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水的性质探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1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说课稿模板

高中化学必修1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说课稿模板

高中化学必修1 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
究”》说课稿模板
高中化学必修1 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说课稿模板
【摘要】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必修1 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说课稿模板,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一中的刘亚原。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实施已有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我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已逐渐领悟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今天我就以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为载体谈谈我对新课程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理念是有效教学的保障,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

)
科学探究的理念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自然领域或科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将该理念运用于新课程下的教学就是想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一化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水的性质探究教案

高一化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水的性质探究教案

《氯气性质的研究》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氯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拟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尤其是了解其他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

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大家都非常熟悉,与日常生活比拟贴近,学习时,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并且在前面第二章学习了离子反响和氧化复原应,本节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固作用。

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是一切能力的根底,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_______教是为了不教。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前面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学生对一种未知物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已有初步了解,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能自己写出局部化学方程式。

三、设计理念氯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且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本节课在尽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根底上,设计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结论。

并比照所学的氧气的性质,猜想并验证氯气的性质,让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多记忆。

结合本节课特点,我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响,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分析比拟能力.过程与方法:1.充分运用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氯气性质的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氯水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氯水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氯水性质的探究【教学目标】1、理解氯气与水反应的过程;2、了解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三分子、四离子);3、通过课堂实验设计与检验,进一步理解氯水中的各种微粒成分的化学性质。

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及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实验的能力。

【重难点】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三分子、四离子)及其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1.氯水中的反应氯气与水反应:Cl 2+H 2OHCl +HClO ; 光照条件下:2HClO=====光照2HCl +O 2↑。

2.氯水的成分(1)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次氯酸和氯气。

(2)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微粒①三种分子:Cl 2、HClO 、H 2O ;②四种离子:H +、Cl -、ClO -、OH -。

3.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下面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活动记录: 观察氯气的颜色:黄绿色;氯水的颜色:浅黄绿色。

预测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实验操作1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盐酸和氯水,各滴在一片pH 试纸上。

实验现象滴有盐酸的试纸变红,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为白色,外圈变红。

分析与结论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氯气分子。

滴有氯水的pH 试纸外圈变红,说明氯水中有能使试纸变红的酸,中间变为白色,说明氯水中有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

实验操作2向2 mL 新制氯水中滴加AgNO 3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与结论新制氯水中含有Cl -。

化学方程式:AgNO 3+HCl===AgCl ↓+HNO 3。

综合分析得结论(1)氯水中所含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水中所含的离子有________,使pH 试纸变红的离子为__________。

答案 (1)Cl 2、H 2O 、HClO(2)Cl -、H +、ClO -、OH -(极少量) H +【强化训练】1.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新制氯水的教学设计

新制氯水的教学设计

《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探究》教学设计油田一中张振林一、教材分析: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本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意图是:1、氯是一种重要的典型非金属元素。

本节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的非金属和化合物的性质,并且对其他非金属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2、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84消毒液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很熟悉,认识上有亲近感,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知道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知道次氯酸的3个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推测、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学素养。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在层层递进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结论,新实验探究,归纳新结论,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艰辛和喜悦的过程中,树立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究精神,并同时强化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新制氯水的成分探究及性质四、教学思路创设情境清晨闻到自来水管的水的刺激性气味和游泳池中气味—紧贴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驱动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方案为何可以用氯气进行消毒?交流与评价明确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氯气溶于水,发生了反应。

根据氧化还原原理,产物中可能有酸性成分HCl。

Cl-:硝酸酸化的AgNO3AgCl(白色沉)H+:NaHCO3粉末、Zn粒产生气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验证发现新问题形成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检验Ag++ Cl-=AgCl↓H++ HCO3-=CO2↑+H2O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后又褪色漂白性物质可能是盐酸溶液,也可能是强氧化性的氯气。

还可能是某种氧化性产物。

对照实验盐酸溶液滴加到pH试纸上。

演示实验“干燥的氯气分别放入干燥和湿润的红纸条”。

在以上基础上认识HClO的性质,新、久氯水对比,了解氯水的性质及保存课堂反馈通过反馈练习巩固知识作业布置生产、生活中用的84消毒液根据什么原理制备的?其有效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不直接用新制氯水做漂白液?预习下一节内容提出问题干燥布条不褪色,湿润布条褪色,氯气无漂白性,另一种产物具备漂白性。

高中化学氯水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氯水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氯水的性质教案主题:氯水的性质一、目标:1. 了解氯水的性质及其实验方法;2. 掌握氯水的制备方法;3. 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氯水的化学性质。

二、重点:1. 氯水的制备方法;2. 氯水的性质及实验方法。

三、难点:1. 通过实验结果推断氯水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环节:1. 知识导入:介绍氯水及其用途,引发学生的兴趣;2. 实验操作:展示氯水的实验制备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操作;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氯水的性质。

五、教具准备:1. 氯气气瓶、蒸馏瓶、蒸馏管、试管、试管架等实验器材;2. 氯气气瓶、氯水溶液。

六、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5分钟):简单介绍氯水的性质及其用途,引发学生对氯水的兴趣;2. 实验操作(30分钟):演示制备氯水的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跟随操作,注意安全;3. 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推断氯水的化学性质。

七、实验操作步骤:1. 将氯气通过蒸馏管通入蒸馏瓶中,将生成的氯水收集在试管中;2. 观察氯水的颜色、气味等性质;3. 将氯水与一些常见物质(如碱性金属钠等)进行反应,并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

八、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2. 注意氯气的有毒性,不要直接吸入;3.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处理妥善。

九、实验结果分析:1. 氯水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2. 氯水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反应中有明显的气体生成。

十、总结与拓展:1. 氯水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可用于消毒、漂白等;2. 氯水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氧化性,能与许多有机物及金属发生反应;3.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氯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相关知识。

十一、作业布置:1. 结合实验结果,写一份关于氯水性质的实验报告;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氯水的其他应用及注意事项。

十二、课后反思:1.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如何,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巩固的地方;3. 下节课教学准备及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
探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
【摘要】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一中的刘亚原。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实施已有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我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已逐渐领悟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今天我就以氯水性质的科学探究为载体谈谈我对新课程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理念是有效教学的保障,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

)
科学探究的理念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自然领域或科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将该理念运用于新课程下的教学就是想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氯水性质的验证

氯水性质的验证
氯水性质的验证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6教学反思 说课6方面 3理念和方法
5板书设计 4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实验内容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 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 习,学生可以用探究 “氯水的性质”的“实验方法”指 导后面硫、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由生活常识引入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这条 知识主线,引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 总结。通过学生间的协作,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课后查 阅资料解决遗留问题,达到对元素化合物的总体认知过程。
【实验二】【实验三】 NhomakorabeaVS
【试验四】: 用注射器在实验二的瓶子 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震荡观察现象,并 注入一定量的石蕊
实验二、三、四结论: 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水有漂 白性,且氯水显酸性,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和具有漂白性质的物质。
继续补充化学反应方程式:
Cl2 + H2O
Cl- +H++ HClO
环节二: 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对比试验
用久置的氯水重复上述实验一(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 应)、实验二(与红色纸片)、实验四(与紫色石蕊)
结论:
久置氯水与新制氯水的性质明显不一样了, 说 明了久置的氯水变质了。通过实验在久置氯水 中只发现了H+ 和 Cl-, 而没有漂白性的物质了, 足以说明导致新制氯水变质的原因就是次氯酸 的又一性质即——不稳定性。
三、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
“教”不是用我们已掌握的学科知识去填 补学生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适当 地去丰富他们的认知,让学生主动发展的 过程。
教法: 情境创设——问题提出——推理猜 测——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氯水的性质的“科学探究”》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氯水的性质的“科学探究”》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实验 并 得出结论
理念引导
教师 行为 学生 活动
创设情境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提出问题 构想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学 生 思 维 发 展
1.氯气与水是部分反应, 氯水中含有H+、Cl- 、 Cl2 、 H2O
2.氯水具有漂白性
教师 行为 学生 活动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你是科学家,你想研 引导:借助结构决定性 提出问题 构想假设 设计方案 究氯水的什么呢? 质的学习方法。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学 生 思 维 发 展
通过氯气的气味,联想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用途
研究氯水的性质
应先预测氯水的成分
教师 行为 学生 活动
创设情境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提出问题 构想假设 按实验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学 生 思 维 发 展
提出问题 构想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汇报交流
丰富了猜测结果、改进了实验的 验证方案。让实验验证环节中的目的 性更强、实验操作更加有效 。
创设情境 构想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发现问题 构想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教师 行为 学生 活动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组织者 引导者
发现问题 构想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水的性质探究
本课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新课,适用于高一上学期的学生。

一、教材分析
氯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对氯水成分的探究是在学习了有关氯气性质的基础上,分析猜测氯水的成分,采用分组实验探究的形式,探
究存在的微粒及发现和认识新物质。

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能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氯气的性质中,学生不易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较难理解氯水的成分,为了突破学习难度,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突破,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新制氯水成分的组成
3、能完成氯气与水的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氯水的成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讨论设计方案→实验
探究→归纳总结。

2、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感受化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培养化学实验探究的思想。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优良
品质。

四、学习重点
氯水成分的分析及设计实验次氯酸的漂白性
五、学习难点
氯水成分的分析及设计实验次氯酸的漂白性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广口瓶、试管、胶头滴管、Na2CO3溶液、HCl溶液、氯水、AgNO3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稀硝酸
七、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式
八、教学过程
1、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过的AgNO3溶液溶液
2、将氯水滴在pH试纸上
师: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得到氯水的成分有?
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什么呢?有漂白性的物质
生:Cl2、Cl-、H+、H2O、
探究二:新制氯水中漂白性物质的物质
HClO的性质视频播放:
讲解:一、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 + H2O =HCl+ HClO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二、HClO的性质
1. 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可用于自来
水杀菌、消毒,可用做漂白剂
2. 有弱酸性:H2CO3 > HClO
3. 不稳定性:2HClO 2HCl+O2↑
【提问】1、应如何保存氯水?
2、久置氯水中的微粒?
三、氯水的性质:
Cl2HCl HClO
观看
看书总结:干燥氯气不起漂白作
用,氯气和水生成的物质具有漂
白性(HClO)
现象:氯水逐渐变无色,烧瓶顶
部有无色气体。

保存:棕色瓶中,阴凉、蔽光处
生:久置氯水H+、Cl-、H2O、
OH-
总结:1、经过实验探究,新制
氯水的成分:3分子:H2O、
HClO 、Cl2、
4离子:Cl-、H+、ClO-、OH-
(极少量)
2、具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
3、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培养学生思
考能力
激发学生探
索新知识的
欲望
九、板书设计一、氯气与水的反应:Cl2 + H2O =HCl+ HClO
二、HClO的性质
1. 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可用做漂白剂
2. 有弱酸性:H2CO3 > HClO
3. 不稳定性:2HClO2HCl+O2↑
新制氯水的成分:3分子:H2O、HClO 、Cl2、
4离子:Cl-、H+、ClO-、OH-(极少量)
4.具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
三、氯水的性质: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四、氯气的应用--与碱的反应
2NaOH+Cl2= NaClO+NaCl+H2O 有效成分:NaClO
漂白液
2Ca(OH)2+2Cl2= Ca(ClO)2+CaCl2+2H2O 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粉、漂粉精
Cl2 + 碱= 氯化物+ 次氯酸盐+ H2O
【形成性练习】
1.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的氯水只含有氯气分子和水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主要是氯气
D.新制氯水久置后酸性增强,几乎无漂白性
2.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
A.液氯
B.氯水
C.KClO溶液
D.CuCl2溶液
E.KClO3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