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陈金龙教授简介

陈金龙教授简介

陈金龙教授简介陈金龙,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南益阳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聘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等称号,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出版专著5部,合著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18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或摘要转载,40余篇文章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1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一、主要项目1.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44),主持。

2.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中国重大社会思潮新态势研究”(2015MZD016),主持。

3.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研究”(14AZD011),主持。

4.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研究”(11BDJ006),主持。

马克思主义论文的模板(2)

马克思主义论文的模板(2)

马克思主义论文的模板(2)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内容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经验与现状,提出五个方面的方法问题:正确理解列宁“三个来源”思想,从纵横两个方面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研究;“一源多流”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状态,只有把主流与支流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正确回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问题,必须把实证方法与总体性方法结合起来;在普遍与特殊的结合中,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总体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地位;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评价,要求把“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考量结合起来,并把“有没有马克思主义”作为“第一提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研究方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作者简介:梁树发(1949-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根据对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现状的了解和本人的研究体会,有几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问题值得提出讨论,目的在于引起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问题的关注,展开探索,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一、从纵横两个方面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研究“来源”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基本精神和发展过程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要成为科学,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搞清楚,把来源考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既不夸大历史上的某一理论、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生过的影响,也不忽略、埋没产生过影响的历史上的任何一种理论、思潮,并对其科学价值和影响给予实事求是的充分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理论来源,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理论,而不是与其同时产生的理论。

列宁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①,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的理论体系。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宋学勤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宋学勤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宋学勤宋学勤一、简介宋学勤,女,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韩国首尔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中国史教研室副主任。

主攻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史。

二、开设课程中共党史学概论、党史、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社会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科研项目1、主持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一项,已结项。

2、主持2009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培育计划项目一项,在研。

3、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课题一项,已结项。

4、主持2012年度北京市社会科规划项目一项,在研。

四、科研成果出版专著1、《嬗变中的近现代史学---以学科互涉为视点的考察》,24万字,学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中共党史学概论》,30.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3、《梁启超新史学的当代解读》,37.3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参与撰著:1、陈其泰著《中国史学史》(近代卷),参著6.4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2、瞿林东主编《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参编31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3、齐鹏飞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疑难解析》,参编4.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4、程天权主编《科学发展观研究》(历史新起点书系),参著2.5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5、齐鹏飞主编《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1949-2009)》,参著4.1万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3月版。

主要论文(2006年以来)2006年度:1、《当代人作当代史:梁启超史学理论建构的现代意义》,《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篇目摘编。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辉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辉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辉刘辉:女,1964年12月生。

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该校法政所,获法学硕士学位。

同年至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至今。

现为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3年9月-2004年8月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习。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共文化史、毛泽东思想、海外中共党史研究等。

主要科研成果(2004年新马院成立以来):论文:2004年1、《“哈佛大学‘毛泽东再认识’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独立作者)——《教学与研究》(B类核心期刊)2004年第3期,0.9万字。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2004年第5期。

2005年2、《深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研究之我见》(独立作者)——《教学与研究》(B类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0.6万字。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5年第7期。

3、《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之觉醒》(独立作者)——《中州学刊》(C类核心期刊)2005年第5期,1.2万字。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5年第12期。

主要获奖成果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获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解放战争后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与实践》,获第二届中共党史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共党史学会)。

《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心态的变迁》、《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标志新论》,分获第七、八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前承担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41——1956年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研究E—mail:huilh@。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易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易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易王易简介王易(1972年2月—),山东济南人,哲学(伦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长期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德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工作经历:2010.7—,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授2002.7-2010.7,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教授2000.7-2002.7,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讲师★教育经历:1997-2000,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1997,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1994,山东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政治学专业读学士学位,获法学学士学位开设课程本科生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研究生课程德育思想史专题研究、中国传统美德专题研究、伦理学专题研究科研项目1.2010-10/2012-10,亚洲项目“地区主义与和谐东亚建设--从儒家国际关系伦理学的视角”,负责人,在研2.2005-07/2008-09,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和平发展视角下的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研究”,主持人,在研3.2005-03/2006-08,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成员,已结项4.2005-09/2008-09,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5.2007-12/201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主要成员,在研6.2007-11/2009-11,北京市项目“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略规划研究”,主要成员,已结项7.2003-05/2005-05北京市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与青少年工作思想研究”,主要成员,已结项8.2008-08/2010-08,学校自选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负责人,已结项科研成果著作:1.《先秦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研究》,线装书局,2007年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3.《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4.《存在与自由——萨特与西蒙波娃评传》,中国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5.《救世才士——墨子》,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教材: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职业道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4.《思想道德修养》(参编,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思想道德修养》(参编,教育部示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音像制品:1.《思想道德修养多媒体网络课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弘扬中国传统美德》,高等教育出版社音像分社,2002年译著:1.《新恐怖,新战争》(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民主与文化的反思》(合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3.《外交与威慑》(合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论文:1.《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历史使命》,《创新》2011年第1期2.《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7期3.《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初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2期4.《大学生:修业先修德》,《光明日报》2009年1月27日5.《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思想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6.《儒家的品德养成论》,《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7.《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8.《试论大学生的逆商培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10期9.《和谐世界与世界和谐——基于和谐世界思想之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分析》,《长白学刊》2008年第6期10.《荀子荣辱思想探析》,《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几个核心概念的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2.《关于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三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13.《试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几个基本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2期1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11期15.《和谐世界的构建:时代背景与战略选择》,《和平与发展》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16.《国际关系伦理学视角下的和谐世界构建》,《理论前沿》2007年第11期17.《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传统文化根源探析——从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的视角》,《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新特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19.《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20.《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0期21.《当前“两课”教学若干问题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2期22.《呕心伦理为祖国,吟啸道德为文明——许启贤教授学术思想介绍》,《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23.《防治非典与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6期24.《探索新时期“思想道德修养”课建设的新思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4期25.《当前“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改进与完善》,《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2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济南日报》理论版2002年12月23日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原则》,《济南日报》2002年2月23日28.《论社会主义义利观》,《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29.《先秦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探析》,《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0年第6期全文转载主要奖励1.教育部全国“两课”“精彩一课”教学奖(2002年)2.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2002年)3.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2003年)4.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2003年)5.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教学类二等奖(2004年)6.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06年)7.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2007年)8.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8年)9.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2008年)10.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奖(2009年)11.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2009年)通信地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wineasy@。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雷声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雷声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雷声【简介】张雷声,女,1954年生,安徽芜湖市人。

1977级经济学本科,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级经济学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列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讲座教授、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等。

【研究的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获奖情况】曾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人民大学“嘉诚奖教金”、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科研成果《画说〈资本论〉》(主要参与者)1996年获“五个一工程奖”;《垄断资本概论》(合作)获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主编)获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及其历史走向》(独立)获普通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合作),获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普通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独立)、《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独立)、《关于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独立)获中国人民大学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调研报告》(主持人),获教育部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优秀调研报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化及其在当代的深化》(独立),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008年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邱吉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邱吉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邱吉邱吉简介女,1965年8月出生,云南会泽人,汉族,中共党员最后学历:法学博士,2002年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所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职称:副教授个人简历:1983年9月-1984年8月,在云南师范大学读书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读书1987年8月-1988年9月,在云南省委讲师团支教1988年9月-1998年8月,在云南师范大学任教1998年9月-1999年9月,在深圳滨华公司工作1999年9月-200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2002年7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研究领域职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开设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获奖情况教学获奖情况1996年获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比赛三等奖1997年被评为云南师范大学“骨干教师”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200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华为优秀班主任奖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奖科研获奖情况:1、《毛泽东人生理论与实践》(合著)获云南省社科论文二等奖2、《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趋向及对策》论文获全国思想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3、《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合著)获云南省98年社科成果二等奖4、《新时期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研究》获云南师范大学96届优秀硕士论文5、2009年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6、2009年获“丹柯杯”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科研成果(2004年新马院成立以来)专著或教材:1、《道德内化论》(独立作者)——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20万字;2、《环卫行业职业道德教程》(独立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30万字;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读本》,参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5、《职业道德》,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环卫行业职业道德教程》(精编版),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7、《职业道德——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教材》,参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8、《职业道德——考试指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要论文1、《道德内化的历史脉络及启示》(独立作者)——《集美学看》(非核心期刊)2004年第1期,0.8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6期2、《理想信念内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第一作者)——《教学与研究》(B类核心期刊)2007年第七期,0.7万字3、《形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第二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三期4、《论信仰及共产党人信仰的形成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二期;5、《首都市民道德价值取向状况研究报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6、《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中外企业文化》,2006年第六期;7、《职业道德考试的伦理学价值观》,《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三期;8、《理想信念内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一期;9、《道德内化的历史沿革及启示》,《复印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六期;10、《从重大突发事件看青少年思想品德升华的契机》——《教学与研究》(核心期刊)2008年第九期。

马院导师名单

马院导师名单
学术专长:逻辑学及认识论和哲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主要论著有:法律逻辑学新论、人本思潮和中国文化(与人合著)、创新与发展——新世纪 高校“两课”教育改革前瞻性研究(主编)、寻找人生的支柱(与人合著)等。
主编或参与编写的教材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编)、伦理学(参编)、全国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逻辑学考试指南(参编)等。
主要研究领域: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代表性成果:
著有《生的抉择:克尔凯戈尔哲学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译有《科学与智慧》(合
译)、《西方宗教哲学文选》(合译)、《海德格尔与罗蒂论哲学的终结》等;在《学术月刊》、
《复旦学报》、《江汉论坛》、《浙江学刊》、《江苏社会科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主要获奖: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凌鸿勋优秀教师奖、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教学新秀”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译著有:罗素与其同代人的对话、领导力开发的 50 个活动、所有权与价值创造、 应急管理等。
发表的逻辑学论文有:论法律实质推理(载政治与法律 2000 年第 10 期)、创新思维与 逻辑学研究(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逻辑学专辑)、归纳逻辑研究二题(载学术界 1992 年第 6 期)、论亚里士多德对归纳逻辑的研究(载学术界 1990 年第 6 期)、80 年代我国归纳 逻辑研究评述(载国内哲学动态 1990 年第 4 期)等。
中国近现代史
科技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哲学、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证券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指导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建设
陈改桃,女,汉族,1969年11月出 生,群众。 1993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 获哲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华东师 范大学,获中国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内 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思想政治理论部副主任。 从1993年开始任教,先后承担本科 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思想 史》《社会心理学》《中国哲学专题》 等课程教学;2007年起承担研究生《马 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德意志意识形 态》部分)《中国德育思想史、中国哲 学专题等课程教学。主要从事中国思想、 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研 究。
研究生指导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 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韩弘力,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8年7月毕业于内蒙 古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法学硕士,内蒙 古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法 理论等问题的研究。主要讲授的课程包括: 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论》选读、西方 经济思潮、邓小平理论概论、经济法学、 法学概论等多门课程。任内蒙古青年科技 者学会会员、内蒙政治学会会员、内蒙古 法学会会员、包头法学会会员。
于海平,男,汉族,1961年10 月生,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 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 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 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 研究生进修班证书。从1984年开 始任教,从事本科教学工作23年。 先后承担本科生课程有《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学》等。发表论文20篇,主持 (参与)完成科研课题5项,出 版著作1部,主编5部。现任内蒙 古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硕士生 导师、教授。
研究生指导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方向
研究生指导方向:道德理论与道德建设 文化理论与文化建设 (侧重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研究)
王立东,男,汉族,1961年 生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 于河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 士学位。现任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硕士生导师。从1984年开始任 教至今,承担本科生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逻辑学”、“伦理学原理”; 承担研究生课程:“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 证法”、“马克思主义原著选 读”、“伦理学专题”、“前 沿问题专题”。内蒙古政治学 会指导方向:法制理论与法制建设研究
王华,男,汉族,1950年10月出 生,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北京 科技大学,法学学士。内蒙古科技 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年起 任教,从事本科教学28年。先后承 担本科生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 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 的教学。2003年起,从事研究生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 2007年起从事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国际政治问题研究和经典著 作选读等课程的教学。
研究生指导方向:道德理论与道德建设 文化理论与文化建设(侧重传统文化研究)
雎密太,男,汉族,1961年出 生,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科 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长期担任《大学生心理卫生》 《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等课程教学及科研和社会服务 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 教材1部,独立著作2部;主持 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 主持厅级项目1项,学校教研项 目2项。科研成果获奖:省部级 2项,厅级10余项。 研究生指导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赛音德力根,男,中共党 员,蒙古族,1963年3月 出生。1985年毕业于内蒙 古大学哲学系,2002年12 月获美国普莱斯顿大学 MPA硕士学位、自2005年 12月起在职攻读内蒙古大 学博士学位。现任内蒙古 科技大学副校长、硕士生 导师、教授。
近年来,共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9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6部书, 主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一次,中国 高等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自治区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项,自治区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研究生指导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化理论与文化建设研究 (侧重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研究)
斯琴格日乐,1976年生,女,蒙古族。 199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 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攻 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清华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访问学者。2008年晋 升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2012年获批硕 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思想政治 教育、民族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方向的研究 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8篇;主持教育部人文 社科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教育 部人文社科基金(含重大招标)项目2项,主 持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1项,参与地 市级以上项目5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