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爸爸们

合集下载

中国称谓大全

中国称谓大全

血统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一、直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生父父亲爸爸、爹、爹爹阿爹儿、女生母母亲妈妈、娘妈妈、姆嬷儿、女后父继父晚爹阿伯、阿爹儿、女后母继母晚娘嗯娘、姆妈儿、女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爷爷、阿爷娘娘、阿娘孙、孙女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孙、曾孙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读如宁)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媳妇夫之母婆阿婆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二、旁系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夫之兄弟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婿、媳之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三、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系妻之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妻之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之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四、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附:一、家族长辈称谓(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曾祖父、母——曾孙、孙女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二、亲戚长辈称谓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三、家族平辈称谓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夫弟(丈夫的弟弟)——嫂弟妇(丈夫的弟媳)——嫂爱妻(本人的妻子)——夫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四、亲戚互称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姻翁(亲家)——姻弟姻姆(亲家姆)——姻室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中国式父亲

中国式父亲

中国式父亲,不是不爱,而是不会表达。

他沉默,又可靠,给你十足的安全感。

直到有一天,你有了自己的责任,而他,则默默离去……请耐心听完,相信你会有感触的。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

孝顺父母不能再等待。

马丁在《中国演说家》中怀念了他的中国式父亲,父子之间的“战争”,让无数人泪奔。

他说中国式父亲批评你却从不夸你,爱你却不说出口,什么都让你悟却不清楚地告诉你,嘴上嫌弃你内心里却为你骄傲。

常常只做,不说,默默地付出。

《父与子的战争》作者:马丁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父亲。

我爸出生在浙江的农村,50年代的时候他就考上了大学,他就是那个时代中国主旋律的最杰出的代表。

他学好了数理化,从此走遍天下,建设四个现代化,遇见什么都不怕。

我爸40岁的时候我出生了,我在我妈肚子里就开始琢磨,将来的日子一定差不了。

他中年得子,他一定会溺爱我的,对不对?非常幸运的是,父亲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记得小时候他经常慈爱的把我叫到他的身边。

马丁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吗?你站好了!你瞧你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成天油嘴滑舌,数学还没有我当年一半的成绩好。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呢?你哪里像我呀?大家都听出来了,我父亲对我的评价很高,他觉得我是一个吃不得苦扛不起事,没有继承他任何优点的小混蛋。

我对他的评价也不低,我觉得他是一个守旧抠门,完全没有任何生活情趣的老顽固。

老顽固和小混蛋碰到一块了,必然就会撞出很多父子宫斗戏。

说实话,当时我和我爸爸的战争环境是很残酷的,我什么体力财力智力各方面都不占优势,我只能游击战,逮机会偷袭他一下。

我总结出来了,我爸最大的软肋是什么,从来不会夸别人。

有一年过春节,我妈做了一桌子的菜,特别的丰盛,我和我姐闷头使劲吃,特高兴。

我爸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我最爱吃的红烧肉放嘴里了,然而他说出一句最能烘托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氛围的过春节的评语:"怎么这么咸呢?你打死卖盐的了是吗?不要钱呀?"我妈的脸“哐”的拉到这儿。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百度文库)父父亲的父亲:爷爷、公公母亲:奶奶、婆婆父亲的哥哥:大爷(轻读)、伯伯(bǒbo)、伯伯(bái bai)、伯父嫂子:大娘、大妈、姆姆、伯母父亲的弟弟:叔叔弟媳:婶婶、阿姨父亲的哥弟的子女:堂哥、堂弟、堂姐、堂妹父亲的姐妹:姑姑、姑妈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父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父亲的祖父:太爷、老太、太公、老爷爷祖母:太奶、老太、太婆、老奶奶父亲的伯父:大爷、大公伯母:大奶、大婆父亲的叔叔:三爷、三公婶婶:三奶、三婆父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大爷、堂伯父、堂伯、堂叔、堂姑父亲的姑姑:姑奶、姑婆姑父:姑爷(不轻读)、姑公父亲的姑姑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父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外祖母:太姥、太外婆、老外婆父亲的舅舅:舅爷、舅公妗子:妗奶、舅奶、舅婆父亲的姨姨:姨奶、姨婆姨父:姨爷、姨公父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大爷、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母母亲的父亲:姥爷、外公、外爷母亲:姥姥、外婆、外奶、婆婆母亲的哥弟:舅舅嫂子、弟媳:妗子、舅妈、舅娘母亲的哥弟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母亲的姐妹:姨姨、姨妈、阿姨姐夫、妹夫:姨父、姨爹、姨丈母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母亲的祖父:太姥爷、老太、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祖母: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母亲的伯父:大姥爷、大外公、大外爷伯母:大姥、大外婆、大外奶母亲的叔叔:三姥爷、三外公、三外爷婶婶:三姥、三外婆、三外奶母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舅、堂姨、堂姨妈、堂阿姨母亲的姑姑:姑姥、姑外婆、姑外奶姑父:姑姥爷、姑外公、姑外爷母亲的姑姑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母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外祖母: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母亲的舅舅:舅姥爷、舅外公、舅外爷妗子:妗姥、舅姥、舅外婆、舅外奶母亲的姨姨:姨姥、姨外婆、姨外奶姨父:姨姥爷、姨外公、姨外爷母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其他什么是舅表、姨表、姑表?你管表姐的爸爸叫舅舅,她就是你的舅表。

追寻爸爸妈妈的足迹——金秋时节回故乡

追寻爸爸妈妈的足迹——金秋时节回故乡

/n a//:dayshbjb@红色记忆遠耳爸爸妈妈的足—金秋时节回故乡□李晓峰1950年,我的爸爸李金玉参加华北军区机要训练大队培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了绥远省军区工作。

从此,爸爸就投身到内蒙古的革命建设事业之中,直到1988年光荣离休。

2020年,是爸爸来到内蒙古的整整七十年。

爸爸刚来时还是绥远省,1954年绥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合并,统称内蒙古自治区。

妈妈是1952年和爸爸结婚后,从河北老家随爸爸参军入伍来到内蒙古。

爸爸妈妈把他们的一生都献给了内蒙古的经济建设和革命事业。

2020年金秋时节,我和爱人阿露丝带领二儿子李夏希、儿媳郭晓雪回到故乡河北省迁安市,去探访故乡的亲人,去追寻爸爸妈妈的足迹。

爸爸出生在河北省迁安县夏官营镇西野河峪村,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的家乡是乐亭县大黑坨村,离我的家乡不远,爸爸和家乡的父老们较早地受到革命的影响,爸爸很小就参加了革命,他是村的儿童团团长,年仅14岁 就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就成为西野河峪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爸爸他们这一辈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

在抗曰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在爷爷的鼓励支持下,他们兄弟四人全部参加了革命。

我大爹、二爹和老叔都随部队打日本鬼子去了,爸爸留在村里。

当时迁安县共产党政权的县长李焕章,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专门表扬了李家兄弟四人全部参加革命的大义之举。

我二爹当时在冀东地委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爸 爸则留在村里做党的工作、群众工作和支前工作。

七十年代我去上海看我的堂兄李瑞峰时,他告诉我说,是你爸爸送我参军的,我人伍到了第作者与家人在故乡四野战军,和林彪的部队一直打到海南岛,解放后转业安置到上海。

他还说,那时你爸虽然年龄小,但很有主意,很能干,大家都听他的。

咱们村的工作在县里是数得上的。

我这个堂兄年龄比我爸大,但说起我爸来,他非常敬重。

在村里,爸爸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要想进一步为党做好工作,必须不断提高文化水平。

随后,他考入遵化中学继续读书,在中学快毕业时,华北军区去学校选人,他们选中了爸爸等人。

中国文化中父亲的寓意

中国文化中父亲的寓意

中国文化中父亲的寓意父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寓意。

他们被看作是家庭的主要支柱和引导者,同时也象征着权威、尊严和责任。

在文化传统中,父亲的角色与母亲相互补充,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父亲在家庭中具有权威和决策的权力。

他们通常是家庭的领导者,负责制定家庭规则和作出重要决策。

父亲的这种领导能力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男性的权威地位和尊重。

在传统观念中,父亲是家庭的中心,他的话语具有决定性的权威。

这种权威地位是通过男性传承和对传统家族价值观的继承来确立的。

父亲还象征着家庭的稳定和安全。

他们承担着保护家庭的责任,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在中国的父亲形象中,他们是坚强、稳重和可靠的。

父亲扮演了保护家庭免受外来侵略和困难的重要角色。

他们努力工作以支持家庭的经济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父亲的存在为家庭带来了安全感和稳定感。

此外,父亲还被视为家庭责任的象征。

他们要担负起照顾子女的义务和教育的责任。

在中国文化中,父亲被要求为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他们通常会制定严格的教育计划,督促子女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父亲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在家庭中扮演着严厉的教育者和学习的榜样角色。

父亲的付出和教导对子女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为子女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父亲还象征着慈爱和关怀。

虽然父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不像母亲那样表达情感,但他们对家庭成员的关爱是无私的。

尽管他们常常以严厉和冷静的形象示人,但父亲内心深处充满了深情厚意。

他们会默默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和需要,尽力满足他们的期望和希望。

父亲对子女的爱是坚定的,即使在难以表达的时候。

总的来说,父亲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具有丰富的寓意。

他们象征着权威、稳定、责任和慈爱。

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地位是通过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得到确认和强调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父亲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

然而,父亲的重要性和寓意在中国文化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爸爸特点介绍英文作文

中国爸爸特点介绍英文作文

中国爸爸特点介绍英文作文English Answer:Chinese fathers, known for their traditional values and deep-rooted cultural beliefs, embody a unique and multifaceted character. They are often portrayed as strict disciplinarians who prioritize duty and honor above all else, but beneath this stern exterior lies a profound love and concern for their families.1. Authoritative and Reserved:Chinese fathers typically exercise strong authority within the family hierarchy. They may set high expectations and demand discipline from their children, instilling in them a respect for tradition and order. Their communication style can be reserved and indirect, often relying on nonverbal cues and gestures to convey their intentions.2. Dedicated and Hardworking:Driven by a deep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hinesefathers are often dedicated to providing for their families. They prioritize work and strive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sacrificing their own personal interests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ir loved ones. Their unwavering work ethic and resilience inspire admiration and respect.3. Protective and Sheltering:Chinese fathers see it as their duty to protect and shelter their children from harm. They are deeply concerned about their safety and well-being, often going to great lengths to ensure their comfort and security. Thisprotective nature extends beyond physical safety to include emotional and educational support.4. Traditional and Value-Oriented:Upholding traditional values is central to Chinese fathers. They emphasize filial piety, respect for elders, and a strong work ethic. They believe in education andstrive to provide their children with the bestopportunities to succeed in life.5. Loving and Affectionate:Beneath their stern exterior, Chinese fathers possess a deep love for their families. While they may not express their emotions openly, their actions speak volumes. They provide unconditional support, guide their children through life's challenges, and celebrate their successes with unwavering pride.Chinese Answer:中国爸爸的特点。

中国式父亲的特点

中国式父亲的特点

中国式父亲的特点
1.传统观念强:中国式父亲们通常对传统价值观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尊重长辈、爱国敬业等等。

这种传统观念也会反映在对子女教育上,希望子女能够遵循传统道德规范。

2. 严格要求:中国式父亲们往往对子女有着较高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学习和职业方面。

他们通常认为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也因此常常会对子女进行督促和鼓励。

3. 强烈责任感:中国式父亲们普遍有着较强的责任感,尤其是对家庭和子女。

他们会尽力为家庭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并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领导角色。

4. 保守思想:中国式父亲们在一些社会议题上可能会有着较为保守的思想,如性别角色的分配、婚姻观念等等。

这种保守思想也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影响,需要注意和引导。

总之,中国式父亲们通常是既有爱心又有责任感,同时也有着较为传统和严格的教育方式,需要在教育子女的同时注重引导,让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点。

- 1 -。

中国的主要亲属称谓及释义

中国的主要亲属称谓及释义

中国的主要亲属称谓及释义我国的祖先在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定制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好多称谓被后人沿用至今,它标示了浓重的人文情感和厚重的文明历史。

我国实行“一对夫妇一个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已30余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亲属之间的称谓除直系长辈和晚辈亲属称谓、姻亲亲属的长辈称谓和拟制亲属称谓外,大部分亲属之间的称谓如直系平辈和所有旁系亲属称谓或将消失殆尽,因为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就意味着他的下一代将没有堂亲、表亲,这些亲属称谓不久的将来必将淹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今将中国主要亲属称谓整理如下,权作留给我们这代人及父辈们的记忆吧!一、直系亲属㈠长辈父亲、爸爸、爹:称自己的父亲。

母亲、妈妈、娘:称自己的母亲。

祖父、爷爷:称父亲的父亲。

祖母、奶奶:称父亲的母亲。

外祖父、外公、姥爷:称母亲的父亲。

外祖母、外婆、姥姥:称母亲的母亲。

曾祖父、太爷:称父亲的祖父,祖父的父亲。

曾祖母、太奶:称父亲的祖母,祖父的母亲。

曾外祖父、太姥爷:称母亲的祖父,外祖父的父亲。

曾外祖母、太姥姥:称母亲的祖母,外祖父的母亲。

㈡平辈哥哥、兄:称自己的兄长。

嫂子、嫂:称哥哥的妻子。

姐姐、姊:称自己的姐姐。

姐夫:称姐姐的丈夫。

弟弟:称自己的弟弟。

弟媳、弟妹:称弟弟的妻子。

妹妹:称自己的妹妹。

妹夫:称妹妹的丈夫。

㈢晚辈儿子:称自己的儿子。

儿媳:称儿子的妻子。

女儿:称自己的女儿。

女婿、姑爷(ye,轻声):称女儿的丈夫。

孙子:称儿子的儿子。

孙媳:称孙子的妻子。

孙女:称儿子的女儿。

孙女婿:称孙女的丈夫。

外孙:称女儿的儿子。

外孙媳:称外孙的妻子。

外孙女:称女儿的女儿。

外孙女婿:称外孙女的丈夫。

曾孙子:称儿子的孙子。

曾孙媳:称曾孙子的妻子。

曾孙女:称儿子的孙女。

曾孙女婿:称曾孙女的丈夫。

曾外孙:称女儿的孙子。

曾外孙媳:称曾外孙的妻子。

曾外孙女:称女儿的孙女。

曾外孙女婿:称曾外孙女的丈夫。

二、旁系亲属㈠长辈伯父、大爷(ye,轻声):称父亲的哥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爸爸去哪儿啦?”
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在向他们的妈妈或祖辈提问。

答案形形色色,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爸爸要为养家挣钱……“爸爸”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舞台,甚至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

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个家庭的颓其一角,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

“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习以为常的这个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节目中的五位爸爸,几乎都是演艺时尚界人士,这是一群最忙的爸爸,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由他们和孩子来担纲这档节目,不但有明星效应,也颇典型地诠释了平时经常“缺席”的爸爸们,在孩子面前的不知所措:完全不知该怎么哄哭闹不停的孩子;从未下过厨,不知该怎么填饱孩子的肚子;不会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节目出人意料飙升的收视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明星宝贝们在野外、沙漠、海岛的笨拙天真等萌点让人倍觉温暖,更让公众开始关注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

否则,仅仅是把家庭亲子关系、把儿童教育变成一场流行的表演秀,就太得不偿失了。

随着节目的进展,一直和孩子们“泡”在一起的爸爸们,终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招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他们的喜怒哀乐,牵系着很多家庭。

只是,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女粉丝的数量仍然远远超过男士。

节目中让人心灵熨帖温存的变化,是妈妈们的向往。

而在现实中,当节目中的爸爸与孩子难得地享受相亲相爱时,无数的中国爸爸们仍然无暇关注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敏感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

开家长会时,到场的多是妈妈,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也多是妈妈。

父亲们一方面确实很忙碌,另一方面也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作祟,似乎对孩子投入过多精力,显得过于婆婆妈妈,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儿。

哪怕是在应酬中,为了陪孩子告假或早退,也似乎成了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理由。

但是,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

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
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

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现在,很多中国妈妈都想上演一出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让时常缺席的爸爸和孩子一起走向野外、走向远方,让他们美好地独处,当然,前提是没收爸爸们的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