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可控原因分析及护理
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探讨神经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神经外科;尿路感染;预防措施留置尿管是解决尿潴留、病情需要精确记录尿量及手术中避免损伤膀胱的重要手段,神经外科患者由于其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意识障碍多,导尿及留置尿管成为神经外科最普遍且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及技术【1】,然而,留置尿管亦会导致尿路感染。
现对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别从护士、患者、其他因素等方面分析如下。
1.留置尿管期间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1.1护士因素1.1.1 未严格手卫生消毒。
护士在接触患者、对患者尿管进行护理前,由于未严格手消毒,会将手上的细菌传染给患者,造成患者尿路感染。
1.1.2 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未予以妥善固定。
由于患者多为昏迷及意识不清等状态,护士及家属在为其翻身、活动时容易牵拉尿管,造成尿路损伤甚至感染。
1.1.3 留置尿管时间较长,未及时拔管。
尿潴留症状解决后,或无需精确记录尿量后,护士未及时拔除尿管,导致留置尿管时间过长,进而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1.2 患者因素1.2.1 由于生理结构的影响,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感染。
1.2.2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未按规定饮水,未按时清洗会阴,便后未及时清理及清洗,导致尿路感染。
1.2.3 由于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不同,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亦不同,部分患者及家属未能遵照医嘱配合,导致尿路感染。
1.3 其他因素1.3.1 尿管本身因素,由于生产厂家等因素,尿管材质、型号不同,护士留置导尿时,未按实际情况选择留置尿管的型号,尿管过粗会导致尿道粘膜的损伤,尿管过细,容易导致细菌逆行进入膀胱而感染。
【2】1.3.2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进而导致尿路感染。
2.留置尿管期间预防尿路感染的措施2.1医护方面2.1.1 严格手卫生消毒。
接触患者前按七步洗手法严格洗手,接触患者尿管要戴无菌手套,留置尿管患者床位悬挂快速免洗手消毒剂,指导患者及家属接触尿管前进行手消毒。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浙江
杭州 1 3 1 0 0 0 9 )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2— 0 2 7 7— 0 1
慢慢往 回拉 , 这 样气 囊才 不会 因插 人过 浅 , 而损伤 尿道 。 3 . 3采 用 密 闭的引 流系 统 , 保 持 引流液 的通 畅
为0 . 2 %、 4 . 5 %、 3 5 . 6 %。
为减 少 细菌 的逆 行 感染 , 对 留置导 尿 的, 进行 生理 性膀 胱 冲洗 , 每天 饮 水 量在 1 5 0 0— 2 5 0 0 m l , 平 均每小 时 尿量在 5 0 m l 左右 , 为 了避免 产生 耐药 菌株 继发 感 染 , 更 不 主张应 用 具有抗 生 素药 物 的冲 洗 液 冲洗 膀 胱 。一些 学 者 的 观察 证 明, 应 用抗 生素 冲洗 膀胱前 后 , 尿液 的细 菌培 养结 果菌 种一 致 , 细菌 数量亦 无 明显 减少 , 说 明膀胱 冲洗 对 治疗 菌 尿无 明显 作 用 , 而且 有 致膀胱 粘 膜受 损 , 或 因化 学 刺 激 致 化 学性 膀胱 炎 而加 重 尿 路 感 染 之虞 。 3 . 5每 日评估 是否 需要 留置 导尿 , 尽量 缩短 留置导 尿 的时 间 正常 情况 下 , 尿 道 是 一 个 无 菌 环境 , 由于 导 尿 时 无 菌 观 念 不 强, 尿 管污 染 和在 导尿过 程 中 , 破坏 了尿 道粘 膜屏 障 , 可 使细 菌 通过 尿管 直接 种植 在膀 胱 , 加 之会 阴部 易 受粪 便 及 分 泌物 的 污染 , 均使 导尿 为细 菌 的侵 入 和 增 殖创 造 了条 件 , 造 成 尿 道 及 膀 胱 的逆 行 感 染, 而 且 随着 留置导 尿 时间 的延 长 , 尿 路感 染 的机会 和严 重程 度 就 会 加 大 。因此在 实 际工作 中 , 切忌应 用 留置导 尿来 解决 尿失 禁 和记 录液 体 出入量 。 同时 , 对 已 留置导 尿的 患者亦 应注 意训 练 自 己排尿 功能 , 采用 个体 化放 尿 的方 法 , 根据 患 者 尿液 和 膀 胱充 盈 度来 决 定 放尿 时 间 。尽早 恢复 膀胱 收缩 功能 , 缩短 留置 导尿 时 间。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一、基本资料:我院ICU自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共78人留置尿管,共发生院内尿路感染1例。
二、原因分析:三、整改措施:1.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PPT课件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导尿管使用和护理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 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1 2 3
感染监测
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对使用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尿 路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情况。
数据记录和报告
详细记录导尿管使用情况、感染发生情况等相关 数据,并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定时更换导尿管
按照医疗指南和医院规定,定期更换导尿管,以 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的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导尿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导尿操作,仅在必要时进行, 以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患者护理和健康教育
患者清洁护理
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饮食和水分管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细 菌滋生。
持续改进
根据监测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导尿 管使用和护理的流程和规范,降低感染发生率。
05
实施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
实施效果评价
感染率下降
01
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
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患者满意度提高
02
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
生率。
03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原因分 析
患者因素
免疫力降低
神经外科患者多因手术创 伤、应激等因素导致免疫 力下降,易引发感染。
尿路结构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尿路结构异 常,如尿道狭窄、前列腺 增生等,使得导尿管插入 困难,增加感染风险。
长期卧床
神经外科患者多需长期卧 床,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滞 留时间过长,有利于细菌 生长繁殖。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的 临 床 表 现 、尿 常 规 ,血 常 规 检 验 结 果 ,尿 路 感 染 对 预 后 的 影 4.4.2操 作 时动 作要 轻 柔 ,避 免尿 道 黏膜 损 伤 。
响等 。
4.4.3使 用 消毒 棉 球 消毒 尿 道 口及 其 周 围皮 肤 黏 膜 时 ,每 一 个棉
1.3 诊 断 标 准 :根据 卫 生 部 2001年 《医 院感 染 诊 断标 准 》进 行 球不 能 重 复 使 用 ,程 序 如 下 :男 性 自尿 道 口、龟 头 向外旋 转擦 拭
2014年第 21期
125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 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王 伶 俐 ’ 摘要 :目的 :探 讨导尿 管相 关尿路 感染的 原 因分析及 护理措 施 。方法:采 用回顾性调 查 的方对 2012年 10月 一2013年 10月留置尿 管的 328 例 患者进行 调查 ,分析其相 关的危 险 因素。结果 :328例 留置导尿 管的 患者 中,49例发 生 医院感染 ,感 染率 14.94%。感 染率与 患者的性 别无 统计 学意 义(P<O.05)。结论 :加 强危 险 因素监 测 ,提 高 医务人 员手卫 生的依从 性 ,严格 执行 无菌技术操 作规程 ,合理使 用抗 生素 ,并 配合相 应 的护 理措施 ,尽 可能缩短 留置 导尿 管 的时间 ,改 变常规 的冲洗和 更换 引流袋 时间是 预 防尿 路感 染的关键 。 关 键 词 :导尿 管 ;尿路 感 染 ;危险 因素 ;护理措 施
底 ,认 为碘 伏 对 会 阴部 的 清 洁消毒 已足 够 ,而实 际上 碘 遇 到 血液 4.6.1护 士应 经 常巡 视 病 房 ,观 察 引 流 情 况 ,尿 管 固 定 情 况 并 详
或 人 体 蛋 白其 消毒 效果 明显 下 降 。
神经外科病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探讨

神经外科病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探讨【摘要】目的:讨论神经外科病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高危因素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针对80名神经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人进行研究。
将病人随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n=40)。
分析神经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高危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护理措施。
同时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感染率、导尿管插管时间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导尿管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对神经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人予以针对性护理,可降低导尿路感染的感染率、减少导尿管插管时间。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高危因素;预防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留置导尿管属于普遍采用的一种治疗法,不过引流时,很有可能诱发尿路感染,进而导致病人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还会诱发脓毒血症、肾衰竭等并发症,进而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当前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为此应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护理。
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80名神经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人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对从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所收治的80名神经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人进行研究。
将病人随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n=40)。
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4名和16名,年龄在20岁到9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1±3.12)岁;病程在1年到2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36±1.08)年;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3名和17名,年龄在21岁到9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7±2.89)岁;病程在0.8年到2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52±1.06)年。
神经外科ICU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神经外科 I C U收治 的患者病情重 、 免疫 功能低下 、 手术创 伤大 , 患者均需要 进行导 尿处 理 , 临床研 究发 现 , 患者 住 院期
发生率 。神经外科 I C U患者住 院时 间较长 , 导 尿管保 留时 间 较长 , 治疗 中需要 进行 膀胱 冲洗 。研 究发 现 , 膀胱 冲洗 时 , 可
间发生导尿管相 关性尿 路感 染 ( C A U T I ) 较 为多见 尿 路感染是长期 留置 导尿管 的重要并发症 , 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的主要原 因 , 避 免长
期导尿 , 尽 可 能 缩 短 留 置 导 尿 时 间是 最 有 效 的 预 防 措 施 。
可 冲洗细菌黏蛋 白, 防止 或减少 感染 的发 生。而导 尿操 作为
一
种侵入性治疗 , 不仅造成尿道及膀胱 黏膜 的损 伤 , 也 为细菌 的侵入创造 了条件 。 目前 临床 研究 发现 , 随着 导尿 管保 留 时
间 的延 长 , 其尿 路感染概率 呈线性增 加 , 导 尿管保 留 3 d以上
年l 2月收 治 的 3 0 0例 神 经 外 科 I C U 患 者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观察患者发生 C A U T I 情 况, 分析 C A U T I 发 生 原 因及 护 理 对 策 。 结 果 : 3 0 0例 患 者发 生 C A U T I 6 1 例, 发生率为 2 0 . 3 3 %。结论 : 导 尿 在 神 经外 科 I C U 患者 的 治 疗 中是 不 可 缺 少的 一 步 , 但 由此 而 带 来 的
膀胱 的损伤 。导尿 过程严 格无菌 操作 , 护 理人 员需 要进 行 常 规洗手 , 戴 无菌手套 , 切忌将拔 出的导尿 管重新插入 。且导尿 成功后 , 应尽量保证其密闭性 , 减少 引流袋 的更换 次数 。且在
导尿管相关感染护理控制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遵医嘱处理
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措施 ,如增加清洗次数等。
与医生协作处理并发症
1 2
及时沟通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 和治疗反应。
参与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共同制定合 适的治疗方案。
导尿管型号
不合适的导尿管型号可能 增加尿道损伤和感染风险 。
医源性因素
无菌操作不规范
导尿管插入和护理过程中,无菌 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外源性感染
。
频繁更换导尿管
不必要的频繁更换导尿管可能增加 尿道损伤和感染风险。
抗生素使用不当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 调,增加感染风险。
03
护理评估与监测
评估患者状况
02
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者因素
01
02
03
免疫力降低
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导致免 疫力降低,易于感染。
年龄
老年人和婴幼儿由于生理 特点,感染风险增加。
基础疾病
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 风险增加。
导尿管因素
导尿管留置时间
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 染风险越高。
导尿管材质
不同材质的导尿管对尿道 黏膜的刺激和感染风险不 同。
染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新 的新型导尿管材料,以降低感染风险 。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研究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导 尿管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研究
开发能够实时监测导尿管状态、预警 感染的智能化系统,提高感染控制的 及时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可控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贺晓映罗维嘉
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的可控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预防尿路感染发生。
方法: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平均导尿管置管时间的长短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导尿管置管时间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神经外科留置导尿尿路感染可控原因护理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
在我国医院感染中泌尿系统感染占13.8%~ 26.7%,其中80%~ 90%的尿路感染是由泌尿道器械操作引起,其中主要发生在导尿管插入术后[1]。
神经外科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尿失禁等原因,造成留置导尿者多,留置时间长,增加了尿路感染风险。
为此,本文通过探讨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的可控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 2012年6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054例留置尿管者,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16例患者给予干预护理。
两组间年龄、性别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原因分析。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其他健康状况等;可控因素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2]。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导尿管置管地点;分析发现两组留置导尿管者的置入地点在本科室分别仅有2.5%和1.3%,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导尿管置入方法和地点与本病房护士相关性不强。
而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与病人病情及医生用药有关。
由此,推断出在神经外科病房护士能进行干预的主要是导尿管留置时间及导尿管护理质量两项可控的危险因素。
2.1.1 导尿管留置时间。
对照组严格遵照医生医嘱进行维护;观察组主动地评估留置尿管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针对留置尿管时间采取以下护理干预:①向留置尿管的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留置尿管的资料,宣教导尿管的作用及尽早拔除导尿管的益处。
②培训和指导护士护理尿失禁的方法(除了留置导尿之外),如男、女性假性接尿器,成人尿不湿等。
③在导尿管
上标注留置尿管的日期,提醒护士关注尿管的留置时间。
④每日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尿管。
⑤制定拔管后观察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的标准。
2.1.2 导尿管护理方法。
对照组遵照医院及科室原有的操作护理常规进行维护;观察组遵照循证护理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导尿管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有:①进行每日至少2次的尿道口清洁。
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不必要的夹管。
③拔导尿管前不给予夹管锻炼。
④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不进行常规膀胱冲洗。
⑤以无菌操作的方式采集尿液细菌培养标本。
⑥留置导尿管的体外部分妥善固定。
⑦翻身或移动病人时,引流袋应低于膀胱水平,避免造成尿液回流。
⑧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脱开时按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引流袋。
⑨及时放空引流袋内尿液。
⑩导尿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等。
2.2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美国CDC/NHSN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急性医疗机构感染的分型标准(2009年)。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检验水准d=0.05。
4 讨论
4.1 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留置时间有直接关系,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导尿管长期置于尿道内,破坏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削弱了尿道黏膜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使细菌容易逆行到泌尿系生长繁殖引发感染[3]。
资料显示留置尿管>3d的患者有31%发生尿路感染,留置尿管>5d有74%发生,长期导尿者几乎100%发生菌尿[4]。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尿管留置时间
≤6d内感染率为24%,尿管留置时间在7~14d感染率为32%,尿管留置时间≥15d感染率为44%;结果与有关资料相符合。
4.2 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护理方法是否科学有重要的关系。
护理人员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活动中的关键角色,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存在差异[5]。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护理的整体水平,相关部门应为护士提供培训机会,教授科学的试验和统计学方法,促进护理学科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总之,预防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需结合临床具体工作情况,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针对主要的危险因素,采取规范、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将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降低至最低,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力红.2010年最新医院感染典型病例分析与防控要点实用手册[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1—152.
[2] Griffiths R,Fernandez R.Strategies for the removal of short-term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s in adult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CD004011.
[3] 吴俊霞,潘淑琴,王健斌,等,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 16(11):1252—1253.
[4] 毛向红,赵惠芬,潘红.留置导尿与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 564.
[5] 林英.不同护理措施对留置尿管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干预作用[J].现代护理,2009,(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