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 Word版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化学选修3 1.1.1 原子的能级 构造原理(精讲课件)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①、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遵循经典的力学理论, 遵循量子力学规律。 ②、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也无法测出某一时刻具 体位置,遵循概率分布统计规律。 ③、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分布图就像“云雾”笼罩在 原子核周围。用“电子云模型”描述。
电 子 云 模 型
一. 原子结构模型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
道 不能再分的粒子——原
尔 子构成。
顿 原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 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子
模
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一. 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原子核
原子 ZAX
质子:Z个 核外电子:Z个
原子: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X A ±bn ±
Zm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
一. 原子结构模型
1、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大爆炸宇宙理论
2h后
宇宙大爆炸 诞生
大量的氢 大量的氦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提示】 (1)从构造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能级的能 量高低除了符合E(ns)<E(np)<E(nd)<E(nf)和 E(1s)<E(2s)<E(3s)<E(4s)等规律之外,还存在一些不 同能层的能级的交错现象。例如,E(3d)>E(4s)、 E(4d)>E(5s)、E(5d)>E(6s)、E(6d)>E(7s)、E(4f)>E(5p)、 E(4f)>E(6s)等。 (2)由于出现能级交错现象,K原子排满第一层和第 二层后,在排第三层时,先排满3s能级、3p能级, 最后一个电子进入4s能级而不是3d能级,所以它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1节《原子结构》草稿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区域与电子能量的关 系
电子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电 子能量低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把原子 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分别用一、二、 三、四、五、六、七…表示,符号分别为 K、L、M、N、O、P、Q…。同一能层的电 子,能量也可不同,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符号为:s p d f
B e
↑↓ ↑↓ ↑ ↑ ↑
B
↑↓ ↑↓ ↑↓ ↑ ↑
1s 2s
C
2p
1s 2s
N
2p
1s 2s
O
2p
③. 洪特规则
–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 道时,总是优先占据一个轨道, 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 ↑↓ ↑ ↑ ↑↓ ↑↓ ↑ ↑ ↑ ↑↓ ↑↓ ↑↓ ↑ ↑
1s 2s
C
2p
1s 2s
N
2p
1s 2s
能层 符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K
1s
L
2s2p
M
N
O
P
Q
能级 最多电子数
3s3p3d 4s4p4d4f 5s5p…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6…
注: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 np nd nf…. (n代表能层)
三、构造原理
• 1. 构造原理 •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 的递增,绝大多数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子的排布将遵循右 图的排布顺序。
①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 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 称能量最低原理
②. 泡利不相容原理
– 在同一个原子里,不存在四个方面的运动 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人教版选修3 化学:1.1 原子结构 教案

原子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鼓励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出大千世界无所不有。
师:同学们,决定这千变万化世界最基本的微粒是什么呢?生:原子师:对,现在我们一起回答有关原子的几个小问题。
回忆: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什么?2.原子能否再分呢?原子如何构成?3.原子核的构成如何?4.质子、中子、电子的特点如何?原子结构师:这节课的内容有三部分:1.原子的诞生2.能层与能级3.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一、原子的诞生师:在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目前我们已发现90多种天然元素,请问它们是怎么诞生的?生:氢、氦原子通过核聚变逐步熔合而成。
[小结]宇宙大爆炸促使氢、氦原子合成其它原子!师:这些原子的结构又是怎样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几代科学家的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
[展示]原子结构理论模型发展史:1805年道尔顿的原子模型: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1904年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1911年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二、能层与能级1.什么是能层?能层是将核外电子按电子能量差异分成的2.每一能层容纳最多电子数小结每一能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在同一能层中,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可以把它们分为不同能级展示能级与最多容纳电子数提出问题:1.每一个能层所包含能级的个数与能层的序数有什么样的关系?2.每一个能层所包含能级从哪个能级开始的?依次是什么能级?3.s、p、D. f…能级所容纳最多电子数分别是多少?4.“4f 8”的含义是什么?表示第4能层f能级上排布8个电子小结1.每一能层中所含能级个数与能层序数n相等2.每一能层中的能级都从S能级开始依次ns、np、nD.nf…3.同一能层中Ens<Enp<End<Enf4.s、p、D.f…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 1.3.5.7…的二倍5.不同能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教案 1.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讲义【新教材】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机构特点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温故: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CH4、CH2==CH2等。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如CH3Cl、CH3CH2OH等。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1.依据碳骨架分类(1)链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可以有支链)。
如CH3COOCH2CH3、(2)脂肪烃一般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
(3)环状化合物这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
(1)脂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环(非苯环)的化合物。
如(环戊烷)、(环己烯)、 (环己醇)等。
(2)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 (苯)、(萘)、 (溴苯)等。
2.依据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COOH等。
碳碳双键炔烃碳碳三键乙炔HC≡CH芳香烃—苯卤代烃碳卤键溴乙烷CH3CH2Br 醇—OH羟基乙醇CH3CH2OH 酚—OH羟基苯酚醚醚键乙醚CH3CH2OCH2CH3醛醛基乙醛酮酮羰基丙酮羧酸羧基乙酸酯酯基乙酸乙酯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及代表物如表所示。
【注】【拓展】官能团、根、基的区别胺—NH 2胺基甲胺 CH 3NH 2 酰胺酰胺基乙酰胺官能团基根(离子) 概念 决定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指带电荷的原子练习题:1.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均含有酯基B.二者均含有醇羟基和酚羟基C.二者均含有碳碳双键D.二者均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答案C[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酯基、醇羟基、碳碳双键,但其中的五元环不是苯环,没有酚羟基,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丁香油酚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醚键、碳碳双键和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没有酯基和醇羟基。
]2.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官能团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答案D [A项分别属于酚和醛;B项分别属于酚和醚;C项分别属于醇和酚;D项都属于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K
L
M
N
O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2
2
2
8
6
2
6 10 2
18
6 10 14 2
32
6 …
…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23
能层与能级
【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 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9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汤姆生原子模型
汤姆生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10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原子有核 卢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 瑟 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 福 核模型。 原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 子 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 模 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 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型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
2014年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 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不同能级中的s级,所容纳的电子数 是相同的,但是能量是不同的。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26
能层与能级
总结:
①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②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③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与能量大小的顺序是: ns<np<nd<n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1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高中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 新课标 人教

如:2px、2py、2pz 4)不同层不同轨道可由下面的公式得出:
ns < (n-2)f < (n-1)d < np ;n为能层序数
2、构造原理的应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要求: 1、了解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
型。
2、掌握能层与能级的关系。 3、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一、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
我们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经历了很多阶段,主 要发展了以下几个原子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详解)
二、能级与能层
l 能层:用K、L、M、N、O、P代表不同能量层 l 能级:同一能层分为不同能级,如楼层与楼梯的
关系,用s、p、d、f 表示。 l 轨道: 每一能级都有一定的轨道数。
s能级有1个轨道 p能级有3个轨道 d能级有5个轨道 f 能级有7个轨道
学与问:
1、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
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间有什么关系? 2n2
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
数间有什么关系? 能层序数=能级个数
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
是否相同? 相同.如:1s2 2s2 3s2
三、构造原理
7s 7p
随原子核电荷数递增, 6s 6p 6d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5s 5p 5d 5f
遵循如右图的排布顺序, 4s 4p 4d 4f
这个排布顺序被称为 3s 3p 3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精品PPT课件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2020/10/26
18
能层与能级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 同的能层。
2020/10/26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问题: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那 么原子是怎样诞生的呢? P4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大爆炸宇宙理论
宇宙大爆炸
2h后 诞生
大量的氢 大量的氦 极少量的锂
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
合成
其他元素
2020/10/26
4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P4
2020/10/26
5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 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 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 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 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 事物的本质。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 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理论, 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而不断地深入 和发展。
19
能层与能级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依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
离核远近:近
远
能量高低:低
高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2020/10/26
20
能层与能级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
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方法和过程:
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K、L、M、N、O、P、Q……
能量由低到高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研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