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华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试题及课件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讲义考题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测试1.车间主任层级的生产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回答:正确A.企业领导者B.高层管理者C.终端决策管理者D.终端执行管理者2.不属于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的发生中的“四不放过原则”的是回答:正确A.不查清具体结果不放过B.不查到责任人不放过C.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D.全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企业的5S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回答:错误A.整理、整顿B.清扫、清洁C.修养D.清理4.关系产能利用率的因素包括回答:正确A.设备和人B.产品质量和人C.产品数量和质量D.设备和产品数量5.下列不属于5S目的的是回答:正确A.排除浪费B.提高生产率C.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D.创造一个洁净、安全、高效的企业1.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回答:正确1. A 运营管理2. B 销售管理3. C 生产管理4. D 厂商管理2.关于“SWOT分析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回答:正确1. A 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2. B 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3. C 每一个单项(如S)都不可以再细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4. D O是代表机遇、机会3.编制一份合理有效的工作整改计划表格,主要包含以下要素回答:正确1. A 客户是谁(6W)2. B 作业方法、工作频率、工作量(3H)3. C 成本(1C);质量(1Q)4. D 以上都对4.车间主任层级的生产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回答:正确1. A 企业领导者2. B 高层管理者3. C 终端决策管理者4. D 终端执行管理者5.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排序正确的是回答:正确1. A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制定目标——组织实施——追踪检讨2. B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实施——制定目标——追踪检讨3. C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制定目标——追踪检讨——组织实施4. D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追踪检讨——组织实施——制定目标6.关系产能利用率的因素包括回答:正确1. A 设备和人2. B 产品质量和人3. C 产品数量和质量4. D 设备和产品数量7.下列不属于5S目的的是回答:正确1. A 排除浪费2. B 提高生产率3. C 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4. D 创造一个洁净、安全、高效的企业8.目视管理的安全管理的要点不包括回答:正确1. A 注意有高低、突起之处2. B 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设置3. C 能正确地实施点检4. D 注意车间、仓库内的交叉之处9.下列属于生产管理内容的是回答:正确1. A 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料比例的分配2. B 原料消耗统计、各种项目产量统计3. C 各种产品产量统计、辅料统计4. D 以上答案都对10.目标管理的作用不包括回答:正确1. A 提供参与管理的基点2. B 兼顾组织目标及个人目标3. C 能评估个人,与组织的评估无关4. D 能够产生激励作用11.下面是从原料入手寻找浪费考虑的是回答:正确1. A 工艺标准提高了吗2. B 按照工艺要求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加工3. C 工作的准确度如何,相应的分析记录怎么样4. D 数量是否足够或太多12.企业的5S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回答:正确1. A 整理、整顿2. B 清扫、清洁3. C 修养4. D 清理13.下列关于“品质管理圈(QCC)”的认识正确的是回答:正确1. A 开展QCC活动简单而且投入少见效快2. B 是全员改善活动,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产品质量和现场管理中应用最普遍,也是较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之一3. C 开展QCC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做到全员参与质量改善,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14.在职训练,即OJT(On the JoTraining)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回答:正确1. A 从基础开始做起2. B 学习复杂的工作开始3. C 让新人实际操作4. D 让新人勇于发问15.下列不利于做好沟通管理的是回答:正确1. A 塑造自己的管理威信,以自我为中心2. B 运用尊重组织的原理3. C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4. D 建立深厚的工作情感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生产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不仅使企业快速高效地掌握其生产能力,还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课程编号:F28)课后测试

我的课程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 1.课前测试∙ 2.课程学习∙ 3.课程评估∙ 4.课后测试课前测试说明:课前测试是测试您对课程内容的初期掌握情况,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测试结果不计入考试成绩。
单选题1. 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是√A 运营管理B 销售管理C 生产管理D 厂商管理正确答案: C2. 生产管理人员的特点是√A 职位不高、决策少B 麻雀虽小、责任不小C 职位高、决策少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B3. 下面属于清洁的推行要领的是√A 目视管理与制定5S实施办法B 把设备的清扫与点检、保养、润滑结合起来C 彻底地进行整理D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正确答案: A4. 下列属于进行环境分析的工具的是√A SWOT分析法B SMART 原则C 6W3H1C1Q工具单D PDCA循环法则正确答案: A5. 下列关于“品质管理圈(QCC)”的认识正确的是√A 开展QCC活动简单而且投入少见效快B 是全员改善活动,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产品质量和现场管理中应用最普遍,也是较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之一C 开展QCC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做到全员参与质量改善,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D 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 D我的课程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1∙2∙3∙ 4.课后测试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关于“SWOT分析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B 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C 每一个单项(如S)都不可以再细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D O是代表机遇、机会正确答案: C2. 生产管理最核心的三个指标,不包括√A 质量B 成本C 数量D 交货期正确答案: C3. 编制一份合理有效的工作整改计划表格,主要包含以下要素√A 客户是谁(6W)B 作业方法、工作频率、工作量(3H)C 成本(1C);质量(1Q)D 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4. 车间主任层级的生产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A 企业领导者B 高层管理者C 终端决策管理者D 终端执行管理者正确答案: D5. 生产管理人员的特点是√A 职位不高、决策少B 麻雀虽小、责任不小C 职位高、决策少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B6. 关于车间主任“概念性的技巧和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A 概念性的技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 概念性的技能对于生产管理者来说是很不明显的,隐藏起来的C 车间主任在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生产第一线,因此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D 发现了问题就必须及时分析、果断解决,这两种能力都必须同时兼备,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解决的办法,也就不会有好的结果正确答案: B7. 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排序正确的是√A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制定目标——组织实施——追踪检讨B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实施——制定目标——追踪检讨C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制定目标——追踪检讨——组织实施D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追踪检讨——组织实施——制定目标正确答案: A8. 下列不属于5S目的的是√A 排除浪费B 提高生产率C 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D 创造一个洁净、安全、高效的企业正确答案: C9. 目视管理的安全管理的要点不包括√A 注意有高低、突起之处B 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设置C 能正确地实施点检D 注意车间、仓库内的交叉之处正确答案: C10. 在生产型企业的活动流程中最根本的增值环节是√A 加工制造环节和搬运环节B 销售环节和加工制造环节C 搬运环节和销售环节D 采购环节和搬运环节正确答案: B11. 车间主任的技术性技巧和能力体现在√A 作为车间主任,一定要熟知企业的工艺口B 不能简单停留在单一型人才的层面,而一定要是一个复合型人才C 作为车间主任一定要熟知企业的设备口D 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12. 属于目标管理架构体系的是√A 经营理念→层别目标→完成目标→实现手段→进度状态→完成评价B 层别目标→经营理念→完成目标→实现手段→进度状态→完成评价C 经营理念→完成目标→层别目标→实现手段→进度状态→完成评价D 经营理念→层别目标→完成目标→进度状态→实现手段→完成评价正确答案: A13. 下面是从原料入手寻找浪费考虑的是√A 工艺标准提高了吗B 按照工艺要求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加工C 工作的准确度如何,相应的分析记录怎么样D 数量是否足够或太多正确答案: D14. 不属于提高聆听和接收信息的技巧的是√A 避免复述B 避免表示分心的举动或手势C 避免随便打断对方D 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正确答案: A15. 下列不利于做好沟通管理的是√A 塑造自己的管理威信,以自我为中心B 运用尊重组织的原理C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D 建立深厚的工作情感正确答案: A。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考试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单选题1.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回答:正确A运营管理B 销售管理C 生产管理D 厂商管理2.生产管理人员的特点是回答:正确A职位不高、决策少B 麻雀虽小、责任不小C 职位高、决策少D 以上都不对3.不属于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的发生中的“四不放过原则”的是回答:正确A不查清具体结果不放过B 不查到责任人不放过C 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D 全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关于车间主任“概念性的技巧和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回答:正确A概念性的技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 概念性的技能对于生产管理者来说是很不明显的,隐藏起来的C 车间主任在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生产第一线,因此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D 发现了问题就必须及时分析、果断解决,这两种能力都必须同时兼备,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解决的办法,也就不会有好的结果5.从人的方面去寻找浪费,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A员工是否遵循作业标准,工作效率如何B 员工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C 要强化员工的责任心D 员工要“扫好门前雪”,无须管他人的工作情况如何6.关系产能利用率的因素包括回答:正确A设备和人B 产品质量和人C 产品数量和质量D 设备和产品数量7.目视管理的安全管理的要点不包括回答:正确A注意有高低、突起之处B 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设置C 能正确地实施点检D 注意车间、仓库内的交叉之处8.下列属于生产管理内容的是回答:正确A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料比例的分配B 原料消耗统计、各种项目产量统计C 各种产品产量统计、辅料统计D 以上答案都对9.车间主任的技术性技巧和能力体现在回答:正确A作为车间主任,一定要熟知企业的工艺口B 不能简单停留在单一型人才的层面,而一定要是一个复合型人才C 作为车间主任一定要熟知企业的设备口D 以上都对10.目标管理的作用不包括回答:正确A提供参与管理的基点B 兼顾组织目标及个人目标C 能评估个人,与组织的评估无关D 能够产生激励作用11.属于目标管理架构体系的是回答:正确A经营理念→层别目标→完成目标→实现手段→进度状态→完成评价B 层别目标→经营理念→完成目标→实现手段→进度状态→完成评价C 经营理念→完成目标→层别目标→实现手段→进度状态→完成评价D 经营理念→层别目标→完成目标→进度状态→实现手段→完成评价12.下面是从原料入手寻找浪费考虑的是回答:正确A工艺标准提高了吗B 按照工艺要求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加工C 工作的准确度如何,相应的分析记录怎么样D 数量是否足够或太多13.不属于达到零停滞目标的思考原则与方法的是回答:正确A同步化、均衡化B 生产布局改善C 质量改善工具运用D 设备小型化、专用化14.下列关于“品质管理圈(QCC)”的认识正确的是回答:正确A开展QCC活动简单而且投入少见效快B 是全员改善活动,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产品质量和现场管理中应用最普遍,也是较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之一C 开展QCC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做到全员参与质量改善,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D 以上说法都正确15.在职训练,即OJT(On the JoTraining)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回答:正确A从基础开始做起B 学习复杂的工作开始C 让新人实际操作D 让新人勇于发问。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培训教程试卷教案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培训教程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部门面临更大的挑战。
作为生产部门领导者的车间主任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培养高绩效团队,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1。
了解车间主任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及技巧2.掌握目标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3。
掌握生产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4.掌握生产现场的5S、设备管理方法5.掌握如何做好全面改善和人员管理★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1.引言2.生产管理是什么(一)第二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下)1.生产管理是什么(二)2.掌握管理工作循环法则(PDCA)3.成为合格生产管理者的五个必要条件第三讲车间主任的角色认知和基本要求1.车间主任管理的角色2.车间主任的管理技能3.车间主任的工作职责第四讲掌握目标管理的能力1.目标管理的作用2.目标管理的流程3.目标管理的应用第五讲生产问题分析与改善(上)1.工厂常见问题2.寻找浪费的4M方法(一)第六讲生产问题分析与改善(下)1.寻找浪费的4M方法(二)2.生产作业中的作业改善第七讲生产现场管理与5S活动(上)1.案例分享2.5S的核心与实质(一)第八讲生产现场管理与5S活动(下)1.5S的核心与实质(二)2.精益目视管理第九讲生产设备管理TPM与全员改善(上)1.引言2.车间设备管理的方法第十讲生产设备管理TPM与全员改善(下)1.认识设备的六大损失2.设备综合效率实例计算3.自主保养的七步骤4.品管圈活动(QCC)第十一讲车间人员管理(上)1.新型的上下级绩效伙伴关系2.自我培养与培养下属的意识3.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一)第十二讲车间人员管理(下)1.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二)2.激励员工的行动能力3.课程小结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生产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不仅使企业快速高效地掌握其生产能力,还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培训教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车间主任管理技能培训教程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部门面临更大的挑战。
作为生产部门领导者的车间主任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培养高绩效团队,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1.了解车间主任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及技巧2.掌握目标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3.掌握生产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4.掌握生产现场的5S、设备管理方法5.掌握如何做好全面改善和人员管理★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1.引言2.生产管理是什么(一)第二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下)1.生产管理是什么(二)2.掌握管理工作循环法则(PDCA)3.成为合格生产管理者的五个必要条件第三讲车间主任的角色认知和基本要求1.车间主任管理的角色2.车间主任的管理技能3.车间主任的工作职责第四讲掌握目标管理的能力1.目标管理的作用2.目标管理的流程3.目标管理的应用第五讲生产问题分析与改善(上)1.工厂常见问题2.寻找浪费的4M方法(一)第六讲生产问题分析与改善(下)1.寻找浪费的4M方法(二)2.生产作业中的作业改善第七讲生产现场管理与5S活动(上)1.案例分享2.5S的核心与实质(一)第八讲生产现场管理与5S活动(下)1.5S的核心与实质(二)2.精益目视管理第九讲生产设备管理TPM与全员改善(上)1.引言2.车间设备管理的方法第十讲生产设备管理TPM与全员改善(下)1.认识设备的六大损失2.设备综合效率实例计算3.自主保养的七步骤4.品管圈活动(QCC)第十一讲车间人员管理(上)1.新型的上下级绩效伙伴关系2.自我培养与培养下属的意识3.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一)第十二讲车间人员管理(下)1.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二)2.激励员工的行动能力3.课程小结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生产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不仅使企业快速高效地掌握其生产能力,还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
F28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

F28车间主任管理技能训练教程——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课程对象★讲师简介★课程目标★课程意义第一讲进一步明白得生产治理的内涵(上)1.引言2.生产治理是什么(一)第二讲进一步明白得生产治理的内涵(下)1.生产治理是什么(二)2.把握治理工作循环法则(PDCA)3.成为合格生产治理者的五个必要条件第三讲车间主任的角色认知和差不多要求1.车间主任治理的角色2.车间主任的治理技能3.车间主任的工作职责第四讲把握目标治理的能力1.目标治理的作用2.目标治理的流程3.目标治理的应用第五讲生产咨询题分析与改善(上)1.工厂常见咨询题2.查找白费的4M方法(一)第六讲生产咨询题分析与改善(下)1.查找白费的4M方法(二)2.生产作业中的作业改善第七讲生产现场治理与5S活动(上)1.案例分享2.5S的核心与实质(一)第八讲生产现场治理与5S活动(下)1.5S的核心与实质(二)2.精益目视治理第九讲生产设备治理TPM与全员改善(上)1.引言2.车间设备治理的方法第十讲生产设备治理TPM与全员改善(下)1.认识设备的六大缺失2.设备综合效率实例运算3.自主保养的七步骤4.品管圈活动(QCC)第十一讲车间人员治理(上)1.新型的上下级绩效伙伴关系2.自我培养与培养下属的意识3.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一)第十二讲车间人员治理(下)1.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二)2.鼓舞职员的行动能力3.课程小结★课程对象——谁需要学习本课程★车间主任、班组长★生产部门经理、主管★制造型企业中基层治理者★课程提纲★讲师简介★课程目标★课程意义★讲师简介黄永刚☆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MBA,美国项目治理协会PMP。
中国企业联合会注册培训师,美国认证协会金牌认证讲师。
上海甬欧企业治理顾咨询公司首席培训师,香港爱迪泰治理顾咨询公司高级项目工程师。
曾为上千家企业提供过内训、咨询等服务。
黄老师具有在霍尼韦尔(美)、福斯特韦勒(美)等多家跨国企业从事生产治理的体会,对跨国公司先进治理技术本土化有着深刻体验和明白得,是“精益生产推进”的倾力实践者。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车间主任管理技能培训教程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部门面临更大的挑战。
作为生产部门领导者的车间主任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培养高绩效团队,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1.了解车间主任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及技巧2.掌握目标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3.掌握生产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4.掌握生产现场的5S、设备管理方法5.掌握如何做好全面改善和人员管理★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1.引言2.生产管理是什么(一)第二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下)1.生产管理是什么(二)2.掌握管理工作循环法则(PDCA)3.成为合格生产管理者的五个必要条件第三讲车间主任的角色认知和基本要求1.车间主任管理的角色2.车间主任的管理技能3.车间主任的工作职责第四讲掌握目标管理的能力1.目标管理的作用2.目标管理的流程3.目标管理的应用第五讲生产问题分析与改善(上)1.工厂常见问题2.寻找浪费的4M方法(一)第六讲生产问题分析与改善(下)1.寻找浪费的4M方法(二)2.生产作业中的作业改善第七讲生产现场管理与5S活动(上)1.案例分享2.5S的核心与实质(一)第八讲生产现场管理与5S活动(下)1.5S的核心与实质(二)2.精益目视管理第九讲生产设备管理TPM与全员改善(上)1.引言2.车间设备管理的方法第十讲生产设备管理TPM与全员改善(下)1.认识设备的六大损失2.设备综合效率实例计算3.自主保养的七步骤4.品管圈活动(QCC)第十一讲车间人员管理(上)1.新型的上下级绩效伙伴关系2.自我培养与培养下属的意识3.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一)第十二讲车间人员管理(下)1.如何有效的指导与辅导下属(二)2.激励员工的行动能力3.课程小结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生产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不仅使企业快速高效地掌握其生产能力,还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
管理全能型车间主任实战技能训练

系统认识现场,理论联系实际
現場管理的定義(廣義與狹義):
廣義: 任何企業,都要從事三項直接與賺取利有關的主要活動: 開發,生產,銷售;因此廣義而言,現場指的就是發生這三 種活動的場所.
狹義: 現場指的就是制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場所
系统认识现场,理论联系实际
为什么需要明确工作职责? 明确了工作职责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讨论:先有管理理论还是先有管理实践
第一讲:领导管理常识认知
管理的三种认识 如果让你在如下六个词中任选三个作为你对
管理的认识,你选哪三个?
过程( )与手段( ) 技术( )与艺术( ) 行为( )与借力( )
第一讲:领导管理常识认知
管理的三种认识
关于中华武术与管理借力:
一大启发:
•管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 •管理还与时间息息相关;
一; 管理的基礎常識
1-3-1 管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
管理的本身雖然缺少不了科學的成份,和必須依 賴技術的力量。但是管理又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 更不是一種技術,更沒有絕對的工作原理。 它會因 環境,時間,地點,人物的變化改變同一決定或同 一方方案的結果。
三、实战训练:如何管理好你的班长?
3、2、 班长为什么总是忙而乱? 1、找不到工作的重心; 2、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工作。
三、实战训练:如何管理好你的班长? 3、3、 班长有哪些事情做了等于不做?
三、实战训练:如何管理好你的班长? 3、4、怎样才能发挥出班长的能力和优势?
三、实战训练:如何管理好你的班长?
一; 管理的基礎常識
1-4-6.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斷創新
首先是人的創新,最高級別的管理是以人為中心 的,人的管理才能以及管理方式直接使企業或公司 導致不同的結果。 彼德杜拉克的觀點認為在管理的 智慧中,只有不會管的人,沒有不能被管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上)生产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不仅使企业快速高效地掌握其生产能力,还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企业管理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管理自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所以需要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涵(上)生产管理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涉及到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料比例的分配、原料消耗统计、各种项目产量统计、各种产品产量统计、辅料统计,还涉及到设备的运行记录、生产人员的管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能力等。
关于生产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生产管理的概念认知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要认知生产管理,也必须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认知开始,进而了解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只有内外结合,才能使生产管理合乎企业的实际,才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1.知己知彼,内外部环境认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同样,作为一个生产车间的主任,也必须了解其特定的内外部环境。
SWOT分析法是了解这些环境的正确方法之一。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
意思分别为:S,强项、优势;W,弱项、劣势;O,机会、机遇;T,威胁、对手。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另外,每一个单项(如S)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样对情况就可以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首先分析一下OTO代表机会、机遇。
要明确外部环境给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例如,你所经营的这家企业及它所处的行业,恰巧是当地政府,甚至是国家所支持的一些主要产业,那么你就可能获得一些比较优厚的政策、待遇等等;但是如果你所处的行业恰恰是国家或地方的政策所限制的行业,例如现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都明确限制一些化工、农药类的企业,那么你就不可能再继续经营。
因此,一定要了解自身企业、行业是否存在机遇。
T代表威胁、对手。
任何一家企业都要面临市场及竞争对手等的威胁和挑战。
作为车间主任,需要思考一下企业的原材料、人员、技术、设备以及竞争对手的实力,权衡一下自身是否能与他人抗衡竞争,也就是说一定要清楚企业所处的压力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内部环境通过SW,主要了解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
S代表强项、优势;W代表弱项、劣势。
也就是说,一定要明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实际上SWOT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很多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并不是经常地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往往觉得思考这些问题好像没什么作用,其实作为一个具体的生产管理者——车间主任,应该时时刻刻去了解和关心企业,同时也要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做到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了如指掌,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2. 洞悉企业八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一家典型的制造型企业,往往具备八个方面的资源。
分别是:土地与厂房、劳动力、资金、设备、技术、客户、信息和管理。
作为车间主任,必须要对这八大资源有所了解。
假如你是家庭的一家之主,就要对家底清清楚楚,然后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
同理,作为车间主任,具体到企业的内部运作的时候,也必须关注企业的八大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那么如何了解这八大资源并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呢?第一,土地与厂房,这种资源的配置有一些窍门。
例如厂房应该是什么样的?在现场管理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一家企业在良性的发展过程中,空间的发展往往跟不上物料的发展。
既然有这么一个前提,那么厂房的设置、现场的布局都应该进行周密思考。
第二,劳动力。
人员的劳动效率、素质水平更是不可忽视的。
人力是最大的资本,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劳动力的价值。
第三,资金。
对车间主任来说,可能涉及到的资金不多,同时也不可能给某些人调拨一些资金,他们没有这样的权力,但是车间主任也必须要掌握内部的成本核算方法,把内部的成本核算进一步降低到班组进行经济核算。
千万不要认为车间主任只要管理好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人员就可以了,不需要懂得财务知识,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
第四,设备。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武器,不但要拥有而且要掌握操作方法。
第五,技术。
技术也是生产的重要利器,要做到技术过硬、领先。
第六,客户。
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
其实企业内部的上下游关系自然就形成了企业的内部客户关系,外部客户自然就是企业服务的对象。
第七,信息。
首先是最基本的信息,即各个车间、各个班组的一些生产台账等;其次是生产信息,所有的生产信息,都是由现场的物流所反映出来的,要通过分析来了解车间的一些具体特征和情况,甚至是一些问题,包括管理等。
第八,管理。
同样的一家企业,由于管理方法的不同,企业发展的最终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案例】1984年,摩托罗拉下属的最后一家生产彩电的公司也被日本的松下电器兼并收购了。
为什么日本的彩电企业一下子就把北美的所有彩电企业打得落花流水?摩托罗拉公司的管理人员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他们后来发现,松下公司兼并收购该企业后,并没有彻底换掉原有的员工及其设备,而是保留了大量的操作员工及中间管理层。
它们惟一换的是管理方法,答案也就自然揭晓了。
同样的一个车间,同样的一个班组,不同的车间主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作为管理者要熟知这八大资源。
而要做好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此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
3. 生产管理的概念解析生产管理就是通过对有效的人、物、设备三者有效的结合以及精益化的生产运作,从而得到一个具有价值的商品(见图1―1)。
所谓有价值的商品,其实就是生产管理最核心的三个指标,分别是质量Q(quality)、成本C(cost)、交货期D(deadline)。
质量必须合格,达到高品质;成本必须合理,得到有效的控制,价格低廉绝不等于劣质商品;交货期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
所有的生产管理,最终都是围绕着这三大指标去分析的。
质量指标引申出成本指标,成本指标又引申出交期指标。
作为车间主任,必须通过有效运作来保证这些指标的完成。
但是有很多企业在交期的控制上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首先是做好生产计划;其次是做好现场设备的工艺布局。
但现在很多管理者往往只是看一些问题的表面,这个东西不对,马上就把这个东西改一改,其实不然,一个车间主任应该认识到,生产管理是一个综合八大资源再优化配置后的结果。
图1-1 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二)成功的现代化企业特质生产型的制造企业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现代化企业,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朝着成功的现代化企业迈进。
而成功的现代化企业一般具备以下特质:1.产品P=市场价格产品的定价既要符合成本要求,又要符合市场要求,一定要是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太高或太低都是不利于产品销售的,更不会带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2.品质Q=最高的可能品质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拥有良好的品质,这样才能塑造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里的品质一定是最高的可能品质,不可能是超出成本的品质,更不可能是低于成本很多的优良品质,这些都是不符合价值规律的,一定要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物有超值。
3.成本C=最低单位成本企业总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大跃进。
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控制在满足顾客需要的最低可能成本上。
4.交期D=总是恰当及时许诺给客户的交货日期,就一定要兑现。
合理安排生产进程,并要有意外防范机制,其根本宗旨就是符合交货排程,交货恰是顾客需要时。
5.安全S=永远第一安全永远第一,任何时候都要有安全意识,千万不要有任何的松懈意识,对于生产而言,安全至关重要,稍有松懈,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讲进一步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下)生产管理的基本内涵(下)(三)产业发展的一般性过程作为车间主任,还要进一步地了解企业发展的一般性过程。
一般来说,企业在最近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把经营重心由外转向内。
原因何在?通过了解产业发展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可以知其一二。
1.供不应求阶段这种现象或许很多人都有体会。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甚至以前,中国大陆的经济处于一个短期经济时期。
产品生产出来了,就能够很快地销售出去。
【案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生产的第一批鞋,当天完成买卖,早上卖,晚上断。
大家都知道这种鞋质量如此之差,可为什么还有人去买呢?这说明当时的经济环境处于供不应求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把经营重心转向产能的扩大。
什么东西好卖,我就生产什么。
但是一旦发现这个东西好卖,容易赚钱,大家就会一拥而上,由此就演变成第二个阶段。
2.供需平衡阶段一到供需平衡阶段,很多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产品都是同质化的,没有根本区别。
这个时候就只有一个办法,一条出路,那就是打价格战。
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就开始把大量的资金投到广告上。
于是,央视每年都有标王产生。
但是这些标王就算是投了大量的广告费用,也未必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结局。
【案例】有一家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是2000万元,但是广告给它带来的是严重亏损,一年的销售收入才800万元。
可见片面地追求广告以及其他的一些营销管理方式,是不能支撑一家企业的有序经营的。
当企业发现越来越多的产品大量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的时候,这就演变到了第三个阶段。
3.供大于求阶段供大于求,就是东西太多了,说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
这时企业就必须把自己的关注重点由外转向内,关注企业内部的成本挖掘、利润挖掘。
向内要利润,企业就会把更多的责任放在车间主任这一层面上,所以车间主任要在新形势下去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自己的功能。
(四)生产型企业的活动流程生产型企业都有一个简单的活动流程(见图1―2)。
企业购买了原材料之后,通过相应的搬运方式输送到加工制造环节。
加工成为产品之后,通过检验,再通过搬运方式输送到成品仓库,最后由成品仓库输送到销售终端,在这个最基本的流程中,有两个最根本的增值环节:1.加工制造环节第一个是加工制造,因为不管做什么样的产品,无非就是把原材料通过相应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来得到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生产车间主要承担了这方面的职能,所以说,生产车间是居于企业的增值环节的部门。
2.销售环节第二个重要的增值环节是销售。
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卖掉,兑换成资金。
在车间主任这一层级中,主要是解决好加工制造这个增值环节。
这里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强化增值环节和增值作业,优化非增值环节和非增值作业。
图1-2 生产型企业的基本活动流程示意图掌握管理工作的循环法则PDCA是一个管理工作循环法则(见图1―3)。
P是计划,D是执行,C是检查,A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