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发光细菌法

合集下载

DB44T 1946-2016 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发光细菌法.pdf

DB44T 1946-2016 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发光细菌法.pdf

2016-12-02 发布
2017-03-02 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4/ T 1946—2016
目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仪器组成、测量原理、测量指标及范围 ................................................. 2 5 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 3 6 技术要求 ........................................................................... 5 7 操作说明书 ......................................................................... 6
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

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

NTOX-1000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操作说明书前言欢迎您使用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在线生物毒性分析仪,本操作说明书,将对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在您使用分析仪之前,请务必阅读本操作说明书。

阅读完毕后,将本操作说明书保管于可以立即取阅的地方。

本产品的规格和外观,出于改进的目的,有可能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更。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内容,也有可能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更,请予谅解。

此说明书由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若需更多的了解在线生物毒性分析仪器的详细信息,请搜索深圳耐思特科学仪器进入网站。

保修及责任范围本产品的保修期限为您购买之日起的1年时间。

在保修期间产品发生了由于本公司责任而导致的故障,提供免费维修或是更换部件。

但以下情况不属于保修的范围:如对在线毒性仪器有意向,请搜索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公司网站了解更多详情,谢谢!⏹由于误操作导致的故障;⏹由于非本公司进行的修理或改造而导致的故障;⏹由于在不合适的环境使用本产品而导致的故障;⏹由于非本说明书记载的方法而导致的故障;⏹由于非本公司责任的事故而导致的故障;⏹由于灾害而导致的故障;⏹由于本产品坠落而导致的故障;⏹由于腐蚀、生锈而导致的故障,或是外观的损坏及老化;⏹消耗品由于本产品故障而导致的损害,由于数据丢失而导致的损害,以及由于使用本产品而产生的其它损害,本公司一律不承担责任,请予谅解。

标签含义⏹警告: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不加以避免,有发生严重伤害的可能性;⏹注意: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不加以避免,有发生轻度或中度伤害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本产品的操作、维护、维修全部过程中,请遵守以下一般性的安全对策:⏹将产品接地:接地可以把遭到电击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接通电源时不可进行部件的拆解和组装;⏹操作时需要使用保护手套等护具,尤其是接触试剂时。

本公司对于因操作者未按注意事项要求而导致的一切责任概不负责,请予谅解。

发光细菌法测生物毒性

发光细菌法测生物毒性

主要任务1.对常用钻井液材料进行生物毒性分析,遴选出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2.通过进行生物毒性分析,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钻井液材料,如果是必备材料而且目前又找不到相同功能的替代品,则研制新型的符合环保要求的替代品材料。

3.在遴选出的钻井液材料中,择优选用价格性能比较好的材料,通过室内钻井液性能综合试验研究,研制出一种钻井液性能优良,能保证钻探施工顺利进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钻井液体系。

4.现场试验两口井,通过实践检验其钻井液综合性能,整理试验数据,编写研究报告。

一、完成了符合环保要求的钻井液材料的遴选1.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的选择(1)糠虾生物试验法(2)微毒性分析法(3)发光细菌法通过对发光细菌法与糠虾法试验结果对比,我们发现发光细菌法的EC50值与糠虾生物试验法的LC50值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EC50值总是小于LC50值,实验结果见表1。

这说明相同数值的EC50值和LC50值相比,EC50值比LC50值对环境的毒性污染更小,更安全可靠。

表1 四种钻井液体系的EC 50值与LC 50值比较因此本项目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钻井液单剂及体系的生物毒性,用EC50(相对发光率50%时)来表征被测物的生物毒性,EC50值越大,表明被测物的生物毒性越小;EC50值越小,表明被测物的生物毒性越大。

我们参照糠虾法的排放标准,以EC50>30000ppm 作为钻井液单剂及体系允许排放的标准。

并参照糠虾生物毒性试验法的生物毒性分级标准,将生物毒性等级划分为六个等级(表2),以此作为本项目的环境可接受性评价方法和标准。

表2 生物毒性等级分类2.常用钻井液材料的生物毒性评价按发光细菌法对常用钻井液材料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见表3表3 常用钻井液材料生物毒性结果二、完成环保型高效润滑剂的研制和应用在地质调查金刚石取心钻探中,因转速较高,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在石油天然气钻探中,定向井、水平井和深井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钻井液的润滑性成为关键指标之一,因此,钻井液用润滑剂成为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钻井液材料,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在钻井液化学处理剂中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而目前的润滑剂仍在使用有毒性的矿物油材料(如柴油等)作基础原料,必然会被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所限制。

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结果与数据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相对发光度的平均值
相对发光度(%)=Hgcl2管或样品管发光量/CK管发光量 再求相对发光度平均值 2 建立并检验HgCl2浓度与其相对发光度均值的相关关系 先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再在一定的P值条件下查表进行r检测, 验证相关方程成立,然后做出两者的关系曲线,按照同样的方 法检测样品浓度与其相对发光度均值的相关性。
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测试 方法
实验原理
1 发光菌的发光机理 细菌生物发光反应是由分子氧作用,胞内荧光酶催化, 将还原态的黄素单核苷酸(FMNH2)及长链脂肪醛氧化为 FMN 及长链脂肪酸,同时释放出最大发光强度在波长 为450-490nm处的蓝绿光。 2 实验原理 当发光细菌接触有毒污染物时,细菌新陈代谢则受到影 响,发光强度减弱或熄灭,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变化可用发 光检测仪测定出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毒物浓度大 小与发光细菌光强度变化成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可通过 发光细菌来监测环境中的有毒污染物。发光细菌应用最 多的是明亮发光杆菌,可以监测各种水体,对气体中可溶 性有毒物质,可先通过吸收、溶解在溶液中,再来观察其 对发光细菌的影响。
仪器介绍
DXY-2型生物毒性测试仪是基于毒性物质对 特殊的发光细菌的发光度的抑制作用而设 计的,它通过测定发光细菌发光度的变化, 量度被测环境样品中由重金属和其它有机 污染物所造成的急性生物毒性。
实验步骤
1 仪器的预热15min和调零 2 试管排列和滴加3%Nacl及样液
取出含有0.5g发光细菌冻干粉的安瓿瓶和 Nacl溶液,将安瓿瓶置于含有冰块的保温 3 细菌冻干菌剂复苏 瓶中,注入Nacl溶液混匀,2min后菌即复 取2ml测试管加2mlNacl3%溶液,10μ L复苏 苏发光 发光菌液,颠倒摇匀,测试发光量,倍率 4仪器检验复苏发光细菌冻干粉质量 调至X2,发光量高于600mv,此冻干粉可 用 发光菌液复苏满15min,用10μ L微量注射 器准确吸取10μ L复苏菌液,逐一加入各管 5 给各测试液加复苏菌液 摇匀(精确计时,记录到秒) 拔出样品室的盖子(红指示灯亮),将待 测样品液比色管放入,盖好盖子,抓住盖 子顺时针旋转(此时只绿指示灯亮)约16 读数 2s读数,抓住盖子顺时针旋转至原处(只 红指示灯亮)向上拔出盖子,取出样品。

生物毒性测试仪说明书

生物毒性测试仪说明书

生物毒性测试仪说明书DXY-3型智能化生物毒性(污染)测试仪使用说明书一、仪器特点DXY-3型智能化生物毒性(污染)测试仪是在DXY-2型生物毒性(污染)测试仪基础上改进,并加人智能化功能的新型号机,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相当,但是,价格低廉,发光菌能保证供应。

该仪器是基于毒性物质对特殊的发光细菌的发光度的抑制作用而设计的,它通过测定发光细菌发光度的变化,量度被测环境样品中由重金属和其它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急性生物毒性。

与传统的鱼、蚤和其它水生生物作为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发光细菌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应性强、重复性好、精度高、费用低、用途广,凡有毒化合物、废水、废弃物的生物毒性均可测定。

因此,它是对受污染环境的生物毒性检测进行初筛、监测较为理想的工具,也是其他领域开拓新的实验测试方法的新工具。

该仪器可测量和显示待测液的毒性含量,测量所得数据可存储,可一次存储10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3个标准液测量值和3个待检溶液的测量值,以便查看;同时,可以上传到计算机,以便分析和长期保存。

仪器显示界面由液晶显示屏提供,仪器的控制输入由按键实现。

该仪器2型机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制产品。

该仪器测定方法为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5441-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标准文版。

仪器标准号:Q/KTS 01-93。

经宁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开发,已经在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菌学、生物化学和临床检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仪器用途测定纯化合物(包括有机分子、无机金属离子)的急性毒性。

测定受污染水体(包括工业排放污水、矿山采矿和冶炼废水、河水等水系)的急性毒性。

测定受污染土壤、河流和沿海带底泥的急性毒性。

用于研究有毒元素以及化合物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效应。

用于慢性反应的化学发光分析等。

三、测试原理测试原理:总体急性生物毒性。

明亮发光杆菌之所以发光,是由于菌的发光系统发生了如下反应:基质↓ ATP ATP ATP还原型辅酶A → 黄素(H2) → 细胞色素→ 02↓载氢黄素单核苷酸荧光酶(电子)↓02 RCH0 RCO0H电子→ FMNH2→ 电子→ FMNH → 光+FMN+电子十H2O↓OOH黑暗↓电子十黄素单核苷酸十H2O2当细胞活性高,处于积极分裂状态时,细胞ATP含量高,发光强;休眠细胞ATP含量明显下降,发光弱;当细胞死亡,ATP立即消失,发光停止。

水质 生物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快速测定法.pdf

水质 生物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快速测定法.pdf

ICS13.060.01Z16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2750—2020水质生物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快速测定法2020-12-16发布2021-01-15实施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方法原理 (1)4试剂和材料 (1)5仪器设备 (2)6测定 (2)7结果计算与表示 (3)8方法的精密度 (3)附录A(资料性附录)结果判定参考内容 (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鹏杰、曹胜、邢延峰、孟庆庆、李博、胡丽娜、张蕊、杨宏坤、姜景阳、关吉鑫、李经纬、王国梁、李海智、芦旭峰、苏晓慧、于宗灵、柏广宇、李慧。

引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文件。

水质生物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快速测定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质生物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快速测定法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测定、结果计算和表示及方法的精密度。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废水,纳污水体及实验室条件下可溶性化学物质的水质急性毒性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441-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3方法原理水样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与发光细菌接触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变化与水样中毒性组分总浓度呈负相关关系,通过生物发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与发光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的发光抑制率来表征水样的急性毒性水平。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二〇二〇年七月目次前言.................................................................................................................................................. i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方法原理 (1)5 干扰和消除 (2)6 试剂和材料 (2)7 仪器和设备 (3)8 样品采集和处理 (3)9 分析步骤 (3)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4)11 精密度 (5)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综合毒性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综合毒性的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

本方法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制订。

本方法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方法验证单位: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力合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湖南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李红岩、张艳芬、于志勇、马梅、饶凯锋、张琳琳、刘勇、吴洁、丁雄。

本方法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质综合毒性的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

本方法适用于对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综合毒性的快速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方法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1348-3 水质检测-水样对费氏弧菌发光的抑制效应的测定ISO 5667-16 水质-样品的生物测试指南GB/T 15441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SN/T 5103 国境口岸饮用水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检测方法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589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发光细菌luminescent bacteria发光细菌是一类非致病的革兰氏兼性厌氧微生物,在适当条件下能发射出肉眼可见的蓝绿色光,且发光强度与其接触的毒物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对应关系。

发光细菌法在国内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发光细菌法在国内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足 , 为一种 新 型 的生 物 监测技 术 , 做 发光 细菌 法 表现 出了灵 敏度 高 、 关性 好 、 相 反应 速度 快 、 本 低廉 、 成 自 动化 程 度 高 等 诸 多 优 点 。它 不 仅 能 测 定 单 因 子 指 标, 还能 快速 准确 测 出环境 的综 合 毒性 指标 , 具有 理 化法 无 可 比拟 的优势 , 因此 , 光细 菌法 近年 来受 到 发
了 环 境 工 作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 。
直推广 类 似测试 方法 ,并设计 制 造 了专 用 发光 测定 仪 ( G D J系列 ) 。华 东 师范 大学 教授 朱 文杰 和 徐亚 同带领 的团 队完 成 了利 用 青 海 弧 菌检 测 水 质 的《 快 速 检测 饮用 水 中有 害 物质 综 合 毒 性 的传 感 仪 研 制 》 课 题 。该项 成果 现 已转 化 为 产 品 , 入市 场 。利 用 进
或 鱼 类 为 受 试 对 象 , 然 能 反 映 毒 物 对 生 物 的 直 接 虽
在 我 国 , 用 发 光 细菌 毒 性试 验 检测 环 境 污染 利 物急性 毒 性备受 重 视 ,目前 国 内常用 的 3种发 光 细 菌为 : 明亮 发光 杆 菌 、 氏弧 菌 、 海 弧 菌 。1 9 年 费 青 95 我 国将 发 光细 菌方 法 列 为 国家 标 准《 质 急 性 毒性 水 的测定 发 光细 菌法 》 G / 5 4 —1 9 )8, 由中 ( B T1 4 1 9 5 _ 并 ]
中 。
近 年来 , 污染 问题 日益 严重 , 重威胁 人 类生 水 严 命健 康 , 为世 界 性 的 环境 治 理难 题 。科 学研 究 工 成 作者 已开发 出许 多灵 敏 、 有效 的环 境监 测方 法 , 这些 方法 可 以划 分 为 两类 : 分析 技 术 和生 物 监 测 。分 析 技术 常 常用 于废 水 常 规 指标 的测 试 , 不 能反 应 水 但 质综 合 毒性 的大 小 。传 统 的 生 物监 测 以水 蚤 、 类 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44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发光细菌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utomatic/On-line Monitoring of Biological Toxicityin Water Luminescent Bacteria Test(发布稿)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6-12-02发布2017-03-02实施DB44/ T 1946—2016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仪器组成、测量原理、测量指标及范围 (2)5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3)6技术要求 (5)7操作说明书 (6)IDB44/T 1946—2016II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规范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性能,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归口管理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经信清洁生产促进中心、深圳市朗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耀、陈尧、李苑彬、李劲松、张创荣、严百平、付秋玥、王芬、王胜利、刘玉兵。

本标准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解释。

DB44/T 1946—2016 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发光细菌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毒性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发光细菌法)的性能指标、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表水、地下水等水源地中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发光细菌法)的生产、应用选型、性能检验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4793.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T 13306 标牌GB/T 15441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物毒性试验biological toxicity test对受试样品进行观察、测量受试生物异常或死亡效应的试验。

3.2 相对发光度(RLI)relative light index指加入受试样品的受试发光细菌发光度与对照发光度的比值,单位为%。

3.3 抑制率inhibition rate在规定条件下,受试样品与受试发光细菌接触后,发光细菌的发光量所降低的百分比,单位为%。

抑制率=100 % - RLI。

3.4 精密度precision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单位为%。

3.5 灵敏度sensitivity对单位浓度待测样品变化所产生的响应量的变化程度。

3.6 最小维护周期minimum period between maintenance operations1DB44/T 1946—20162在测量过程中不对仪器进行任何形式的人工维护,直到仪器不能保持正常测量状态或测量结果不满足相关要求的总运行时间(h )。

3.7 标样核查 check with standard solution仪器测量标准溶液,判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8 运行日志 running record在运行过程中仪器自动记录测量条件、故障、维护等状态信息及日常校准,参数变更等维护记录。

4 仪器组成、测量原理、测量指标及范围4.1 仪器组成主要组成包括以下4个单元:进样/计量单元:包括试样、试剂导入部分和试样、试剂计量部分。

检测单元:由反应模块和检测模块组成,通过控制单元完成对待测样本的自动在线分析,并将测量值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部分。

控制单元:包括系统控制硬件和软件,实现进样、反应和排液等操作的部分。

菌种贮存单元:包括活性菌液、试剂等冷藏贮存部分。

仪器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图1 仪器的基本组成单元4.2 测量原理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的原理:基于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与水样毒性组分总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5),因而可通过仪器待测样品的相对发光度,以此表示其毒性水平。

上述步骤由在线监测仪自动控制完成从水样导入至结果计算全过程,从而实现生物毒性监测的自动化。

DB44/T 1946—2016 4.3 测量指标及范围相对发光度(RLI):0~200%。

抑制率:-100%~100%。

5 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5.1 性能指标按本标准方法检测时,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性能指标5.2 试验条件5.2.1 环境温度(5~35)℃5.2.2 相对湿度(45~85)%,不结露5.2.3 电源电压(220±22)VAC5.2.4 电源频率(50±0.5)Hz5.3 试剂5.3.1 纯水: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3.2 毒物标准样品:锌。

选用有证标准物质。

5.3.3 1mg/L 锌标准工作液:用毒物标准样品(5.3.2)及纯水(5.3.1)稀释定容配制。

5.3.4 发光细菌:根据仪器性能指标要求选择发光细菌菌种,并确定贮存和测量条件。

5.4 试验准备连接电源,按照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发光细菌法)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运行,使各部分功能及显示记录单元稳定。

3DB44/T 1946—2016 45.5 试验方法 5.5.1 精密度待仪器稳定运行后,分别测量纯水、1mg/L 锌标准工作液和实际水样,各自连续测量7次,按公式(1)计算7次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S r ,取最大值为精密度。

()00%11112⨯--=∑=xx x n S ni i r (1)式中:Sr —— 精密度;x —— 7次测量平均值,%;x i —— 第i 次测量值,%;n —— 测量所得数据总数,n = 7; i —— 测量次数。

5.5.2 灵敏度待仪器稳定运行后,分别连续测量 1mg/L 锌标准工作液3次,计算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灵敏度判定值。

5.5.3 温度控制误差用温度测量装置分别测量仪器发光细菌贮存温度和测量温度。

待仪器运行稳定后,每隔10min 测量其温度1次,共测量6 次,依次记录读数T1,T2……,T6,分别计算读数相对设定值的偏差值,取绝对值最大的偏差作为温度控制误差ΔT 。

5.5.4 最小维护周期待仪器稳定运行后,仪器以 4 h 为周期,对 1 mg/L 锌标准工作液进行连续测量,从测量开始计时,测量过程中不对仪器进行任何形式的人工维护,直到仪器连续 3 次检测数据平均值超过允许灵敏度范围,记录总运行时间(小时)为最小维护周期。

5.5.5 实际水样比对实验采集实际水样样品,待仪器稳定运行后,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测量 6 次,记录检测结果。

用实验室GB/T 15441 测量次数 3 次,计算实际水样测量值与实验室国标方法测量值的平均值之间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仪器实际水样比对试验误差的判定值,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1001⨯-=∑=Bn BX A ni i (2)DB44/T 1946—2016 式中:A——水样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X i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测量水样第i次的测量值;B——手工方法测量水样的平均值,测量次数为3次;n ——测量所得数据总数,n=6;i ——测量次数。

6 技术要求6.1 基本要求6.1.1 在仪器醒目处应标识流程图及产品铭牌。

6.1.2 显示器应无污点、损伤。

显示部分的字符均匀、清晰,屏幕无暗角、黑斑、彩虹、气泡、闪烁等现象,能用显示屏提示进行全程序操作,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和标志端正。

6.1.3 机箱外壳表面无裂纹、变形、污浊、毛刺等现象,表面涂层均匀,无腐蚀、生锈、脱落及磨损现象。

6.1.4 产品组装坚固、零部件无松动。

按键、开关、门锁等控制灵活可靠。

6.1.5 主要部件均应具有相应的标识和文字说明。

6.2 性能要求6.2.1 进样/计量单元6.2.1.1 应由防腐蚀和吸附性能较差的材料构成,不会因试剂或试样的腐蚀和吸附而影响测量结果。

6.2.1.2 计量部分应保证水样、标准溶液、试剂等进样的准确性。

6.2.1.3 具备内部管路自清洗功能,防止不同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6.2.2 菌种贮存单元6.2.2.1 所用材质应稳定,不受贮存试剂侵蚀。

6.2.2.2 贮存的菌液、试剂量和菌种贮存条件能保证运行168h以上。

6.2.2.3 在该时段内菌液、试剂符合本标准和仪器说明书中的规定。

6.2.3 检测单元6.2.3.1 应采用防腐蚀耐高温材料,且易于清洗。

6.2.3.2 测量值输出信号应稳定。

6.2.3.3 信号转换器具有将与测量值相对应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功能,可实现检测过程信号监控、记录。

6.2.4 控制单元6.2.4.1 应具有异常信息记录、反馈功能,如:超限报警、试剂不足报警和故障报警等。

6.2.4.2 应具有动态报警功能,可根据水质的周期性背景波动设置动态限值。

6.2.4.3 应具有对进样/计量和检测单元的手动和自动清洗功能。

5DB44/T 1946—20166.2.4.4 应具有意外断电且再度通电后,能自动排出断电前正在测量的待测物质和试剂,自动清洗各通道并复位到重新开始测量的状态。

6.2.4.5 数据处理系统应具有数据和运行日志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输出等功能,应能存储至少12个月的原始数据和运行日志。

6.2.4.6 对仪器的历史数据和状态查询不需要密码,但对仪器的维护和设置功能应使用密码进入。

6.2.4.7 仪器数据单位为%(相对发光度)。

6.2.4.8 应具备自动和远程标样核查功能,并将结果记入运行日志。

6.2.4.9 控制单元实现功能时均应提供通讯协议,且要求满足HJ/T212的要求。

6.2.4.10 应具有数字量通讯接口,通过数字量通讯接口输入指令、输出相关数据及运行日志等。

6.2.4.11 应具有远程操作和远程管理功能。

6.3 安全要求6.3.1 监测仪外部结构应符合GB 4793.1的相关规定,仪器的电源进线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 MΩ,仪器的泄漏电流不大于5 mA。

6.3.2 应设有漏电保护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

6.3.3 应具有良好的接地端口。

6.4 标牌标牌应符合GB/T 13306 标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名称及型号、测量对象、测量范围、性能指标、电源种类及电压、使用温度范围、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及出厂编号、执行标准。

7 操作说明书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操作说明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仪器原理、仪器构造图、测量流程图、现场安装条件及方法、仪器操作方法、试剂使用方法、部件标识及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废液处置方法、日常维护说明、关键零部件清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