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14_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合集下载

32296_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32296_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高 2 0 1 1 级第 3 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沈国斌审题人:彭晓丽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25X 2= 50分)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变革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而历史人物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据此回答1〜9题。

1.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这段议论()A •否定教会的作用B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C.肯定人的作用 D •宣扬了等级观念2.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先驱们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A •把人从禁欲主义束缚下解放岀来B •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岀来C •把人从罗马教皇控制下解放岀来D •把人从封建主控制下解放岀来3•“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是主要的原因是()A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C •四大发明的欧洲的广泛传播D •新航路的开辟及世界市场的扩大4 •恩格斯说法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启蒙思想家们,“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其主要依据不包括()A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B •主张用法律保障人的权利C•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D.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5•自由主义理论对19世纪西方社会改革和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社会主义岀现B•民族主义岀现C •十九世纪中期岀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D•自由主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6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岀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这样两个发现”是指()①生物进化规律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③剩余价值规律④万有引力定律A •②③B •①④C.①③ D •②④7 •根据仃91年制宪议会通过的宪法,国王路易十六被称为“法兰西人民的国王”,而不再被称为“法兰西国王”这一改变旨在彰显下列哪一种政治理念()A •民族主义B •人民主权C •平等主义D •君主立宪8 •右图的纹章一般被视为法国的国家标志。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A.川Q-Z5821B.京BL9276C.渝88888D.鲁HM90002.家谱是记载某姓氏家族世袭传承之书,从古至今,我国就有修撰家谱的风气。

与这种历史现象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3.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A.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4.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该时期A.汉B.秦C.唐D.宋5.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材料中所提的政权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6.“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

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可发达。

”这种制度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均田制D.科举制7.古代地方三大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①实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②都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③长官都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袭④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9.“铁券”(图1)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

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

什邡中学高2010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直接答在第Ⅱ卷或答题卷上。

2、交卷时只交机读答题卡和答题卷或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伯利克里时代,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雅典( )A.经济富庶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C.疆域辽阔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自然灾害的威胁3.“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首诗歌反映了梭伦①大权独揽,个人至上②崇尚正义和法制③超越贵族、平民的集团私利④制定、执行不偏不倚的政策(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

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

”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 )A.颁布“解负令” B.建立四百人会议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鼓励发展工商业5.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民众会和法庭的成员。

”“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对梭伦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雅典人可以按照财产的多寡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B.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和门第划分等级的否定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打击6.“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武威期中)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 .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 .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 .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D . 解决权力、地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2. (2分) (2017高一上·桃江期中)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哪些判断是正确的()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④3. (2分) (2016高一上·浙江期中)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从秦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①秦朝时期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使之相互牵制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④元朝设置宣政院,分割宰相的军权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③4. (2分) (2019高一上·郎溪期中) 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

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

这反映出当时()A . 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B .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 . 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 . 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5. (2分) (2017高一上·日喀则期中)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高2011级第三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颠.(diān)覆窈.(yǎo)然重蹈.(dǎo)覆辙华.(huá)而不实B.弊.(bì)端贿赂.(luò)霄.(xiāo)壤之别铿.(jiān)然有声C.瑰.(guī)怪懈.(xiè)怠既往不咎.(jiū) 幽暗昏惑.(huò)D.荒谬.(miù) 凯旋.(xuán) 鸣钟击磬.(qìng) 胜负之数.(sh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贪得无厌换得换失背信弃义抱新救火B.深思慎取声如宏钟泣下沾襟悬牙绝壁C.化险为宜仓皇逃窜中流砥柱七窍生烟D.锦囊妙计披荆斩棘身先士卒森然可怖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根本算不上什么。

B.月色溶溶,天水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拼个你死我活。

D.晴朗的夏夜,躺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真是惬意极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能否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B. 由市政府牵头、省级医院加入、全市统一部署的社区医疗网络,将在2001年下半年初步建成。

C.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二、文言基础(12分,每小题3分)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全都,一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址:基址)A.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南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一定,应当)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绳索)C.D.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则:原来)斯.用兵之效也(斯:这)6.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A. 李牧连却.之(却:使……却,击退。

32311_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

32311_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

高 2 0 1 1 级第 3 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陈莉审题人:曾益民第I卷一、(27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踟蹰(ch i)嫉妒(j i)譬如( p i)惘然( w a ng).B赍钱(j 1)贮存(zh u)迸裂(b eng)伯仲(zh dig).C险隘(y i)城隅(y d)鲫鱼(j ^)筵席( y a n).D.江渚(zh u)松柏(bai) 阑干(1 an)氛围(fe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 .总角之宴翻云复雨恬然沧海B •搔首挠耳不负众望迁谪潦倒C .言笑晏晏始做俑者桑椹守拙D •对薄公堂名燥一时渌水拾掇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B •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沙中。

C •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

D .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原则。

C •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 .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 .................................. 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 •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地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总分60分。

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要求。

)1.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2.遂宁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C.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工具筒车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3.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4.“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工匠与机户的关系紧密5.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末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四川省什邡中学2011级高一第三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高2011级第3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沈国斌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都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低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

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A.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神学的封建思想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发展C.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反映D.资产阶级各利观的反映2.1609年,欧洲一位科学家用风琴管和凸凹透镜各成一片制成一具望远镜,倍率为3。

1610年初,他又将望远镜放大率提高到33,用来观察日月星辰,新发现甚多,如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水星4颗卫星,土星有多变的椭圆外形等等,这是以前用肉眼所无法看到的。

根据材料判这位科学家是()A.开普勒B.布鲁诺C.伽利略D.哥白尼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主要体现是()A.成立共和国B.推行圈地运动C.制定《权利法案》D.实行内阁制4.19世纪一位英国宪法权威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这段材料说明()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少活中没有任何作用B.英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C.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一切权力D.资产阶级取得反对国王斗争的胜利5.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鸿、卢梭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A.批评了旧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6.巴士底狱四周有八个高大炮楼,每个炮楼里面有一台重型大炮,巴士底狱一直关押着反对国王和贵族的政治犯。

但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仅有七名入狱者,其中四名为弄虚作假者,两名为精神病人,一名为变态,此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主要是因为它()A.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象征着封建专制的统治C.将成为镇压革命的工具D.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7.“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11级第三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30×2=60分)新航路开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回答1-7题。

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是指()A.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皈依天主教B.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国王恩典C.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D.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西欧的生产方式2.促使葡萄牙王国政府以实际行动阐述“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支持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从而开创海洋时代的有利条件是()A.有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B.拥有哥伦布等一流的航海家C.征服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与冲动D.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王国3.美洲的黄金来到这个国家,“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

这个国家最可能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意大利4.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

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可能表达他们的感情?()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基督的福音”5.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

”反映西班牙出现了()A.商业革命B.商业危机C.经济危机D.价格革命6.菲律宾现有一块麦哲伦纪念碑,该碑的正面赞扬麦哲伦的开拓探险精神,而背面则揭露麦哲伦企图霸占菲律宾的野心。

欧洲个别国家曾要求菲律宾将碑中揭露麦哲伦野心的那一面磨掉,遭到了菲律宾的拒绝。

当时最希望“磨掉碑文”的欧洲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法国7.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汇聚、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

下列各项能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死亡之门”的表现是()①新航路开辟②西欧资本主义萌芽③世界各大洲文明开始汇合交融④教会的文化垄断受到冲击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思想解放促进科学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回答8-14题。

8.最早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是()A.彼特拉克B.但丁C.薄伽丘D.伏尔泰9.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这说明他()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B.强调发展个性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D.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10.恩格斯说:“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其主要依据是()A.法国的共和制度影响深远B.法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影响世界D.法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11.伽利略之所以被称为“天上的哥伦布”,主要是因为他()A.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B.提出“宇宙无限说”C.通过望远镜发现许多新天体D.为了真理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12.保罗·富尔说: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这种精神是()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提倡人权思想,主张法制C.肯定人、注重人性的人文主义D.反对宗教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13.要了解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可以参考的最早最系统的着作是()A.《君主论》B.《国富论》C.《论法的精神》D.《社会契约论》14.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毕封说:“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

”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D.号召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共同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回答15-25题。

15.有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做了一首歌谣以便记忆,“君权神授盛行,国王专横不减,查理一世筹款,克伦威尔揭尔揭竿”,请按先后顺序续编以下的内容()①革命成果危险②专制国王被斩③丈人被婿所赶④查理二世重返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16.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曾经与封建势力妥协来维护统治秩序,主要表现在()①处死查理一世②成立共和国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④光荣革命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7.在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

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了?”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是()A.法国大革命B.热月政变C.雾月政变D.拿破仑帝国建立18.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令:“一切公民和一切则产均应纳锐。

”这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A.否定了特权等级不纳锐的特权B.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的真正确立C.维护了大资产阶级利益D.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变成了现实19.1792年4月法国义勇军高唱着《马赛曲》:“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奔赴前线。

歌中“敌人”主要指()A.波旁王朝B.普奥联军C.反法同盟D.斯图亚特王朝20.拿破仑晚年曾经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

”例如,法国农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A.发动雾月政变B.制定颁布了《民法典》C.成立法兰西大学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1.有人说:“拿破仑加冕称帝,恢复了专制统治,所以说拿破仑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对此你认为()A.前提和结果都是正确的B.前提正确,结果是错误的C.前提结果错误了D.前提错误,结果是正确的22.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23.下图为坐落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女神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几米长的火炬,左手紧握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图的日期……脚下散落着被挣断的锁链。

其中“锁链”代表()A.殖民枷锁B.封建统治C.种族歧视D.宗教束缚24.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马克思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独立战争()A.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B.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C.使欧洲殖民统治者恐惧D.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25.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

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两党制D.联邦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26-30题。

26.“上帝给了我们自由,法国人没有权利把它抢去。

”发现上述号召的是()A.圣马丁B.伊达尔哥C.杜桑·卢维杜尔D.玻利瓦尔27.“委内瑞拉人……你们兄弟的军队来解救你们了……我们是被派来击败西班牙,保护美洲人和恢复一度组成委内瑞拉联邦的各共和国政府的。

”上述革命号召出自()A.圣马丁B.伊达尔哥C.杜桑·卢维杜尔D.玻利瓦尔28.近代拉丁美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是()A.美国B.墨西哥C.海地D.巴西29.北美独立战争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不同点包括:()①革命前的经济状况②领导机构③斗争方式④革命主力⑤革命纲领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④30.下列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殖民束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③启蒙思想的传播,拉丁美洲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④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2011级第三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60分)二、非选择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材料二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何种要求。

(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6分)(3)材料三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是对哪一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分)(4)在对待君主制问题上,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主张,主要有什么不同?(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贡斯当(法国大革命的当事人)说:革命的首要目标就是让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适应新商业时代的理想和需求,从而保证它们的稳定。

——李郁《革命的反思》材料二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

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选集》材料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三幅图片图(1)材料一、二中对“革命”的目标的共同认识是什么?(4分)(2)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在法国大革命进程中有何历史地位?(4分)(3)图2是什么文件的封面?其文件的性质是什么?(4分)(4)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法国哪一启蒙思想家的哪一种社会学说?(4分)(51.A2.D3.B4.A5.D6.A7.A8.A 9.D10.C11.C12.C13.A14.A15.C16.B17.A18.A19.B20.B21.C22.D23.A24.A25.B26.C27.D28.C29.D30.D31.(20分)①资产价级(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