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1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201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共三套)201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一)(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 )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
A.上课B.教学C.工作D.交往2.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A.常模参照性B.标准参照性C.总结性D.发展性3.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系C.严格自控制变量D.简便易行4.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构造主义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实用主义5. (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布鲁纳6.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8.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B.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9.“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夸美纽斯B.卢梭C.康德D.洛克10.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
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推理学习1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2.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2014.四川泸州】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毛泽东在( )年提出的。
A.1949B.1956C.1957 √D.1970解析:解析:毛泽东在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2011.福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指出,教育应培养( )。
A.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B.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D.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此相符的应是D项。
3.【2014.四川】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虽然在文字表达方面几经变化,但是其基本精神一以贯之,这就是( )。
A.坚持社会为本B.始终弘扬个性C.强调人的全面发展√D.培养专业人才解析: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2010.江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解析: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值:2分是否题目乱序:是是否选项乱序:是是否可回溯:是难度:中1.[单选]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答案:C2.[单选]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答案:B3.[单选]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4.[单选]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D5.[单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答案:A6.[单选]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答案:B7.[单选]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答案:A8.[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答案:B9.[单选]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答案:D10.[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2019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套)

2019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十一)1、某次数学考试,应用题的文字冗长,学生读题时间长,测验最后得分不高。
以()评价此次考试最恰当A.测验效度低B.测验信度高C.题目区分度高D.题目难度大2、母亲对于婴儿的成长漠不关心,很少与其互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与母亲形成的依恋类型更可能是()A.安全型B.反抗型C.矛盾型D.回避型3、以下关于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是()A.要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无意注意B.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容易产生疲劳C.有意后注意不应在课堂中出现D.有意注意也可以是没有目的的注意4、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及时将一名有生命危险的病人送到医院抢救,闯了红灯,警察依法对出租车司机进行处罚。
学生王明认为,出租车司机违反了交通法则,理应受到处罚。
按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王明的道德发展水平最可能处于()A.前习俗水平B.中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5、按皮亚杰的观点,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方式的是()A.适应与同化B.同化与顺应C.顺应与复习D.复习与适应6、王老师认为,备课时必须把握好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在教师的帮助下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王老师的观点可能受到了()理论的影响。
A.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C.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D.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7、小兰利用寒假自学了几种高效学习方法,这使得她加深了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的理解,从迁移的角度看,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8、临近期末,小飞因为担心期末考试自己考不好,吃不下睡不着,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
小飞的这种情况最可能是产生了()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9、晓川在学习蛙泳时,首先在泳池边观察教练如何游泳,紧接着在教练的指导下分别练习手部的划水和腿部的蹬腿运作。
晓川的学习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中的()A.认知阶段B.自动化阶段C.运动阶段D.联系形成阶段10、蕾蕾是心理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她一直希望毕业后用自己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痛苦。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B.140C.150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D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
(分数:2.00)A.理论性学科B.应用性学科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D.边缘性学科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2.皮亚杰认为同化是量变过程,( )是质变过程。
(分数:2.00)A.图式B.顺应√C.内化D.平衡解析:解析: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而顺应则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3.按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论,小学生处在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的心理社会问题集中在( )。
(分数:2.00)A.信任对不信任B.自主对羞怯C.勤奋对自卑√D.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解析:解析: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包括: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第三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4.某学生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影响,这个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是( )。
(分数:2.00)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解析:解析:认知方式为场依存型的人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5.根据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能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分的能力是( )。
(分数:2.00)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动作技能解析:解析:智慧技能当中包括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问题解决),题干描述属于辨别,因此选C。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模拟试卷(带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模拟试卷(带答案和详细解析) 1.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XXX的()A.《普通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育大纲》D.《教育过程》C【解析】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XXX的《育大纲》。
A.社会集资B.国家财政拨款C.城乡教育附加费D.教育专项资金3.下列对瞬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时间为几十到几百毫秒B.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C.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D.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C【剖析】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是短时记忆的特性。
14.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A.预防和促进B.治疗C.补救和矫正D.外部指导A【解析】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预防和促进。
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类型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巩固课B.单一课和综合课C.新授课和检查课D.技能课和讲授课B【解析】按任务类型数分类,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6.“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C【解析】复旧知识以研究新知识属于顺向正迁移。
7.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创造力2B.观察力C.思维力D.记忆力C【剖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联合,它包孕窥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中心。
8.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A.性格的意志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态度特征D【剖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孕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9.程序教学的根蒂根基是( )心理学。
A.行为主义B.构造主义C.认知主义D.实用主义A剖析:程序教学认为研究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
它的根蒂根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2019年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差异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拥有()。
A. 自然性B.社会性C.生产性D.适应性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 。
A. 《学记》B.《论语》C.《师说》D.《存学篇》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经常表现出自己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经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4.提出“教育就是把全部事物教给全部人类的所有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5.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露() 。
A. 教育规律B.教育的实质C.教育问题D.教育现象6.马克思主义看法认为,教育发源于() 。
A. 心理模拟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7.教育“心剪发源论”代表人物是 ()。
A. 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8.学校教育产生于()阶段。
A. 古代教育B.原始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9.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认识的是 ()。
A. 神话发源说B.生物发源说C.心剪发源说D. 劳动发源说10.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坏了。
”这句话出自 ()。
A.《爱弥儿》B.《一般教育学》C.《大教课论》D.《劝学篇》11.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 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12.少儿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杜威13.比较系统的教育系统形成于()。
A. 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14.被称作是“教育学的雏形”的中国古代教育学论著是() 。
A. 《礼记》B.《学记》C.《论语》D.《孟子》15.《爱弥儿》是18 世纪法国启发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该书核心思想与看法是让少儿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一、单项选择题1.( )是指个人用好、坏、善、恶等词语对道德现状作出分析、判断和鉴别,它是一个人道德认知的反映。
A.道德评价B.道德判断C.道德观念D.道德伦理2.提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方法的是( )。
A.班杜拉B.杜威C.桑代克D.凯洛夫3.提出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科尔伯格4.娜娜写作业时遇到难题,通过搜集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逐步缩小解答范围,从而得出了最恰当的、唯一的正确答案,这属于( )认知方式。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发散型D.辐合型5.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 )对学生的影响。
A.期望B.能力C.知识D.人格6.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学习。
A.5B.6C.7D.87.在期中复习时,小张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和列表格等方法来帮助自己记忆课文内容。
她所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复述策略8.高中教师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遵循的是( )。
A.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集体中教育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
其中,这“三维目标”不包括( )。
A.知识与技能B.树立终身学习观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过程与方法10.先学会了讲俄语的中国人再学习法语时,学得比其他人快、好。
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11.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 )。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12.在创造性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以下不属于“头脑风暴”的一项是( )。
A.百家争鸣B.自由辩论C.抢答D.胡说八道13.小宇同学解题时能够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他的( )能力强。
A.形象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逻辑思维14.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可用( )来解释。
A.强化理论B.归因理论C.动机理论D.迁移理论15.( )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A.语词记忆B.形象记忆C.运动记忆D.情绪记忆16[单选题] 在学习之中,有的同学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试不及格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多重趋避冲突B.趋避冲突C.双趋冲突D.双避冲突17. ( )是心理活动中对于有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初中生反映心理活动专注程度的一个特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A.注意B.感知C.意志D.思维18.( )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
A.意识B.道德C.意志D.品德19.“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出自于( )。
A.心理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20.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学习应进行( )。
A.多样化复习B.及时复习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过度学习21.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需求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22.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是个人意义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23.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通常间接引导学生,以利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种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是( )。
A.间接型B.民主型C.迁就型D.倾听型24.李老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的意见,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这种师生关系属于( )。
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权威型25.( )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和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A.国家课程B.校本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26.“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教育没有过程之外的目的,这属于教育目的的( )。
A.神学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2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 )。
A.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B.遗忘的发生是均衡的C.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慢后快D.遗忘的发生是没有规律的2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高水平的智力B.道德修养C.健康体魄D.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体态语的是( )。
A.身姿变化B.面部表情C.手势D.语音语调3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兴趣D.应激31.桑代克提出了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其中不包括( )。
A.准备律B.动机律C.练习律D.效果律32.某位数学教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不仅用常见的图示◣来说明,还用◤、◥、◢等图示来说明。
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变式直观D.比较直观33.人的行为属于意志行动,( )是意志过程的个人特点,它既是指个人个性中意志品质特点,又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
A.意志果断性B.意志自觉性C.意志力D.意志坚韧性34.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
A.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B.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C.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改革D.培养外交人才35.心理健康的人,首先要有( ),一个行为正常的智力落后儿童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人。
A.正常的思维B.正常的能力C.正常的智力D.正常的意志二、判断题36.“尊师重道”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教育理念。
荀子最早提出“尊师重道”“天地者。
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苟子·礼论》),把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
所以,任何情况下,学生都要服从教师,尊重教师。
( )37.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 )38.对心理健康的或适应不良的青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或不良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伴关系的亲密程度。
( )39.前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 )40.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 )41.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行为具有直接的动力,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证明了教师期望的巨大的心理力量。
( )42.凡在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依法取得的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的不能聘为教师。
( ) 43.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44.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 )45.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其在任何社会阶段及历史时期都是统一一致的。
( )三、主观题4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时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家的窗户。
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
9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了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
”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在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
”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后来他还成为了著名的企业家。
(1)从学生的特点分析教师应如何看待并教育小辉这样的孩子。
(2)联系材料分析材料中的新老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贯彻哪些原则。
4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初二学生李某不喜欢学物理。
一次物理课上,他趁班主任王老师不注意溜出教室,年老体弱的门卫无力阻拦他跑出校门。
李某进入与学校一巷之隔的网吧,受社会不良青年柯某的教唆,在网上参与赌博,王老师对此非常气愤,向学校建议开除李某,校方没有同意,要求班主任对李某进行耐心教育。
(1)除学校、王老师和李某外,该案例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还有哪些?(2)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学校和王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道德评价的概念。
2.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杜威的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3.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科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
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4.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此题暂无解析7.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和列表格等方法是常用的组织策略。
8.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高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说明该教师注意到学生间的差异,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故选D 项。
9.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懂得英语或俄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等。
1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
12.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头脑风暴法又称为集体讨论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产生大量主意。
百家争鸣、自由辩论和抢答均属于“头脑风暴”。
13.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