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狂犬病血清操作要点

合集下载

被疯狗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抗血清

被疯狗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抗血清

抗狂犬病免疫是最早的免疫方法之一,由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发明。

1885年狂犬疫苗第1次用于人体。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狂犬疫苗是是用地鼠肾组织培养,经过灭活制成。

抗狂犬病血清是将患过狂犬病而产生了抗狂犬病抗体的马的血清经适当处理后制成的。

当人被狗或其它动物咬伤、抓伤或舔伤后,无论是不是疯狗或疯动物都应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咬伤人的狗或动物肯定是疯狗或疯动物时,或虽不能肯定是疯狗或疯动物,但咬伤严重,或伤口在头面部、颈部等紧靠中枢神经系统部位时,除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合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这是因为注射狂犬病疫苗后要15~20天才产生抗体,1个月左右抗体水平才能达到高峰,才能有效的防止发病。

当咬伤较重或被咬伤部位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时,往往在注射疫苗后体内还没来得及产生足够的抗体就发病了。

而合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血清的抗毒素可以及时中和体内的游离病毒,防止病毒扩散,相对的延长狂犬病的潜伏期,使机体有足够的时间产生自身的抗体,减少发病的机会。

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应做过敏试验。

狂犬疫苗应分别在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针,共注射5针。

0是指注射第1针的当天,以后以此类推。

如果需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时,最好在使用疫苗的前一天或当天使用,并应在疫苗全程注射5针后的第10天、第20天再各加强注射1针。


射狂犬疫苗和血清要及时、全程、足量,注射时间距咬伤时间越早,预防效果越好。

抗狂犬病血清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抗狂犬病血清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素 的 平 衡 , 黄 体 酮 失 去 活 性 , 蜕 膜 无 法 维 持 ; 由 于 蜕 膜 中 使 使 又 前 列腺 素 脱 氢 酶 活性 降低 . 干扰 前 列腺 索 分 解 代谢 , 高 内 源 性 提 前 列 腺素 水 平 和 子 宫肌 层 x  ̄ 源 性 前 列腺 索 的敏 感 性 。内 源 性 t ,b 前 列腺 素 释 放 , 黄 体 素 下 降 . 体 萎 缩 , 而 使 依 赖 黄 体 发 育 使 黄 从 的胚 囊 坏 死 而 发生 流产 , 有 显 菩的 抗 早 孕 、 着 床 、 发 月 经 、 具 扼 诱 避孕 、 化 宫 颈 、 张 宫 颈 的 作 川 , 软 扩 与米 索 前 列 醇 合 用 可 弓 起 子 1
过 敏性 休 克 的发 生 。
参考文献:
[ ] 李 硕 . 犬 病 的 流 行 趋 势 及 防 护 措 施 [ ] 护 理 研 究 , 0 7 2 1 狂 J. 20, 1
( 5A ) l 4 一 】 4 . : 1l l 3
[ ] 王辉 . 犬病病 人 的预 防护 t E ̄ 护 理研 究 ,0 7 2 ( 刊 1 :8 9 2 : q J. I 2 0 . 1增 )8 —8 . 作 者 简 介 郭 琴 1 作 单位 : 0 1 0 上海 交 通 大 学 医 学 院 附 属 新 华 医 院 二 2 2 , 5 崇明分院。 ( 稿 E期 : 0 0 7 4 收 l 2 1 —0 —1 ) ( 文编 辑 王钊 林 ) 本
3 护 理
3 1 询 问过 敏 史 注 射 前 应询 问病 人 及 家 属 有 无 过敏 史 , 其 . 尤
是 有 无 注射 马血 清及 过 敏 史 。凡 本 人及 其直 系 亲 属 曾 有支 气 管
哮 喘 、 粉 症 ; 疹 或 m 管 神 绎 性 水 肿 等病 史 , 对 某 种 物 质 过 花 湿 或

血清治犬病好用吗-伤口部位及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

血清治犬病好用吗-伤口部位及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

血清治犬病好用吗-伤口部位及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伤口部位及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狂犬病疫苗失败了。

大家都知道狂犬疫苗的作用很大,效果也很好。

然而,有些人发现狂犬病疫苗有时也会失败。

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导致狂犬疫苗失效?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因素。

狂犬病疫苗会不会失效?2.如果抗体呈阳性,说明机体产生了抗狂犬病抗体。

也说明注射的疫苗对这种犬伤(如果含有狂犬病毒)有免疫作用。

如果没有产生抗体(阴性),则应注射一种或两种疫苗,然后进行验血,直到产生抗体。

狂犬病疫苗为什么会失效?1、伤口部位及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伤口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越短,发生率越高。

本组2例头部、面部、颈部严重咬伤,因皮试阴性,未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而发病。

可见,单纯注射狂犬疫苗并不能完全达到预防的目的,应结合抗狂犬病血清。

对于血清皮试阳性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的情况下进行脱敏注射,并适当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增加脱敏次数,以免出现放弃使用血清的困难。

2.局部伤口的治疗有研究数据显示,如果能及时、正确、彻底地对局部伤口进行消毒,狂犬病的发病率可降低4.3倍。

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10~20分钟,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数次,最后用碘局部烧伤,最大限度伤口周围残留的毒液和污垢。

治疗后的伤口应开放和暴露,避免包扎或缝合;损伤严重时,皮试阴性后,伤口周围或心端附近应用半量抗狂犬病血清浸润注射,阻断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3.豁免的完整性重伤者或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者,第一次和第二次注射应加倍,即每次注射两次,或在整个疗程结束后第10天和第20天各注射一次。

不要随意改变间隔时间或减少注射次数,以保证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预防狂犬病。

4.疫苗的质量疫苗的有效期、个体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应储存在2~8℃的环境中,避免冷冻或加热,过期的疫苗不得使用。

接种疫苗时的注射部位和注意事项是什么?注射部位为成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抗狂犬病血清效价测定法

抗狂犬病血清效价测定法

抗狂犬病血清效价测定法第一法小鼠中和试验法(仲裁法)本法系根据抗狂犬病血清能中和狂犬病病毒的作用,将供试品与标准品做系列稀释,分别与狂犬病病毒悬液结合,小鼠脑内注射,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存活和死亡情况,以测定供试品效价。

试剂(1)量取0.9%磷酸二氢钾溶液75ml、2.4%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溶液425ml、8.5%氯化钠溶液500ml,混合后加水至5000ml,调pH值至7.2~8.0。

于磷酸盐缓冲液98ml中,加入2ml灭能小牛血清,临用前配制。

(2)20%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钾1.2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20.8g,加注射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溶解后过滤,调pH至7.6。

灭菌后pH值应为7.2~8.0。

于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加入20ml灭能小牛血清,临用前配制。

中和用病毒悬液的制备(1)病毒悬液的制备取CVS毒种(一般为冻干毒种)制成10-2悬液,制法见本法(2)项,脑内接种体重10~12g小鼠每只0.03ml,待发病后取鼠脑再制成10-2悬液,接种于小鼠脑内进行传代,一般传2~3代。

选用第5天发病并麻痹的鼠脑以脱脂牛乳研磨稀释成20%的脑悬液,按0.5ml分装安瓿,冻干后真空封口,制成冻干中和用病毒,-30℃冻存待用;或用第5天发病并麻痹的鼠脑用20%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研磨稀释成10-1悬液,以每分钟2000转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混匀后分装小管,-70℃冻存待用。

(2)病毒悬液毒力的预测①冻干病毒的预测。

取含20%脑悬液的冻干病毒,启开后加入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1.0ml,吹打均匀后加入4.0ml 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与病毒液充分混匀,以每分钟15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与等量的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即为10-2悬液,然后再稀释至10-3、10-4、10-5、10-6,从10-6至10-2的稀释液中各取0.5ml置于5个小管内,每管再加入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0.5ml,置37℃水浴1小时。

临床抗蛇毒血清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普鲁卡因和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等药物注意事项、皮试方式和脱敏注射法

临床抗蛇毒血清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普鲁卡因和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等药物注意事项、皮试方式和脱敏注射法

临床抗蛇毒血清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普鲁卡因注射剂、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皮试方式和脱敏注射法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肉毒抗毒素注射剂、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注射剂、抗炭疽血清注射剂、白喉抗毒素注射剂(1)相关规定:抗毒素及免疫血清多源自动物血清蛋白,给药时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阴性者方可给药,阳性者必须采用脱敏注射法。

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

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

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

(2)皮试方法: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肉毒抗毒素注射剂、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注射剂须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抗炭疽血清注射剂、白喉抗毒素注射剂须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20倍(0.1ml抗毒素加1.9ml氯化钠注射液)。

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

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或皮丘小于1cm、红晕小于2cm,同时无其他不适反应者,即为阴性。

即使为阴性,也应先注射0.3ml原液,观察30分钟无反应,可在严密观察下全量注射抗毒素。

如注射部位出现皮丘≥1cm、红晕≥2cm,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

如注射局部皮丘≥1.5cm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则为强阳性反应,应避免使用抗毒素(建议改用相应的人免疫球蛋白)。

如必须使用时,则应采用脱敏注射,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休克,立即抢救。

(3)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分钟。

狂犬病防治和抗血清的应用

狂犬病防治和抗血清的应用
WHO推荐的此类局部处理伤口的方法是:“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 伤口是绝对必须的;这种措施适用于所有的咬伤,包括可能与狂犬病毒感染无关的创伤。”
○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 -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 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 ○伤口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 暴露。 ○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 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 蛋白对伤口“封闭”后再进行 。
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针到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 头面部伤口浸润注射时应避开神经丰富的部位,实在难以注射的部位给予前层皮下注射和伤口表面的喷洒和冲洗,需要麻醉时可用麻醉剂
注射反应的处理
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 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 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皮质腺素等进行抢救。 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 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 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
⑤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人报告,被狂犬咬伤者如有嗜烟、 酗酒或吸毒等不良嗜好,常发生狂犬疫苗免疫失败。此外, 患有恶性肿瘤、肝硬化以及过度疲劳、情绪过于忧虑或亢 奋 等均可使免疫应答不良。据报道,被狂犬咬伤以后,只 要正常处理伤口,及时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或抗狂犬 病血清和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也就是采取“三管齐下” 的办法,99%以上的被狂犬咬伤者会平安无事。

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操作规程

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操作规程

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操作规程第一篇: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操作规程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齐。

二、接种前要核实接种对象,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等。

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四、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时要核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吸取至注射器内。

五、狂犬病疫苗接种部位选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度角,快速注入针头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抗狂犬病血清按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进行计算注射。

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与狂犬病疫苗注射于同一部位,禁止使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六、向接种对象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嘱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留15~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七、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疫苗制剂瓶要正确妥善处理。

第二篇: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脑脊髓炎,表现为兴奋、恐水、怕风、怕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尤以恐水最为典型,为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

潜伏期为暴露后数天到数年,一般1–3个月。

我国90%以上的人狂犬病是因被感染的犬(包括表面健康的犬)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的伤口而感染,其次为猫,其它动物少见。

发达国家多为受狼、狐狸、蝙蝠等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病死率近乎100%。

被动物咬抓伤后,及时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加上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因狂犬疫苗接种后,一般于接种后7~14天才可产生保护抗体,对被疯动物咬抓伤者,咬抓伤头、面、颈部者,严重咬伤(伤口深大或多处伤口)者,破损皮肤被舔者,应在伤口清理消毒后,注射狂犬疫苗前,尽早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最迟不得超过伤后7天。

J抗狂犬病血清效价测定法

J抗狂犬病血清效价测定法

附录ⅪJ抗狂犬病血清效价测定法第一法小鼠中和试验法(仲裁法)本法系根据抗狂犬病血清能中和狂犬病病毒的作用,将供试品与标准品做系列稀释,分别与狂犬病病毒悬液结合,小鼠脑内注射,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存活和死亡情况,以测定供试品效价。

试剂(1)量取0.9%磷酸二氢钾溶液75ml、2.4%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溶液425ml、8.5%氯化钠溶液500ml,混合后加水至5000ml,调pH值至7.2~8.0。

于磷酸盐缓冲液98ml中,加入2ml灭能小牛血清,临用前配制。

(2)20%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钾1.2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20.8g,加注射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溶解后过滤,调pH至7.6。

灭菌后pH值应为7.2~8.0。

于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加入20ml灭能小牛血清,临用前配制。

中和用病毒悬液的制备(1)病毒悬液的制备取CVS毒种(一般为冻干毒种)制成10-2悬液,制法见本法(2)项,脑内接种体重10~12g小鼠每只0.03ml,待发病后取鼠脑再制成10-2悬液,接种于小鼠脑内进行传代,一般传2~3代。

选用第5天发病并麻痹的鼠脑以脱脂牛乳研磨稀释成20%的脑悬液,按0.5ml分装安瓿,冻干后真空封口,制成冻干中和用病毒,-30℃冻存待用;或用第5天发病并麻痹的鼠脑用20%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研磨稀释成10-1悬液,以每分钟2000转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混匀后分装小管,-70℃冻存待用。

(2)病毒悬液毒力的预测①冻干病毒的预测。

取含20%脑悬液的冻干病毒,启开后加入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1.0ml,吹打均匀后加入4.0ml 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与病毒液充分混匀,以每分钟15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与等量的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即为10-2悬液,然后再稀释至10-3、10-4、10-5、10-6,从10-6至10-2的稀释液中各取0.5ml置于5个小管内,每管再加入2%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0.5ml,置37℃水浴1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三角肌,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成人三角肌,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成人三角肌,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侧肌肉下1/3处偏外侧45 度进针 伤口部位浸润注射及同侧大腿 前外侧肌肉下1/3处偏外侧45 度进针 伤口部位浸润注射及同侧大腿 前外侧肌肉下1/3处偏外侧45 度进针
胸部 5支
背部 5支

7支
成人三角肌,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成人三角肌,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伤口部位浸润注射及同侧大腿 前外侧肌肉下1/3处偏外侧45 度进针
伤口部位浸润注射及同侧大腿 前外侧肌肉下1/3处偏外侧45 度进针
手臂 5支
颈 部
7支(第1, 成人三角肌, 按体重 2支加量) 儿童大腿前外侧 测算
不同咬伤部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 狂犬病抗血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咬 伤 部 位 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 用
注射 剂量 注射 部位
狂犬病抗血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注射 剂量 注射部位
脚 7支
成人三角肌, 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成人三角肌, 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成人三角肌, 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成人三角肌, 按体重 儿童大腿前 测算 外侧
常见的过敏反应: 多种类型的皮疹---肌注1:1000肾上腺素,同 时注射苯海拉明 过敏性紫癜---注射激素(氢化可的松,氟美 松等) 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静滴 过敏性休克 血清病---肾上腺素及抗过敏药
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 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 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 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 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 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 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 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 物及肾上皮质腺素等进行抢救。
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1、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 敏史。凡本人及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 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 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曾注射马血清制剂 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1)过敏试验: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 (0.1ml抗血清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臂掌 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 反应者,即为阴性,可在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抗血 清。 如注射部位出现皮丘增大(皮丘﹥1cm,红晕 ﹥2cm)、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 为弱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 如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 蕁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为强阳性反应,报告 防疫部门,使用狂免,特殊情况下必须注射时,在 严密观察下行脱敏注射,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生 过敏休克,立即抢救。
为何必须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1、狂犬病的创口期:疫苗作用缓慢(暴露后的0-42 天,最短14天----人体缺乏免疫保护); 2、快速中和伤口周围的病毒,阻断病毒向脑组织移 动; 3、降低体内病毒浓度,延长潜伏期,给疫苗使用提 供条件。
使用抗血清的优点
赛伦公司的抗血清制品是采用纯化工艺生产 的新一代产品,血清反应率大幅度下降 来源免疫马血清,杜绝经人血传播病毒的可 能,现今狂免货源紧缺 市场价格合理,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 于狂犬病的防治。
1.
彻底冲洗 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具体操作为: (1)首先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 (2)用 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3)重复第(1)、(2)步至少 15 分钟; (4)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然后用 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 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20%肥皂水配制:20g 肥皂加蒸馏水或自来水至 100ml。无 法配制时也可用普通肥皂直接清洗伤口,但要避免共用肥皂引 起交叉污染。
伤口部位浸润注射及同侧 大腿前外侧肌肉下1/3处 偏外侧45度进针
面 部
7支(第1, 成人三角肌, 按体重 2支加量) 儿童大腿前外侧 测算
伤口部位浸润注射及两侧 背部斜方肌15度进针
头 部
7支(第1, 成人三角肌, 按体重 2支加量) 儿童大腿前外侧 测算
(3)外生殖器粘膜 外生殖器粘膜部暴露时的伤口冲洗方法 同皮肤,应注意冲洗方向向外,避免污染深 部粘膜。消毒剂最好采用碘伏,浓度0.5-1 %即可。 (4)肛门部粘膜 肛门部位粘膜暴露时的伤口处理、冲洗 方法同皮肤,注意冲洗时应方向向外避免污 染深部粘膜。消毒剂最好采用碘伏,浓度 12%均可。 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 缝合(在手术后或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立即 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

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
接触过敏源后出现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 音,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
立即终止过敏源
· 平卧位
· 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或静推 · 地塞米松10mg静推
监测生命体征
· 吸氧
按医嘱使用其他药物 必时呼吸皮囊给氧 喉头水肿:气管插管 或气管切开

[治疗] 1.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2—0.5ml, 此剂量可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亦可静注,剂 量是1—2ml。 2.脱离过敏原,结扎注射部位近端肢体或对发生过敏的注 射部位采用封闭治疗(0.00596肾上腺素2~5ml封闭注射)。 3.苯海拉明或异丙嗪50mg肌注。 4.地塞米松5~10mg静注,继之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200—400mg静滴。 5.氨茶碱静滴,剂量5mg/kg。 6.抗休克治疗:吸氧、快速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 心等。 7.注意头高脚底位,维持呼吸道通畅。 以上几点是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基本步骤,在抢救中应 强调两点:一是迅速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二是要积极 治疗,特别是抗休克治疗和维护呼吸道通畅。
假如手指或足趾浸润注射, 必须小心进行防止引起间隔综合 征,掌侧伤口可注射于大、小鱼 际及前臂,指背伤口可注射于手 背及前臂,避开神经血管丰富部 位。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 尚有剩余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 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 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 别是幼儿),按常规剂量不足以 浸润注射伤口周围的,可用生理 盐水将抗血清稀释到足够体积再 进行浸润注射。
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 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 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 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 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 发病,称为加速型。对血清病应对症疗 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 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
鉴别诊断

(一)迷走血管性昏厥(或称迷走血管性虚脱, vasovagal collapse) 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是病 人有发热、失水或低血糖倾向时。患者常呈面色苍 白、恶心、出冷汗,继而可昏厥,很易被误诊为过 敏性休克。但此症无瘙痒或皮疹,昏厥经平卧后立 即好转,血压虽低但脉搏缓慢,这些与过敏性休克 不同。迷走血管性昏厥可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
咬伤以及儿童,老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 群;时间在咬伤后24小时内或第一针疫苗 注射后的7天内。
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方法
1、接种部位:受伤部位(头部咬伤注射于颈背部) 2、接种途径:先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大 腿外侧肌内注射; 3、注射剂量:按40IU/kg和80-100IU/kg,严重者可 按80IU/kg-100IU/kg,在1-2日内分别注射,注完 (或同时)注射狂犬疫苗; 注意:应用异源性抗血清需做过敏试验
抗狂犬病血清操作要点
(一)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对于 预防狂犬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水流冲 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 更重要的是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 仿、丙酮等)、75%酒精、碘制剂以及季胺类 化合物较为敏感。因此,彻底冲洗伤口和消毒 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 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 医务人员按照下述步骤规范处理: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症(hereditary angioedema) 这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遗传的 缺乏补体C1酯酶抑制物的疾病。患者可在 一些非特异性因素(例如感染、创伤等)刺 激下突然发病,表现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的 血管性水肿。由于气道的阻塞,患者也常有 喘鸣、气急和极度呼吸困难等,与过敏性休 克颇为相似。但本症起病较慢,不少病人有 家族史或自幼发作史,发病时通常无血压下 降、也无荨麻疹等,据此可与过敏性休克相 鉴别。

接种对象
狂犬疫苗: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
年龄、性别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清水 或肥皂水反复冲后再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数 次),并及时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凡有 接触狂犬病病毒危险的人员(如兽医、动物 饲养员、林业从业人员、屠宰场工人、狂犬 病试验人员等),按暴露前免疫程序接种。
抗狂犬病血清:按照WHO狂犬病暴露分级属Ⅲ度暴露的
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 生过敏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 小量逐渐增大剂量。 应按推荐剂量将抗血清全部浸润注射到 伤口周围,同时应避免多次重复针刺进伤口。
(2)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 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 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第 一次可注射1 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 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即可注射第二次2 ml,如注射量达到4 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 将全量注入。
4. 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
(1)眼部 眼部周围皮肤的伤口处理同其他部位,无特 殊要求,处理时注意保护眼睛,不能污染眼内, 尤其是用流水冲洗时避免液体流入眼内。波及眼 内伤口处理时要求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 用任何消毒剂。 (2 )口腔 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生协助下 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时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 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同时也避免扩大污染 范围。消毒剂可用低浓度酒精、碘伏、安尔碘等。 高浓度酒精、碘酒对粘膜损伤大,尽量避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