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提优试1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提优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提优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提优卷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节选自刘备《遗诏敕后主》)(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②无以广才________③年与时驰________④能服于人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甲】【乙】两文均是诫子和训儿的名篇,请你谈谈分别从两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

子骞为其父御②,失辔③,父持其手,寒,衣甚单。

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

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

选自《说苑》①闵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古代著名的孝子。

②御:驾驶(马车)。

③失辔:绳从手里掉下来。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今汝欺我欺________②母去四子寒去: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母死。

其父更娶,复有二子。

(3)本文表现了闵子骞________和________的品质。

3.课外阅读橘树陕西刘公,为兴化令①,有道士来献盆树,视之,则小橘,细才如指,弗受。

刘有幼女,时六七岁,适值初度。

道士云:此不足供大人清玩,聊祝女公子福寿耳。

乃受之。

女一见,不胜爱悦,置诸闺房,朝夕护之惟恐伤。

刘任满,橘盈把矣,是年初结实。

简装将行,以橘重赘,谋弃之。

女抱树娇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提优专项训练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提优专项训练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提优专项训练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日:一天天地。

②朴陋:粗俗鄙障。

④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请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 ________③悲守穷庐 ________ ④此即日习于傲矣 _______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②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3)(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_______”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________”,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________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4)(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2.阅读蒲松龄的《狼》一文,完成后面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全]202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全]202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优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 .曹操《观沧海》中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意思是"真是幸运极了f我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S。

"这两句诗紧承上面的诗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能够在碍石山观沧海的庆幸和豪迈情感。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Z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看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这两句诗既有对老友恳切的思念Z也有热诚的关怀。

C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是"夕阳已经西边落下,游子还漂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呀",一句"夕阳西下" 加深了悲凉有气氛Z "断肠人在天涯"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有愁思。

【答案】A项的分析有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没有关系。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IOOO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答案】A.搭配不当,"看到了”和“久违的乡音”不搭配。

将"和”改为"并听到了" OB. 不合逻辑,删去"超过"或"左右"。

第三单元02-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提优卷(解析板)

第三单元02-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提优卷(解析板)

第三单元0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0分)(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十二章》)(2)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章》)(3)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6)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之景的诗句是: , 。

(7)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

【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 (2)三军可夺帅也 (3)一夜征人尽望乡 (4)落花时节又逢君 (5)思君不见下渝州 (6)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4分)(1)即便是花儿落了,也不是悲伤的事情,而更像是花瓣们在风的sǒngyǒng( )下去赴远方的约会。

(2)阳光下那条huātuánjǐncù( )的小路布满儿时的记忆。

(3)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

(4)文艺晚会上,他的表演十分滑稽..( ),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答案】(1)怂恿(2)花团锦簇(3)tāntā(4)huájī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在句子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直到派出所的警察找到小明同学,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因为帮助打架致人重伤的远房表哥外出“避难”也触犯了法律。

B.我们班的向大和向二是一对双胞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俩都形影不离....。

C.在有口皆碑....的事实面前,燕子同学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中午在教室里捣乱,影响同学们休息的事实。

D.老师刚公布了我们班在全区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小川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老师:“奖品什么时候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及运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综合提优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综合提优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优测评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归省(xǐng)行辈(háng)撺掇(chuān duï)晦暗(huì)B、亢奋(kāng)羁绊(jī)冗杂(rǒng)蓦然(mî)C、惬意(qiâ)颦蹙(píng)粲然(càn)瞋视(chēn)D、花鬘(mán)呓语(yì)齁声(hōu)叱咤(zhà)2、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大彻大悟叹为观止尽态极妍参差不齐B、包罗万象奇伟磅礴离合悲欢息息相通C、变幻多姿高视阔步低回琬转浑身解数D、本色当行叱咤风云盛情难却挺身屹立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B、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4、下列对原句的意思表达正确的一项是()(2分)原句:西服原价一套六百元,现价二百元一套。

A、西服原来一套六百元,现在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

B、西服原来一套六百元,现价降低了原价的三分之一。

C、西服原来一套六百元,现在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倍。

D、西服原来一套六百元,现在降低到原价的三分之二。

5、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

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载人舟”:鞋店名。

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

“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家和”:家具店名。

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

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店名。

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并作简要说明。

提优大试卷期末模拟题优卷一的答案

提优大试卷期末模拟题优卷一的答案

提优大试卷期末模拟题优卷一的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阖眼(hé)校订(xiào)哺育(bǔ)鲜为人知(xiǎn)b.字帖(tiě)亘古(gèn)诘问(jié)忍俊不禁(jīn)c.查禁(tì)晌午(shǎng)重修(qì)忧心忡忡(chōng)d.挑逗(tiǎo)矜持(jīn)告罄(qìng)怏怏不乐(yàng)2.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就是()(3分后)a.锋芒毕露妇如皆知目不窥园沥尽心血b.深恶痛绝浩浩荡荡色彩斑斓大庭广众c.诲人不倦颠沛流离仙露琼浆祸不单行d.语无伦次五脏六腑心有灵犀返璞归真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人在年少时往往血气方刚,处事缺少周密的考量。

b.他很聪明,这题经老师一指点,他就心会神凝,一下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c.从繁盛、喧闹的市中心走进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深感心安理得。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4.以下对病句的修正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农民工回乡和大学毕业生劳动力问题,广为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

(把“广为”安远至“全社会”后面)c.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把“有了”改成“得到了”)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轻松,即使不凭借空气,也无法飞上蓝天。

(把“即使”换成“如果”)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走跌就能够看见低树顶上的许多鸟窝,犹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崭新荷初现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默写达标测试提优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默写达标测试提优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默写达标测试提优卷一、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默写1.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2)水何澹澹,________。

(3)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________。

(5)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夕阳西下,________。

(7)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8)________,不亦乐乎?(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________,一杯一杯复一杯。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3)桃花尽日随流水 ________。

张旭《桃花溪》(4)________,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揭示了卖炭翁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 , ________。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作者想象与亲人相聚、秉烛夜话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7)陆游的《十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3.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4)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一狼洞其中,________。

(蒲松龄《狼》)(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7)《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8)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朗润(rùn)起来了,水涨(zhàng)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他们也并不着(zhuó)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shá)还希望别的呢!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jié)儿白花,好像日本看(kān)护妇。

D.呼吸变得畅(chàng)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yòu)惑着鼻子和嘴唇。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

C.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

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在创作中始终追求一种宁静________、清新淡雅的境界,其画作有一种大朴之美。

②2020年春耕时节,宝鸡市太白县种菜能手杨锦龙毫无________地通过网络向乡亲们传授漂浮育苗技术。

③我们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历经代代________,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④疫情期间,不少学校提前启动调整方案,学生的________成为此次调整方案的风向标。

A.安适保持传递感受B.安详保持传承经受C.安详保留传递经受D.安适保留传承感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请参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提优试卷(教师版)一、积累与运用(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2分)A.殉职(xùn)热忱(chén)鄙薄(bó)嗔怪( chēn )干涸(hé)B. 纯粹(cuì)坍塌(tān)酬劳(chóu)蹒跚( pánshān )狭隘(yì)C. 灼热(zhuó)滑稽(jì)恍惚(hū)抽噎(yē)怂恿( sǒngyǒng )D. 附和(hé)呻(shēn)吟晕眩(xuàn)突兀(wù)蜷伏( quá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2分)A.麻木不仁沾轻怕重见异思迁漠不关心畏罪潜逃B.精益求精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妄下断语C.气喘吁吁烘堂大笑参差不齐惊慌失挫大相近庭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志远怪诞不经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2 分)A、这群热情的义工,长期照顾着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衣食无忧。

B、小明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王大爷的玻璃窗,他没有畏罪潜逃....,主动承担了责任。

C、李双平神采奕奕....,地走上主席台,开始发表演讲.D、他的说法与事实大相径庭....。

4、下面画线句子均有语病,请修改.( 2分)地球是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家园,无论人类怎样抢占动物的空间, ①灭绝甚至残害动物,动物对人类总是一如既往,守护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它们以德报德,甚至以德报怨! 猎狗忠心护主、狗熊热心救人、野狼拯救村庄、巨蟒看护儿童在这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中, ②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人们的情感得以改变.让我们与动物和睦相处,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①将“灭绝”和“残害”调换位置。

②去掉“使”5、下列各局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B )( 2 分)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和“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一句中的“樱花”“轻云”是名词,“烂熳”“绯红”是形容词。

C.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动词,其中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

D. 巴金”“思想”“夏季”“开花”这些词语都属于名词。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 2 分)A、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B、“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C、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D、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 2 分)A、能否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B、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D、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今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8.古诗词默写。

(23分)(1)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江面开阔,帆船飞速直前的长江景致的句子是:,。

(2)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6),教然后知困。

(5)《诫子书》中从反面论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7)诸葛亮论述成才的条件的句子是,,,。

(8)默写一则跟读书有关的名言,上下句:,(9)写出《论语》中关于学习态度的句子,。

9.综合性学习。

(7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好书让思想变得深邃;好书让阅历变得丰富;好书让人生充满智慧。

(2)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2分)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活动形式二:举行读书报告会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活动形式三: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3)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2分)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4)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

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

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

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儿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

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

长年累月的广泛读书,细水长流的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

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

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即记在笔记本上。

材料三:上海有一位青年,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的不可胜数。

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敞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最终成为了年轻的小说家。

探究结果:①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政治家乃至一个普通人,要想将点滴的阅读积累成为浩瀚的知识,就必须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信念。

②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示: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可以分则阅读,概括每则材料的大意;也可以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同中求异,异中寻同。

)(4)【探讨读书方法】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尊敬的校长,我们建议学校开设专门的阅读课,以便我们有更多的阅读时间。

B .尊敬的校长,我们建议老师少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便我们有更多的阅读时间。

C .尊敬的校长,我们建议学校给我们开出“推荐书单”,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②答案示例:A .同学们,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有选择。

经典名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我们应从阅读经典名著开始。

B .同学们,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挤时间读好书。

C .同学们,我们要注意读书方法,学会作读书笔记、摘抄等,将阅读与积累结合起来,印象会更深刻。

二、阅读理解(45分)(一名著填空。

1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行者。

11、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_______。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文中沙僧回答应是:人生果。

事情是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五庄观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

镇元大仙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观音菩萨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②下面与猪八戒有关的选项是( A C F G )A.高老庄B.五行山C.戏嫦娥D.闹天宫E.金身罗汉 F.净坛使者G.贪吃懒做H.慈悲坚韧(二)古诗赏析(5分)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请先用一个字概况山涧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这首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3分)静,以声衬静,用鸟的叫声来衬托山涧的幽静。

1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2分①写出是人的闲适,安逸的情趣。

②是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三)文言文阅读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年与时驰.(消失)⑵悲守穷庐.(茅屋)(3)与朋友叫而不信.乎(诚信)(4)人不知而不愠.(恼怒生气)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C. 为人谋/而不忠乎D. 淫慢/则不能/励精,1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A险躁则.不能治性/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B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

D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17、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A.饭.疏食B.非学无以广.才C.温故.而知新 D.未若柳絮因.风起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品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19、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怎样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5分)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20、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