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寿命与材料复习知识点(已整理好)

合集下载

[精品]模具材料复习资料.doc

[精品]模具材料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模具失效与模具寿命1.模具失效模具失效是指模貝丧失正常的使用功能,不能通过一般的修复方法(如刃磨、抛磨等)模具失效使其重新服役的现彖2?模具使用寿命模具使用寿命(也称模具正常寿命)是指模具在正常失效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

模具使用寿命若其在使用过程屮经过多次修模,则模具的使用寿命为首次寿命与各次修模寿命的总和。

3?模具在使川过程中,岀现变形、微裂纹、腐蚀等现彖但没冇立即丧失服役能力的现彖称为模具损伤模具损伤。

模具损伤4.模具的失效一般可分为非正常失效(也称早期失效)和正常失效两类。

在模具使用一定期限后,由缓慢塑性变形、均匀的磨损或疲劳破坏而出现的失效为正常火效。

由于模具表面的相对运动,而从模具的接触表面逐渐失去物质的现彖称为磨损磨损。

磨损5.模具在工作中会与坯料的成形表面和接触,产生相对运动而造成的磨损,当这种磨损使模具的尺寸发牛变化或使模具表面的状态发牛改变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时,则称为磨损失磨损失效6按磨损机理不同可分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气蚀和冲蚀磨损、腐蚀磨损等。

磨粒磨损:引起模具表面材磨粒磨损工件表血的硬突出物和外来硬质颗粒在加工时刮擦模貝表面,料脱落的想象。

影响屛粒辭损的因素主要有幣粒的形状和大小、辭粒哽度与模具材料硬度比值、模具与工件的表面压力、工件厚度等。

改进措施:提高模具材料的硬度;对模具进行表面耐磨处理;及时清理模具和工件表面的磨粒粘着磨损:使其在相対运动中造成粘着点发生断裂而使粘着磨损山于模貝-与工件表血的凸凹不平,模具材料产牛剥落的现象。

影响粘着磨损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性质、材料硬度、表面压力等疲劳磨损:在循环应力作用卞,两接触面相互运动时产牛的表面金属疲劳剥落现象疲劳磨损影响疲劳磨损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冶金质量、材料硬度、表面粗糙度等7?模具在工作中出现较大裂纹或部分分离而丧失正常服役能力的现彖称为断裂失效断裂失效。

断裂失效8.山于模具材料多为中、髙强度钢,塑性相对较差,断裂时没有或仅有少量的塑性变形发生, 因而经常表现为脆性断裂脆性断裂。

模具寿命知识点

模具寿命知识点

模具寿命知识点模具正常寿命:模具正常失效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称模具正常寿命,简称模具寿命S。

模具失效:模具受到损坏,不能通过修复而继续服役时叫模具失效。

磨损失效:磨损使模具的尺寸发生变化或改变了模具的表面状态使之不能继续服役时,叫磨损失效。

粘着磨损:工件与模具表面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粘着的节点发生剪切断裂,是模具表面材料转移到工件上或脱落的现象称为粘着磨损。

塑性变形失效: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塑性变形,改变了几何形状或尺寸,而不能修复再服役时,称为塑性变形失效。

压铸成型:是压力加工和铸造相结合的工艺,熔融金属以高速射压充填到金属型压铸型腔内,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

塑料成型: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将粉末或粘流的塑料在模具中成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的塑料制品。

物理气相沉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物理方法,将材料源——固体或液体表面气化成气态原子、分子或部分电离成离子,并通过低压气体(或等离子体)过程,在基体表面沉积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反应气体在加热工件表面上发生反应析出金属或化合物而获得镀层的方法。

脆性断裂:是指断裂时不发生或发生较小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

耐热疲劳性:高温下,材料承受应力频繁变化的能力。

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尺寸之差。

基体钢:在高速钢的基体成分上添加少量其他元素,适当改变其含碳量,以改善性能适应某些要求的钢种。

黑色断口:是高碳工具钢T10~T13,易出现的缺陷,是钢产生石墨化的特征。

一、预应力加强环作用:可使模具产生预切向压应力,降低成型过程中的拉应力峰值,有效地提高模具寿命。

二、表面氧化处理及其产物:氧化处理是使模具表面各部分同时生成均匀的、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的氧化膜(四氧化三铁)的工艺过程。

它是一种很好的固体润滑剂,可以降低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粘附性,它的热导率比钢低,可以降低模具在工作时的温升,从而减少热应力,提高模具的耐热疲劳性和抗腐蚀疲劳性。

模具寿命与材料

模具寿命与材料

磨损分类:按磨损机理分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气蚀和冲蚀磨损,腐蚀磨损。

1.磨粒磨损:外来硬质颗粒存在工具与模具接触表面之间,刮擦模具表面,引起模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2.影响磨粒磨损的因素:1)磨粒的大小和形状,2)磨粒的硬度 Hm 与模具材料的硬度H0,3)模具与工件表面压力 4)磨粒尺寸与工件厚度的相对比值3.提高耐磨粒磨损的措施:提高模具材料的硬度 2) 1)进行表面耐磨处理 3)采取防护措施4.粘着磨损:工件与模具表面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粘着的节点发生剪切断裂,使模具表面材料转移到工件上或脱落的现象5.粘着磨损,分为轻微粘着和严重粘着,其中严重粘着有分为涂抹,擦伤,胶合。

6.影响粘着磨损的因素1)表面压力 2)材料性质 3)材料硬度7.提高耐粘着磨损性能的措施1)合理选用模具材料 2)合理选用润滑剂的添加剂 3)采用表面处理8.疲劳磨损:两接触表面相互运动时,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使表层金属疲劳脱落的现象9.疲劳磨损,分为机械疲劳磨损和冷热疲劳磨损10. 影响疲劳磨损的因素 1)材质 2)硬度 3)表面粗糙度;提高耐疲劳磨损的措施:合理选择润滑剂,进行表面强化处理11气蚀磨损:金属表面的旗袍破裂,产生瞬间的冲击和高温,使模具表面形成微小麻点和凹坑的现象;12.冲蚀磨损:液体和固体微小颗粒高速落到模具表面,反复冲击模具表面,使模具表面局部材料流失,形成麻点和凹坑的现象。

模具结构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因素1 圆角半径:是模具零件上的一个重要参数,分为外(凸)和内(凹)圆角半径。

凸的圆角半径对工艺影响大;凹的对模具寿命影响大。

2 模具的结构形式——1 整体模具:不可避免的存在凹的圆角半径,很容易造模具的结构形式成应力集中,并由此引起开裂。

2 组合模具:采用它避免了裂纹的产生,寿命提高。

可根据工作状况,不同模块选用不同材料,便于加工和更换,提高模具的整体寿命。

3 模具的导向:采用导向装置的模具,能保证在模具工作中模具零件相互位置的精度,增加模具抗弯曲,抗偏载的能力,避免模具不均匀磨损;(二)模具工作条件1 成形件的材质:有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之分。

模具寿命与材料复习知识点

模具寿命与材料复习知识点

模具寿命与材料复习知识点一、模具寿命1. 模具寿命的定义模具寿命指的是模具能够正常使用的时间或使用次数,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模具磨损和疲劳程度的逐渐增加,模具的寿命也会逐渐减少。

2. 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模具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因素: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寿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硬度高、强度大、热稳定性好的材料具有较长的寿命。

•工艺因素:模具加工工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模具的寿命。

如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精确的加工尺寸控制等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使用条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工作环境、负载条件以及使用方式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模具的寿命。

•维护保养:对模具的定期维护保养能够有效延长其寿命,包括清洁模具、润滑模具、定期检查等。

3. 延长模具寿命的措施为了延长模具的寿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选择模具材料: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以及较高强度的材料。

•加强模具设计:进行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减少应力集中区域,增加模具的刚度和强度,提高模具的耐用性。

•控制加工质量:精确的加工尺寸控制,避免过度磨削和超负荷使用,减少因加工不当引起的损伤。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洁、检查、润滑等维护工作,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二、材料复习知识点1. 常用模具材料常用的模具材料主要包括有:•工具钢: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强度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塑料模具、冲压模具等领域。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延展性,适用于压铸模具、注塑模具等领域。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冲压模具、挤压模具等领域。

•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适用于注塑模具、铸造模具等领域。

2.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工作温度:根据工作温度选择具有耐热性能的材料,以确保模具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不发生变形或氧化。

模具寿命与材料复习资料

模具寿命与材料复习资料

①粘着磨损分为(轻微粘着磨损)和(严重粘着磨损分为涂抹擦伤胶合)。

②断裂分类,按断裂路径分为(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混晶断裂)。

③影响断裂失效的主要因素有(模具表面形状、模具材料)。

④凸的圆角半径对工艺的影响大;凹的圆角半径,对模具的寿命影响大。

⑤采用预应力加强环,可使模具产生预切向压应力,降低成形过程中的拉应力峰值,有效地提高模具寿命。

层数越多,寿命越高,这种方法在冷挤压凹模中广泛采用。

⑥克服此缺陷的方法有:(凹形坯料镦粗、软金属垫镦粗、坯料叠起镦粗)。

⑦模具材料按模具类别的不同分为:(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塑料模具材料、其他模具材料)。

⑧最终淬火一般采用分级加热的方法,以减少变形开裂和高温保温时间,这样也可以使氧化脱碳减少。

⑨常用的硬质合金有三种:钨钴类(YG)硬质合金、钨钛钴类(YT)硬质合金、钨钴钽类(YW)硬质合金。

⑩模具的渗硼过程为(分解—吸收—扩散)三个阶段。

⑪渗铬的方法,国内用于模具方面的主要有两种(固体包装渗铬法和真空渗铬法)。

⑫影响冲裁模失效的主要因素(冲裁间隙和压边状态)。

⑬影响拉深模寿命的主要因素(工件材料与模具材料的亲合力、压边力、模具表面粗糙度)。

1.图为电子定子硅钢片冲模采用不同模具材料时产品成本与批量之间的关系,硬质合金冲模寿命柯达4000万件,但模具难制造,费用高;T12冲模寿命约为20万件左右,模具较易制造,费用低;Cr12MoV介于两者之间。

2.冲裁模的失效形式有哪些?有哪里性能要求?①失效形式主要为磨损失效和崩刃失效,要求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一定的韧性、较高的抗弯强度和高的断裂抗力。

3.Cr12属于何种模具钢?为什么要进行锻造加工?适用于制作什么模具?①高碳高铬钢②③Cr12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冲击韧性较差,易脆裂,多用于制造冲击负荷较小、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冲头和拉丝模、压印模、搓丝板、拉延模以及滚螺纹模等模具。

4.碳素冷作模具钢的性能与选用特点。

模具寿命考点总结(1)

模具寿命考点总结(1)

一、名词解释磨粒磨损:外来硬质颗粒存在工件与模具接触表面之间,刮擦模具表面,引起模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叫磨粒磨损。

工件表面的硬突出物刮擦模具引起的磨损也叫磨粒磨损。

疲劳断裂:是指在较低的应力下,经多次使用,裂纹缓慢扩展后发生的断裂钢结硬质合金:是以碳化物为硬质相,以钢为粘结相,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

粘着磨损:工件与模具表面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粘着的结点发生剪切断裂,使模具表面材料转移到工件上或脱落的现象称为粘着磨损。

模具寿命:模具因为磨损或其他形式失效、终至不可修复而报废之前所加工产品的件数。

模具正常失效:模具经大量的生产使用,因缓慢塑性变形或较均匀地磨损或疲劳断裂而不能继续服役时,称模具的正常失效。

基体钢:是指成分与高速钢淬火后的基体组织成分大致相同、而性能有所改善的一类钢。

蠕变:是指工作温度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工作应力超过金属在该温度下的弹性极限时,随着时间的延长,金属发生极其缓慢的变形现象。

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反应气体在加热工件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析出金属或化合物而获得镀层的方法。

电火花表面强化处理:是利用火花放电时释放的能量,将一种导电材料熔渗到工件表面,构成合金化的表面强化层,从而达到改善工件表面的物理及化学性能的目的。

二.思考题1.冷作模具材料按成分性能分哪五种?各举一牌号,简述冲裁模具材料的选用。

(1)高碳工具钢:T10(2)高碳低合金工具钢:9Mn2V(3)高耐磨钢:CrMnV(4)高强度钢:W6Mo5Cr4V2(5)特殊用途冷作模具钢:9Cr18选用:1)薄板(t《1.5mm)小批量,形状简单的零件常选用T8,T10,T11;中批量,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选用9Mn2V、CrWMn;大批量,形状复杂尺寸大的选用Cr12MoV、Cr10;负荷较大耐磨的小冲头选用W18CrV、W6Mo5Cr4V;特大批量选用YG15、YG20、DT、GT35;2)厚板(t》1.5mm)小批量:T10、9Mn2v、CrWMn;大批量:凹模选用Cr12MoV;凸模选用W18Cr4V2.写出T10钢制作冷冲模的工艺路线。

模具寿命与材料

模具寿命与材料

《习题一》一、填空题1、模具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装备,它的使用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模具加工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力学性能好、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

2、作为模具设计和制造者,既懂得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又懂得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选材技术,才能制造出高质量、长寿命、高精度的模具。

3、根据工作条件及服役形式,模具材料分为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和塑料模具材料三大类。

4、模具主要应用在压力加工之中,与模具有关的工艺,主要分为普通模锻、挤压、拉拔、冲压、压铸、塑料成型等。

5、韧性不是单一的性能指标,而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6、热处理工艺性主要包括:淬透性、回火稳定性、脱碳倾向性、过热敏感性,淬火变形与开裂倾向等。

三、为下列模具选择合适的材料。

光学镜片的注射模(D)热挤压滚动轴承环凸模(E)Φ40棒料下料剪刃(A)铜合金压铸模(B)塑钢门窗成型模(C)A、6W6MoCr4VB、3Cr2W8VC、0Cr16Ni4Cu3Nb(PCR)D、10Ni3MnCuAl(PMS)E、4Cr3Mo2NiVNbB(HD)四、问答题1、什么是钢结硬质合金?有何特点?答:钢结硬质合金是以钢为粘结相,以碳化物(主要是碳化钛、碳化钨)做硬质相,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复合材料。

其微观组织是细小的硬质相,弥散均匀分布于钢的基体中(用于模具的钢结硬质合金,基体主要采用含铬、钼、钒的中高碳合金工具钢或高速钢)。

钢结硬质合金是介于钢和硬质合金之间的一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工艺性能好具有可加工性和可热处理性,在退火状态下,可以采用普通切削加工设备和刀具进行车、铣、刨、磨、钻等机械加工。

还可以锻造、焊接。

与硬质合金相比,成本低,适用范围更广。

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钢结硬质合金在淬硬状态具有很高的硬度。

由于含有大量弥散分布的高硬度硬质相,其耐磨性可以与高钴硬质合金接近。

与高合金模具钢相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耐磨性、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模具材料复习总结

模具材料复习总结

模具材料复习总结模具材料复习总结1.磨损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在各类磨损过程中耐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答:1,磨粒磨损的耐磨性主要影响因素事故磨粒的形状和大小,磨粒硬度与模具材料硬度比值,模具与工件的表面压力,工件厚度等2。

粘着磨损,材料性质,材料硬度,表面的压力。

3,疲劳磨损,材料的冶金质量,材料的硬度,表面粗糙度。

4.气蚀和冲蚀磨损。

5.腐蚀磨损。

2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模具结构、模具工作条件、模具材料、模具热处理及表面硬化、制造工艺。

1.简述模具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和工艺要求:力学性能要求:耐磨性、硬度与热硬性、韧性、抗疲劳性能、工艺性要求:加工性能、热淬性与淬硬性、氧化和脱碳敏感性冷作模具材料:一般要求其具有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一定的韧性,热硬性以及良好的工艺性能,热硬性是指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热作模具材料要求其材料在工作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抗冷热疲劳性能,抗氧化性和抗特殊介质腐蚀性能,高温硬度。

2.试述Cr12MoV钢采用不同淬火、回火温度后的力学性能变化高温淬火1130°C后回火,在约520°C出现二次硬化峰,可获得较高硬度与抗压强度,韧性太差,低温淬火后低温回火,可获得高硬度及较高韧性,但抗压强度较低。

中温淬火及中文回火可获得最好的强韧性。

3.简述采用线切割加工成形的冲裁模选材原则及热处理要点一般选用萃透性高的钢材,保证淬火后材料性能均匀一致而且热处理后内应力处于最小状态,内应力越小,线切割变形和开裂的可能性越小,因而常采用分级淬火和多次回火或高温回火的方法。

4.塑料模具对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塑性加工性和热处理工艺有何要求?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变形加工性能好即材料塑性好,变形抗力低,硬度低于135HBS。

要求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简单,变形小,对热处理工艺性能包括脱碳敏感性、淬火与淬火开裂倾向、淬透性、淬硬性和热处理变形等方面。

5.时效硬化塑料模具钢适合制作哪些塑料模具,其成分和热处理的特点?时效硬化塑料模具钢适合制作强度和韧性、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耐蚀性都要求较高的塑料模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热锻可分为:模锻和胎膜锻。

5.在拉拔时,材料两向受压,一向受拉,通过模具的模孔或型腔而成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的型材、毛坯或零件。

7.冲压主要可分为:分离、成形两类基本工艺方法。

10.模具失效可分为:非正常失效和正常失效。

11.模具寿命是首次寿命与各次修复寿命的总和。

12.粘着磨损按照磨损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微粘着磨损和严重粘着磨损。

13.材料塑性越高,粘着磨损越严重。

14.相同金属或者互溶性大的材料组成的摩擦副,粘着效应较强,容易发生粘着磨损。

15.两材料硬度相差较大时,剪切只发生在软金属的浅表层,磨损不大。

两材料硬度相近时,粘结点强度一般高于两金属材料,剪切会同时发生在两金属材料的较深部位,磨损严重。

16.氧化磨损的速度与氧化膜的性质有关。

若氧化物密度与原金属差不多,则氧化膜能牢固的覆盖在金属表面上,磨损小。

17.裂纹最常见、最危险的变形方式为张开型。

18.断裂韧性的大小反映了材料抗断裂破坏的能力。

19.断裂韧度1q 与临界应力强度c K 1都是表征材料抗裂纹扩展能力的参数,可进行互换。

20.断裂对模具来说是最严重的失效形式。

21.模具材料多为中、高强度钢,断裂的性质多为脆性断裂。

22.脆性断裂包括一次性断裂和疲劳断裂两种。

23.一次性断裂断口为结晶状。

24.模具断裂表现为局部掉块和整个模具断裂成几大块。

25.穿晶断裂是一种因拉应力作用而引起的解理断裂。

所为解理断裂是指沿特定晶面的断裂。

当模具材料韧性差,存在表面缺陷、承受高的冲击载荷时,易发生穿晶断裂。

26.一般来讲晶界键合力高于晶内,只有晶界被弱化时才会产生沿晶断裂。

27.造成晶界弱化的基本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环境介质或高温的促进作用。

晶界沿沉淀相造成的沿晶断裂,杂质元素偏聚而造成的沿晶脆断。

28.在某一温度时,晶界强度、晶内强度相等,这一温度称为等强温度。

46.拔长工序中,相对送进量(00/h L )对锻造质量影响较大。

47.当00/h L <0.5,变形区出现双鼓形,这时变形集中在上下表层,中心部分不但锻不透,而且出现轴向拉应力,容易引起内部横向裂纹。

48.送进量小于单边压下量(0L <(h h 0)/2),还会在模块毛坯表面形成折叠。

49.当00/h l >1,拔长出现单鼓形,心部变形很大,得以锻透,但侧面鼓形大,容易引起侧面裂纹及角裂。

50为避免锻造缺陷的产生,应取00/h l =0.5~0.8。

51.滚圆是在锻后消去侧面鼓形的修整工序。

52.锻比是模块锻造时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锻比大小反映了锻造对锻坯组织和力学性质的影响。

53.拔长锻比以2~4为宜,镦粗锻比以<3为宜。

54.模具钢一般都是高碳、高合金钢,大都采用淬火回火工艺,回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消除模块在淬火过程中的残余应力。

55.钢中残余奥氏体数量愈多,马氏体中含碳量和合金元素愈多,钢的导热能力愈差,磨削时局部温度高,残余应力大,易形成磨削裂纹。

56.冷作模具一般要求硬度在60HRC 左右,热作模具一般在42~50HRC 范围内,塑料模具通常在45~60HRC 内考虑。

57.冲模失效形式:磨损、崩刃失效。

58.拉拔模及成形模工作条件:凹模受径向张力和摩擦力,凸模受到压力以及摩擦力,摩擦力十分强烈。

59.冷作模具钢多为过共析钢和莱氏体钢,一般属于工具钢范畴。

60.高碳工具钢:(含碳量)在0.7%~1.3%范围内,价格便宜,原材料来源方便,加工性良好,热处理后可得到较高的硬度和一定的耐磨性,用于制作尺寸不大、形状简单、受轻负荷的模具零件,淬透性低、淬火温度范围窄、淬火变形大。

61.高碳工具钢中以T10A(或T11A)应用最普遍,过热敏感性小,能获得比较细小的晶粒,经适当热处理后,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而且淬火后有未溶碳化物,增加了耐磨性。

T7A钢的耐磨性不及T10A钢,但T7A钢具有较好的韧性,可应用于韧性要求较高的冷作模具。

62.减少热处理的变形和降低精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模具可在粗加工以后精加工之前进行预调质处理。

63.冷作碳素模具钢最终淬火一般采用分级加热的方法,以减少变形开裂和高温保温时间,这样也可使氧化脱碳减少。

64.冷作碳素模具钢淬火冷却一般采用分级—等温工艺,可减少变形,获得良好性能,但淬透性差。

65.高碳低合金工具钢:碳的质量分数(0.8%以上),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了适量的Cr、W、Mn、Si、Mo、V等合金元素。

66.高碳低合金工具钢:良好的耐磨性,淬火变形较小,用来制作形状较复杂、截面较大、承受负载比较大、变形要求严格的中小型冷作模具。

67.高碳低合金工具钢退火是为了使钢重新结晶时形成细晶粒的组织,并生成低硬度的粒状珠光体,消除某些牌号的钢中网状碳化物。

68.9Mn2V钢的淬火温度范围780~800℃。

70.9Mn2V钢油淬时的临界直径为40mm,在170℃硝盐中淬火的临界直径也有30~40mm。

71.CrWMn为了获得好的韧性,可采用贝氏体等温淬火,有时还在等温淬火后进行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低于等温温度,贝氏体等温淬火不仅可以大大减小模具的淬火变形,而且可以使模具具有较好的综合使用性能。

72.9SiCr钢在860~870℃加热淬火,抗弯强度与塑性可得到最好的配合。

73.9SiCr钢含有一定量的Si,与一般铬钢相比具有更高的淬硬性和淬透性,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适合于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74.高碳高铬钢成分特点是ω(C)1.3%~2.3%,ω(Cr)11%~13%,最常用有Crl2和Crl2MoV等,属于莱氏体类型钢。

75.Crl2类型钢的最终淬火温度在1000~1075℃时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

76.高铬钢在275~375℃间有回火脆性,应予避开。

77.当模具要求比较小的变形和一定韧性时,可用较低淬火温度和低温回火;高温淬火和高温回火,这时硬度稍有降低,但改善了热硬性和淬透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性能。

78.Crl2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冲击韧性较差,易脆裂,多用于制造冲击负荷较小、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冲头和拉丝模模具。

79.Crl2MoV有很高的淬透性、淬火变形较小,又有高的耐磨性和其他机械性能,所以可以制造截面大、形状复杂、经受较大冲击的模具。

80.高碳中铬钢基本属于过共析钢,对于用较大尺寸的钢材制造模具,在切削加工之前,一般需对原材料进行改锻,以降低钢中碳化物偏析。

81.高碳中铬钢淬火温度比较宽,淬火温度较低时,经回火无二次硬化现象,淬火温度较高时,回火后有二次硬化现象。

82.6Cr4W3Mo2VNb钢只能采用高温淬火,并配合520~600℃高温回火,才可获得二次硬化效果,否则耐磨性差。

83.Cr6WV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为:970~1000℃淬火,160~210℃回火。

处理后硬度为58~62HRC。

淬透性也很高。

84.Cr4W2MoV钢锻后一般采用等温退火。

它的淬火温度范围很宽(940~1100℃),但以940~1040℃较好,硬度高、晶粒较细。

可用空冷、油冷、分级淬火等方式,淬后达60~62HRC左右85.高速钢主要用来制作冷挤压黑色金属的凸模。

86.W6Mo5Cr4V2钢刀具的正常淬火温度为1240—1250℃,对冷作模具,可降低至1180~1200℃,甚至降到1140℃。

87.高速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过多,需经500~600℃三次回火后才使残余奥氏体充分转变消除。

88.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在1%~3%,强度、耐磨性、淬透性不太高。

适用小型、产品批量小的冲裁模、弯曲模、拉延模等。

89.碳素冷作模具钢(碳素工具钢)碳的质量分数在0.7%~1.3%,用于制作尺寸不大、形状简单、轻载模具零件。

90.中合金冷作模具钢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在3%~10%,具有高的强度、淬透性和耐磨性,适用于中型、大型、产品为大批量的冲裁模、弯曲模和拉延模。

91.高合金冷作模具钢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10%,具有很高的强度、淬透性和耐磨性,适用于产品为大批量的冲裁模、弯曲模、拉延模、镦锻模、冷挤模。

92.低淬透性冷作模具钢以碳素工具钢为主。

93.低变形冷作模具钢以高碳低合金钢为主。

94.微变形冷作模具钢以高碳高铬或中铬钢为主,特别是Crl2类型钢。

95.高强度冷作模具钢以高速钢为主。

96.高强韧冷作模具钢以基体钢为主,主要钢号有6W6Mo5Cr4V、CG2、65Nb等。

特点是中碳高合金成分,具有高强度及高韧性。

97.抗冲击冷作模具钢以中碳合金钢为主,中碳成分,抗冲击疲劳性极好,耐磨及抗压强度较差。

98.65Cr4W3Mo2VNb钢ω(Nb)0.2%~0.3%,可细化晶粒、阻止晶粒长大。

含ω(C)0.6%~0.7%增加了少量的一次碳化物,提高了耐磨性,并有高的强度、一定的韧性。

制造强韧性高的冷挤压模具及冷镦模具。

99.D2钢是一种高铬型莱氏体模具钢,D7钢是一种特殊耐磨性的冷作模具钢,A2钢具有良好的空淬硬化性能,A7钢可用中等奥氏体化温度(930~980℃)空冷而淬硬。

100.热作模具在模锻锤上使用,模具承受巨大的冲击载荷,但模具受热时间短;如果模具在压力机上使用,则模具承受冲击载荷小,但模具受热时间长。

101.热作模具加工黑色金属,模具受热多,温升高,易软化、磨损和热疲劳。

加工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模具承载大,容易开裂。

模具压铸黑色金属,模具的工作温度大于1000℃,抗热性能要求高。

102.热作模具加工有色金属,抗热疲劳的性能要求不高。

103.低耐热高韧性钢碳的质量分数为0.4%~0.6%,属亚共析钢或接近共析钢。

104.低耐热钢经退火后的组织是片状或粒状珠光体(也含有少量的铁素体),此外,钢中还含有少量的碳化物相。

105.低耐热钢淬火温度820~1000℃,一般用油淬火,硬度可达52~60HRC左右。

回火温度为490~660℃,回火硬度34~48HRC106.中耐热韧性钢碳的质量分数较低,约为0.3%~0.4%,ω(Cr)为5%,俗称5%Cr型热模钢。

107.中耐热韧性钢Cr和Mo使该钢的淬透性大大提高,含有V,因而有较好的抗过热敏感性,对提高热硬性和热强性非常有效。

108.在所有的热作模具材料中ω(Cr)5%的热模钢具有最高的疲劳强度。

109.中耐热韧性钢淬火温度为1010~1060℃,淬后硬度约在50~59HRC。

110.高耐热性钢含碳并不高,但接近共析或过共析成分;合金元素含量高或中等,普遍含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0%,有的达11%左右111.高耐热性钢均是二次硬化钢,在500~560℃的温度范围内回火具有强烈的二次硬化效应,能得到钢的最高硬度值。

它们的回火温度一般为560~630℃,硬度达到48~56HRC。

1123Cr2W8V钢是广泛应用的热作模具钢,是我国产量较大的模具钢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