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二)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及血糖调节课件苏教版必修3(江苏专用)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件:2.1.3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1课时) (共21张PPT)

血钠降低
肾上腺皮质
①
② 肾小管、集合管
11、右图是人体水平衡调节示意图 (1)抗利尿激素由 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 泌,由 释放。 (2) 当抗利尿激素增加时,促 进 和 对水分的重吸收。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3)当抗利尿激素减少时,细胞外 液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 。 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 ( +)
钾
去向:排尿、排粪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
例题:
1、某人因患病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 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此时应及时静脉滴 注( B )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 到破坏,必将引起( C ) A、酶促反应速度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分泌激素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
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分的重吸收
1、水分平 衡的调节 产生兴奋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分பைடு நூலகம்抗利尿激
(—)
大脑皮层
垂体后叶
释放
抗利尿激素 渴 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喝水
想一想
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体内多余的水分、钠盐以及代谢废 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 所以不能说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 余的水分。
高中生物 2-1-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课件 苏教版必修3

【巩固1】 下图所示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 次是 (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解析 血浆渗透压增高后,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 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增加水的 重吸收,以降低血浆渗透压,而渴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 层的渴觉中枢。 答案 C
深度剖析 正确、迅速地理解曲线图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曲线图的设置陷阱在于横坐标,口服1 L是从0.5 h开始,而 不是从0 h开始的。如果审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将影响 到对各选项的正确判断。由图可知,在1.5 h(即饮清水后约 1 h),尿生成速率为最大值(即峰值)。1.0 h(即饮清水后0.5 h) 时,饮水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 受器,抑制了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血液中的抗利尿 激素降低,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减弱,尿生成速 率增大。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的尿生成速率大, 产生的尿量多。D选项考查的是对曲线变化趋势的预测,由 所学知识可知,3 h后经过水盐调节,尿生成速率趋于正 常,两条曲线可交叉或重叠。 答案 D
第3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课程标准 描述水盐调节 课标解读 1.描述水和无机盐调节的过程。 2.知道水盐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水的调节
水的平衡 1. 饮食和________ 饮食 (1)水的来源:____ 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其中____ 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 [思维激活] 哪些物质代谢过程能产生水? 提示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单糖形成二糖或多糖、 核苷酸聚合形成核苷酸链、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等。 泌尿系统 、____ 皮肤、肺和____ 大肠,其中________ 泌尿系统 (2)水的去向:_________ 是排水的主要途径。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课件: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234
解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 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减少散热(毛细血管 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 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答案 C
3.生活中有的人经常一次性饮大量的清水,有的人只有口 渴了才会去饮水,这些习惯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吗?为什么? 答案 一次性饮大量清水可能会使人出现虚弱无力、心跳 加快、痉挛、昏迷等“水中毒”症状;感到口渴时细胞外 液渗透压已经偏高,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脱水,因此饮水 也如同吃饭一样,不是非要等到渴了才喝,而应该注意根 据身体对水的实际需求,适时适量进行补充。
4.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答案 不能这么说,因为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如钠 盐)以及代谢废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 5.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淡盐水? 答案 大量出汗后,人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所以 要喝淡盐水补充丢失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 盐的平衡。
6.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 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不可能不 排便(尤其是小便);即使不排便,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也 会从其他途径排出,使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遭到破坏。
一题多变
判断正误: (1)热觉或冷觉的产生是在下丘脑中( ) (2)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变温动物新陈代谢速率升高( ) (3)在BC段时间内,机体增加产热并减少散热,产热量大于散热 量( ) (4)在AB段时间内,以增加散热为主,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
解析 热觉和冷觉的产生都是在大脑皮层; 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升高, 新陈代谢速率升高; 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调节增加产热并减少散热,而在炎 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无论是寒冷环境还是炎热环境, 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体温保持恒定。 答案 (1)× (2)√ (3)× (4)×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中⽣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章第⼀节第2课时体温调节⽔和⽆机盐的调节第2课时体温调节⽔和⽆机盐的调节1.⼈的体温是指⼈体内部的平均温度,直肠温度最接近⼈的体温。
2.⼈的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体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骼肌,⼈体主要散热器官是⽪肤。
4.寒冷环境中,⽪肤⾎管收缩,⾎流量减少,减少散热;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激素增多,产热增多。
5.炎热环境中,⽪肤⾎管舒张,⾎流量增多,汗液分泌增多,散热增加。
6.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其作⽤是促进肾⼩管和集合管对⽔的重吸收。
⼀、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的体温是指⼈体内部的平均温度,常⽤直肠温度、⼝腔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
2.体温来源及恒定原理(1)⼈的体温来⾃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的热量。
(2)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骼肌,主要的散热器官是⽪肤。
3.体温调节过程(1)在寒冷环境中,⽪肤⾥冷觉感觉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肤⾎管收缩减少散热量;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增多提⾼了细胞的代谢⽔平,机体产热量增加。
(2)在炎热的环境中,⽪肤⾥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肤⾎管舒张,⾎流量增加,汗液分泌_增多,散热量增加。
4.⼈体体温恒定的⽣理意义(1)体温相对恒定是⼈体⽣命活动正常进⾏的必要条件。
(2)当体温过低或过⾼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丧失,⽣命活动也会出现严重异常。
⼆、⽔和⽆机盐的调节1.⽔和⽆机盐的来源和去路[填图](1)⽔的来源和去路:(2)⽆机盐的来源和去路:2.尿的形成(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单位肾⼩体?肾⼩球肾⼩囊肾⼩管(2)尿的形成过程:①⾎液经过肾⼩球滤过,进⼊肾⼩囊,形成原尿。
苏教版必修3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第1课时 内环境的稳态、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 课件(54张)

-9-
(一)内环境的稳态、体温调 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 糖调节
一 二 三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四
三、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分调节 (1)水平衡 :人体内水的动态平衡是靠水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 (2)水分的来源 :饮食和人体代谢是人体内水的来源,其中由饮食摄入的 水是主要的。 (3)水分的去路 :人体水分的排出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 也排出部分水。 (4)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主要由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 (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和与之相连的肾小管组成。
-6-
(一)内环境的稳态、体温调 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 糖调节
一 二 三 四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④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 以上来源于 Na+和 Cl-。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 pH 为 7.35~7.45,与它含有 HCO3 和 HPO4 等缓 冲物质有关。 4.稳态 (1)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使得内环境的温度、 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称为稳态。 (2)意义 :稳态既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又是机体进行正常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稳态的调节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反馈信息与 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调节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是正反馈; 反 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调节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是负反馈。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3

当 堂 双
案 设 计
调节的特点,自主完成例2。
基 达 标
课
课
前
后
自
知
主
能
导
检
学
测
菜单
SJ ·生物 必修3
课 时 教
•步骤4:通过分析课本P17醛
课 堂 互
法 分 析
固酮调节示意图,讨论完成
动 探 究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3的问
教 学
题导思,总结无机盐调节的
当 堂
方
双
案 设
特点,自主完成例3。
基 达
计
互 动 探 究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
教 学
人。
当 堂
方 案
(3)体温有性别差异,女性__男性。女性平均比男性高约
双 基
设 计
_______,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排卵日体温最低。
达 标
>
0.3 ℃
课
课
前
后
自
知
主
能
导
检
学
测
菜单
SJ ·生物 必修3
课
课
时
堂
教
互
法 分
3.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标
课
课
前
后
自
知
主
能
导
检
学
测
菜单
SJ ·生物 必修3
课
课
时 教 法
•步骤5:抢答方式完成【正
堂 互 动
分 析
探
误判断】,自主完成【当堂 究
教 双基达标】的1、2、3、4、 当
学 方 案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讲 体温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配套名师课件 苏教版必修3

[跟随名师·解疑难] 人体调节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
[自读教材·夯基础] (1)人体内水分的摄入和排出实现了水分的 动态平衡 。 (2)人体内水的来源有饮食和 物质代谢 ,其中 饮食 是水的主要来源。
(2)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 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某些溶质被管壁上皮细胞全部或 部分重吸收回血液。葡萄糖和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水和 一些盐类中的Na+、K+、Ca2+、Cl-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尿素、尿酸则几乎不被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分泌作用是指肾小 管上皮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所产生的物质(如H+、 NH3等)分泌到肾小管中。
2.试分析人体失水与失盐的关系。 提示:①失盐一定伴随失水,失水不一定伴随失盐。 ②排水和排盐的共有途径有三条:即肾脏以尿液的形式; 皮肤以汗液的形式;大肠以粪便的形式。但主要途径均为 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3.人体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一定会升高吗? 提示:不一定,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发生: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失水的比例大于失盐的比例, 结果是口渴、尿少。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无变化:失水的比例等于失盐的比 例,结果是尿液维持正常。 ③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失水的比例小于失盐的比例, 结果是尿多。
()
A.人在寒冷时全身颤抖,是为了通过骨骼肌战栗的方
式增加产热
B.人遇寒冷时会表现出面色苍白,是因为皮肤毛细血
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
C.人体仅依靠神经调节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D.人遇寒冷时应多穿衣服,以降低热量散失的速率
答案:C
(2012·连云港高二检测)下图所示为水平衡调节
苏教版高中生物课件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血糖调节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1.人体过度失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出汗、发高烧、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等。
2.试分析人体失水与失盐的关系。 提示:①失盐一定伴随失水,失水不一定伴随失盐。 ②排水和排盐的共有途径有三条:即肾脏以尿液的形式; 皮肤以汗液的形式;大肠以粪便的形式。但主要途径均为肾脏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二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血糖调节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苏教版生物 ·必修3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过程。 2.血糖的平衡及调节过程。
3.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状。
苏教版生物 ·必修3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一、水、盐的来源和去路
1.水的平衡
苏教版生物 ·必修3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2.尿的形成 (1)结构基础 肾小球 肾小体 结构:肾单位 肾小管 肾 肾小囊 功能:是人体主要的 排泄 器官 (2)形成过程 经肾小管 经肾小管、集合管 血液 ――→ 原尿 ――→ 终尿 滤过 重吸收和分泌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苏教版生物 ·必修3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2.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苏教版生物 ·必修3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实验探究平台
课时演练广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领航 学习目标:1.了解水和无机盐的代谢过程及其 调节过程 2.了解血糖代谢的过程和调节过程 能力目标:1.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水和无机盐及 血糖的调节过程 2.能概述水和无机盐及血糖的调节过程 情感目标:1.学会健康生活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景导引
解析:选 D。大量饮水,细胞外渗透压降低,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细胞外渗透压升高 时,一方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
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另一方面还刺激渴觉
中枢兴奋,产生渴觉。
盐平衡的调节
1.人体对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也保持着动态平 衡
2.某些无机盐的平衡也是通过负反馈调控来完成 的
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二、血糖调节 1.血糖的概念与正常值 (1)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浓度 3.9~6.1 在___________mmol/L 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在影响血糖浓度的因素中激素是最重要的调节 胰高血糖 素发挥着主要 因素。其中胰岛素和 ___________
作用。
2.血糖平衡调节
胰岛B 细胞分 (1)血糖浓度升高时,直接刺激_________ 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 泌胰岛素,同时抑制 _________ 糖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 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脂肪酸,同时抑 制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等,从而 使血糖浓度降低。 (2) 当血糖浓度过低时,可引起胰岛 A 细胞分泌 ___________ 胰高血糖素 ,促进 ________ 肝糖原 的分解和非糖物质 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
(2009年高考广东卷)如图中曲线表示某健 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 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 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 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不能用蒸馏水,也不能
用无菌水,而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你知道其中
的原因吗?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二)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2.尿的形成 (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管 集合管 肾小球
3.血糖代谢失调症 (1)低血糖症:血糖浓度降低。 (2)糖尿病 ①血糖浓度范围:空腹时血糖浓度≥7.0 mmol/L。 口 服 或 静 脉 注 射 葡 萄 糖 2 h 后 血 液 浓 度 ≥11.1 mmol/L。 “三多一少” 多饮 、多食、 ②症状: ________________ ,即 ______ 体重减少 。 多尿和__________ 调控饮食 并结合药物等方法。 ③治疗:__________
【名师点睛】
(1)醛固酮在促进对Na+吸收的同
时也促进了对水的吸收。
(2)水平衡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但无
机盐平衡的调Leabharlann 只有体液调节。(3)钠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
不排,钾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家鼠会很快死亡, 若补充大量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 器官最可能是( ) A.甲状腺 B.胰腺 C.肾上腺 D.脑垂体 【尝试解答】 C
原尿
3.水平衡的调节 (1)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 抗利尿 激素的生成 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增加 _________ 垂体 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 和分泌,由 ______ 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排尿减少,保留体内的 水分,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 (2)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 激素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恢复正 常。
机体能够通过调节尿量,使水的排出量与摄入 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2.水平衡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图解如下
【名师点睛】
(1)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
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
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产生三种效应: 渴觉、抗利尿激素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4)调节水盐平衡的器官是肾脏。
例1
【尝试解答】 【解析】 析如下:
D
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具体分
【互动探究】
B 项中所涉及的激素的分泌部位
和生理作用是什么? 【提示】 下丘脑。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
的重吸收。
跟踪训练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 重吸收加强
4.盐平衡调节 血浆中 K + 浓度超过正常值或 Na + 浓度下降时, 醛固醇 一种激素), 都将刺激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________(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 + 的主动吸收和对 K + 的分泌,使血浆中离子浓度恢复正常。 思考感悟 1.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去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提示】 体内多余的水分、钠盐以及代谢废物 (如:尿素)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随尿排出。
思考感悟
2 .当检测到某人的尿液中有葡萄糖时,能否说
明此人患有糖尿病呢? 【提示】 不能,当人一次摄入糖过多或肾小管
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后,都会出现尿糖现象,而糖 尿病是胰岛B细胞受损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 的。
核心要点突破
水的平衡及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 出来实现的
正常成年人每天(24 h)水分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例2
【解析】
由补充大量盐水可维持生存,
得知该内分泌器官与Na+的吸收有关,而与
Na+的吸收有关的激素为醛固酮,其生理作
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
对 K+ 的分泌。而醛固酮又是由肾上腺分泌
的。
跟踪训练 实践证明,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 物不能存活。下列与之相关的原因可能是 ( ) A.血液中Na+的浓度猛增,K+浓度猛降 B.血液中Na+和K+浓度猛降 C.血液中Na+和K+浓度猛增 D.血液中Na+浓度猛降,K+浓度猛增 解析:选 D 。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物不能分 泌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Na+的主动吸收和对 K+的分泌,所以可导致血 液中Na+的浓度猛降和K+的浓度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