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检验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对于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影响着产品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科学准确的检验方法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首先,纺织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纤维成分:纺织品的纤维成分对其品质和性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国际上,纺织品的纤维成分已经有了一些纤维成分标准,如国际纺织品纤维组织(ITF)的纤维材料编码系统以及ISO纤维名称和编码系统。
2. 物理性能: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织物密度等。
这些指标对纺织品的耐久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3. 化学性能:纺织品对人体的接触会产生化学反应,因此化学性能对产品的健康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化学性能指标包括:pH值、重金属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
4. 尺寸变化:纺织品在使用和洗涤时会发生尺寸变化,如缩水、变形等。
因此,尺寸变化也是纺织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纺织品质量的检验方法也是关键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品质量检验方法。
1. 纤维成分检验:通过纤维验样手感观察、显微镜观察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纺织品的纤维成分。
2.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拉伸试验、撕裂试验、织物密度测试等方法来评估纺织品的物理性能。
3. 化学性能检验:使用酸碱试剂测试纺织品的pH值,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化学分析法测试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含量,使用色谱法或荧光法测试有害物质的含量。
4. 尺寸变化检验:通过洗涤和干燥等环境下对纺织品进行测量和比较来评估尺寸变化。
此外,为了提高纺织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有许多其他的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如纺织品的色牢度检验、破损程度检验等。
综上所述,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产品质量的保证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质量标准和科学准确的检验方法,可以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
纺织行业面料检查标准

面料检查(2007-07-20 17:05:38)转载▼面料检查一.检查记录就整个的成衣操作程序来讲,在此之前还涉及到面料生产质量控制问题,一般情况下面料采用10分、4分评定法,布料检查一般以随机抽样形式进行,从整批来布中,任意挑选一定数量的样本,用视觉审察以决定整批的品质。
对面料大货10%进行抽查,当面料大货数少于1000码时做100%。
检查面料时,验布者保持约3英尺的距离,以40W加罩日光灯3~4只,布面照度不低于750lx为准。
光源与布面距离为1m~1.2m。
面料背面应有照明设施的验布台,拉伸时无张力。
布的走动速度要适合验布者的检查和记录,以便检查人员能够清楚审察布料上的瑕疵,然后在另一端将滑过验布台的布料重新卷上。
检查的结果表格应放在工厂,但必须包括下面这些内容:1)用此布的款号(STYLE,客人用的非工厂自编),2)面料来源(目的在于区分,并非要详细的地址),3)染缸号,每缸布的颜色会有所差异,因此必须区分缸号,颜色名称或代号,4)布料检查者签名,并写上疵点的数量。
二.检定标准直至现在为止,国际间还没有任何认可布料检定标准,但西欧和美国等地均有其常用十分制评法、四分制评法以控制处理布料疵点,这两个是最常用的制度。
l)十分制评法此检定标准适用于任何纤维成份、封度和组织的梭织坯布及整理布上。
由于一般买家所关心的是布料因疵点所剪掉的数量及引致的投诉,并非是疵点的娜u或成因,所以此评分法只是根据疵点的大小来评核等级。
评核方法是检查人员根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a.疵点评分以疵点之长度分经线不同之扣分方法。
经疵长度处罚分数10-36吋10分5-10吋5分1-5吋3分1吋以下1分经疵长度处罚分数全封度10分5吋至半封度5分1-5吋3分1吋1分除特别声明外,否则验布只限于检查布面的疵点。
另外,在布边半吋以内的疵点可以不需理会。
每码布料的经疵和线疵评分总和不得超过10分;换言之,就算疵点很多或非常严重,最高处罚分数都只是10分。
纺织行业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

纺织行业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引言:纺织品质量检验是确保纺织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纺织行业中常见的纺织品质量检验规程,包括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检验以及成品的检验。
通过制定和遵守这些规程,可以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原材料的检验1.纤维原料的检验纤维原料是纺织品制造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
在纤维原料的检验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纤维的外观和手感:检查纤维的色泽、光泽以及柔软度,确保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 纤维的拉伸和断裂强度:测试纤维的强度,以确保纤维具有足够的韧性。
- 纤维的纤度和长度:测量纤维的纤维直径和长度,以了解其纤维特性。
2.染料和助剂的检验染料和助剂是纺织品染色和整理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最终产品至关重要。
在染料和助剂的检验过程中,需要执行以下措施:- 检查染料和助剂的成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染料和助剂的成分,以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测试染料的牢固度:使用标准测试方法评估染料的耐久性和牢固度,以确保其不会褪色或渗漏。
二、生产过程的检验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检验,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1.纺纱和纺织工艺的检验纺纱是将纤维转化为纱线的过程,纺织工艺是制造织物的方法和技术。
在纺纱和纺织工艺的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纺纱效果和纱线强度:检查纺纱工艺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纱线的均匀性和强度。
- 织物密度和纹理:检查织物的密度和纹理,确保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2.印花和绣花工艺的检验印花和绣花是纺织品装饰的重要工艺。
在印花和绣花工艺的检验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图案的清晰度和颜色均匀性:检查印花和绣花的图案是否清晰,颜色是否均匀。
- 印花和绣花的耐久性:使用标准测试方法评估印花和绣花的耐久性,以确保其无褪色或掉色现象。
三、成品的检验成品的检验是确保纺织品质量合格的最后一道关卡。
纺织品质手册

纺织品质手册第一章:引言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其质量对人们的舒适度、安全性和持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纺织品,本质手册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指南,以帮助制造商和消费者了解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法。
第二章:纺织品检验标准2.1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一系列纺织品检验标准,涵盖了纤维含量、尺寸、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
制造商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纺织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2.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根据特定纺织品产品的特征和用途制定的,常见的行业标准有织物密度、色牢度和断裂强度等指标要求。
制造商应当参考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并确保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第三章:纺织品质量评估方法3.1 外观质量评估外观质量是指纺织品表面的整体外观特征,包括颜色、斑点、瑕疵和纤维的整齐度等。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目测评估和图像处理技术,制造商可以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
3.2 物理性能评估物理性能是指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具备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抗磨损性等。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拉伸测试、磨损测试和撕裂强度测试等。
制造商应通过这些评估方法来检验纺织品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3 化学性能评估化学性能是指纺织品在接触到人体肌肤时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的释放,如甲醛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制造商应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来评估纺织品的化学性能,并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第四章:纺织品质量控制4.1 原材料采购制造商应当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确保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
同时,制造商还应建立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要求。
4.2 生产过程控制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制造商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并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质量检测仪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4.3 产品检验和抽样制造商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纺织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纺织行业纺织品质量检验规定

纺织行业纺织品质量检验规定纺织品的质量是纺织行业的核心之一,而质量的检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质量检验的一般规定,并分别从纺织原料、纺织工艺、织物性能和成品检验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纺织原料质量检验纺织品的质量源自于纺织原料的质量,因此对纺织原料进行质量检验是确保纺织品质量的关键。
纺织原料质量检验包括纤维成分检验、纤维长度、强度和细度检验等项目。
其中,纤维成分检验是判断纺织品种类和属性的基础,而纤维长度、强度和细度的检验则直接影响织物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纺织工艺质量检验纺织工艺是指将纺织原料经过纺纱、织造、染整等一系列工艺步骤加工成织物的过程。
纺织工艺质量检验主要包括纱线断裂强力、弹性恢复率、织物密度和织物捻度等项目。
其中,纱线断裂强力和弹性恢复率的检验反映纺织品的拉伸性能,织物密度和织物捻度的检验则对织物的厚度和外观质量有重要影响。
三、织物性能质量检验织物性能质量检验是指对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进行检验和评估。
常见的织物性能质量检验项目包括:耐磨性、色牢度、防皱性、吸湿性和抗菌性等。
这些项目的检验可以帮助消费者准确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纺织品,并确保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具备优异的性能。
四、成品检验与标准制定成品检验是对纺织品最终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估的过程。
成品检验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可穿着性等方面的检验。
此外,为了统一质量标准和提高纺织品质量,相关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标准,如纺织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以确保纺织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纺织品质量检验是纺织行业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纺织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
在纺织原料、纺织工艺、织物性能和成品检验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质量检验规定和标准,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不断提升纺织品质量检验水平,对于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品检验学》教学大纲

《纺织品检验学》课程教学大纲系(部):食品与化工系教研室:化工教研室日期:年月日《纺织品检验学》教学大纲(72学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1110482.课程名称:纺织品检验学3.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4.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染概论》、《有机化学》等5.面向对象:09级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食品与化工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纺织品检验学》田恬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教学参考书:《标准化概论》李春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纺织标准学》朱进忠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织材料实验教程》赵书经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织材料学》姚穆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系统地讲述了纺织品检验的基础知识、纺织品质量与质量管理方法、纺织标准与标准化,纺织原料的质量评定等内容。
其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纺织品检验有系统的了解,为今后从事专业领域的生产、管理、贸易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纺织品检验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六章,对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分别叙述如下(括号内的数字表示相应章节供参考的学时数)。
第一章标准及标准分类(6学时)教学内容:1.标准、标准化的基本知识2.纺织标准的分类教学要求:1.了解纺织标准的分类2.掌握标准、纺织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纺织纤维的检验(14学时)教学内容:1.纺织纤维的鉴别2.纤维的品质评定教学要求:1. 掌握纤维的主要鉴别方法。
2. 掌握棉麻羊毛等纤维的品质评定方法。
第三章纱线质量检验(10学时)教学内容:1. 描述纱线质量指标2. 描述纱线加捻程度指标3. 纱线质量评定与检测教学要求:1. 掌握纱线质量指标的测试和计算2. 掌握纱线加捻程度的描述指标3. 掌握纱线质量检测方法和结果计算第四章织物质量检验(14学时)教学内容:1.织物结构分析2.织物质量指标3.织物质量检测与评定教学要求:1. 了解织物结构分析方法和步骤4.掌握织物质量指标的计算,理解其含义5.掌握织物质量检测与评定第五章服装检验(2学时)教学内容:1. 服装检验的一些基本概念2. 服装检验的特征教学要求:1. 了解服装检验常识2. 了解服装检验特征第六章生态纺织品及检测(6学时)教学内容:1.生态纺织品的概念2.生态纺织品相关标准和检测教学要求:1. 掌握生态纺织品的概念2. 了解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和发展情况3. 了解生态纺织品标准内容四、实验(实训)内容和基本要求1.实验、实训目的与要求对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程进行巩固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具备对纺织原料、纱线及其织物的鉴别、检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纺织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程

纺织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程一、引言纺织行业是一个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业,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保障纺织产品的质量,规范化的产品质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纺织行业产品质量检验的规程和标准。
二、原料检验纺织产品的质量与原料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原料采购阶段,应进行原料的检验。
原料的检验应包括纤维成份、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等项目。
检验的方法可以采用拉伸试验、显微镜观察等。
三、纺纱过程检验纺纱过程是将原料纺成纱线的过程。
在纺纱过程中,应对纱线的强度、细度、均匀性等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纺纱机的调整,纱线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拉伸试验、纺纱机的巡检等。
四、织造过程检验织造过程是将纱线织成面料的过程。
在织造过程中,应对织机的运行状态、纱线的张力、织物的密度等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织机的巡检,织物的密度测量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纺织机的巡检表,织物密度的计算等。
五、印染过程检验印染过程是将面料进行印花和染色的过程。
在印染过程中,应对印花和染色的效果、色牢度等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染色剂的检测,印花的质量检测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染料的化学分析,印花的目测和抽样检验等。
六、成品整理及包装检验成品整理及包装是将已经完成的产品进行整理和包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应检查产品的外观、尺寸、包装等是否符合规定。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产品外观的检查,包装标示的检查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抽样检验和检查表。
七、成品附件检验成品附件是指附加在纺织产品上的各种附件,如纽扣、拉链等。
在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对这些附件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附件的防脱落性、耐久性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抽样检验和附件性能测试等。
八、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在纺织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检验和控制。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基于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纺织品面料检测标准

纺织品面料检测标准
纺织品面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舒适度、耐久性和外观,因此面料的检测
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面料检测的相关标准,以便于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了解面料质量的评判标准。
首先,纺织品面料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纤维成分检测、物理性能检测和化学性
能检测三个方面。
纤维成分检测是指对面料中所含纤维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包括纤维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物理性能检测是指对面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
化学性能检测是指对面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如
PH值、甲醛含量、色牢度等。
其次,纤维成分检测是纺织品面料检测的基础,可以通过显微镜、红外光谱仪
等仪器对面料中的纤维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面料的纤维成分和含量。
物理性能检测是评价面料品质的重要指标,通过拉伸试验、撕裂试验、耐磨试验等测试方法,可以评估面料的强度、耐久性等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检测则是检测面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和化学性能,以确保面料对人体的安全性。
最后,纺织品面料的检测标准是保障面料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产品质量,选择合适的面料。
因此,加强对纺织品面料检测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对于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纺织品面料检测标准是保障面料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纤维成分、物
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面料的质量,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纺织品面料检测标准能够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3.预处理
方法:选用石油醚或水萃取,以去除试样中夹带的油脂、 蜡质、尘土或其它会掩盖纤维特征的杂质。
一般对染色纤维中的染料,可视为纤维的一部分,不必去 除。若染料会干扰鉴别,则应采取任何方法去除,但不得改 变纤维的性质,然后将试样烘干后再进行鉴别。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称重时环境条件? 非标准大气条件
需修正,计算
30℃;80%
Go=44.89g
Gs=?
Gs=Go×(1+C)
通入空气相对湿度,80%
查书78页表6-4
C=a(1-6.58×10-4×e•r)
查GB9995附录 A2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3)待一种组分的纤维充分溶解后,将剩余的纤维用已知重量的玻璃 滤器过滤,并用少量(2)中所用同温度、同浓度的化学试剂洗涤3次, 再用蒸馏水连续清洗剩余纤维2~3次,用指示剂检查呈中性为止,每次 洗后必须用真空泵抽吸排液。
(4)将剩余的纤维烘干、冷却、再称重。
(5)按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p74-75)
(2)间接测定法——电阻法、介电常数法、介电损耗法等。
相关标准:
• GB/T 9995—1997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
• GB/T 6102.1—2006 原棉 烘箱法
• GB/T 6102.2—85 原棉 电测器法
• GB/T 6500—86 羊毛 烘箱法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羊毛溶于2.5%NaOH溶液中。
⑥溶解棉、麻、粘胶一般用75%硫酸。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纤维定量分析测试关键注意点:
①三组分混纺测试四种溶解方案选择的关键是要知道 每次溶解过程中剩余纤维的重量修正系数d。
②一个试样多次溶解分离,其误差会增大。 ③超过三组分的多组分混比测试,一般只能采用顺序
2.相关标准
GB/T 2910—1997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2911—1997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 01026—1993 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2910—2009 代替了 GB/T 2910—1997(二组分分析)
GB/T 2911—1997(三组分纺织分标准析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若试样干重是在非标准条件下测得的,则应进行修正。 计算公式(P78): Gs=Go×(1+C)
C=a(1-6.58×10-4×e•r)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例题] P78
羊毛纱在大气条件温度为30℃,相对湿度80%时称得烘 干重量为44.89g,烘前重量为50.04g。求:在标准大气下 的回潮率,并与未修正回潮率进行比较。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3.纤维鉴别的一般步骤(程序) (1)单种纤维(或纯纺纱、织物)的鉴别
原则:先确定大类,分出品种,而后再做进一步的验证。
① 先将未知纤维稍加整理,拉伸看其弹性,判断纤维是否是氨纶。 ② 如果不属于弹性纤维,可采用燃烧法将纤维初步分成纤维素纤维、蛋
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三大类。 ③ 再运用显微镜法鉴别各类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已知:碱性次氯酸钠对粘胶纤维重量损失d=1.0,对棉d2=1.03;甲酸/ 氯化锌处理对棉d=1.02;(第三组分棉经第一、第二种试剂处理,重量损 失为d3=1.03×1.02=1.05)。棉在石油醚和水浴处理中重量损失为4%; 精纺毛织物回潮率为14.0%,粘胶为13.0%,棉为8.0%。试计算该产品各 成分的净干百分率和结合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损失的混纺比。
DMF: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2)混纺产品(纱、织物)的原料鉴别
在鉴别混合纤维(混纺纱、混纺织物)时,一般可先用 显微镜观察,确认其中含有几种纤维,然后再用其它适当 方法逐一鉴别。
例:
(1)如何将棉、粘、丝、毛、涤、锦、腈纶纤维区分开?
特点
简便易行,但可靠性差,适用于纯纺和交织产品,大多作为鉴别的 初步参考。
只能粗略区分出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三大类。只适 用于纯纺织物或交织物,该法是鉴别纤维简单而常用的方法。
适用于纯纺、混纺和交织产品中的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 和化学纤维,但对横截面形状和纵向外观特征相差不多的纤维不易鉴别。 常用于鉴别棉、毛、丝、麻产品。
准确性较高,适于各种纤维和各种产品的定性鉴别,还可以用于混 纺织物的混纺比分析。常用试剂:20%HCl、70%硫酸、次氯酸钠、浓 硝酸、70~100℃二甲基甲酰胺、NaOH等。
适用于未染色或未经整理剂处理过的单一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 (纤维鉴别着色剂:HI—1号、碘—碘化钾溶液等。)
可用于化学纤维的粗分类,以便进一步作定性鉴别。
注意:P74表6-1、P76表6-2部分二组分、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采用
顺序溶解法定量化学分析的试剂和重量修正系数。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常见纤维溶解特性:
①粘胶纤维溶于甲酸-氯化锌溶液,而棉、苎麻、亚麻不溶此 溶液。
②蚕丝溶于75%硫酸,而羊毛不溶。 ③锦纶溶于20%盐酸溶液中,而涤纶、腈纶不溶。 ④腈纶溶于二甲基甲酰胺溶液(DMF),而涤纶不溶。 ⑤溶解羊毛、蚕丝用有效氯为3%~4%的次氯酸钠溶液;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2.测定原理
试样在烘箱中暴露于自由流动的热至规定温度的空气中, 直至达到恒重,烘燥过程中的全部重量损失都作为水分,并以 回潮率表示。
3.测试方法及有关标准
(1)直接测定法——烘箱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加热干燥法、 干燥剂吸干法、真空干燥法等。(最普遍)
净干含量百分率:棉:粘胶:羊毛=43.51:46.32:10.17
结合公定回潮率和纤维损失的混纺比:
棉:粘胶:羊毛=43.2:46.5:10.3
GB/T 2911-1997 附录C 方案4 顺序纺织溶标解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பைடு நூலகம்
法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二、纺织材料回潮率和含水率测定——烘箱法 1.概念
B+C A+C
B+C C
算出A 算出B
算出A 得出C
算出C 算出B
A+B+C
C
得出C
A+B+C
A
得出A
算出B
共性:两个试样,分别溶解、计算。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2)“顺序溶解法”(溶解方案4)
B+C
A+B+C
C
算出C
算出A
算出B
用同一个试样,经两次顺序溶解处理,纤维被逐个溶解 除去,从溶解失重或不溶纤维的重量分别算出各组分纤维的 百分含量。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4.二组分混比测定操作方法
(1)取预处理过的试样至少1克(正方形),将其剪成适当长度(或 拆成纱线),放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内,烘干、冷却、称重。
(2)将烘干、称重后的试样放入烧瓶或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试剂, 保持一定的温度、时间等必要的溶解条件,使其中一种组分的纤维充分 溶解。
• 净干含量百分率
• 结合公定回潮率的含量百分率
• 结合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重量损失率的含量百分率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5.三组分混比测定方法 两类方法,四种溶解方案.
(1)“个别溶解法”(三种溶解方案)
A+B+C A+B+C
A+B+C A+B+C
一般不单独用作纤维定性鉴别,而是用作验证和测定热塑性纤维的 熔点。
可鉴别各种纤维
定性鉴别棉、麻、丝、毛、化纤。中空纤维测定困难。
利用偏振光显微镜测未知纤维双折射率与未知的对照。
适用于定性鉴别各种纤维,特别适用于鉴别一无所知纤维。
FZ/T 01057.1—2007 纤维鉴别试验方纺法织标一准与般检说验2第明二章纺织原料的
合成纤维一般用溶解法加以鉴别; 对丙纶、氯纶等还可利用氯检测法和熔点法来验证; 对于一些特种纤维,可用红外吸收光谱法进行鉴别; 对双组分纤维或复合纤维,一般先用显微镜观察,然后用溶解法和红 外吸收光谱法逐一鉴别。
例: 如何将棉、毛、涤纶、粘胶四种纤维区分开?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FZ/T 01057.3—2007
FZ/T 01057.4—2007
FZ/T 01057.5—99 GB/T13787-1992 FZ/T 01057.5—2007 FZ/T 01057.6—2007
FZ/T 01057.8—1999 FZ/T 01057.7—2007 FZ/T 01057.10—99 FZ/T01057.11—99
纺织标准与检验2第二章纺织原料的 检验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混纺比计算实例】 现有一精梳混纺毛织物经定性分析知道由羊毛、粘胶、棉组
成,取一试样,采用顺序溶解法除去二种纤维,其结果如下:
试样经预处理后干重m=1.60000g;试样经第一次用碱性次氯酸钠处理 后,剩余纤维(粘胶+棉)干重r1=1.4166g;用甲酸/氯化锌处理上述剩余 纤维,剩下(棉)纤维的干重r2=0.66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