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学自招数学
2015年华二自招测验(2)

【自主招生测验2】1.已知当船位于处A 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1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 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该朝北偏东 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2.将边长为3cm 的正三角形的各边三等分,以这六个分点为顶点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再顺次连接这个正六边形的各边中点,又形成一个新的正六边形,则这个新的正六边形的面积等于 。
3.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互余,上底长为5,下底长为11,则连结两底中点的线段长为_______4.如图,在由24个边长都为1的小正三角形的网格中,点P 是正六边形的一个顶点,以点P 为直角顶点作格点直角三角形(即顶点均在格点上的三角形),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 .5.多项式411623++-x x x 可分解为 。
6.关于x 、y 的方程组1x y x y x y y x -+⎧=⎪⎨=⎪⎩有 组解.7.已知二次函数225y x px =-+,当2x ≥-时,y 的值随x 的值增加而增加,那么x p =对应的y 值的取值范围是 .P8.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设为1,E 和F 分别是AB 和BC 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9.中学生运动会羊城赛区男女运动员比例为19:12,组委会决定增加女子艺术体操项目,这样男女运动员比例变为20:13,后来又决定增加男子象棋项目,于是这个比例变为30:19. 已知男子象棋运动员比女子艺术体操运动员多30人,那么最后运动员总数为______人.10.已知a ,b ,c 均大于零,且222420a ab ac bc +++=则a b c ++的最小值是 .11.如图,P 是正三角形 ABC 内的一点,且PA =6,PB =8,PC =10.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 ,则点P 与点P'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APB =______°.12.已知方程20ax bx c ++=的两根之和为p ,两根的平方和为q ,两根的立方和为r ,则ar bq cp ++=______.。
高校自招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校自招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0.33333…(循环)B. πC. √2D. 1答案:B、C2. 已知函数f(x) = 2x - 3,求f(5)的值。
A. 7B. 4C. 1D. 2答案:A3. 若a > b > 0,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2 > b^2B. a + b > 2√(ab)C. a/b > b/aD. a^3 > b^3答案:D4.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A. 19C. 17D. 16答案:A5. 圆的半径为5,求圆的面积。
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答案:B6. 已知三角形ABC,∠A = 90°,AB = 3,AC = 4,求BC的长度。
A. 5B. 6C. 7D. 8答案:A7. 函数y = x^2 - 4x + 4的顶点坐标是什么?A. (2, 0)B. (-2, 0)C. (2, 4)D. (-2, 4)答案:A8. 已知正弦函数sin(x)的周期为2π,求余弦函数cos(x)的周期。
B. 2πC. 4πD. 8π答案:B9.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是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设a和b是直角边,c是斜边,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c = √(a^2 + b^2)B. a = √(c^2 + b^2)C. b = √(c^2 - a^2)D. c = √(b^2 - a^2)答案:A10. 已知一个数列的前三项为1, 1, 2,且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求第5项的值。
A. 4B. 5C. 6D. 7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式(a + b)^3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
答案:T_{r+1} = C_{3}^{r}a^{3-r}b^{r}12. 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那么f(-x)等于________。
2015年绵阳市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学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1.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A.B.C.D.2.已知一粒大米的质量约为0.000021千克,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1×10﹣4B.2.1×10﹣4C.2.1×10﹣5D.21×10﹣63.化简÷(1+)的结果是()A. B. C.D.4.如图,一根直尺EF压在三角形30°的角∠BAC上,与两边AC、AB交于M、N,那么∠CME+∠BNF是()A.135°B.150°C.180°D.不能确定5.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AC=6,D是AC上一点,若tan∠DBA=,则AD的长为()A.1 B.C.D.26.设一元二次方程(x﹣2)(x﹣3)=m(m>0)的两实根分别为α、β(α<β),则α、β满足()A.2<α<β<3 B.2<α<3<β C.α<2<β<3 D.α<2且β>37.如图,函数y=﹣x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D,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A.8 B.6 C.4 D.28.如图,一张半径为1的圆形纸片在边长为a(a≥3)的正方形内任意移动,则在该正方形内,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A.a2﹣πB.4﹣πC.πD.(4﹣π)a29.有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4,圆心距为d,若两圆有公共点,则1<d<7.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①f(a,b)=(﹣a,b),如,f(1,3)=(﹣1,3);②g(a,b)=(b,a),如,g(1,3)=(3,1);③h(a,b)=(﹣a,﹣b),如,h(1,3)=(﹣1,﹣3).按照以下变换有:f(g(2,﹣3))=f(﹣3,2)=(3,2),那么f(h(5,﹣3))等于()A.(﹣5,﹣3) B.(5,﹣3)C.(5,3) D.(﹣5,3)11.如图,△OAB中,OA=OB,∠A=30°,⊙O与AB相切,切点为E,并分别交OA,OB于C,D两点,连接CD.若CD等于,则扇形OCED的面积等于()A.π B.π C.π D.π1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DF.连接BF与DE相交于点G,连接CG与BD相交于点H.下列结论:①△AED≌△DFB;②S四边形BCDG=CG2;③若AF=2DF,则BG=6GF.其中正确的结论()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二、填空题13.分解因式:x3﹣4x2﹣12x= .14.风华中学七年级(2)班的“精英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3人,若选出一人担任班长,则组长是男生的概率为.15.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E⊥BC,垂足为E,连接DE交AC于点P,过P作PF⊥BC,垂足为F,则的值是.16.如图,已知△ABC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 相交于点F,则△AEF的面积等于(结果保留根号).1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C与BD相交于P.已知A(2,3),B(1,1),D(4,3),则点P的坐标为(,).18.如图,抛物线y=x2+bx+与y轴相交于点A,与过点A平行于x轴的直线相交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平移抛物线,使其经过点A、D,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三、解答题19.计算:()﹣2﹣6sin30°+(﹣2)0+|2﹣|;(2)先化简,再求值:÷(x+2﹣),其中x=﹣3.20.童星玩具厂工人的工作时间为:每月22天,每天8小时.工资待遇为: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每月另加福利工资500元,按月结算.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工人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可得报酬1.50元,每生产一件B种产品可得报酬2.80元.该厂工人可以选择A、B两种产品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生产.工人小李生产1件A产品和1件B产品需35分钟;生产3件A产品和2件B产品需85分钟.(1)小李生产1件A产品需要分钟,生产1件B产品需要分钟.(2)求小李每月的工资收入范围.21.关于三角函数有如下的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①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②tan(α+β)=③利用这些公式可将某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如:tan105°=tan(45°+60°)====﹣(2+).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如图,直升飞机在一建筑物CD上方A点处测得建筑物顶端D点的俯角α=60°,底端C点的俯角β=75°,此时直升飞机与建筑物CD的水平距离BC为42m,求建筑物CD的高.22.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K分别在BC、AB上,点G在BA的延长线上,且CE=BK=AG.(1)求证:①DE=DG;②DE⊥DG;(2)以线段DE、DG为边作出正方形DEFG,连接KF,猜想并写出四边形CEFK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23.已知点P在线段AB上,点O在线段AB延长线上,以点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点C是圆O 上的一点.(1)如图,如果AP=2PB,PB=BO,求证:△CAO∽△BCO;(2)如果AP=m(m是常数,且m>1),BP=1,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求AC:BC的值(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E为AB上一点,把△CBE沿CE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A边上的点D处,点A,D的坐标分别为(5,0)和(3,0).(1)求点C的坐标;(2)求D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设过点C的抛物线y=2x2+bx+c(b<0)与直线BC的另一个交点为M,问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CMG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年四川省绵阳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分析】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1.故选:B.2.【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专题】应用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解答】解:0.000 021=2.1×10﹣5.故选C.3.【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分析】首先对括号内的式子通分相加,然后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进行约分即可.【解答】解:原式=÷=•=.故选A.4.【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以求得∠AMN+∠ANM的度数,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从而可以求得∠CME+∠BNF的度数.【解答】解:∵∠A+∠AMN+∠ANM=180°,∠A=30°,∴∠AMN+∠ANM=180°﹣∠A=180°﹣30°=150°,∵∠AMN=∠CME,∠ANM=∠BNF,∴∠AMN+∠ANM=1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内角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5.【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分析】先作DE⊥AB于E,再根据tan∠DBA=,求得BE=5AE,最后根据AB=AE+BE=AE+5AE=6,求得AE=,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D即可.【解答】解:作DE⊥AB于E,∵tan∠DBA==,∴BE=5DE,∵△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45°,∴AE=DE,∴BE=5AE,又∵AC=6,∴AB=6,∴AE+BE=AE+5AE=6,∴AE=,∴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D=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关系式进行求解.6.【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令m=0,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函数出y=(x﹣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2,0),(3,0),再根据m>0,得出原顶点沿抛物线对称轴向下移动,两个根沿对称轴向两边逐步增大,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令m=0,则函数出y=(x﹣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2,0),(3,0),∵m>0,∴原顶点沿抛物线对称轴向下移动,两个根沿对称轴向两边逐步增大,∴α<2且β>3;故选D.7.【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反比例函数y=xk图象中任取一点,向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k|,据此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过A、B两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D,∴△AOC的面积=×|﹣4|=2,又∵AO=BO,∠AOC=∠BOD,∴△AOC≌△BOD,∴CO=DO,∴四边形ADBC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CBD的面积=4×△AOC的面积=4×2=8,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向一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k|,且保持不变.8.【考点】轨迹;正方形的性质.【分析】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就是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扇形的面积的差的4倍.【解答】解: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当圆运动到正方形的一个角上时,形成扇形BAO,它的面积是.则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4×(1﹣)=4﹣π.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轨迹、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记忆公式是关键.9.【考点】命题与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要找出正确命题,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找出正确选项,也可以通过举反例排除不正确选项,从而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①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故错误;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错误;③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正确;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4,圆心距为d,若两圆有公共点,则1≤d≤7,故错误.所以只有一个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综合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对称性及两圆的位置与半径的关系.1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f(a,b)=(﹣a,b),h(a,b)=(﹣a,﹣b),可得答案.【解答】解:f(h(5,﹣3))=f(﹣5,3)=((5,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f(a,b)=(﹣a,b),h(a,b)=(﹣a,﹣b)是解题关键.11.【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切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直角△AOE,由∠A=30°,得到∠AOE=60°,然后在直角△COF中,求出圆的半径,再用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出扇形的面积.【解答】解:如图:∵AB与⊙O相切,∴OE⊥AB.∵OA=OB,∠A=30°,∴∠AOE=∠BOE=60°,∴OE垂直平分CD.设OE交CD于F,在直角△COF中,CF=CD=,∴CO=2,∴S扇形OCED==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的计算,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到圆的半径,然后用扇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扇形的面积.12.【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压轴题.【分析】①易证△ABD为等边三角形,根据“SAS”证明△AED≌△DFB;②证明∠BGE=60°=∠BCD,从而得点B、C、D、G四点共圆,因此∠BGC=∠DGC=60°.过点C作CM ⊥GB于M,CN⊥GD于N.证明△CBM≌△CDN,所以S四边形BCDG=S四边形CMGN,易求后者的面积.③过点F作FP∥AE于P点.根据题意有FP:AE=DF:DA=1:3,则FP:BE=1:6=FG:BG,即BG=6GF.【解答】解:①∵ABCD为菱形,∴AB=AD.∵AB=BD,∴△ABD为等边三角形.∴∠A=∠BDF=60°.又∵AE=DF,AD=BD,∴△AED≌△DFB;②∵∠BGE=∠BDG+∠DBF=∠BDG+∠GDF=60°=∠BCD,即∠BGD+∠BCD=180°,∴点B、C、D、G四点共圆,∴∠BGC=∠BDC=60°,∠DGC=∠DBC=60°.∴∠BGC=∠DGC=60°.过点C作CM⊥GB于M,CN⊥GD于N.∴CM=CN,∵,∴△CBM≌△CDN,(HL)∴S四边形BCDG=S四边形CMGN.S四边形CMGN=2S△CMG,∵∠CGM=60°,∴GM=CG,CM=CG,∴S四边形CMGN=2S△CMG=2××CG×CG=CG2.③过点F作FP∥AE于P点.∵AF=2FD,∴FP:AE=DF:DA=1:3,∵AE=DF,AB=AD,∴BE=2AE,∴FP:BE=1:6=FG:BG,即 BG=6GF.故选D.【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解因式:x3﹣4x2﹣12x= x(x+2)(x﹣6).【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x,然后利用十字相乘法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分解要彻底.【解答】解:x3﹣4x2﹣12x=x(x2﹣4x﹣12)=x(x+2)(x﹣6).故答案为:x(x+2)(x﹣6).【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知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因式分解的步骤: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其它方法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14.风华中学七年级(2)班的“精英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3人,若选出一人担任班长,则组长是男生的概率为.【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风华中学七年级(2)班的“精英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3人,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风华中学七年级(2)班的“精英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3人,∴选出一人担任班长,则组长是男生的为: =.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5.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E⊥BC,垂足为E,连接DE交AC于点P,过P作PF⊥BC,垂足为F,则的值是.【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易证△OBE∽△DBC和△EPF∽△ED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求解.【解答】解:∵OB=OD=BD,OE⊥BC,CD⊥BC,∴△OBE∽△DBC,∴OE:CD=1:2,∵OE∥CD,∴△OEP∽△CDP,∴,∵PF∥DC,∴△EPF∽△EDC,∴,∵CE=B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16.如图,已知△ABC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 相交于点F,则△AEF的面积等于(结果保留根号).【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三角形ADE的面积,再根据求出其边长,可根据三角函数得出三角形面积.【解答】解:∵△ABC∽△ADE,AB=2AD,∴=,∵AB=2AD,S△ABC=,∴S△ADE=,如图,在△EAF中,过点F作FH⊥AE交AE于H,∵∠EAF=∠BAD=45°,∠AEF=60°,∴∠AFH=45°,∠EFH=30°,∴AH=HF,设AH=HF=x,则EH=xtan30°=x.又∵S△ADE=,作CM⊥AB交AB于M,∵△ABC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AB×CM=,∠BCM=30°,设AB=2k,BM=k,CM=k,∴k=1,AB=2,∴AE=AB=1,∴x+x=1,解得x==.∴S△AEF=×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解得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三角形ADE的面积,然后问题可解.1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C与BD相交于P.已知A(2,3),B(1,1),D(4,3),则点P的坐标为( 3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过A作AM⊥x轴与M,交BC于N,过P作PE⊥x轴与E,交BC于F,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各个线段的长,根据△APD∽△CPB和△CPF∽△CAN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过A作AM⊥x轴与M,交BC于N,过P作PE⊥x轴与E,交BC于F,∵AD∥BC,A(2,3),B(1,1),D(4,3),∴AD∥BC∥x轴,AM=3,MN=EF=1,AN=3﹣1=2,AD=4﹣2=2,BN=2﹣1=1,∴C的坐标是(5,1),BC=5﹣1=4,CN=4﹣1=3,∵AD∥BC,∴△APD∽△CPB,∴===,∴=∵AM⊥x轴,PE⊥x轴,∴AM∥PE,∴△CPF∽△CAN,∴===,∵AN=2,CN=3,∴PF=,PE=+1=,CF=2,BF=2,∴P的坐标是(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梯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18.如图,抛物线y=x2+bx+与y轴相交于点A,与过点A平行于x轴的直线相交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平移抛物线,使其经过点A、D,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求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顶点C的纵坐标,然后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列式求出b的值,再求出点D的坐标,根据平移的性质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mx+n,把点A、D的坐标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令x=0,则y=,∴点A(0,),根据题意,点A、B关于对称轴对称,∴顶点C的纵坐标为×=,即=,解得b1=3,b2=﹣3,由图可知,﹣>0,∴b<0,∴b=﹣3,∴对称轴为直线x=﹣=,∴点D的坐标为(,0),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mx+n,则,解得,所以,y=x2﹣x+.故答案为:y=x2﹣x+.【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确定出顶点C的纵坐标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确定二次项系数不变也很重要.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46分.19.(1)计算:()﹣2﹣6sin30°+(﹣2)0+|2﹣|;(2)先化简,再求值:÷(x+2﹣),其中x=﹣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1)根据负整数指数幂、锐角三角函数、零指数幂和绝对值可以解答本题;(2)先化简式子,再将x的值代入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2﹣6sin30°+(﹣2)0+|2﹣|=4﹣6×+1+|2﹣|=4﹣3+1+﹣2=2;(2)÷(x+2﹣)====,当x=﹣3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0.童星玩具厂工人的工作时间为:每月22天,每天8小时.工资待遇为: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每月另加福利工资500元,按月结算.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工人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可得报酬1.50元,每生产一件B种产品可得报酬2.80元.该厂工人可以选择A、B两种产品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生产.工人小李生产1件A产品和1件B产品需35分钟;生产3件A产品和2件B产品需85分钟.(1)小李生产1件A产品需要15 分钟,生产1件B产品需要20 分钟.(2)求小李每月的工资收入范围.【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生产1件A产品需要的时间+生产1件B产品需要的时间=35分钟,生产3件A产品需要的时间+生产2件B产品需要的时间=85分钟,可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组求解;(2)可根据(1)中计算的生产1件A,B产品需要的时间,根据“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可得报酬1.50元,每生产一件B种产品,可得报酬2.80元”来计算出生产A,B产品每分钟的获利情况,然后根据他的工作时间,求出这两个获利额,那么他的工资范围就应该在这两个获利额之间.【解答】解:(1)设小李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每生产一件B种产品分别需要x分钟和y分钟,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小李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每生产一件B种产品分别需要15分钟和20分钟;(2)w=500+1.5x+2.8(22×8×60﹣15x)÷20,整理得w=﹣0.6x+1978.4,则w随x的增大而减小,由(1)知小李生产A种产品每分钟可获利1.50÷15=0.1元,生产B种产品每分钟可获利2.80÷20=0.14元,若小李全部生产A种产品,每月的工资数目为0.1×22×8×60+500=1556元,若小李全部生产B种产品,每月的工资数目为0.14×22×8×60+500=1978.4元.故小李每月的工资数目不低于1556元而不高于1978.4元.【点评】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1件A,1件B用时35分钟”和“3件A,2件B用时85分钟”,列出方程组,再求解.21.关于三角函数有如下的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①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②tan(α+β)=③利用这些公式可将某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如:tan105°=tan(45°+60°)====﹣(2+).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如图,直升飞机在一建筑物CD上方A点处测得建筑物顶端D点的俯角α=60°,底端C点的俯角β=75°,此时直升飞机与建筑物CD的水平距离BC为42m,求建筑物CD的高.【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压轴题;阅读型.【分析】先由俯角β的正切值及BC求得AB,再由俯角α的正切值及BC求得A、D两点垂直距离.CD 的长由二者相减即可求得.【解答】解:由于α=60°,β=75°,BC=42,则AB=BC•tanβ=42tan75°=42•=42•=42(),A、D垂直距离为BC•tanα=42,∴CD=AB﹣42=84(米).答:建筑物CD的高为84米.【点评】本题考查俯角的定义,要求学生能借助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22.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K分别在BC、AB上,点G在BA的延长线上,且CE=BK=AG.(1)求证:①DE=DG;②DE⊥DG;(2)以线段DE、DG为边作出正方形DEFG,连接KF,猜想并写出四边形CEFK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①根据正方形性质求出AD=DC,∠GAD=∠DCE=90°,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推出即可;②根据全等得出∠GDA=∠CDE,求出∠GDE=∠GDA+∠ADE=∠ADC=90°即可;(2)四边形CEFK是平行四边形,推出EF=CK,EF∥CK,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解答】(1)①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GAD=∠DCE=90°,在△GAD和△ECD中∴△GAD≌△ECD(SAS),∴DE=DG;②∵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90°,∵△GAD≌△ECD,∴∠GDA=∠CDE,∴∠GDE=∠GDA+∠ADE=∠CDE+∠ADE=∠ADC=90°,∴DE⊥DG;(2)四边形CEFK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ECD=90°,BC=CD,在△KBC和△ECD中,∴△KBC≌△ECD(SAS),∴DE=CK,∠DEC=∠BKC,∵∠B=90°,∴∠KCB+∠BKC=90°,∴∠KCB+∠DEC=90°,∴∠EOC=180°﹣90°=90°,∵四边形DGFE是正方形,∴DE=EF=CK,∠FED=90°=∠EOC,∴CK∥EF,∴四边形CEFK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作图,解题的关键是先由正方形的性质通过证三角形全等得出结论,此题较复杂.23.已知点P在线段AB上,点O在线段AB延长线上,以点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点C是圆O上的一点.(1)如图,如果AP=2PB,PB=BO,求证:△CAO∽△BCO;(2)如果AP=m(m是常数,且m>1),BP=1,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求AC:BC的值(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分析】(1)根据夹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可证;(2)OP是OA,OB的比例中项,OC=OP,△CAO∽△BCO可得.【解答】(1)证明:∵AP=2PB=PB+BO=PO,∴AO=2PO.∴==2,∵PO=CO,∴.∵∠COA=∠BOC,∴△CAO∽△BCO;(2)解:设OP=x,则OB=x﹣1,OA=x+m,∵OP是OA,OB的比例中项,∴x2=(x﹣1)(x+m),∴x=.即OP=,∴OB=,∵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即=,∵OP=OC,∴.设⊙O与线段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当点C与点P,点Q不重合时,∵∠AOC=∠COB,∴△CAO∽△BCO,∴=,∴===m.当点C与点P或点Q重合时,可得=m,∴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AC:BC=m.【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E为AB上一点,把△CBE沿CE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A边上的点D处,点A,D的坐标分别为(5,0)和(3,0).(1)求点C的坐标;(2)求D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设过点C的抛物线y=2x2+bx+c(b<0)与直线BC的另一个交点为M,问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CMG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BC=CD=AO=5,可在直角三角形OCD中,根据CD和OD的长用勾股定理求出OC的值.即可得出C点的坐标.(2)本题的关键是求出E点的坐标,可设AE=x,那么BE=DE=4﹣x,在直角三角形DEA中,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E的长,也就求得了E点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DE的解析式.(3)根据C点的坐标即可得出抛物线的待定系数中c=4,根据抛物线的和等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如果△CMG是等边三角形,G必为抛物线顶点,可据此表示出G点的坐标.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的交点为F,那么可根据G点的坐标和C点的坐标求出CF和FG的长,然后根据△CMG是等边三角形FG=FC,据此可求出b的值,即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然后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G点的坐标.【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CD=CB=OA=5,OD=3,∵∠COD=90°,∴OC==4.∴点C的坐标是(0,4);(2)∵AB=OC=4,设AE=x,则DE=BE=4﹣x,AD=OA﹣OD=5﹣3=2,在Rt△DEA中,DE2=AD2+AE2.∴(4﹣x)2=22+x2.解之,得x=,即点E的坐标是(5,).设D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解之,得∴D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x﹣;(3)∵点C(0,4)在抛物线y=2x2+bx+c上,∴c=4.即抛物线为y=2x2+bx+c.假设在抛物线y=2x2+bx+c上存在点G,使得△CMG为等边三角形,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点G一定在该抛物线的顶点上.设点G的坐标为(m,n),∴m=﹣,n==,即点G的坐标为(﹣,).设对称轴x=﹣b与直线CB交于点F,与x轴交于点H.则点F的坐标为(﹣b,4).∵b<0,∴m>0,点G在y轴的右侧,CF=m=﹣,FH=4,FG=4﹣=.(*)∵CM=CG=2CF=﹣,∴在Rt△CGF中,CG2=CF2+FG2,(﹣)2=(﹣)2+()2.解之,得b=﹣2.∵b<0∴m=﹣b=,n==.∴点G的坐标为(,).∴在抛物线y=2x2+bx+c(b<0)上存在点G(,),使得△CMG为等边三角形.在(*)后解法二:Rt△CGF中,∠CGF=×60°=30度.∴tan∠CGF==tan30度.∴.解之,得b=﹣2.【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图形翻折变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重要知识点,综合性强,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清华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清华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设复数z=cos 23π+isin 23π,则2111-1z z +-=( ) (A)0 (B)1 (C)12 (D)32 2.设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p,q,k,l 为正整数,则“p+q>k+l ”是“p q k l a a a a +>+”的( )条件(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3.设A 、B 是抛物线y=2x 上两点,O 是坐标原点,若OA ⊥OB,则( )(A)|OA|·|OB|≥2 (B)|OA|+|OB|≥(C)直线AB 过抛物线y=2x 的焦点 (D)O 到直线AB 的距离小于等于1 4.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1),且满足:①()f x >0,x ∈(-1,0);②()f x +()f y =()1x y f xy++,x 、y ∈(-1,1),则()f x 为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减函数 (D)有界函数5.如图,已知直线y=kx+m 与曲线y=f (x)相切于两点,则F(x)=f (x)−kx 有( )(A)2个极大值点 (B)3个极大值点 (C)2个极小值点 (D)3个极小值点6.△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若c=2,∠C=3π,且sinC+sin(B −A)−2sin2A=0,则有( )(A)b=2a (B)△ABC 的周长为 (C)△ABC (D)△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7.设函数2()(3)x f x x e =-,则( )(A)()f x 有极小值,但无最小值 (B) ()f x 有极大值,但无最大值(C)若方程()f x =b 恰有一个实根,则b>36e (D)若方程()f x =b 恰有三个不同实根,则0<b<36e 8.已知A={(x,y)∣222x y r +=},B={(x,y)∣222()()x a y b r -+-=,已知A∩B={(11,x y ),(22,x y )},则( )(A)0<22a b +<22r (B)1212()(y )0a x x b y -+-=(C)12x x +=a ,12y y +=b (D)22a b +=1122ax by +9.已知非负实数x,y,z 满足22244x y z +++2z=3,则5x+4y+3z 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10.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对任意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m,使得n S =m a ,则( )(A ){n a }可能为等差数列 (B ){n a }可能为等比数列(C ){n a }的任意一项均可写成{n a }的两项之差(D)对任意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m,使得n a =m S11.运动会上,有6名选手参加100米比赛,观众甲猜测:4道或5道的选手得第一名;观众乙猜测:3道的选手不可能得第一名;观众丙猜测:1,2,6道选手中的一位获得第一名;观众丁猜测:4,5,6道的选手都不可能获得第一名.比赛后发现没有并列名次,且甲、乙、丙、丁中只有1人猜对比赛结果,此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长方体ABCD −1111A B C D 中,AB=2,AD=A 1A =1,则A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为( )。
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3)

解:AB⊥OB,PB⊥AB,AB⊥面POB,面PAB⊥面POB.
OH⊥PB,OH⊥面PAB,OH⊥HC,OH⊥PC,
又,PC⊥OC,PC⊥面OCH.PC是三棱锥P-OCH的高.PC=OC=2.
而OCH的面积在OH=HC=时取得最大值(斜边=2的直角三角形).
当OH=时,由PO=2,知∠OPB=30,OB=POtan30=.
解:由 和 都是正整数可知 ,于是有
,故选A.
2.设锐角 使关于 的方程 有重根,则 的弧度数为( )
A. B. 或 C. 或 D.
解:由方程有重根,故=4cos2-cot=0,
∵0<<,2sin2=1,=或.选B.
3.已知 , .若对于所有的 ,均有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又解:连线如图,由C为PA中点,故VO-PBC=VB-AOP,
而VO-PHC∶VO-PBC==(PO2=PH·PB).
记PO=OA=2=R,∠AOB=,则
VP—AOB=R3sincos=R3sin2,VB-PCO=R3sin2.
===.VO-PHC=R3.
∴令y=,y==0,得cos2=-,cos=,
A.B.C.D.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54分,每小题9分)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 在一个最小正周期长的区间上的图像与函数 的图像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8.设函数f:R→R,满足 ,且对任意 ,都有 ,则 ;
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二面角A-BD1—A1的度数是;
10.设p是给定的奇质数,正整数k使得也是一个正整数,则k=;
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3)
2015南模自招数学题

2015南模自招一、 填空题1. 同时掷三枚材质均匀的硬币,结果是2枚正面和1枚反面的概率是________;2. 某人在同一条路上来回一次公用2小时,来时步行,平均速度是5千米/小时,回时乘公共汽车,平均速度是20千米/小时,则这条路长是______千米;3.2=_______________;4. 小杰从镜子中看到电子钟的示数是,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__; 5. 已知1O 与2O 相交于点A 、B ,AB=8,12O O ,=2,1O 的半径为5,那么2O 的半径为________;6. 如图1,∆ABC 的面积为3,∠B =15°,点D 在边BC 上,DA ⊥AB ,设BC=x ,BD=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7. 如图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E 是边BC 上一点,将正方形沿AE 折叠,使∆ABE 与1AB E重合,若点到边CD 的距离为1,则∆ABE 的面积是___________;8. 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 ,BD =3,CD =2,那么AD 的长是_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 9. 解方程:220x x -+=图1 图210.已知直线132y x=-+分别交x轴、y轴于点Q、P.点A在线段PQ上,作AB⊥x轴于点B,作AC⊥y轴于点C,且四边形ABOC为正方形。
(1)若抛物线2y ax bx c=++经过A、C两点,且顶点位于正方形ABOC内(不含边界),如图3所示,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2)若(1)中的抛物线与直线PQ交异于A的点D,且使∆ADC∽△DCP.其中点D、A、C分别和点D、C、P对应,试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数学真题分类解析之7、解析几何

专题之7、解析几何一、选择题。
1.(2009年复旦大学)设△ABC三条边之比AB∶BC∶CA=3∶2∶4,已知顶点A的坐标是(0,0),B的坐标是(a,b),则C的坐标一定是2.(2009年复旦大学)平面上三条直线x−2y+2=0,x−2=0,x+ky=0,如果这三条直线将平面划分成六个部分,则k可能的取值情况是A.只有唯一值B.可取二个不同值C.可取三个不同值D.可取无穷多个值3.(2010年复旦大学)已知常数k1,k2满足0<k1<k2,k1k2=1.设C1和C2分别是以y=±k1(x−1)+1和y=±k2(x−1)+1为渐近线且通过原点的双曲线,则C1和C2的离心率之比等于5.(2011年复旦大学)A.ρsin θ=1B.ρcos θ=−1C.ρcos θ=1D.ρsin θ=−1 6.(2011年复旦大学)设直线L过点M(2,1),且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两点,满足|MA|=|MB|,即点M(2,1)是A,B的连接线段的中点,则直线L的方程是A.y=x−1B.y=−x+3C.2y=3x−4D.3y=−x+5 7.(2011年复旦大学)设有直线族和椭圆族分别为x=t,y=mt+b(m,b为实数,t为参数)和(a是非零实数),若对于所有的m,直线都与椭圆相交,则a,b应满足A.a2(1−b2)≥1B.a2(1−b2)>1C.a2(1−b2)<1D.a2(1−b2)≤1 8.(2011年复旦大学)极坐标表示的下列曲线中不是圆的是A.ρ2+2ρ(cos θ+sin θ)=5B.ρ2−6ρcos θ−4ρsin θ=0C.ρ2−ρcos θ=1D.ρ2cos 2θ+2ρ(cos θ+sin θ)=19.10.(2012年复旦大学)B.抛物线或双曲C.双曲线或椭圆D.抛物线或椭圆A.圆或直线线11.(2011年同济大学等九校联考)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上,且△ABC的重心为抛物线的焦点,若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y−20=0,则抛物线方程为A.y2=16xB.y2=8xC.y2=−16xD.y2=−8xA.2B.2C.4D.413.(2011年清华大学等七校联考)AB为过抛物线y2=4x焦点F的弦,O为坐标原点,且∠OFA=135°,C为抛物线准线与x轴的交点,则∠ACB的正切值为14.(2012年清华大学等七校联考)椭圆长轴长为4,左顶点在圆(x−4)2+(y−1)2=4上,左准线为y 轴,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二、解答题。
2015年高三数学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真题分类解析10 不等式

2015年高三数学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真题分类解析10 不等式一、选择题。
1.(2009年复旦大学)若实数x满足对任意实数a>0,均有x2<1+a,则x的取值X围是( ) A.(-1,1) B.[-1,1]C.(-,)D.不能确定2.(2010年复旦大学)已知点A(-2,0),B(1,0),C(0,1),如果直线y=kx将△ABC分割为两个部分,则当k=时,这两个部分的面积之积最大. ( )A.-B.-C.-D.-3.(2010年复旦大学)将同时满足不等式x-ky-2≤0(k>0),2x+3y-6≥0,x+6y-10≤0的点(x,y)组成的集合D称为可行域,将函数z=称为目标函数,所谓规划问题就是求解可行域内的点(x,y),使目标函数达到在可行域内的最小值.如果这个规划问题有无穷多个解,则( ) A.k≥1 B.k≤2 C.k=2 D.k=14.(2011年复旦大学)设n是一个正整数,则函数y=x+在正实半轴上的最小值是( ) A. B. C. D.5.(2011年复旦大学)若对一切实数x,都有|x-5|+|x-7|>a,则实数a的取值X围是( ) A.a<12 B.a<7 C.a<5 D.a<26.(2011年清华大学等七校联考)已知向量a=(0,1),b=(-,-),c=(,-),xa+yb+zc=(1,1),则x2+y2+z2的最小值为( )A.1B.C.D.2二、填空题。
7.(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知实数a,b满足a>b,ab=1,则的最小值是 . 8.(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 对任意的a>0,b>0,的取值X围是.三、解答题。
9.(2009年中国科技大学)求证:∀x,y∈R,不等式x2+xy+y2≥3(x+y-1)恒成立.10.(2009年某某大学)P为△ABC内一点,它到三边BC,CA,AB的距离分别为d1,d2,d3,S为△ABC的面积,求证:++≥.11.(2010年某某大学)(a+b)2+3a+2b=(c+d)2+3c+2d. (*)证明:(1)a=c,b=d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c+d;(2)若a,b,c,d∈N*,则(*)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c,b=d.12.(2010年某某大学)有小于1的n(n≥2 )个正数:x1,x2,x3,…,x n,且x1+x2+x3+…+x n=1.求证:+++…+>4.13.(2009年清华大学)设a=(n∈N*),S n=(x1-a)(x2-a)+(x2-a)(x3-a)+…+(x n-1-a)(x n-a),求证:S3≤0.14.(2009年清华大学)(1)x,y为正实数,且x+y=1,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n,x n+y n≥;(2)a,b,c为正实数,求证:++≥3,其中x,y,z为a,b,c的一种排列.15.(2009年大学)∀x∈R都有acos x+bcos 2x≥-1恒成立,求a+b的最大值.16.(2011年大学等十三校联考)求f(x)=|x-1|+|2x-1|+…+|2 011x-1|的最小值.17.(2012年大学等十一校联考)求+=1的实数根的个数.1.B【解析】对任意实数a>0,函数f(a)=1+a的值域是(1,+∞),因此只要x2≤1即可.由x2≤1,解得x∈[-1,1].3.C【解析】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目标函数z=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与点(0,-1)连线的斜率,如果要使其取得最小值的点有无穷多个,则直线x-ky-2=0必过点(0,-1),即k=2.选C. 在解含有参数的平面区域问题时要注意含有参数的直线系的特点,本题的突破点是直线系x-ky-2=0过定点(2,0). 4.C【解析】题中函数为非常规函数,可利用导数求其最值.因为y=x+=x+x-n,所以y'=1-x-n-1=1-,令y'=0得x=1,且函数y在(0,1)上递减,在(1,+∞)上递增,故函数y在正实半轴上的最小值为1+=.5.D【解析】可先求出函数y=|x-5|+|x-7|的最小值,然后根据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求得a的取值X围.由于|x-5|+|x-7|≥|5-7|=2,即函数y=|x-5|+|x-7|的最小值等于2,所以要使|x-5|+|x-7|>a恒成立,应有a<2.方法二∵xa+yb+zc=(1,1),∴-y+z=1,x-y-z=1,∴-y+z=,y+z=2x-2,∴z=+x-1,y=-+x-1,∴x2+(-+x-1)2+(+x-1)2=3x2-2(+1)x+(+1)2+2(-1)x+(-1)2=3x2-4x++2=3(x2-x +)++2-=3(x-)2+≥,当且仅当x=,z=,y=时等号成立.9.x2+xy+y2-3(x+y-1)=(x+y)2+x2+y2-3x-3y+3=(x+y)2+(x-3)2+(y-3)2-6≥(x+y)2+(x+y-6)2-6=(x+y)2-3(x+y)+3=[(x+y)-]2≥0,故∀x,y∈R,不等式x2+xy+y2≥3(x+y-1)恒成立.10.2S=2(S△PBC+S△PCA+S△PAB),2S=ad1+bd2+cd3.要证++≥成立,即证(ad1+bd2+cd3)(++)≥(a+b+c)2成立.由柯西不等式可得上面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d1=d2=d3时等号成立.11.(1)由a=c,b=d得到a+b=c+d是显然的;反之,把a+b=c+d代入(*)式可得a=c,于是b=d.因此,a=c,b=d的充要条件是a+b=c+d.(2)充分性是显然的,下面证明必要性.当a+b=c+d时,由(1)可知:a=c,b=d,即必要性成立.当a+b>c+d时,有a-c>d-b,设a-c=d-b+p(p≥1),由(*)式得(a+b+1)2+a=(c+d+1)2+c,∴(a+b-c-d)(a+b+c+d+2)+a-c=0,∴[(a-c)-(d-b)](a+b+c+d+2)+a-c=0.∴a-c+p(a+b+c+d+2)=0,∴(1+p)a+pb+(p-1)c+pd+2p=0,这与p≥1相矛盾,于是a+b>c+d不能成立.同理可证a+b<c+d也不能成立.综上可知:必要性成立.12.∵0<x i<1,∴>(i=1,2,3,…,n).∴+++…+>+++…+≥,又∵1=x1+x2+x3+…+x n≥n,∴≥n,又∵n≥2,∴+++…+>n2≥4.13.S3=(x1-)(x2-)+(x2-)(x3-)=(x2-)(x1-+x3-)=·=-(x1+x3-2x2)2≤0.14.(1)设x=+a,则y=-a,其中-<a<,于是x n+y n=(+a)n+(-a)n=()n+()n-1·a+()n-2·a2+…+a n+()n-()n-1·a+()n-2·a2-…+(-a)n=2[()n+()n-2·a2+()n-4·a4+…]≥2×()n=.(2)不妨设a≥b≥c>0,即0<≤≤,且{,,}={,,},由排序不等式得++≥++=3.15.2【解析】方法一令cos x=t,则-1≤t≤1,f(t)=2bt2+at+1-b≥0恒成立.(1)当b<0时,,利用线性规划知识,如下图,可以解得:-1≤a+b<1.(2)当b=0时,at+1≥0,由-1≤t≤1,得-1≤a+b≤1.(3)当b>0时,(i),利用线性规划知识,如下图,可以解得:0<a+b<;(ii),即,⇒9b2-(2k+8)b+k2≤0,Δ≥0⇒-1≤k≤2,∴(a+b)max=2;(iii),即,利用线性规划知识,如图,可以解得:-1≤a+b<0.综上,(a+b)max=2.方法二2bcos2x+acos x-b+1≥0,令cos x=-,得+≤1,即a+b≤2,又当a=,b=时,cos2x+cos x+=(2cos x+1)2≥0成立,∴(a+b)max=2.16.【解析】解法一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联想到求距离的最小值,如|x-a|+|x-b|的最小值应该是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取得,为|a-b|,所以将函数f(x)的右边整理为|x-1|+|x-|+|x-|+|x-|+|x-|+|x-|+…+|x-|+|x-|+…+|x-|,共有1+2+3+…+2 011=1 006×2 011项,则f(x)可以理解为x到这1 006×2 011个零点的距离之和.从两端开始向中间靠拢,每两个绝对值的和的最小值都是在相应的零点之间取得,而且X围是包含关系,比如|x-1|+|x-|的最小值是在x∈[,1]上取得,|x-|+|x-|的最小值是在x∈[,]上取得,…,所以f(x)的最小值应该在正中间的零点或正中间的相邻两个零点之间取得.由=503×2 011可知,f(x)取得最小值的X围在第503×2 011个零点和第503×2 011+1个零点之间(这两个零点也可能相等).由<503×2 011算得n ≤1 421,所以第503×2 011个零点和第503×2 011+1个零点均为,则[f(x)]min=f()=.解法二由零点分区间法讨论去绝对值:当x∈(-∞,]时,f(x)=(1-x)+(1-2x)+…+(1-2 011x),此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中的一部分,斜率k1=-1-2-…-2 011.当x∈(,]时,f(x)=(1-x)+(1-2x)+…+(1-2 010x)+(2 011x-1),此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中的一部分,斜率k2=-1-2-…-2 010+2 011.当x∈(,]时,f(x)=(1-x)+…+(1-2 009x)+(2 010x-1)+(2 011x-1),此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中的一部分,斜率k3=-1-2-…-2 009+2 010+2 011.……当x∈(,]时,f(x)=(1-x)+…+(1-mx)+[(m+1)x-1]+…+(2 011x-1),此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中的一部分,斜率k2 012-m=-1-2-…-m+(m+1)+…+2 011.当x∈(,]时,f(x)=(1-x)+…+[1-(m-1)x]+(mx-1)+…+(2 011x-1),此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斜率k2 013-m=-1-2-…-(m-1)+m+…+2 011.令,即,即,由于m∈N*,解得m=1 422.word所以当x∈(,]时,f(x)=(1-x)+…+(1-1 422x)+(1 423x-1)+…+(2 011x-1)=833-711×1 423x+1 717×589x, [f(x)]min=f()=.11 /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3,3)
其相应的集合 S 和 T 是
S (13) ,,, (3 1)
T (2, 1),, 2 3
(a1 , a1 ) (a2 , a1 )
(a1 , a2 ) (a2 , a2 )
(a1 , a3 ) (a2 , a3 )
(a1 , a4 ) (a2 , a4 )
设 f n 2n 1 对 n 3k k 1 成立
f a 2 f b a 2b f( ) , 3 3 a 2b f (a) 3 f ( ) 2 f (b) 3
令 a 3k 1,
b 1
则 f 3k 1 3 f k 1 2 f 1 32(k 1) 1 2 6k 1
解题分析:首先要弄清 A , B , C 顺序不同为不同组的理解:即
A 1 , 2, 3 , B 1,3, 4, C 3,5 与 A 1,3, 4 , B 1 , 2, 3, C 3,5 为 不 同 的
组;其次再考虑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求解,实际操作发现分类种类太 繁琐,由此可知,这并不是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所以另辟蹊径,考 虑数形结合的方法,因为这是解决集合问题的通性通法。
3 x 1 所以
300 故 x
z 1 的三个根是
3
1,
1 2 300 x ,
1 3i 1 3i , , 2 2
1 0, , 1
2 2
(2014 年北约第 3 题).已知函数 f x ,满足
f( f a 2 f b a 2b ) , 3 3 f 1 1, f 4 7, 则 f 2014 (
由(1) (2)可知, m n 。
第二讲
函数与方程
3
(2014 卓越联盟第 1 题) x 2 x 2 1 0 的解集
解:
x 2x2 1 0 x 2 x 1 0
2
3
3
2
( x 1)( x x 1) 0
1 5 1 5 ( x 1)( x )( x )0 2 2
(a1 , ak ) (a2 , ak )
(a3 , a1 )
(a3 , a2 )
(a3 , a3 )
(a3 , a4 ) (a4 , a4 )
(a3 , ak )
(a4 , a1 )
(a4 , a2 )
(a4 , a3 )
(a4 , ak )
(ai , ai ) (ak , a1 ) (ak , a2 ) (ak , a3 ) (ak , a4 ) (ak , ak )
0 1 2 3 4 5 6 C6 C6 C6 C6 C6 C6 C6 26 64
由于1,2,…,6在交替和中有32次系数为负,32次系数为正,
例: (2010 浙江大学) 设 M x f x x , N x f f x x , (1)求证: M N ; (2) f x 为单调增函数时,是否有 M N ?并证明。
1 1 3 3 x x 5 2 x x
1 1 300 例: (复旦大学)数 x 满足 x 1 ,求 x 300 x x
1 解:因为 x 1 ,所以 x2 x 1 0 , x
又 3 0 ,所以 x 为虚数
因为 x3 1 x 1 ( x2 x 1) 0 ,
解(I) :集合 0, 1 , 2, 3 不具有性质 P .因为 0 A ,而 0 A 。
集合 1, 2, 3 具有性质 P ,其中形如 (a,b) 是有序数对如下:
(13) ,,, (3 1), 2,3 , 3,2 , 1,2 , 2, 1
(-1,-1)
集合与命题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一般是以小题形式出现,但偶尔 也会综合其他知识点出现在大题中。
典型例题
例:(2013 年全国高中竞赛 1) 设集合 A {2,0,1,3} ,集合
B {x x A, 2 x 2 A} .则集合 B 中所有元素的和为_____.
解:由 x A 知 B 2,0, 1, 3 ,
所以共有 2(1 6 15) 44 种。
例:对于集合 1,2,..., n 和它的每一个非空子集,我们定义“交替和” 如下:把集合中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然后从最大的数开始交替 地加减各数(例如 1,2,4,6,9 的交替和是 9-6+4-2+1=6,而 5 的交替 和就是 5) 。对于 n 7 ,求所有这些交替和的总和。
解:由题意, x2 2ax a 0 有实根,
所以 4 a 2 a 0, 所以 a ,0 1,
函数 f x lg( x2 2ax a) 的定义域是 R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f 3k 2 3 f k 2 2 f 2 6k 3
f 3k 3 3 f k 3 2 f 3 6k 5
f n 2n 1 n N , f 2014 4027.
(2014 北约第 4 题). 函数 f x lg( x2 2ax a) 的值域是 R ,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a 1 , B ,0 ) C 1, D. ,0 1,
2015高校自主招生数学复习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尹述喜
2015年5月
第一讲集合与命题来自集合是现代数学大厦的基石,是组合数学的基础。以集合为载 体可以承载丰富的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可以有效的考查数学阅 读能力、即时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素质能力。
逻辑作为一门研究思维的科学,与我们学习生活有着情丝万缕 的联系,在科学中尤其是数学中运用非常广泛,因此集合与逻辑是 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高考以及竞赛命题中的重要素材。
当 x 2, 3 时, 2 x2 2, 7 A,
当 x 0, 1 时, 2 x2 2,1 A,
满足要求;
不满足要求。
从而 B 2, 3 ,其元素的和为 5
例:设 A B C 1,2,3,4,5 且 A B 1,3 , 则符合此条件的 A,B,C 共有 多少组(注:A,B,C 顺序不同为不同组) A 500 组 B 75 组 C 972 组 D 125 组
1 5 又 x 0 ,所以 1 x , 2 1 5 1 5 所以 x ( , 1), x (1, ) 2 2
例: (2012 华约 2). 求方程 x 11 6 x 2 x 27 10 x 2 1 实根的个数。
解:
x 11 6 x 2 (
综合①、②可知 f x1 x1 ,因此 x1 M , 与假设矛盾, 所以假设不能成立,即 M N .
注意:若把 f x 为单调增函数改为减函数,未必有 M N
如 f x x ,易得 M x f x x 0 ,
而 N x f f x x R , 显然 M N
x 2 3)2 x 2 3
x 2 5
x 2 5
x 27 10 x 2 ( x 2 5) 2
x 11 6 x 2 x 27 10 x 2
x 2 3
因为 所以
a b ab a b
① 若 f x1 x1 ,由于 f x 为单调增函数, 所以 f f x1 f x1 ,即 x1 f x1 ,矛盾;
②若 f x1 x1 ,由于 f x 为单调增函数, 所以 f f x1 f x1 ,即 x1 f x1 ,矛盾。
证明: (1)若 M ,显然有 M N ;
若 M ,则存在 x0 M ,满足 f x0 x0 , 所以 f f x0 f x0 x0 ,故 x0 N ,所以 M N ;
假设 M N ,由于 M N ,必存在 x1 N , 但 x1 M ,因此 f x1 x1 ,
若 A 0, B 8, 8 B 矛盾; 若 A 1, B 7, 7 A, 1 B ,共 1 种;
1 若 A 2, B 6, 6 A, 2 B ,共 C6 6 种;
若 A 3, B 5, 5 A, 3 B ,共 C62 15 种;
若 A 4, B 4, 4 A, 4 B ,矛盾.
可见, S 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 T 中元素的个数,即 m ≤ n ;
另一方面:对于 (a,b) T ,根据定义, a A , b A ,且 a b A ,从 而 (a b,b) S .如果 (a,b) 与 (c,d ) 是 T 的不同元素,那么 a c 与 b d 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 a b c d 与 b d 中也不至少有一个不成 立,故 (a b,b) 与 (c d,d ) 也是 S 的不同元素.可见, T 中元素的个 数不多于 S 中元素的个数,即 n ≤ m 。
)
A.
4027 ,
B. 4028,
C.
4029,
D . 4030
f 4 2 f 1 7 2 1 4 2 1 解:f (2) f ( 3 ) 3 3 3 1 2 4 f 1 2 f 4 1 2 7 f (3) f ( ) 5. 3 3 3
(2014 年华约 1 题) :已知正整数 x1 , x2 , x3 , x4 , x5 满足任取四个数 求和构成的集合为 44,45,46,47 ,求整数 x1 , x2 , x3 , x4 , x5 的值。
解:五个数任取四个数,可以得到五个和值,故必有 两个和值相同。这五个和值之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