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教案)谢高通

合集下载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及反思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及反思

《懒散的智慧》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及反思《懒散的才智》优秀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懒散的才智》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懒散的才智》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同学学会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2、启发同学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育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3、培育同学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索的习惯二、教学的重难点简析重点:培育同学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难点:引导同学体会本文的幽默传神的语言三、教学方法争论法、问答法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敬重的老师,友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想先送一句话给大家“世界上最大的末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

”那两耳之间是什么呢?是才智,是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今日我们就走进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散的才智》,去领悟才智带给了人类怎样的变化?【二】整体感知通过前面的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谈论文,那文章的中心论点又是什么呢?请快速的扫瞄全文,找出表达观点的句子。

明确:实际上,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唯恐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唯恐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三】合作探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解决老师大屏幕上面的问题,并选出代表来呈现你们小组的风采。

1、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呢?请以“举‘谁十干什么十怎么样’的例子”的形式概括事例。

(老师以第一个事例为例)2、是如何选取和支配事例的?3、本文的论据类型,论证方法是什么?4、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体会其语言的精确严密与生动幽默。

(找出具体词语加以分析)5、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懒散”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了解。

联系课文试用通俗,形象,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说说你认为文中“懒散”的含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懒惰的智慧》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懒惰的智慧》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懒惰的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懒惰智慧的表现,理解其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追求时髦。

(3)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懒惰智慧的表现,理解其内涵。

2. 教学难点:(1)懒惰智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注释。

(2)相关背景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找相关生字词的释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生字词。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懒惰智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懒惰智慧的小论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合作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课后小论文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评估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篇一」平时在家帮你们的爸妈干过农活的同学请举手。

都干过些什么活?现在,如果要你帮爸妈把红薯从山上背下来,用小背笼背要10次才能背完,如果用大背笼背呢,只要5次,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去背?想不想听我对你的评价?你是个懒惰者!(大声,停一下)但你很优秀!我很欣赏你!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

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

”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有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明确:逆向思维。

对,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过来想,倒过来想。

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得出来的见解和认识常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于逆向思维,我们后面还要作具体研究。

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研读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一文,看看他怎样对懒惰和懒惰者作出自己的诠释(点出作者)并且,我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一起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点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91面,通过课前的预习,有谁能告诉我,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好,那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有关议论文的一些知识(点出)我们说,一篇议论性的文章要有作者的观点、看法或主观、认识,那么本文是写作者对什么人的认识呢?(懒惰者)。

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作者对懒惰者的见解和认识读出来,“实际上”预备读:“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是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点出观点句)看得出来,作者提出来的对懒惰者的认识和常人的认识是不是一样?(不是)这种认识是不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是)下面我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罗列出来的关于不懒惰和懒惰的相关事实。

(八年级语文教案)《懒惰的智慧》教案4.doc

(八年级语文教案)《懒惰的智慧》教案4.doc

《懒惰的智慧》教案4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作者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2、能力目标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学的重难点简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幽默传神的语言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教学过程:0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懒惰”这个词,从感情色彩来看是。

从古到今人们对懒惰的看法。

(嘲讽、讥笑。

不体面。

)可美国作家凯利却说懒惰是一种智慧。

(板书课题,诠释课题,懒惰和智慧这两个词,看似很矛盾,懒惰怎么会有智慧呢?带着问题学习课文)0二、新课教学1、快速读课文。

思考:凯利是怎么样理解懒惰的,并用一两句话说说文中懒惰的含义,懒惰的成果是什么?凯利认为"勤劳人”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后果怎么样?(抽多名学生回答)明确:“懒惰”是一种智慧,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的一种精神意识。

懒惰的成果是多快好省干工作,促进社会进步。

"勤劳的人”一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

勤劳的后果是少慢差费做事情,影响个人前程。

2、跟据议论文的特点阅读课文,再次快速阅读。

明确中心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生读书,口头归纳,得出结论)3、理清文章结构(学生讨论完成,并讨论文章用了那些论据, 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小组派代表回答)1-5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1-3)论据:社会普遍现象(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论证:(1)露茜洗碗-家务反面(2)职业劳动…饭店服务员正反对比懒惰的服务员一善于用心智技能勤快的伙计----咖啡都凉了(3)社会进步发展中一取水证明没有懒汉的思想一一人们将面对简单的乏味的老作(挑着谁翻山越岭,沿着湖边绕过去)正面论据范围由小到大家务劳动--------- 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论证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反面一一正反一一正面(4-5)用个别典型事例作据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偷懒一一论证懒惰激励了发明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

懒惰的智慧(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懒惰的智慧(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懒惰的智慧(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理解文章内容,能分析出本文论点论据。

2。

培养归纳论点的能力,3。

培养学生开发智慧,积极创造的精神和习惯。

教学重点:1。

理清文章结构,提炼论点。

2。

培养学生开发智慧,积极创造的精神和习惯。

教学难点:1。

理清文章结构,提炼论点。

2。

培养学生开发智慧,积极创造的精神和习惯。

教学设想:拟对课文进行粗略分析,不作深入研究。

由课文引申,开发智力,发明创造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众多发明创造出于懒惰或无意导入,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热情。

如:海尔洗衣机,碗面,旅行箱,尿布,发光童鞋等等。

二、正课;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教师补充:本文是美国作家凯利的一篇文章,因为中外文化习惯的差异,论文与我们常见的国内人士写的较为工整的"总--分--总"的论述结构不同,全文可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5)提出论点,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第二部分:(6~7)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2。

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3。

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三、小结:这篇文章立意真是不同凡响,作者的观点是;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在文章里,作者为懒汉们正名: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最优秀的工人是懒汉,最优秀的服务人员是懒汉,最优秀的领导是懒汉,懒汉创造了发明,懒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过去是这样,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靠懒惰的智慧,通过今天我们的这个小小发明的活动,老师发现了很多具有发明创意的小发明,可见同学们都很有懒惰的智慧,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当个有心人,当个小发明家,长大后能圆自己的发明梦,为人类作出贡献。

懒惰的智慧教案

懒惰的智慧教案

懒惰的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关键句子提炼议论文论点的方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解“懒惰”的含义;3、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

二、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理解文中“懒惰”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

三、教学难点理解举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在文中的作用。

四、教法学法讨论法、问答法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准备录音机、朗读磁带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置疑惑同学们,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你太懒了!”你会是什么感觉?是啊,大多数人都会不高兴。

自古以来,“懒”就被人们所鄙视和批评,“懒惰”一直被我们认为是贬义词。

奇怪的是有一家世界知名宾馆在年终时竟评选了十名最懒惰,做事讨厌吃苦受累,不愿多做半个多余动作的员工为年度最优秀员工,对此,宾馆很多员工都不理解。

无独有偶,美国作家凯利也对“懒惰”大加赞赏,说“懒惰”是一种智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凯利的这篇《懒惰的智慧》中来寻找答案!(二)感知课文,归纳论点带着问题,听录音朗读课文1、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摞(luò)训诫(jiè)循规蹈矩(jǔ) 水泵(bèng)阀门(fá)亲躬(gōng) 捷径(jié)裨益(bì)2、找出文中作者对“懒惰”、“懒汉”发表评论的议论性句子,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试着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作者发表评论的议论性句子:(1)实际上,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

八年级语文上册《懒惰的智慧》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懒惰的智慧》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懒惰的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面对困难的态度。

(2)引导学生认识到懒惰是一种智慧,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懒惰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懒惰的智慧”。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作品。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作者观点。

(2)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懒惰的智慧”。

(2)教师示范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懒惰的智慧”。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懒惰的智慧”的短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4.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懒惰的智慧》教案4

《懒惰的智慧》教案4

《懒惰的智慧》教案4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不同凡响的立意: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二)掌握本文别致的论证结构和新颖的论据叙述方式。

(三)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约4 分钟)
也许同学们都有此感受:老师喜欢勤奋学习的学生;上司喜欢勤快的下级;家长喜欢勤劳的子女。

勤劳者时时、处处得到表扬,而古往今来,懒惰成为地地道道的贬义词。

不爱学习、不爱工作、不爱劳动是懒惰的本义,懒汉成了人人指责的对象,而美国作家凯利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惰”分辩,我们不妨一起来关注一下,凯利作家对懒惰持什幺样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教案)
四、文本探究
1.分组阅读,讨论找出支撑作者论点的论据,并说明主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文章的前三自然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明确:(1)范围上,由小到大;(2)论证角度,反面—正反对比—正面。

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中“懒惰”一词。

明确:结合文章找出依据。

五、主题思想
本文用了一系列的事实阐述了一个被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情绪,激励了发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板书设计
作业或预习
1.认真地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