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固定架护理19页PPT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精品课件)

ppt课件,可编辑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 始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ppt课件,可编辑
ppt课件,可编辑
1948年英国报告了应用外固定对膝关 节融合后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使 骨折愈合时间加快2~3倍,以后加压 治疗骨折被全世界认同采用,这也是 首先对骨外固定进行的理论阐述。
ppt课件,可编辑
最早报告骨延长的是1905年,方法是截断股 骨,然后利用跟骨牵引进行骨延长。使用外 固定架做骨延长的代表是德国人(1970年), 其方法是截骨后用外固定架牵开,然后再做 植骨内固定手术,这种骨延长治疗至少要三 次手术才能完成。
外固定支架护理操作规范
骨一科贾寿荣
ppt课件,可编辑
外
固
健术术优禁适类发外 康后前点忌应型展固
定 支
指护护和症症 史定 架
导理理缺
架
点
的
定
义
ppt课件,可编辑
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器)又被称为经皮穿针骨
外固定器或外固定支架。
由固定针、连杆、固定夹、
螺栓及螺母等组成。穿入
骨骼的固定针通过固定夹
ppt课件,可编辑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令狐采学外固定支架现已成为骨科相应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骨外固定技术是通过经皮穿针和体外连接器将相邻骨段或肢体连接,并在骨折断端基本解剖复位后使其达到稳定固定,为骨折愈合提供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能满足患者功能康复锻炼需求,是一种良好的骨科手术治疗技术。
此法既不是内固定,也不是外固定,但却起到过去内固定和外固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手术前后的护理相当重要,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伤肢尽快恢复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多由于突发事件引起骨折,常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对骨折后伤肢功能的恢复痊愈有顾虑。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安慰、关心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优点,并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做好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准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心、肺、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X 线片。
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2.1.3 患肢的固定骨折患者骨折断端在移动时极易使邻近的血管神经受到二次损伤,多数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所以搬运时须用夹板或石膏托做临时固定,防止加重周围组织损伤。
2.1.4 皮肤准备手术前去除手术区域毛发、污垢和表面携带的细菌。
因四肢皮肤生长着大量的毛发,隐藏着大量的污垢和细菌,再加上有一些开放性伤口,极易引起术后伤口的感染。
所以术前应严格备皮和清洁皮肤,备皮范围为骨折部位上下超过2 个关节,并向上下远侧延伸6 cm。
2.2 术后护理2.2.1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平卧6 h,禁食禁水6 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大小便情况等。
2.2.2 体位保持患肢抬高位,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下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
外固定架患者护理PPT课件

【二】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理
•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可因穿针不当,损伤肢体的主要血管及神经,因 此在术后24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动脉 搏动情况,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妥善处 理。 • 保持外固定支架位置正确: • 术后患肢抬高20度-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定时检查支 架的牢固性及功能性,注意锁钮是否松动,支架接连处有无变形,保 持其稳定牢靠,以免由于固定松动而导致骨折再移位,影响骨折愈合 。 •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循环及功能情况。
外固定架患者护理
一、概述
• 外固定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钛针、针夹、和连杆经皮肤外侧将骨折的两 折端固定在解剖位、功能位的一种方法。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术, 目前是一种较好的骨折固定术,填补了石膏固定和内固定之间的空白。 在骨折应用中起到卓越的效果。 • 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创伤损害小,便于术 后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可早期功能锻炼,拆取方便,无需第 二次手术。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 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
三、 健康教育
• 【一】 功能锻炼
•
•
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
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防止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等骨折并发症 的发生。
•
•
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当日即可指导患者进行握拳,足背伸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2-3次/ 每天,15-30分钟/每次。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 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伸、屈、外旋为主,术后2-3天即可 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活 动强度以伤口疼痛能耐受为宜,范围由小到大,动作由轻到重,防止再移位。
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PPT

肢体疼痛
总结词
肢体疼痛可能是由于固定器材对皮肤的刺激或神经受压所致。
详细描述
在骨科外固定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疼痛较轻时可调整固定 器材的松紧度或更换柔软的衬垫材料;疼痛较重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调整 固定方式或使用止痛药物进行治疗。
01
外固定患者的康复 训练
肌肉训练
肌肉训练的重要性
缺点
外固定需要定期调整和更换,护理不 当可能导致固定松动、骨折移位等问 题,同时外固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 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01
外固定材料的护理
石膏的护理
01
石膏固定后应保持干燥 ,避免受潮和污染,以 免影响固定效果。
02
注意观察石膏边缘皮肤 情况,避免压疮和皮肤 过敏。
03
定期检查石膏固定是否 松动或断裂,如有异常 应及时处理。
等长收缩训练
等张收缩训练
等动收缩训练
肌肉训练对于外固定患者的康 复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肌肉 力量、耐力和稳定性,促进骨 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等长收缩训练是指肌肉在收缩 时长度保持不变,主要用于增 强肌肉力量。在外固定期间,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等长收缩训练。
等张收缩训练是指肌肉在收缩 时产生张力,但长度可以改变 ,有助于提高肌肉耐力和关节 活动范围。患者可以通过渐进 性抗阻训练进行等张收缩训练 。
04
石膏拆除后,应逐渐进 行关节功能锻炼,避免 僵硬。
夹板固定护理
01
02
03
04
夹板固定后应保持稳定,避免 剧烈活动或碰撞,以免夹板移
位或松动。
注意观察夹板固定部位的皮肤 情况,避免压疮和皮肤过敏。
定期检查夹板固定是否过紧或 过松,及时调整夹板位置或松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分为手部外固定架、足部外固定架和躯干外固定架等。
根据应用部位
根据固定方式
根据材质
分为静态外固定架和动态外固定架。
分为金属外固定架和非金属外固定架。
03020120世纪初,随着骨科医学的发展,外固定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骨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外固定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总结词
康复指导包括术后疼痛管理、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方面。疼痛管理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生活指导可帮助患者更快地适应日常生活。忽视这些方面可能导致患者恢复不佳或留下后遗症。
详细描述
06
CHAPTER
外固定架护理案例分享
高度关注、细致护理、预防并发症
总结词
对于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外固定架的护理需要高度关注,细致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肿瘤部位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外固定架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患肢的变化,减轻患者的痛苦。
3. 及时调整外固定架
保持外固定架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4. 预防感染
总结词:细致观察、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详细描述: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固定架的护理需要细致观察溃疡面的情况,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护理措施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外固定架概述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及防治外固定架的拆除与康复指导外固定架护理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案外固定架护理案例分享
01
CHAPTER
外固定架概述
外固定架是一种用于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的外部装置。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汇报人:目录•外固定架概述•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及防治•外固定架的康复指导•外固定架的优缺点及展望•典型病例分享01外固定架概述外固定架是一种用于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的外部装置。
它通常由钢针、连接杆、基座和固定螺丝等组成。
外固定架通过手术将钢针插入骨骼,并连接固定螺丝以稳定骨折部位。
分为手部外固定架、足部外固定架和躯干外固定架等。
根据应用部位根据固定方式根据结构特点分为静态外固定架和动态外固定架。
分为单臂外固定架、双臂外固定架和多功能外固定架。
030201外固定架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用于治疗战争伤员。
70年代,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外固定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改进。
现代外固定架设计更加精细,功能更加全面,适应症更加广泛。
外固定架的发展历程02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患者对手术可能存在恐惧和焦虑,需要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信心。
心理准备手术区域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提前剔除毛发并做好皮肤消毒。
皮肤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及外固定架的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等。
术前宣教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术中观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配合医生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材料等。
物品准备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功能锻炼定期随访01020304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等缓解疼痛。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
根据医生指导,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03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及防治症状针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感染。
原因针道感染是外固定架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手术时消毒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导致。
治疗针道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保持针道干燥等措施,必要时需拆除针道重新置入。
骨科外固定技术ppt课件

(4)持续牵引:也是外固定,牵引具有复位作 用,其是利用螺旋或滑轮装置予以牵引固定骨折 肢体,促进复位和愈合的方法。可分为皮肤牵引 和骨牵引。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股骨骨干、 转子骨折、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时牵引;复位困 难的肱骨髁上骨折等。注意事项:依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来选择和计算牵引重量,动态观察,及时 调整。
2.弹力袖套。
3.石膏绷带。
4.纱布绷带。
26
第二步:患者肢体准备:
1.向患者解释交待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 2.清洗伤肢,有创口者先行清创和换药。
第三步:石膏固定:
1.测量患肢长度:用棉纸测量患肢或健肢,注意普通石膏 泡水可缩短约5%。 2.铺垫衬垫:石膏托或夹板一般铺垫4层衬垫,边缘应长于 石膏绷带测量长度和宽度1-2cm。管型石膏多采用衬垫缠 绕法,2层缠绕,要求每层重叠50%,自近向远,由远返 近,重叠依然是50%。注意事项:铺平避免皱褶;管型石 膏避免将衬垫的接缝处置于关节凹面;注意隆突部位保护, 衬垫加厚或用棉絮垫衬垫。
11
石膏绷带固定的类型 1.石膏托。 2.石膏夹板。 3.石膏管型。 4.躯干石膏。 5.特殊类型石膏。
12
常用石膏绷带固定类型的优缺点、适应症 一、石膏托:
1.分类:单托、前后(双)托、U型托。 2.优点:简单、轻便。 3.缺点:制动能力差。 4.适应症:用于较为稳定的骨折和临时制动。
13
二、石膏夹板:
内收内旋位。
19
(2)肘关节:屈曲位 90°。
(3)腕关节:30°背伸 位。
20
(4)拇指:拇指最大伸展和 外展位的中间位置。
(5)手:掌指关节屈曲 70°,指间关节伸直位。
21
(6)膝关节:屈曲1530°。
外固定架幻灯片课件

组合式外固定架
63
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李起鸿)
64
65
Ilizarov外固定架
66
Ilizarov技术—张力/应力法则
生物组织受到缓慢、持 续牵伸产生一定的张力 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 生长,其生长方式同胎儿 组织一致,均为相 同的细胞有丝分裂”。简 称牵拉成骨技术或牵 拉组织再生技术。
34
整复固定
35
延长固定(延长架)
36
37
外固定器分类
单边
形
双边
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边
结
构
四边
半环、全环
38
外固定器分类
平行
固
扇形
定
针
锥形
排
交叉(半环、全环)
列
39
外固定器分类
固
不跨关节
定
节
段
跨关节
40
外固定架的使用
➢外固定架的优点 ➢外固定架的缺点 ➢外固定架的适应症 ➢禁忌症 ➢并发症
41
外固定架的优点
16
➢ 经皮穿针骨外固定治疗骨折,最早是法国医生 Malgaigen(1840)。之后,随着材料学、生 物力学等学科的发展又出现各种外固定器。
Parkhill外固定器(1894)
Lambotte外固定(1902)
长管骨固定
17
✓ 1905年,意大利人Codivilla将针和石膏联合应用 进行肢体延长,利用股骨转子下截骨和跟骨牵引 的方法进行了下肢延长
25
➢ 1974年, Bonnel设计 新型固定针— —螺纹固定针, 针的中段有一 段螺纹,进入 骨内可牢固把 持骨骼,防止 在骨内滑动, 减少针道感染 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