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
属湖北)时。

本文整理了全诗翻译,供参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
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
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早发白帝城》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
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
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
流畅轻快融为一体。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另一说法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早发白帝城》的翻译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的翻译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的翻译及赏析《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言】《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注释】⑴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⑷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⑸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⑹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⑺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翻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作者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李白--《早发白帝城》【内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译文语句注释①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②朝:早晨。

白帝:白帝城。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③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还:归,返回。

④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⑤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

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赏析】: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

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早发白帝城古诗解释解析

早发白帝城古诗解释解析

早发白帝城古诗解释解析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本诗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

当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正逆流而往。

当他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收到被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顺流返回江陵而作。

简译文:在彩霞满天的晴朗早晨,(我)告辞白帝城乘船顺江而下。

当天就回到了江陵城(虽说白帝城与江陵有千里之隔)。

舟行的(长江三峡)两岸峰峦崔嵬,连绵不断,山上的猿猴更是欢啸不停,就这样飞般的百转千回,悄然已是过了千万座山。

赏析:从诗文看,作者是从白帝城回到江陵后依行状兴感而作。

可以想象:在一个满是彩霞的早晨,作者乘坐一叶扁舟在湍急回转、礁石密布的长江上顺流而下,两边全是云遮雾绕、峭崖峭壁、崔嵬瑰丽的重重峰峦,可谓凌丽奇幻,变化多端。

然而,舟小而流急,即便御舟高超,也必是惊险万状,跌宕起伏。

李白却因得以赦免,归心似箭,也就无所畏惧,只在乎兴致之上了。

(再李白自幼习武,胆色自然不是一般文弱书生可比,也就剩下豪情畅快了。

)没有一丝的刻意,只剩下超然脱俗;不见长篇累牍只有删繁就简,没有长吁短叹只有精准取舍,顷刻间成就一首传颂千古的诗篇。

这首诗言语极为简练、自然和畅快,但诗中的人和景,却表现出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生动流转。

整首诗宛如一幅充满色彩、层次分明、动感十足、意境悠远的艺术画作。

第一句中地名(白帝)中的白和(天空的)彩云构成文字进而变成景象的生动比对,也奠定了整首诗的色彩基调。

第一句加上第二句一共才14个字却已然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

第三和第四句采用倒叙的方式描绘了行程中的景和情。

如果说第一句让我们有了丰富的视觉效果果,是静态的,那么第三句中“猿声”瞬间让诗文有了听觉效果,是动态的,从而实现了无声到有声的立体效果;如果说第二句让人感觉有些孤单寂寥的话,那么第三句就有了欢呼和伴随了。

这就是为何许多名家点评中所说的神在第三句的原因了。

小学古诗:《早发白帝城 白帝下江陵》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早发白帝城 白帝下江陵》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原文译文赏析《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赏析】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哼留讨安禄山,不久,李哼既位,史唐肃宗。

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万人,自树一帜,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已重兵相压,李磷兵败被杀。

李白曾经参加过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当他行至巫山(今四川境内)的时候,肃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

“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

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

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

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

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

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

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它下临长江,距三峡西口夔门极近。

白帝山虽不高峻,但从江船仰望,却仿佛城接云霞。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

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辞:别,离开。

这里指出发。

白帝:白帝城。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千里:白帝城到江陵约六百余里,这儿说千里,是大略的说法,形容两地相距之远。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水经注》卷三四《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