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合集下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培训 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二、感染预防措施
置管中
置管后
置管前
01
03
02
感染预防措施----置管前
(一)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使用导尿管的适应征: 1.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 2.尿失禁患者; 3.精确监测尿量; 4.需要长时间固定卧床或被迫体位的患者; 5.外科手术时的围手术期使用等。
诊断标准
(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诊断标准
不同感染类型的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结果相应的解释
感染预防措施----置管后
PART 0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
感染监测

1.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发病情况;2.发现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预防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3.评价干预效果,有效降低医院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留置导尿管的所有患者。
监测目的
监测对象
感染监测
临床护士(含感控护士)
1.加强导管和置管部位的护理,并每班做好护理相关观察评估记录,提醒医生拔除不必要的导尿管。2.按照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标准进行操作。3.做好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防控知识宣教和指导。4.当发生感染或怀疑感染时,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等。
示例1:尿管固定于腹股沟下约5cm大腿前侧
示例2: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定期检查尿液引流系 统是否漏气、漏水, 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膀胱冲洗,以减少细菌进入膀胱的机会。 在进行膀胱冲洗时,使用无菌操作技术,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和浓度,避免对膀胱造成刺激和损伤。
0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与 评估
监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 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培训
2023-11-10
目录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概述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措施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与评

目录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处置与治 疗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知识培训方案
0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概述
定期更换导尿管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导尿管,一般建 议为每周一次或根据病情需要更换。
在更换导尿管时,确保无菌操作,避免 更换导尿管前,应对导尿管进行评估,
交叉感染。
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
确保尿液引流系统畅 通无阻,避免出现打 折、弯曲等情况。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 清洁和干燥,避免细 菌滋生。
02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措 施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
严格掌握导尿的适应症,只有 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导尿管。
对于尿潴留等紧急情况,应首 选热敷、按摩、针灸等非侵入 性方法缓解症状,尽可能避免 导尿。
避免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 导尿管,如为了手术或检查等 。
做好插管前的准备工作
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 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等,根据评 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插管方案。
评估方法
通过比较实施预防措施前 后的感染发生率、导尿管 使用率等数据进行评估。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拔除时机
选择在患者病情稳定、感 染得到有效控制时进行拔 除。
拔除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拔除过程的安全和卫 生。
其他控制措施
定期更换导尿管
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和使用说明, 定期更换导尿管,以减少感染发
生的风险。
尿道口护理
定期清洁尿道口,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监测与报告
对疑似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患 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 病例,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04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进行疏导,提供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沟通交流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解释导尿管 留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依从 性。
饮食护理
增加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调整饮食结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摄入。
定期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定期评估患者是否仍需留置导尿管,以减少留置时间。
保持导尿管的清洁
定期清洁尿道口
定期使用无菌棉球擦拭尿道口,保持 清洁。
定期更换引流袋
及时更换集尿袋,并确保引流袋放置 在患者腹部的下方,以避免尿液反流 。
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
严格按照规定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
根据产品说明和医院规定,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以降低感染风险。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 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概述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控制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五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五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尿后,或者拔除导尿管____小时内发生泌尿系感染。

(一)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适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留置后的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正确铺无菌布,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3、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____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____,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____,最后会阴、肛门。

4、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____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轻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三)、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者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者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三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三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是指导尿管插入患者尿道后引起的尿路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可以制定以下制度:1. 严格遵守洗手和手卫生规范:- 插入和护理导尿管前后必须洗手。

- 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进行手卫生,确保双手彻底清洁。

- 避免插入导尿管时触摸不洁之处。

2. 禁止非必要的导尿管使用:- 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导尿管使用。

- 医疗机构中应建立导尿管使用必要性评估的流程,确保每位患者都经过必要性评估。

- 确保有充分的医疗依据支持导尿管使用的决策。

3. 适当选择导尿管材质和尺寸:-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解剖特点选择适当的导尿管材质和尺寸。

- 尽量避免长期使用硅胶导尿管,可考虑使用抗菌涂层的导尿管。

4. 严格执行导尿管的插入和护理指南:- 确保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插入和护理导尿管。

- 根据标准操作程序插入导尿管,避免交叉感染。

- 每日检查导尿管固定是否松动,及时调整。

- 定期对导尿管进行清洁和更换。

5. 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护理:-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知识,加强患者自我保健和正确使用导尿袋的意识。

- 督促患者定期清洁导尿袋、保持导尿通路的畅通,并定期更换导尿袋和导尿管。

6. 定期监测和报告感染率:- 严格执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 定期评估CAUTI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上是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一些基本制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还需要与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在导尿管插入尿道期间或导尿管留置过程中发生的尿路感染。

为了预防控制CAUTI,制定以下制度是很重要的:1. 插入导尿管的指导方针: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包括何时需要插入导尿管、适当的导尿管尺寸和材料选择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感染扩散
总结词
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防止感染扩散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如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时应及 时就医,采取抗生素等治疗措施,防止感染扩散。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
染。
0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与 报告
建立监测制度,定期监测感染指标
影响
CAUTI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 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同时增加医务人员工作负担和压 力。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CAUTI可分为早期、晚期和拔管后感 染。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 胱刺激征,以及发热、寒战等全身症 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尿、腰痛等 症状。
定期检查尿液常规,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总结词
尿液常规检查是及时发现尿路感染的关键。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尿液中细菌增多、白细胞增多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治疗。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和活动
总结词
健康教育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
VS
详细描述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和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 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适当活动, 避免长时间卧床不起。
案例分析
互动讨论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员深入了解导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 高学员的解决问题能力。
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经验和心 得,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培训时间与安排
时间
共计3天,每天6小时,共计18小时。
安排
第一天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介绍导尿 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基本概念、诊断标准及治 疗原则,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操作和案例分析 ;第二天深入讲解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 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交 流;第三天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内容 ,提高学员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ppt课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ppt课件

个人卫生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如定期清 洗尿道口和会阴部,避免感染发
生。
导尿管相关尿路 06 感染的并发症与
后遗症
并发症
01
02
03
尿道狭窄
导尿管长期留置可能导致尿道狭 窄,影响正常排尿功能。
尿路感染复发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易反复发 作,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
肾功能损害
严重的尿路感染可能引发肾功能 损害,甚至导致肾衰竭。
非药物治疗
保持导尿管清洁
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液收集袋, 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感染细菌。
增加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尿量,减 少细菌在尿道中的停留时间。
物理治疗
如热敷、膀胱按摩等,可以缓解 尿路感染引起的不适和疼痛。
导尿管相关尿路 05 感染的预防与护

预防策略
定期更换导尿管
遵循医疗指南,定期更换导尿管,以降低感染风险。
导尿管相关尿 路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02 03 04 05 06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目 录
导尿管相关尿路 01 感染的定义与分
分为早发性感染和晚发性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 02 感染的病因与发
病机制
病因
01
尿道内细菌种植
由于导尿管穿过尿道,细菌可以从外部环 境通过导尿管进入尿道,进而引发感染。
02
细菌生物膜形成
细菌在导尿管表面形成生物膜,保护细菌 免受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 感染持续存在。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通用课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通用课件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菌药物, 确保足够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耐 药性的产生。
用药时机
在确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后尽早开 始抗菌药物治疗,以降低感染对患者 的危害。
感染患者的隔离与治疗
隔离措施
对感染患者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如单间隔离或床边隔离,以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治疗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导尿 管更换等,以尽快控制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CAUTI可分为 早期感染(留置导尿管2周内)和晚期 感染(留置导尿管超过2周)。
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生机制
导尿管作为异物留置于泌尿道内,引起尿道和膀胱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和膀 胱的防御机制,导致细菌易侵入并繁殖,引发感染。
影响因素
导尿管的材料、留置时间、无菌操作技术、患者免疫力低下、抗生素使用不当 等都可能增加CAUTI的发生风险。
提高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性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 控制方面的操作规范性和意识。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与期望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01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
规范化操作流程
02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
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医护人员的培训与防护
培训内容
加强医护人员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 员的专业素养。
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以降低自身 感染的风险。
0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宋美璇[27]等比较普通引流袋、康维抗反流引流袋和防逆流
引流袋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 • A组使用普通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 • B组使用康维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 • C组使用防逆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
毕默佳[24]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集尿袋更换时间进行Meta 分析,比较集尿袋每天更换与每3d更换、每3d更换与每周更换、每 天更换与每周更换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几率,研究结果建议更换集尿 袋的最佳时间每3d更换1次。 刘聪云[25]对144例留置尿管患者分别于1日、每周2次、7日更换集 尿袋,通过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发现,集尿袋的更换频次为每周2次时, 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较低,有利于患者康复,适合在临床领域进行广泛的 推广与应用。 抗反流集尿袋的使用尚无明确规范,仅在外包装上明确说明更换时间 为每周1次 林雪英[26]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抗返流集尿袋于每周更换1次, 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在导尿后第3、7、14天均低于普通集尿袋。
80%是医院感染, 采用适当的预防感染策略,17%~69%的导尿管相
关性尿路感染(CAUTI)是能够预防的[3]。
发病机理
• 腔外感染: 插入尿管过程中 • 腔内感染:集尿系统的密闭性打破 尿液逆行
无菌技术遭到破坏
• 生物膜形成
是导致一些侵入性操作致病的结构基础。
• 生物膜是包括细茵、宿主细胞及分泌物在内的复杂结构, 损坏膀胱表面粘膜层,促使更多生物膜形成。 • 拔除导尿管
菌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且非消毒液能够降低医疗护理费用 且舒适度高
韩玲样[15]等采用Meta 分析 方法,对国内医疗机构不 同清洗消毒尿道口的方法 预防尿道插管相关感染的 效果的部分文献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采用 氯己定消毒液、 碘伏消毒液、 无菌水和生理盐水等不同方 法擦拭清洗尿道口,预防尿 道插管相关感染的效果之间 无统计学差异。
气囊注水量15 - 30 ml 时, 气囊 为中心形或部分偏心形
气囊能均匀覆盖膀胱颈处, 与尿道内口嵌合好, 且受力均匀, 气囊对膀胱颈有一定压迫作用, 可有效避免漏尿发生及尿管脱落
注水15 ml 以后再增加注水量
气囊形状变化不大, 仅表现为气囊长度、直径、重量增加
根据压强理论分析, 对同一物质实施压力, 重量增加, 对该物质压强增加, 为减少过度充盈气囊对膀胱黏膜损伤及病员坠胀感, 实验提示:注水量以 15 ml 为宜[5]。
膀胱中的尿液比密参考值为1.015-1.025,一般大于1.020
由于生理盐水,比密不同,气囊因浮力作用易飘离尿道 内口,气囊越大,浮力越大,加上增加注水量后的气囊 形态改变,并不能使气囊与尿道口嵌合而发生漏尿。
实验结果表明[11], 当我们将气囊注入物换作比重为 1 .42 的76 %泛影葡胺液时, 渗尿情况明显减少, 特别是 半卧位组由于充分发挥了重力的作用, 效果更为显著。
[16]采用对照组采 郑醒云 观察组患者的尿道口局部皮 用0.5% 碘伏消毒尿道口, 肤红肿和清洗时疼痛烧灼感 观察组采用灭菌注射用 的发生率分别为4.35%和 水清洗尿道口 8.70%,低于对照组的17.39%
和47.83%。
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第 3天、第7~10天和第14 天的菌尿发生率和尿 路感染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在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缩短 留置尿管时间。 • 研究显示[1],CAUTI的发生率与留置尿管时间呈正相关,导 尿管留置1天,泌尿系统感染为1%;留置2天,感染率为5
%;大于14天的长期留置患者感染率为100%。
• 护士应做到应每天评估患者拔管指征,结合患者病情,一 旦不需要留置尿管应及早拔除,减少发生CAUTI的风险。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AUTI工作手册报告导尿管相关
尿路感染引均住院天数,增加住院费 用,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影响因素
系统 护士
患者
医院、工 具和环境
患者层面
患者罹患镰状细胞血
症或免疫系统疾病、 • 女性患者由于生理
• 但这些因素往往是无法通过护理的方法得以解决(除尿管
堵塞外),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使尿管 气囊均匀覆盖膀胱颈处,使之与尿道内口嵌合良好,有效 避免漏尿发生。
折刀型、完全偏心形
部分偏心形、中心形
• 16号气囊尿管注入15 ml液体时呈部分偏心形
• 注入20ml时呈中心形
• 注入30ml及更多的无菌生理盐水时,气囊只是长度、直径 和重量增加,体积变大 • 16号气囊尿管气囊最佳注入量为15~20 ml • 18号、20号气囊尿管最佳注入量为20ml[4]。
• 吉亚玲[22]选取神经外科162 例需住院且留置尿管( 采用的 是硅胶管导尿管) 1 个月的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88 例,持续留置尿管时间为2 周,实验组74 例, 持续留置尿管时间为4 周。
• 尿量、膀胱冲洗次数
集尿袋
普通集尿袋
抗反流引流袋
抗反流装置瓣膜向下开放,使引流 的尿液仅能正向流动[23] 教科书[17]上规定 普通集尿袋每日更换一次
可抽出囊内盐水4 ml,使气囊的张力降低, 气囊上浮力减小, 同 时向外轻拉导尿管, 使气囊与尿道内口接触面增大, 紧密度增加
周玉甩[10]对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与溢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认 为气囊内注入液体过多反而易引起渗尿, 建议渗尿发生后, 从囊内抽 出3-4 ml 液体。
气囊内注入液体密度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前言
导尿术临床上最基本的操作,被广泛应 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尿失禁以及引流尿 液中。留置尿管是临床上会阴部伤口保持 清洁干燥、监测患者病情的主要护理方法。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指患者留置 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 的泌尿系统感染。
导尿管的固定
• 气囊导尿管在离尿管头约3 ~ 4cm 处有一气囊,只要注入
一定量的液体,气囊随即膨大成球状,开口处的活瓣就自 动关闭,起到固定尿管和防止尿液外流的作用。 • 对于注射用灭菌用水充盈气囊,教科书中未给出明确充盈 体积,只规定按照导尿包固定气囊容积注入等量液体。
气囊注水量
• 留置尿管过程中尿液外溢与尿管引流通畅与否、膀胱功能、 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尿道括约肌松弛及是否伴有各种合并 症等因素均有关系。
国内外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指南5部 • 其中1部由我国制定,是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 行)》 • 其余4部均由国外制定
• 国外指南均为循证指南
• 我国指南中未提及推荐的 指南形成方法,也未交待 具体证据来源
5部南在制定过程中均未收集患者代表的观点及目标 人群的试用情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研究
• 严格把握留置导尿操作指征 • 不同材料导尿管的选择 • 导尿管的插入技术 • 导尿管的固定 • 抗生素的使用 • 尿道口护理
• 集尿袋更换
• 膀胱冲洗 • 拔除导尿管前是否夹闭导尿管
严格把握留置导尿操作指征
• 国外临床实践指南《成人导尿 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 和治疗》中明确提出,留置尿 管应有明确的指征,例如留置 尿管应作为尿失禁最后一步的 处理方式,即在其他措施(物 理疗法、药物疗法等)无效的 情况下,或者患者要求留置导 尿管。 • 在我国,临床对于留置尿管的 指征的把握还很不足,甚至有 相当部分医务人员认为给予留 置尿管方便准确记录、保持局 部皮肤干燥、避免压疮等方便 护理工作,也有认为留置尿管 是病情所需,无需重点考虑是 否留置尿管的必要性。
胡萍[6]研究气囊注水量10mL 再加注5mL 空气时,气囊为中心形或部分偏心形
注入空气游离于气囊上面, 注入大部分的水在气囊下面, 能产生一定重力作用, 使尿管接近或完全位于气囊中心, 且受力均匀,能均匀覆盖膀胱颈 处,与尿道内口嵌合好。 气囊注入液量越多,固定时间越长, 气囊回缩就越差, 实践证明,向气囊注入0.9%氯化钠 +空气,可有效避免橡皮屑堵塞气 囊通道口,防止回抽液体受阻而发 生拔管困难。
结构特点,较男性 更易感染CAUTI、 其他感染性疾病、尿 路感染病史、膀胱排 空障碍、大便失禁
患者年龄大于50岁
上者
护士层面
• 护士接触导尿管前未洗手、 • 不恰当或粗暴的导尿管插入技术操作、 • 未严格把握指征导致的不恰当的使用、
• 破坏了集尿系统的密闭性、
• 引流袋的排放口污染、 • 导尿管未妥善固定到身体上、 • 没有继续使用必要性而继续留置导尿管
尿道口护理
徐波[12]等对比清洁水和洗必 泰每日2次用于擦洗留置尿 管患者尿道口 结果显示对尿路感染影响不 显著,用清洁水擦拭不会增 加尿路感染机会
Classen[13]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显示,383例接受抗生素 清洁水擦拭不会增加尿路感染机会 比较了用抗生素清洁尿道口和 尿护患者的CAUTI感染率为 每天沐浴时清洗尿道口对于 6.8%,而每天正常沐浴组为 抗生素擦拭尿道口并不能够达到预 CAUTI的作用 CAUTI发生率的影响 10.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马池芬[14]等对留置导尿管期间 使用非消毒液进行导尿管护理 与消毒液对患者进行短期护理 相比
• 我院使用湛江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导 尿包内仅配备10mL 无菌生理盐水,因此导尿时加注入 5mL 空气无需再另备无菌生理盐水可节约支出,提高工作
效率。
发生漏尿后气囊注水量
方仕婷[9]等过观察发现, 发生渗尿的患者尿道比较松弛, 当 气囊注生理盐水10 ml 后, 气囊在膀胱内上浮, 与尿道内口 接触面减小, 尿液易顺着导尿管流出
症状及危害
• 泌尿系统症状 • 下尿路感染 • 上尿路感染 • 尿路感染严重者甚至可并发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肿、肾结
石、尿路梗阻或革兰阴性菌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