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2020_01_绪论-雨课堂

第一章绪论人类生活在一个被大气包围的星球上,而这颗星球表面的3/4又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流体。
流体力学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飞行器、舰船、港口、石油平台、桥梁、水库、城市给排水管网、化工机械、动力设备、医疗设备等的设计需要流体力学;气象、海况和洪水的预报需要流体力学;大气、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环境污染的防治也需要流体力学。
因此,掌握一定的流体力学知识和方法实在是有必要的。
本章内容提要:1)什么是流体?什么是流体力学?2)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3)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4)流体质点的概念和连续介质模型(或连续介质假定)。
连续介质假定是整个流体力学的基石之一,务必深入理解。
1.1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流体力学属于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流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的平衡(静止)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Fluid mechanics is the study of fluids either in motion (fluid dynamics) or at rest (fluid statics) and the subsequent effects of the fluid upon the boundaries, which may be either solid surfaces or interfaces with other fluid (Frank M. White).传统上,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液体(liquid)和气体(gas),二者统称为流体。
近年来,等离子体也被纳入流体力学的研究范畴,因此等离子体在某些情况下也被视为流体。
本书将要讨论的流体限于液体和气体。
此外,在流体力学研究中,通常从形态上将物体分为固体(solid)和流体(fluid)两类。
流体力学研究的是流体中大量分子的宏观运动规律,而不是具体的分子运动,属于宏观力学的范畴。
这一点在本章第3节中将具体讨论。
流体力学 第一章 绪论.概要

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阶段
——hydraulics水力学 19s中叶: 纳维一斯托克斯:建适用于粘性流体的方程 雷诺:Reynolds方程 ——近代粘性流动理论 1904:L.prandtl建立边界层理论 ——使古典流体力学与水力学两种研究途径得到 统一
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
系统理论的建立
DI.Bernowli(1738):能量方程 L.Ewler(1755):理想液体的微分方程式组 ——Hydrodynamics(水动力学)即古典流体力学
H.Pitot(1732): Pitot管 A.dechezy(1769):谢才公式(计算均匀流动)
H.Darcy(1856)Dany定律
数理知识
数据处理方法 量纲分析方法
(4)数值模拟 通过求解水流的运动方程来得到模拟区域内任意 时刻任意位置力和运动要素的值。 计算机、流体计算软件等高新技术。 先进性:采用
经济性:可给定不同的边界条件,进行大量的模拟,
给出足够多的力和运动要素值以进行分析。
本课程基本要求
1.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包括:
a. 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b.熟练掌握分析流体力学的总流分析方法,熟悉量纲分析与实验相 结合的方法,了解求解简单平面势流的方法; c.掌握流体运动能量转化和水头损失的规律,对 传统阻力有一定了解。
2.具有对一般流动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力,包括:
a.水力荷载的计算; b.管道、渠道和堰过流能力的计算,井的渗流计算; c.水头损失的分析和计算。
液体与气体的区别
液体的流动性小于气体;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1、质量力: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的力。
其单位是牛顿,N。
单位质量力:没在流体中M点附近取质量为d m的微团,其体积为d v,作用于该微团的质量力为dF,则称极限lim(dv→M)dF/dm=f,为作用于M点的单位质量的质量力,简称单位质量力。
其单位是N/kg。
2、表面力:表面力是作用在所考虑的或大或小得流体系统(或称分离体)表面上的力。
3、容重: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ρg称容重,用符号γ表示。
4、动力黏度μ:它表示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反映了黏滞性的动力性质。
其单位为N/(㎡·s),以符号Pa·s表示。
运动黏度ν:是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对单位体积质量作用产生的阻力加速度。
国际单位制单位㎡/s。
动力黏度μ与运动黏度ν的关系:μ=ν·ρ。
5、表面张力:由于分子间的吸引力,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能够承受的极其微小的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毛细管现象: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如果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细管竖立在液体中,液体就会在细管中上升或下降h高度的现象称为毛细管现象。
6、流体的三个力学模型:①“连续介质”模型;②无黏性流体模型;③不可压缩流体模型。
(P12,还需看看书,了解什么是以上三种模型!)。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1、流体静压强的两个特性:①其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②其大小只与位置有关,与方向无关。
2、a流体静压强的基本方程式:①P=Po+rh,式中P指液体内某点的压强,Pa(N/㎡);Po指液面气体压强,Pa(N/㎡);r指液体的容重,N/m³;h指某点在液面下的深度,m;②Z+P/r=C(常数),式中Z指某点位置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称位置水头;P/r指某点在压强作用下沿测压管所能上升的高度,称压强水头。
两水头中的压强P必须采用相对压强表示。
b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静止、同种、连续液体。
3、静止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静止非均质流体(各种密度不完全相同的流体——非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等密度和等温面。
流体力学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场论与正交曲线坐标

全书分上下两册,三篇,十五章。上册包括第一篇“流体力 学基础”和第二篇“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及流体工程”,具体内 容为:绪论、场论与正交曲线坐标、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 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积分形式基本方程、 伯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流动阻力与管道 计算、边界层理论、流体绕过物体的流动和气体动力学基础。下 册包括第三篇“计算流体动力学”,具体内容为:计算流体动力 学的数学物理基础、流体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差分解法和流体动力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动量矩方程 能量方程
退出 返回
第七章 伯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伯努利方程式及其限定条件 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式 实际流体的总流伯努利方程式 相对运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退出 返回
第八章 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流体力学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场论与正
交曲线坐标
前言
本书是为高等工科院校非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流体力学课程 教学编写的。考虑到教学时数有限,所以有些内容并未深入展开。 本书重点放在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解决流体力学问 题的基本方法上,目的在于为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和将来从事工 作提供必需的较为坚实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同时也兼顾到工程 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需要。
第1页
退出 返回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
自Newton(1642-1727)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线性流体的粘性定律以后, 流体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十八世纪的一大批数学家如Bernoulli、 Euler、 Lagrange、 Laplace等在理想流体的假定下取得了许多无摩擦流 动问题的研究成果,如Euler的运动微分方程和其积分形式——Bernoulli 方程。但理想流体的假定有较大的局限性,工程实际中的大多数流动无 不受流体粘性的影响。当时的工程师们开始抵制这种他们认为不切实际 的理想流体流动理论,在几乎完全依赖实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一门新的科 学——水力学。这样的实验科学家有Weber、Hagen、Poiseulle、Darcy 等。他们通过实验得到了诸如明渠流动、船舶阻力、管道流动、波动等 问题的有用数据。
(完整版)流体力学

第1章绪论一、概念1、什么是流体?在任何微小剪切力持续作用下连续变形的物质叫做流体(易流动性是命名的由来)流体质点的物理含义和尺寸限制?宏观尺寸非常小,微观尺寸非常大的任意一个物理实体宏观体积极限为零,微观体积大于流体分子尺寸的数量级什么是连续介质模型?连续介质模型的适用条件;假设组成流体的最小物质是流体质点,流体是由无限多个流体质点连绵不断组成,质点之间不存在间隙。
分子平均自由程远远小于流动问题特征尺寸2、可压缩性的定义;作用在一定量的流体上的压强增加时,体积减小体积弹性模量的定义、与流体可压缩性之间的关系及公式;Ev=-dp/(dV/V)压强的改变量和体积的相对改变量之比Ev=1/Κt 体积弹性模量越大,流体可压缩性越小气体等温过程、等熵过程的体积弹性模量;等温Ev=p等嫡Ev=kp k=Cp/Cv不可压缩流体的定义及体积弹性模量;作用在一定量的流体上的压强增加时,体积不变Ev=dp/(dρ/ρ)(低速流动气体不可压缩)3、流体粘性的定义;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一种属性动力粘性系数、运动粘性系数的定义、公式;动力粘度:μ,单位速度梯度下的切应力μ=τ/(dv/dy)运动粘度:ν,动力粘度与密度之比,v=μ/ρ理想流体的定义及数学表达;v=μ=0的流体牛顿内摩擦定律(两个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τ=+-μdv/dy(τ大于零)、τ=μv/δ切应力和速度梯度成正比粘性产生的机理,粘性、粘性系数同温度的关系;液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间的吸引力,温度升高粘性下降气体:气体分子热运动所产生的动量交换,温度升高粘性增大牛顿流体的定义;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4、作用在流体上的两种力。
质量力:与流体微团质量大小有关的并且集中在微团质量中心上的力表面力:大小与表面面积有关而且分布在流体表面上的力二、计算1、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应用-间隙很小的无限大平板或圆筒之间的流动.第2章流体静力学一、概念1、流体静压强的特点;理想流体压强的特点(无论运动还是静止);流体内任意点的压强大小都与都与其作用面的方位无关2、静止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物理意义及重力场下的简化微元平衡流体的质量力和表面力无论在任何方向上都保持平衡欧拉方程 =0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重力场下的简化:dρ=—ρdW=—ρgdz3、不可压缩流体静压强分布(公式、物理意义),帕斯卡原理;不可压缩流体静压强基本公式z+p/ρg=C不可压缩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 p=p0+ρgh平衡流体中各点的总势能是一定的静止流体中的某一面上的压强变化会瞬间传至静止流体内部各点4、绝对压强、计示压强(表压)、真空压强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绝对压强:以绝对真空为起点计算压强大小记示压强:比当地大气压大多少的压强真空压强:比当地大气压小多少的压强绝对压强=当地大气压+表压表压=绝对压强—当地大气压真空压强=当地大气压-绝对压强5、各种U型管测压计的优缺点;单管式:简单准确;缺点:只能用来测量液体压强,且容器内压强必须大于大气压强,同时被测压强又要相对较小,保证玻璃管内液柱不会太高U:可测液体压强也可测气体压强;缺:复杂倾斜管:精度高;缺点:??6、作用在平面上静压力的大小(公式、物理意义)。
《流体力学》第一章绪论

欧拉法
以空间固定点作为研究对 象,通过研究流体质点经 过固定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质点导数法
通过研究流体质点在单位 时间内速度矢量的变化率 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流体运动的分类
层流运动
流体质点沿着直线或近似的直线路径运动,各层 流体质点互不混杂,具有规则的流动结构。
湍流运动
流体质点运动轨迹杂乱无章,各流体质点之间相 互混杂,流动结构复杂多变。
流体静力学基础
总结词
流体静力学基础
详细描述
流体静力学是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的科学。其基础概念包括流体静压力、流体平衡的原理等,这些 原理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03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01
02
03
拉格朗日法
以流体质点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追踪流体质点的运动 轨迹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流体力学》第一章 绪论
目录
• 流体力学简介 • 流体的基本性质 •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 流体动力学方程 • 绪论总结
01
流体力学简介
流体力学的定义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 的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流体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 各种现象,以及流体与其他物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
波动运动
流体在压力、温度、浓度等外部扰动作用下产生 波动现象,如声波、水波等。
流体运动的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流体系统中的动量总和在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即流入和流出封 闭系统的动量之差等于系统内部动量的变化量。
质量守恒定律
流体系统中质量的增加或减少等于流入和流出封闭系统的质量流量 之差。
能量守恒定律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研 究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 理,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 基础。
(完整版)流体力学 第一章 流体力学绪论

第一章绪论§1—1流体力学及其任务1、流体力学的任务:研究流体的宏观平衡、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2、流体力学定义: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力学规律、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3、研究对象: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
4、特性:•流动(flow)性,流体在一个微小的剪切力作用下能够连续不断地变形,只有在外力停止作用后,变形才能停止。
•液体具有自由(free surface)表面,不能承受拉力承受剪切力( shear stress)。
•气体不能承受拉力,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切力,具有明显的压缩性,不具有一定的体积,可充满整个容器。
流体作为物质的一种基本形态,必须遵循自然界一切物质运动的普遍,如牛顿的力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5、易流动性:处于静止状态的流体不能承受剪切力,即使在很小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也将发生连续不断的变形,直到剪切力消失为止。
这也是它便于用管道进行输送,适宜于做供热、制冷等工作介质的主要原因.流体也不能承受拉力,它只能承受压力.利用蒸汽压力推动气轮机来发电,利用液压、气压传动各种机械等,都是流体抗压能力和易流动性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形状,取决于约束边界形状,不同的边界必将产生不同的流动。
6、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流体微团——是使流体具有宏观特性的允许的最小体积。
这样的微团,称为流体质点。
流体微团:宏观上足够大,微观上足够小。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为:流体是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所组成,每一空间点都被确定的流体质点所占据,其中没有间隙,流体的任一物理量可以表达成空间坐标及时间的连续函数,而且是单值连续可微函数。
7流体力学应用:航空、造船、机械、冶金、建筑、水利、化工、石油输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等也都遇到不少流体力学问题。
例如,结构工程:钢结构,钢混结构等.船舶结构;梁结构等要考虑风致振动以及水动力问题;海洋工程如石油钻井平台防波堤受到的外力除了风的作用力还有波浪、潮夕的作用力等,高层建筑的设计要考虑抗风能力;船闸的设计直接与水动力有关等等。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基本特性是具有流动性,只要剪应力存在流动就持续进行,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应力。
2流体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做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
3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数值、实验。
4作用于流体上面的力(1)表面力:通过直接接触,作用于所取流体表面的力。
ΔFΔPΔTAΔAVτ法向应力pA周围流体作用的表面力切向应力作用于A上的平均压应力作用于A上的平均剪应力应力为A点压应力,即A点的压强法向应力为A点的剪应力切向应力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表面力具有传递性。
(2)质量力:作用在所取流体体积内每个质点上的力,力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比例。
(常见的质量力:重力、惯性力、非惯性力、离心力)单位为5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常见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时的水20℃时的空气(2)粘性huu+duUzydyx牛顿内摩擦定律:流体运动时,相邻流层间所产生的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速率成正比。
即以应力表示τ—粘性切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由图可知——速度梯度,剪切应变率(剪切变形速度)粘度μ是比例系数,称为动力黏度,单位“pa·s”。
动力黏度是流体黏性大小的度量,μ值越大,流体越粘,流动性越差。
运动粘度单位:m2/s同加速度的单位说明:1)气体的粘度不受压强影响,液体的粘度受压强影响也很小。
2)液体T↑μ↓气体T↑μ↑无黏性流体无粘性流体,是指无粘性即μ=0的液体。
无粘性液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种对物性简化的力学模型。
(3)压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性:流体受压,体积缩小,密度增大,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T一定,dp增大,dv减小膨胀性:流体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温度下降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P一定,dT增大,dV增大A液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液体的压缩性用压缩系数表示压缩系数: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强增加单位P,液体体积的相对减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0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托里析利(E.Torricelli,1608-1647)
论证了孔口出流的基本规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1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帕斯卡(B.Pascal,1623-1662)
提出了密闭流体能传递压强的原理 --帕斯卡原理。
5
第1章 绪论
本课程的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流体静力学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管流损失和水力计算 气体的一维定常流动
第7章 理想流体多维流动基础
第8章 粘性流体多维流动基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6
第1章 绪论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20世纪50-60年代改进为船型,阻力系数为0.4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12
第1章 绪论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80年代经过风洞实验系统研究后,又改进为鱼型,阻力系数为0.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13
第1章 绪论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以后进一步改进为楔型,阻力系数为0.2。
流体力学在中国
真州船闸
北宋(960 - 1126)时期,在运河上修建的真州船闸与十四世纪末荷兰的同 类船闸相比,约早三百多年。
潘季顺
明朝的水利家潘季顺(1521 - 1595)提出了“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 水,以水攻沙”和“借清刷黄”的治黄原则,并著有《两河管见》、《两河 经略》和《河防一揽》。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2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牛顿(1642-1727)
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 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流体粘性 牛顿内摩擦定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3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伯努利(D.Bernoulli,1700-1782)
瑞士科学家,曾在俄国彼得堡科学 院任教。
高尔夫球表面为什么有很多小凹坑?
最早的高尔夫球
现在的高尔夫球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7
第1章 绪论
高尔夫球表面为什么有很多小凹坑?
高尔夫球表面之所以设计有许多小凹坑,其目的是让高尔夫球飞
得更远。
高尔夫球表面的小凹坑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增加球的升力。 通常说来,尾流范围越小,球体后方的压力就越大,空气对球的 阻力就越小。
对旋涡运动和分离流动进行了 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提出了表征旋涡基本性质的旋 涡定理、带射流的物体绕流阻 力等学术成就。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周培源(1902-1993)
1902年8月28日出生,江苏宜兴人。理论学家、 流体力学家,主要从事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中难 度最大的两个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 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与教学, 并取得出色成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6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在中国
吴仲华(Wu Zhonghua)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6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纳维(C.L.M.H.Navier,1785-1836) 斯托克斯(G.G.Stokes,1819-1903)
纳维首先提出了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 微分方程组。斯托克斯严格地导出了这些 方程,并把流体质点的运动分解为平动、 转动、均匀膨胀或压缩及由剪切所引起的 变形运动。后来引用时,便统称该方程为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在1952年发表的《在轴流式、
径流式和混流
式亚声速和超声速叶轮机械中的三元流普遍理 论》和在19及其解法》两
篇论文中所建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理论,至今 仍是国内外许多优良叶轮机械设计计算的主要 依据。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7
第1章 绪论
流量
清朝雍正年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断
面平均流速的计算方法。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3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在中国
李冰(公元前302-23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4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在中国
钱学森
浙江省杭州市人, 他在火箭、导弹、航天器的总体、 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 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 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古代,以水为动力的简单机械也有
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用水轮提水,或 通过简单的机械传动去碾米、磨面等。 东汉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公元37年) 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利用水 力,通过传动机械,使皮制鼓风囊连 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金炉,较西欧 约早了一千一百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2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工程流体力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李洪亮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1
第1章 绪论
你想知道高尔夫球飞得远应表面光滑还是粗糙吗? 你想知道汽车阻力来至前部还是尾部吗? 你想知道机翼升力来至下部还是上部吗?
你想知道同一容器上同高同径孔口和管嘴泄流谁的流速
大、谁的流量大吗?
………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弗劳德(W.Froude,1810-1879)
对船舶阻力和摇摆的研究颇有 贡献,他提出了船模试验的相 似准则数——弗劳德数,建立 了现代船模试验技术的基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44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亥姆霍兹(H.von Helmholtz,1821-1894) 基尔霍夫(G.R.Kirchhoff,1824-1887)
在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微分方 程和概率论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 是理论流体力学的创始人。
伯努利方程
3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欧拉(L.Euler,1707-1783)
瑞士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 家,变分法的奠基人,复变函数论的先驱 者,理论流体力学的创始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7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雷诺(O.Reynolds,1842-1912)
英国力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杰 出的实验科学家。
层流与紊流——雷诺数 雷诺应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8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
卡门(T.von Kármán,1881-196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4
第1章 绪论
使用教材:
孔珑主编《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黄卫星主编《工程流体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陈卓如主编《工程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也影主编《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望一主编《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
第1章 绪论
《工程流体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一 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学好专业课和今后从 事专业技术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流 体力学基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3
第1章 绪论
课程安排
计划学时:64 周学时:4 课程性质:必修
考试(考查)方式:考试
说明当时对明槽水流和堰流流动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龙首渠(公元前156-前87)
西汉武帝时期,为引洛水灌溉农田,在黄土高原上修建了龙首渠,创造性地
采用了井渠法,即用竖井沟通长十余里的穿山隧洞,有效地防止了黄土的塌
方。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1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在中国
水利风力机械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14
第1章 绪论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90年代后,科研人员研制开发的未来型汽车,阻力系数仅为0.137。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15
第1章 绪论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经过近80年的研究改进,汽车阻力系数从0.8降至0.137,阻力减
小为原来的1/5 。
目前,在汽车外形设计中流体力学性能研究已占主导地位,合理 的外形使汽车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和更低的耗油率。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9年获小罗克维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 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25
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在中国
著名物理学家和艺术家 设计建造了一小 型水渠,系统地研究了物体的沉浮、孔口 出流、物体的运动阻力以及管道、明渠中 水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