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分析化学2
大学化学2教案教学教材

大学化学2教案教学教材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大学化学2课程设计的教学教材。
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2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培养其化学实验技巧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2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化学2中常见实验的操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 化学2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2. 化学2中的常见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 氧化还原电池实验- 锂离子电池实验- 分子量测定实验3. 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仪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化学2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解析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技巧。
-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实验结果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 答疑:解答学生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方法-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数据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改进意见。
- 期末考试:设置选择题和解答题,考察学生对化学2核心概念和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 《大学化学2教材》(编者:XXX)- 《化学实验操作手册》(编者:XXX)以上是关于大学化学2教案教学教材的概要内容,请参照以上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准备。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湖南大学高等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

高等分析化学思考题(化学专业本科)2第一章分析化学相关文献基本概念: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技术标准、通讯作者、ISSN、DOI(1)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地去了解文献的相关知识?(2)SCI和SciFinder是一回事吗?为什么?(3)说明如何获取一篇专利的原文。
(4)在尿样检验中,有什么手段可以降低假阳性出现的几率?1.原始的创作,如期刊论文、技术报告、专利说明书???2.将一级文献经过加工整理、简化组织成为系统的文献,便于查找一级文献,如书目、索引和文摘。
3.对产品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所做的技术规范。
如化工产品的分析检验方法的各种标准。
4.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
通讯作者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5.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6.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它是一套识别数字资源的机制,涵括的对象有视频、报告或书籍等等。
1.了解文献,从而快速查找有价值的文献;方便自己写文献。
2.SCI是科学引文索引,内容涵盖所有自然科学,SciFinder Scholar是美国化学学会旗下的化学文摘服务社所出版的在线版数据库学术版,只有化学的内容。
3.从各国专利管理机构获取;从各商业性数据库获取。
4.控制时间,存放时间不能太长,从收集完毕到检测完毕不能超过2小时;不能掺杂质;要用干净的容器装;进行复检,比如镜检。
第二章分析化学的一些发展趋势2.1单分子分析基本概念:消失波、TIRFM、TLM、AFM1.标准波在全内反射界面呈指数衰减由光密渗入光疏介质而形成消逝波。
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利用光线全反射后在介质另一面产生衰逝波的特性,激发荧光分子以观察荧光标定样品的极薄区域,紫外区观测的动态范围通常在200 nm以下。
3.热透显微镜热透显微镜采用波长不同的两种激光器。
在激光束焦点附近如果有对光有吸收的物质存在就会吸收光而发热,激光焦点中心部位发热多而边缘发热少,周围的水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起到凹透镜的所用,当另一束激光通过时,会因为凹透镜的作用而发散,据此进行物质探测。
高二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级化学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南京工业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第2学期课程表(化学院)

期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说明
、二
信息检索7班:化学
+先化119理论课 俞琰(1-11周)
药物化学
(1-8周)
朱红军70人
[厚201]
实用英语写作5班:先化
(1-19周)徐洁
高等分析化学2
(连上4节,1-8周)
陈国松80人
[厚214]
周)徐洁
实用英语写作4班:化分+数
理(1-19周)涂南月
高等分析化学2
(连上4节,1-8周)
陈国松80人
[厚214]
五、六
复杂体系分析技术 实训
(4节连上,1-8周)
姚成70人
厚412]
色谱与分离方法
(9-16周)
姚成70人
厚206]
综合能力提升工程2班:药学、 化分(3-12周,5-8节)衣家奇 综合能力提升工程3班:先化、 测绘、环境(3-12周,5-8节) 衣家奇
高等物理化学2
(1-8周)
王强50人
[厚204]
高等有机化学2(全英文)
(11-/ 2
20周为本科生考试周, 所有教室均为考场,按 规定20周白天暂停一 切教学活动。
《信息检索》上机课程 安排另行通知。
三、四
材料化学2
(1-8周)
陈晓君80人
[厚201]
高等有机化学2(全
英文)
(11-18周)
沈志良80人
[厚400]
英语口语21班:化分+环境
(1-19周)徐洁
英语口语22班:先化(1-19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现代化学的知识体系、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与技能,掌握现代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外语和各种媒体技术获取科学研究信息,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在本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化学化工、制药、生物技术、材料、环保等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化学与化工、生物技术的渗透与交融,体现化学在认识世界和作为现代物质基础中心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基础和综合素质,注重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1.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
2.对完成并符号本科培养要求的化学专业学生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结构化学,基础化学实验。
六、学分要求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一)通知教育平台(86.5学分)1.全校通识教育课程46.5学分●“两课”:必修6门11.5学分思想道德修养 1.5学分毛泽东思想概论2学分法律基础2学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5学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5学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1.5学分形势与政策 3.5学分●军事理论与体育课:必修2门共6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共40课时,其中24课时与军事训练同步进行。
体育4学分第1学期体育(I)为必修;体育(2)~体育(4)为特长班限选。
●外语课:必修1门(16学分)按照外语教学改革方案,实行分级教学,四学期共16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限选3门,6学分;任选4门,7学分,共13学分。
分析化学(第四版)上册 第二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冷冻干燥法
样品放在冷冻干燥室内,抽真空至1.3-6.5bar(1050mmHg),水变成冰,2-3天后冰全部升华
用于水样的浓缩,植物、动物血清和其它含有易 挥发组分的干燥
果叶、牛肝、菠菜叶、松针、米粉、面粉、河沉 积物等标准物质用冷冻干燥技术,未发现易挥发 的As,Hg等损失,I有明显损失,Br在酸性溶液 中有损失
整批物料中组分平均含量区间为:
m X ts
n
m: 整批物料中组分平均E含量m, X : 为试样中组分平均含量,
t: 与测定次数和置信度有关的统计量,
s: 各个试样单元含量标准偏差的估计值,n: 采样单元数
采样公式:
n
ts
E
2
其中: E m X
固体试样采取
试样多样化,不均匀试样,应选取不同部位进行采样, 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
碳酸钠与氯化铵也用于半熔融分解的溶剂。熔剂与试样混 匀置于鉄(或者镍) 坩埚内,在750-800℃左右半熔融。主要 用于硅酸盐中 K+、Na+的测定等。
干式灰化法
适于分解有机物或生物试样,以便测定其中的金属 元素、硫及卤素元素的含量。
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热燃烧(一般为400~700℃)分 解,大气中的氧起氧化剂的作用,燃烧后留下无机 残余物。残余物通常用少量浓盐酸或热的浓硝酸浸 取,然后定量转移到玻璃容器中。
微波辅助消解法
利用试样和适当的溶(熔)剂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加热试样, 微波产生的交变磁场使介质分子极化,极化分子在高频磁场 交替排列导致分子高速振荡,使分子获得高的能量,这两种 作用,试样表层不断被搅动破裂,促使试样迅速溶(熔)解。
微波能直接转递给溶液中的各分子,溶液整体快速升温,加 热效率高
《高等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高等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二、课程描述中文:《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英文:Advanced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theoretical course for students who have learnt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aiming at discussing the latest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testing andanalysis. This course will ground the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related courses through imparting adva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will also train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skills as well as their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三、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湖南大学高等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湖南⼤学⾼等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汇总⾼等分析化学思考题(化学专业本科)2第⼀章分析化学相关⽂献基本概念:⼀次⽂献、⼆次⽂献、技术标准、通讯作者、ISSN、DOI(1)为什么要费时费⼒地去了解⽂献的相关知识?(2)SCI和SciFinder是⼀回事吗?为什么?(3)说明如何获取⼀篇专利的原⽂。
(4)在尿样检验中,有什么⼿段可以降低假阳性出现的⼏率?1.原始的创作,如期刊论⽂、技术报告、专利说明书2.将⼀级⽂献经过加⼯整理、简化组织成为系统的⽂献,便于查找⼀级⽂献,如书⽬、索引和⽂摘。
3.对产品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法等⽅⾯所做的技术规范。
如化⼯产品的分析检验⽅法的各种标准。
4.课题的总负责⼈,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章的书写和把关。
通讯作者也是⽂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担负着⽂章可靠性的责任。
5.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其⽬的是使世界上每⼀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个国际性的唯⼀代码标识6.数字对象唯⼀标识符,它是⼀套识别数字资源的机制,涵括的对象有视频、报告或书籍等等。
1.了解⽂献,从⽽快速查找有价值的⽂献;⽅便⾃⼰写⽂献。
2.SCI是科学引⽂索引,内容涵盖所有⾃然科学,SciFinder Scholar是美国化学学会旗下的化学⽂摘服务社所出版的在线版数据库学术版,只有化学的内容。
3.从各国专利管理机构获取;从各商业性数据库获取。
4.控制时间,存放时间不能太长,从收集完毕到检测完毕不能超过2⼩时;不能掺杂质;要⽤⼲净的容器装;进⾏复检,⽐如镜检。
第⼆章分析化学的⼀些发展趋势2.1单分⼦分析基本概念:消失波、TIRFM、TLM、AFM1.标准波在全内反射界⾯呈指数衰减由光密渗⼊光疏介质⽽形成消逝波。
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利⽤光线全反射后在介质另⼀⾯产⽣衰逝波的特性,激发荧光分⼦以观察荧光标定样品的极薄区域,紫外区观测的动态范围通常在200 nm以下。
3.热透显微镜热透显微镜采⽤波长不同的两种激光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 n-1, , 自由度
相对标准偏差RSD或变异系数CV :
s R = ×100% SD x
返回
2、重复性与再现性 、 两个概念在分析化学上有区别。 两个概念在分析化学上有区别。 重复性是指同一分析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对同一试样 重复性是指同一分析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对同一试样 分析所得结果的离散程度。指标:方法的标准偏差。 指标:方法的标准偏差。 再现性则是指不同的实验室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 再现性则是指不同的实验室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 试样分析结果的离散程度。指标:允许偏差。 试样分析结果的离散程度。指标:允许偏差。 3、方法的精密度与测量信号值或浓度值的关系 、 随着测量信号值或浓度值的最大,虽然标准偏差值 随着测量信号值或浓度值的最大,虽然标准偏差值s 增大,但相对标准偏差值RSD急剧降低,并基本保持不 急剧降低, 增大,但相对标准偏差值 急剧降低 当元素浓度或含量接近方法的测定下限时, 变。当元素浓度或含量接近方法的测定下限时,测量值 的精密度相当差。 的精密度相当差。
1、检出限的定义 、 1975年,IUPAC通过了关于检出限的规定:产生可 年 通过了关于检出限的规定: 通过了关于检出限的规定 分辨的最低信号所需要的分析物的重量或浓度值( 分辨的最低信号所需要的分析物的重量或浓度值(以重 量如ng表示的是绝对检出限;以质量浓度如ng/L表示的 表示的是绝对检出限 量如 表示的是绝对检出限;以质量浓度如 表示的 相对检出限)。计算公式为: )。计算公式为 是相对检出限)。计算公式为: XL = Xb + kδb δ DL = (XL-Xb)/s = kδb/s=3 δb/s
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须考虑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 须考虑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采取有效 措施,将这些误差减少到最小。 措施,将这些误差减少到最小。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适用不同。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适用不同。 (2)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一般 次,基本得到较准确结果。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一般2-4次 基本得到较准确结果。 (3)测定中做空白实验。即在不加试样下,按试样分析规程在同样 )测定中做空白实验。即在不加试样下,
2、检出限与灵敏度 、 方法的灵敏度( )表示被测元素浓度或含量改变1 方法的灵敏度(S)表示被测元素浓度或含量改变 灵敏度 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量信号的变化, 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量信号的变化,即S=dx/dc 。可以 将灵敏度理解为分析曲线的斜率。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 将灵敏度理解为分析曲线的斜率。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 则被测元素的单位浓度或含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分析信号 更显著变化。 更显著变化。 【注意】对某一特定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含义、定义及数学表示方 注意】对某一特定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含义、
2.1 痕量分析中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痕量分析中的检出限、
检出限、 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或 术语。 术语。 IUPAC 等7个国际组织于 个国际组织于1993年修订了《国际通用 年修订了《 个国际组织于 年修订了 计量学基本术语》及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发布 计量学基本术语》及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年发布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了《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对这几个概念分别进行 讨论。 讨论。
(5)系统误差的检查。建立新方法须检查系统误差以考察其可靠性。 )系统误差的检查。建立新方法须检查系统误差以考察其可靠性。
①标准物对照试验。使用标准参考物质代替试样用来测定,测定数据必 标准物对照试验。使用标准参考物质代替试样用来测定,
须落在真实值范围内。是检查有无系统误差的最有效办法。 须落在真实值范围内。是检查有无系统误差的最有效办法。
式中, 为可被检出的最小分析信号值; 为平均空白信号值; 为与置信度 式中,XL为可被检出的最小分析信号值;Xb为平均空白信号值;k为与置信度 有关的整数(IUPAC确认 确认k=3,测定方法的置信水平为 测定方法的置信水平为99.86%);δb为空白信号 有关的整数 确认 测定方法的置信水平为 ; 的标准偏差;DL为检出限;s为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的测定: 的标准偏差; 为检出限; 为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的测定: 为方法的灵敏度 次以上, (1)测量背景 次以上,求出背景测量值的标准偏差δb。 )测量背景10次以上 求出背景测量值的标准偏差δ 乘以3倍 (2)将δb乘以 倍。 ) (3)在元素的工作曲线(强度对浓度)上求出与 δb相对应的浓度值 L, )在元素的工作曲线(强度对浓度)上求出与3δ 相对应的浓度值D 即为方法的检出限。 即为方法的检出限。
痕量分析引起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痕量分析引起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主要来源 取样、试样储存不正确; 取样、试样储存不正确; 试剂、器皿及工作环境空气的污染; 试剂、器皿及工作环境空气的污染; 容器表面的吸附与解吸; 容器表面的吸附与解吸; 元素及化合物的挥发损失; 元素及化合物的挥发损失; 化学反应中的价态及状态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价态及状态变化; 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 不正确的标准溶液或校正曲线及试样与标样的组成差 异等。 异等。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 准确度高必须精密度高;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准确度高必须精密度高;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
二、精密度
1、精密度的定义 、 精密度表示多次测量某一量时测定值的离散程度。 精密度表示多次测量某一量时测定值的离散程度。 常用RSD表示,IUPAC对S和RSD计算方法做了规定。 表示, 计算方法做了规定。 常用 表示 对 和 计算方法做了规定
标准偏差
单次测定标准偏差s:
(n为有限次时)
s=
(xi − x)2 ∑ n −1
操作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空白值,再从试样结果中扣除空白值得到较可靠的分析结果。 操作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空白值,再从试样结果中扣除空白值得到较可靠的分析结果。
(4)注意仪器校正。具有准确体积和质量的仪器都应进行校正,以消 )注意仪器校正。具有准确体积和质量的仪器都应进行校正,
除仪器不准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除仪器不准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一、准确度
1、准确度的定义 、 准确度( 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accuracy)表明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表明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用误差表示准确度高低,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用误差表示准确度高低,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通常 准确度是个定性的概念,表述上不宜将其定量化。 准确度是个定性的概念,表述上不宜将其定量化。 定性的概念
试剂纯度、器皿材料、 境、试剂纯度、器皿材料、制样方法以及溶液储存等环节均可以成为空白值的 来源。 来源。
空白值的大小还影响方法的精密度。实验表明, 空白值的大小还影响方法的精密度。实验表明,空 影响方法的精密度 白值越大或不恒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越差。 白值越大或不恒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越差。建议空白 值应降低到相当于元素含量的十分之一以下。 值应降低到相当于元素含量的十分之一以下。
②几种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对照。 几种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对照。 加标回收实验。 ③加标回收实验。
5、痕量分析的标准参考物质 、 痕量分析的标准参考物质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 痕量分析的标准参考物质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 (1)标准参考物质的基体必须与试样的基体相同或大 ) 体一致。 (2)标准参考物质中待测组分的含量必须准确已知。 ) (3)标准参考物质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应与试样中该组 ) 分的浓度位于同一个数量级。
法有不同:如原子吸收光谱用特征浓度表示灵敏度,定义为产生1%吸收 法有不同:如原子吸收光谱用特征浓度表示灵敏度,定义为产生1%吸收 1% (A=0.004343)的浓度;又如显色反应灵敏度以摩尔吸光系数表征。 )的浓度;又如显色反应灵敏度以摩尔吸光系数表征。
可见, 检出限与 由 DL =3 δb/s可见,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与灵敏度和背 可见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灵敏度和 景的标准偏差密切相关 灵敏度越高, 密切相关,பைடு நூலகம்景的标准偏差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背景值及其波动 越小,则方法的检出限越低。 越小,则方法的检出限越低。
3、检出限与空白 、 所谓空白,是指化学组成与分析试样接近但不含被 所谓空白, 空白 测元素的试样。 测元素的试样。 在痕量分析中, 在痕量分析中,由于被测元素的浓度接近于方法的 检出限, 检出限,所测得的分析信号值与空白信号值常常处在同 一数量级。因此, 一数量级。因此,空白值的大小及波动便直接影响到方 法检出限的改善。在某种意义上, 法检出限的改善。在某种意义上,痕量分析中检出限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降低空白值。在分析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降低空白值。在分析过程中,工作环
2、系统误差的来源 、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产生原因主要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人员误差、 有: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人员误差、环境 误差等。 误差等。 (1)方法误差:又称理论误差,是由测定方法本身 )方法误差:又称理论误差, 造成的, 造成的,或是由于测定所依据的原理本身不完善而导致 的。 (2)仪器误差:也称工具误差,是测定所用仪器不 )仪器误差:也称工具误差, 完善造成的。 完善造成的。 (3)试剂误差:源于试剂或蒸馏水含有的微量杂质。 )试剂误差:源于试剂或蒸馏水含有的微量杂质。 (4)人员误差:由于测定人员的分辨力、反应速度的 )人员误差:由于测定人员的分辨力、 差异和固有习惯引起的误差。 差异和固有习惯引起的误差。 (5)环境误差:由于测定环境所带来的误差。 )环境误差:由于测定环境所带来的误差。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三、检出限
评价分析方法可以有多种指标, 评价分析方法可以有多种指标,但对痕量分析方法 检测限, 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检测限 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检测限,其含义是指分析方法在确 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检测的元素最低浓度或含量。 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检测的元素最低浓度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