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分析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特点分析

度分 为显效 、 有效及 无效 三类 。显 效 : 反酸 、 腹胀 、 心 的症状 完 烧
全缓解 , 胃镜下无胆 汁反 流 , 胃黏膜无 充血水 肿 等炎症 改 变。有 效: 仍有少许 临床症状 , 较治疗前 明显好 转 , 胃镜下有 少许胆 汁反
流及 炎症改变 , 但较 治疗前 明显好 转 。无效 : 有 明显 的临床 症 仍 状, 胃镜下胆汁反 流及 炎性改变 , 较前无 明显好转 。 13 观察指标 . 治疗一 月后 复查 胃镜 , 三组 患者 中分 别观 察 在
在 胃内的定植 , 因此认 为 H p感染可能 并不是胆 汁返流 的主要病
临 珐 探 讨 誊叠一 | 薯薯≯ ≮ 譬毫 | 譬 l. l 鼍 薯 一 一 。誊' l 'l 薯 | 一 一 - _ _ 毫 l | | t |
效 组有 5 4 的患 者 存 在 精 神 饮 食 , 效 组 与 无 效 组 分 别 有 .% 有 5 . %及 7 . %的患者存在 精神 因素 , 组间均有 统计学 差异 , 71 50 三
主神经 调节 胃肠运动 , 胃肠运 动本身 受 自主神 经 、 神经 与 胃 而 肠 肠激素 的综 合调节。在精神 因素及心 理应激 的作用下 交感及 副 交感神经 的失衡 , 肠神经敏感性 的改变及 胃肠激素分泌紊乱 均可 能会导致 胃和十二指肠协 调运 动障碍 J 。本研究 中发现 , 治疗 显
一
胆汁反流性 胃炎 临床 多见 , 继发性胆 汁反 流主要与 胃部 手术
或胆囊 、因 目前 尚
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总结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熊去氧胆酸。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
研究组患者腹胀、腹痛和口苦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恶心临床症状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酸反流性胃炎,治疗效果安全、有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莫沙必利;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胆汁从胆囊排除后进入十二指肠内,与肠液混合后,再经过胃幽门口反流至胃内,对胃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反应[1]。
胆汁反流性胃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是进行胃部手术、或腹部手术后,导致的胆汁反流入胃。
原发性是无手术史,发生的胆汁反流入胃。
本文研究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8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原发性胆汁酸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近期服用过胃黏膜保护性药物、食管反流患者。
所有研究对象来院时,具有反酸、恶心、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胃镜检查显示胃幽门口有反流胆汁酸、胃内残留胆汁、胃黏膜有炎细胞浸润。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体会

痛”“ 、 嘈杂”‘ 弛 畴。病机为本虚标实度 实夹 、 . 呕吐’ 杂。 本病病机在睥胃' 与肝艟密切相关。 又 由于肝胆 失于碗 师i 致睥胃 升降失司,气 E 即出现胃痛, 胃 选 胆.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枳实行气, 两药合用升清降 浊。 现代药理研 究表明: 柴胡、 枳实对胃 排空及d 、 肠 推进功能起促进作甩 白 芍柔肝理睥擐 急l 香附 £ 痛, 行气懈郁 硒 育 炳 中焦之主莼 石菖蒲化温理气解 生素 B 可增强平滑肌收缩促 进胃肠排空艘 胆汁 6 向 I 同时 下{ 维生素 B 亦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6 奥美拉唑跺护胃 粘膜抑制胃 酸分泌减少反流。 综匕 所遘 中西医结合 汁反流性胃 炎较 纯西药治疗 剐 值得我们进—步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 宫颈糜烂 临床体会
赵 丽 燕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 江 哈 尔滨  ̄o o ) 5o o
摘 要: 结合临床 经验 , 分析 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实际疗效。 关键词: 中西 医结合 ; 宫颈糜 烂 ; 疗效 宫颈糜烂是 由于炎症刺激 ,宫颈表面的被 保存 重铬酸钾配制法 : 重铬酸钾 5 , g加入 6 r 率为 9 . 颗粒型为 8 . 乳头性为 6 . Ol a 8 %, 1 5 %, 7 9 %。 2 覆上皮细胞脱落 。 而下方 的柱状 E 皮细胞向外突 蒸馏水 , 加粗制硫酸至 l O l Om, 盛于有色瓶 中, 用 单纯型与颗粒型糜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出, 代替了脱落 的被覆 匕 皮。因柱状 匕 皮的毛细 玻璃塞密封备用。 .2用法。 1. 3 将宫颈糜烂面分泌 (< 』 )单纯型 、 P o) , 5 颗粒型糜烂 与乳头型糜烂疗 用长棉签醺重铬酸钾溶液 , 放人宫颈 血管显露 , 使炎症区呈鲜红色 , 故称为官颈糜烂 , 物擦干净 , 但并非真性糜烂 。 宫颈糜烂是—种好发于育龄妇 管转动数次 , 并擦敷糜烂 面 , 然后将 长空心管装 3讨论 女 的宫颈疾病, 占妇科 门诊病人的首位 , 且与官 入复方三黄粉 , 对准官颈 , 婴儿 橡皮吸痰器挤 用 官颈糜烂是—个临床诊断术语 , 是指—种慢 颈癌的发生有—定关联。因此 , 研究官颈糜烂的 压 , 药粉敷于宫颈上即可。1 1 , 月为 1 性炎症 , 即慢性官颈炎的—种最常见类型。宫颈 将 周 次 1 治疗对官颈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笔者采用重 个疗程 。 个疗程后复查 1 , 1 次 痊愈者停药 , 未治 糜烂轻者常无明显症状 , 中度者尤其是重度糜烂 炎症范 围 铬酸钾与中药联合治疗官颈糜烂 6 例 ,收到较 愈者继续治疗 , o 最多 3 个疗程 。3 个疗程后 比较 者主要 表现为 白带增多。由于病原菌 、 好疗效, 现将临床体会报告总结如下: 疗效。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及刺激性饮食。 及程度不同 , 白带量、 形状、 色及气味也不同 , 颜 可呈乳白色黏液状或黄色脓性或血色 。 官颈糜烂 l资料与方法 I 统计方法 采用 x A 2检验分析 。 1 对象。 . 1 为妇科门诊就诊的并志愿接受药 2结果 可引起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当炎症扩 物治疗的官颈糜烂患者 6 例 ,年龄 2 - 6 , 0 0 岁 4 21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 : 宫颈糜烂面消失 , 散到 盆腔时 , 可有腰痛 、 骨痛 、 骶 腹痛下 坠及痛 平均 3 3岁。 官颈光滑。 显效 : 重度糜烂转为中度糜烂、 中度转 经 , 每当月经 、 排便或性交时加重 。 黏稠脓性 的白 宫颈活检、 排除官颈癌 。 可造成不孕 , 严重影响妇女 为轻度糜 烂, 或糜烂 由乳头 型转为颗粒型 、 颗粒 带不利于精子穿过 , l 2宫颈糜烂程度划分标准。 按全国高等院 型变为单纯型。 有效 : 糜烂面积缩小, 但不足 I 度 的身心健康。宫颈糜烂多是 由湿热下注、 湿毒蕴 校妇产科教科书的标 准划 。轻度 : 宫颈糜烂面 者。无效 : 结所致 。本病病程长 , 久成淤 , 百 日 淤 化热, 因此 治疗前后糜烂面无变化。 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 1 。 / 中度 : 3 宫颈糜烂面积 22糜烂程度 、 . 程与疗效情况。 3个疗程后 以湿热淤互结多见。复方 三黄粉主要成分为黄 占整个宫颈面积的 13 23 重度 : /— /。 宫颈糜烂面积 各种糜烂分度的总有效率 为 8 . 其 中轻度糜 连 、 8 %, 7 黄芩 、 黄柏与冰 片 , 其主要功能为热燥 湿解 大于整个宫颈面积的 2 。 1 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 烂有效率为 10 中度糜烂有效率为 9 .%, 3 0 %, 1 2 重 毒、 去腐生肌。治疗时先用重铬酸钾使糜烂面腐 又分为单纯型糜烂 、 颗粒型糜烂 及乳头型糜烂。 度糜烂有效率为 7 . 轻度与中度糜烂疗效 比 蚀 , 1 %。 4 再用复方三黄粉使柱状上皮坏死脱落 , 鳞状 1 治疗方法。 . 1 . 3 1 . 药物制备。 3 复方三黄粉: 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 o )轻 、 P 5 , 中度糜 烂与重 上皮覆 盖。从本资料可以看出 , 轻度宫颈糜烂的 黄连、 黄芩、 黄柏 、 、 紫草 硼砂各 1g枯矾 3g 冰 度糜烂疗效 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 < . 疗效高 于中度和重度 , 5, o, P O Io O 单纯型高于颗粒型及乳头
胆汁反流胃炎分析报告

REPORTING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男性, 45岁,因长期胃部不适、嗳气、 反酸等症状就诊。
病史
患者有胆囊切除史,长期饮食不规律,喜好油腻 食物。
检查结果
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伴有胆汁反流 现象。
案例分析: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病因
汁反流胃炎的主要原 因是胆囊切除后,胆管与胃之 间的生理平衡被破坏,导致胆 汁反流。此外,长期饮食不规 律和油腻食物的摄入也是诱发 因素。
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 瘦肉等,同时减少高纤维食物的 摄入,如粗粮、蔬菜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酸甜等刺激性 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可进行心理治疗, 缓解心理压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胆汁反流胃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 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 疼痛、烧心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可确诊胆汁反流胃炎。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 血、水肿、糜烂等炎症表现,以及胆汁附着。
PART 02
胆汁反流胃炎的危害
REPORTING
消化系统并发症
主要症状包括胃部不适、嗳气、 反酸、胃痛等,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烧心、胸痛等症状。
胃镜检查是诊断胆汁反流胃炎 的主要手段,可观察胃黏膜病 变情况,同时可检测胆汁反流 程度。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 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包括抑制 胃酸分泌的药物、促胃动力药 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规 律、避免油腻食物、避免过度 劳累等。
熊去氧胆酸联合铝碳酸镁、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第36卷第24期2020年12月Vol.36No.24Dec.2020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熊去氧胆酸联合铝碳酸镁、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赤文萃(甘肃省徽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甘肃徽县742300)摘要:评价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结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各药物作用机制%随机选取徽县人民医院2018年9月份至2019年10月份收治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55)与研究组(!=55),参照组55例患者接受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方案,研究组55例患者接受熊去氧胆酸结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方案。
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镜下炎症积分及近期临床疗效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腹胀、上腹部疼痛、烧心以及呕吐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更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腹胀、上腹部疼痛、烧心以及呕吐症状积分相比参照组明显更低&"<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腔内胆汁反流、充血水肿及糜烂积分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更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及糜烂积分评分相比参照组明显更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0.05)。
临床针对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采取熊去氧胆酸结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方案效患者症状疗效,治疗方案与用的价值。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73.34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类特殊的慢性胃炎疾病,而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含胆汁十二指肠液经幽门逆流至胃内所引发的一类自身消化性疾病,反流液刺激胃黏膜发生溃疡或炎性反应叽胆酸残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熊去氧胆酸能改变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机体胆汁内胆汁酸成分,而莫沙必利可起到调节胃肠动力作用,可避免胃反流,铝碳酸镁胃酸等作用,多药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重要作用X。
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将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效果观察。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收的罹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80例,时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依据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均为40例。
参照组(莫沙必利),实验组(熊去氧胆酸+莫沙必利),评价研究病例用药后的效果。
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存在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此种联合用药的方法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病,此病具体指的便是因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十二指肠过多内容物反流入胃,所引起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
临床罹患此病的患者,存在有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现有研究表明[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同胃切除、胃吻合术等因素存在相关性且多见于上述术后。
而胆汁反流则会对胃黏膜的屏障作用造成破坏,进而导致胃黏膜炎症的发生,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溃疡。
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莫沙必利后的效果开展研究,如下:1资料方法1.1研究资料随机抽取本院接收的罹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80例,抽取时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依据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两组均为40例。
参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56.41±4.22)岁;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7.08±4.44)岁。
通过对比发现,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时于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疾病、脏器功能不全者;精神病患者;拒绝参与实验的患者;药物禁忌者;相关实验资料不齐全者。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特点分析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特点分析
1.降低胆汁返流: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减少脂肪摄入,特别是动物脂
肪的摄入,可以降低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减少胆汁反流进入胃部的机会。
此外,避免过度饮酒、吸烟以及服用一些刺激性药物等也能有效减少胆汁
反流的发生。
2.控制胃酸分泌:胆汁的返流还会引起肠内胆盐酸分泌过多,影响胃
粘膜屏障的正常功能。
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拮抗
剂(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胃酸分泌,改善症状。
3.维护胃部黏膜屏障:胃部黏膜屏障的破坏是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形
成的重要原因,因此维护胃部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使用
胃粘膜保护剂来加强胃部黏膜屏障的功能,促使炎症得以缓解。
4.抗炎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胃炎病变和胆红素增高等炎
症表现。
此时,可以选择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5.胆汁酸结合剂的使用:胆汁酸是导致胆汁返流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可以考虑使用胆汁酸结合剂,促使胆汁酸迅速结合,减少其对胃黏膜
的刺激作用。
6.平衡胃肠功能: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常常伴有胆囊、胰腺等器官的
异常功能,需要进行综合调理。
可以通过中药辨证施治法来平衡胃肠功能,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总结起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特点是多方位的综合治疗。
首先通过改变饮食习惯、降低胆汁返流的机会;其次通过使用质子泵抑制
剂或拮抗剂来控制胃酸分泌;同时,还要维护胃部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减
轻炎症反应;最后,要综合考虑胆汁酸结合剂的使用和平衡胃肠功能。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缓解胃炎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治疗

医药界 2020年05月第10期—172—卫生管理品管圈在提高患者术前访视满意率中的应用吴 玲 罗郑萍(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术前访视满意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自制我院“手术室术前访视满意度调查表”,抽取我院2017年5月8日~19日的患者进行满意度情况调查,把握现状,通过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对策等品管活动后,于2017年6月15~30日患者进行相同问卷调查,对两组间患者术前访视满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满意率由进行品管圈活动前的85.5%提升至改善后9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提高患者术前访视满意率,减少术前焦虑,提高对手术室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术前访视;满意率【中图分类号】R 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10-172-02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ie,QCC)活动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品质管理手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并应用简单有效的品质管理方法,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1]。
而提高患者满意率有利于患者缓解术前恐惧心理,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增进护患沟通,护士能全面了解患者,从而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因此,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提高患者术前满意率的工作中,获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抽取我院2017年5月8日~19日和2017年6月15~30日患者,发放“手术室术前访视满意度调查表”。
品管圈活动前和品管圈活动后分别调查患者40例进行对比分析。
科室护士6名,圈员7人,年龄22~43岁,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 3名护士,由1名经过品管圈学习与培训并且具有较强领导能力的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负责圈活动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分析
疼痛是一种独特的主观感受,也伴随着躯体的生理变化。
疼痛的评估方法有主观评估和客观
测量。
但客观测定法测定较为复杂,不适合术后病人的临床观察,故多采用主观测定法。
通
过《中药热敷疗法在妇产科术后腰痛护理的应用与研究》过程中对象分别在首次治疗前、每
日9:00,17:00治疗后连续3天,术后1周、出院前1天、采用McGill疼痛问卷简表、VAS
法及自创腰痛评分表进行腰痛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
病例来源于2010年4月~2012年4月妇产科腰硬联麻开腹手术(包括开腹子宫切除、开腹
附件手术,剖腹产手术)。
年龄18~65岁,手术麻醉药品种类一致,麻醉穿刺均用垂直进
针法,均一次穿刺成功。
术后无留置自控镇痛泵,术后24~72小时出现腰痛的患者;术后
留置自控镇痛泵,拔泵后24~48小时出现腰痛患者。
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腰痛等腰
部疾病、合并引起腰痛的内科疾病患者;腰部皮肤破损者;术后强迫体位者;有精神疾病患
者排除。
受试对象共计86例,
1.2 方法
采用McGill疼痛问卷简表、VAS法及自创腰痛评分表三种评估法对同一患者进行评估。
McGill疼痛问卷简表使用说明: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 SF-MPQ是在MPQ基础上简化而来。
由11个感觉类和4个情感类对疼痛的描述词以及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intensity,PPI)和VAS组成。
所有描述词均用0—3表示“无痛”、“轻度痛”、“中度痛”和“重度痛”。
由此
分类求出PRI或总的PRI。
PPI用无痛、轻度、不适、痛苦、恐惧和剧痛6分法评定。
VAS法使用说明: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卡。
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cm 长线
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
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量出“无痛”刻度至标记
处的长度即为疼痛评分,0级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4~7级为中度疼痛,8~9级为
重度疼痛,10级为极度疼痛。
自创腰痛评分表使用说明:根据患者平卧、坐起、活动三种状态下腰痛的程度进行打分,每
种状态分0、1、2、3分,分别对应无痛、轻度痛、中度痛及重度痛,综合分值越高,代表
疼痛程度越大,反之则相反,此表不但可以反应出患者腰痛的程度,还可以明确患者不同状
态下腰痛的情况。
2 结论
评估方法对腰硬联麻妇产科术后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McGill疼痛问卷简表,PPI用无痛、轻度、不适、痛苦、恐惧和剧痛6分法评定。
评定
结果:无痛0例、轻度31例、不适38例、痛苦16例、恐惧1、剧痛0例。
采用VAS法,0级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4~7级为中度疼痛、8~9级为重度疼痛、
10级为极度疼痛。
评定结果:无痛0例、轻度疼痛32例、中度疼痛45例、重度疼痛9例、极度疼痛0例。
采用自创腰痛评分表,对应无痛、轻度痛、中度痛及重度痛,综合分值评定,评定结果:
无痛0例、轻度痛32例、中度痛51例、重度痛1例。
三种观察方法对照显示,VAS法轻度疼痛32例与McGill疼痛问卷轻度31例、自创腰痛评分
轻度疼痛32例数接近;VAS法中度疼痛45例与McGill疼痛问卷不适38例、痛苦8例吻合,与自创腰痛评分中度痛44例吻合;VAS法重度疼痛9例与McGill疼痛问卷痛苦7例、恐惧1
例吻合。
三种观察方法对照不对应吻合1—3例。
VAS法有利于评估疼痛控制的效果,是腰硬联麻妇产科术后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最佳的
评估方法。
3 讨论
3.1 VAS是一种简单、有效、疼痛强度最低限度地参与的测量方法,主要优点是它的比率衡
量性质,它更适合于准确表达从多个时间点或从多个独立的个体样本获得的VAS测量间的百
分率差异。
该法不仅使医生和护士能确切地掌握患者疼痛的程度,而且有利于评估疼痛控制
的效果。
3.2 McGill疼痛问卷评估法,既评估疼痛的情感及感觉方面,又全面评估疼痛的部位、强度、时间特性等,腰硬联麻妇产科术后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的评估目标明确,没有VAS法方便。
NRS法描述疼痛量表分度不精确,而且主观随意性较大,评估的结果容易出现偏差;面部表
情量表适用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儿童和不同认知水平老人的评估;行为测定法、生理变化测定、日本疼痛评估表适用于疼痛较剧烈的评估;术后疼痛的Prince—Aenry评分法主要适用于开胸和腹部手术后疼痛强度的测定。
本研究腰硬联麻妇产科开腹术后腰痛绝大部分为轻至中等程度,研究对象为青、中老年妇女为多,绝大部分认知水平良好,视觉模拟量表(VAS)可以较准
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已经在国内外得到较普遍的应用,可用于各种疼痛的评估。
针对术后腰痛的特点,本课题组还设计了一份腰痛评分表,对术后不同形态下的腰痛程度进
行评分。
不同形态下术后腰痛评分不太一致,统计不方便。
参考文献
[1] 严相默.临床疼痛学[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5.
[2] 孙瑞霞.癌性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干预.现代护理,2001,7(9):52-53.
[3] 王燕,曲静,原丽伟,等.护士对病人术后镇痛认知的调查.护理学杂志,2004,19 (24):31—32.
[4] 王黎红,何华.癌症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8):489.
[5] 王艳,邓胜平.患者疼痛评估及其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4,19(15):78.
[6]李漓,刘雪琴.老年人的疼痛及评估.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29—131.
[7] 陆小英,赵存凤,张婷婷,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
20(4):6.
[8] 李燕.评估疼痛的最佳方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 8,17(3):126—127.
[9] 刘雪琴,李漓.老年人疼痛强度评估量表的选择.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65—169.
[10] 韩洁,刘欣梅.老年人疼痛的评估与处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3):210.
[11] 黎军.术后疼痛的评估、障碍分析及对策.哈尔滨医药,2004,24(6):67.
[12] 岸本美江.疼痛评估表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