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狗狗打完狂犬疫苗后多久可以洗澡

狗狗打完狂犬疫苗后多久可以洗澡狗狗打完狂犬疫苗,还有其它疫苗一周后才可以洗澡,
如果过早给狗狗洗澡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低下,在这期间如果发烧或者是感冒,会影响狂犬疫苗的注射效果,而且过早洗澡也会导致局部注射的伤口出现感染或者是发炎的现象。
狗狗在注射完狂犬疫苗之后,主人要多观察狗狗身体情况,如出现高温、腹泻或者呕吐现象,需要到医院就医。
狂犬疫苗
狂犬病疫苗的免疫程序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包括3针程序、4针程序和5针程序,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按时接种。
主动预防接种需要3针,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暴露前接种,需在第0、7、21天各接种一剂,1年后加强接种一剂,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接种一剂。
被动免疫是在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尽快接种,一般不超过24小时。
4针程序,是在第0、3、7各接种一剂,在第14~28天内接种最后一剂,也有在第0天接种两剂、在第7和21天各接种一剂的4针法;5针程序是分别在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一剂。
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在24小时内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完成完整的免疫程序,才能获得足够水平的抗体,有效预防狂犬病。
接种完狂犬病疫苗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发热、头痛等不良反应,一般无须处理可自行缓解。
若出现高热或原因不明的疼痛(如肌肉痛、皮肤痛),立即就医检查。
狂犬病

病理变化
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地面海马回 和脑干部位(中脑、脑桥和延髓)及小脑损害最为 明显。 Negri 小体,为狂犬病毒的集落,最常见于海马的
大锥体细胞和小脑的Purkinje细胞中。该小体位于
细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3 ~ 10 μ m ,染
色后呈樱桃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三)免疫学检查
1. 抗原检测:可取角膜印片、发根皮肤活检组织 或脑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抗原,阳性 率可达98%。
2. 抗体检测: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对未接种疫苗者 有诊断价值。但由于病程第8天前不易测出,而患 者发病后很快死亡,故意义不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咬伤或抓伤史。 2. 临床表现:出现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咽喉痉 挛,或怕光、怕声、多汗、流涎和咬伤处出现麻木、 感觉异常等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②冲洗伤口:用 20 %肥皂水或 0.1 %新洁尔灭反复
冲洗至少半小时,季胺类与肥皂水不可合用;
③消毒伤口: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
④不需缝合: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 流,防止病毒传入神经纤维; ⑤严重咬伤:若咬伤头颈部、手指或严重咬伤时, 除用疫苗外,还需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及周 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野毒株经多次兔脑组织传代而获得的为固定毒株。
病原学
野毒株的特点为致病力强,自脑外途径接种后, 易侵入脑组织和唾液腺内繁殖,潜伏期较长。
固定毒株是野毒株经多次兔脑组织传代而获得 的毒株,其特点为毒力减弱,对人和犬失去致 病力,但仍保留其抗原性,可供制备疫苗。
抵抗力
狂犬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易被各种消毒剂灭 活,但对苯酚类化合物则有高度抵抗力。
重庆狂犬抗体检测_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泓域健康(MacroAreas Health)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抗体检测咨询预约、血清采样、标本检验等疫苗效果评价服务,开发运营基于“医疗机构+检测实验室+互联网”的医疗垂直领域管理平台,精准服务特定人群。
一、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WHO狂犬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议,对于狂犬病病毒III级暴露者,应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并在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即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马源抗狂犬病血清,以阻止病毒进入神经组织从而获得快速保护作用。
另外,对于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暴露者,即使II级暴露,也应联合应用被动免疫制剂。
二、Zagreb2-1-1注射法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Essen5针注射法相比,Zagreb2-1-1注射法具有工作量更小,接种者依从性高,免疫保护更早等优势,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批准,以及疫苗生产商和医疗机构的推广,Zagreb2-1-1注射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宠物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下,对于动物疫苗的需求也愈发攀升。
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
2021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市场规模达到2490亿元,较2020年增长20.6%。
宠物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下,对于动物疫苗的需求也愈发攀升。
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
2021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市场规模达到2490亿元,较2020年增长20.6%。
预测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
三、狂犬病防制措施1、免疫接种被狂犬咬伤的人或动物应对伤口进行彻底消毒,并及时到专业机构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狂犬病疫苗。
目前世界上,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做好狂犬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发生最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摘要】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
狂犬病暴露后必须正确处理伤口,并及时采取规范地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程序,以减发病的几率和风险。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暴露免疫被动免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
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粘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达100%[1]。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时称为狂犬病暴露[2]。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立即正确地处理伤口,根据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严格按照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则能大大减少发病的风险。
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可立即起效,称之为被动免疫。
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称为主动免疫[3]。
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1 狂犬病的主动免疫1.1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
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1.2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
禁止臀部注射。
1.3主动免疫的注意事项1.3.1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1.3.2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1.3.3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1.3.4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狂犬病: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传播的疾病

狂犬病: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传播的疾病狂犬病,又称狂犬病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是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
该病毒对温血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对犬、猫等宠物和野生动物。
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也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之一。
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
病毒通过咬伤处的皮肤进入人体,随后侵入周围神经,逐渐蔓延至中枢神经系统。
狂犬病病毒还可随动物的唾液传播,如被感染动物的唾液接触到眼睛、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导致病毒进入人体。
因此,与感染动物亲密接触,即使没有明显的咬伤,也有可能导致狂犬病的传播。
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和晚期。
前期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症状。
晚期症状则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恐水、怕风、肌阵挛、抽搐等。
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一旦出现晚期症状,患者的生存率几乎为零。
因此,提前了解并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
预防狂犬病的首要措施是规范宠物管理,包括为宠物接种疫苗、佩戴狂犬病免疫证明等。
对于已经被咬伤的患者,及时采取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
伤口处理应立即进行,包括清洗伤口、消毒、包扎等。
疫苗接种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
主动免疫是指接种狂犬病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
被动免疫则是通过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迅速提高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以应对病毒感染。
在狂犬病的控制方面,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加强宠物登记管理、推广疫苗接种、提高民众防范意识等。
我国还积极开展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和研究,为预防狂犬病提供有力支持。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大家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通过规范宠物管理、及时处理咬伤伤口、接种疫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狂犬病的传播风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一个无狂犬病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2021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被动免疫制剂的规范使用(全文)

2021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被动免疫制剂的规范使用(全文)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发病后病死率几乎100%,全球每年造成约59 000人死亡。
狂犬病已有4 000多年的文献记载,全球范围内人类狂犬病病例约99%是由犬引起的。
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仅次于印度,最近的疫情高峰发生在2007年,报告病例数达3 300例,多年来一直高居我国传染病死亡数的前3位。
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采用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置及科普宣教,202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狂犬病发病数202例,与2007年数据相比较下降93.9%。
我国的狂犬病预防工作成效显著,但目前我国依然是狂犬病流行区域,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PEP)是狂犬病预防的有效措施。
PEP核心策略包括:伤口的有效冲洗彻底清创、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合理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一、狂犬病预防被动免疫制剂及其种类被动免疫是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一般用于治疗,在特殊情况下用于紧急预防。
狂犬病预防的被动免疫制剂包括抗狂犬病马血清(ERIG)、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RIG)和重组人源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rhRIG)。
ERIG因为不良反应较多,目前临床较少使用,HRIG是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被动免疫制剂,rhRIG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获得性成为狂犬病预防中最有前景的被动免疫制剂。
二、被动免疫制剂作用机制狂犬病的暴露后预防接种疫苗诱导机体发生主动免疫,既往无狂犬病疫苗接种史的人群,在接种首剂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应答产生抗体需要7~14 d的时间。
对于狂犬病暴露风险高、潜伏期短的病例,可能导致免疫失败,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在伤口周围以较高浓度局部浸润注射中和狂犬病病毒,阻止其在伤口内及周围组织中的感染,从而对暴露者进行保护,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大量的抗体足以清除体内可能残存的病毒,并产生长期的保护。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2019)要点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2019)要点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2019)要点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属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临床多以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为表现,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人的狂犬病99%由犬咬伤传播,加强犬的管理、给犬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控狂犬病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策略。
及时、规范的暴露后预防(PEP)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策略。
2018年4月,WHO发布了2018年狂犬病疫苗立场文件,基于狂犬病相关研究的最新证据,更新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程序。
一、狂犬病病原学狂犬病病毒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
二、发病机理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嗜神经性。
病毒最初进入伤口时,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外周神经系统。
病毒沿轴突上行到背根神经节后,在其内大量增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
人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可短至数天,极少超过1年。
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
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三、狂犬病临床表现与诊断一)临床表现1.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多数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
2.前驱期:一般为2~10d,通常有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
3.急性神经症状期:一般持续1~3d,分为狂躁型与麻痹型。
狂躁型病例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
麻痹型病例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
4.麻痹期:一般持续6~18h。
5.死亡:病例麻痹期后很快呼吸心跳截止死亡。
狂犬病知识幻灯片(含解说词)PPT优秀课件

6
狂犬病病毒的生存条件
➢ 狂犬病病毒在 pH3~11稳定 ,可在-70℃或冻干于0~4℃ 保存时存活多年。
➢ 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乙醇、酸、碱等多种物质敏感。 ➢ 狂犬病病毒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 ➢ 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
迮文远等. 《 计划免疫学》第二版. 2001
狂犬病临床分期
➢ 狂犬病的临床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 潜伏期 ✓ 前驱期 ✓ 急性发作期 ✓ 昏迷及死亡
11
狂犬病的潜伏期
➢ 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大多为1至3个月,但也可短至一周, 或长达几年。
➢ 被动物咬伤部位、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病毒的 量等因素影响着潜伏期的长短。
使用方法
➢ 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按推荐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 润注射到伤口周围,同时应避免多次重复针刺进伤口。
➢ 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必须小心进行以防止引起 间隔综合征。
➢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免疫制剂时,应将其 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
➢ 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别是幼儿),按常规剂量不足 以浸润注射伤口周围的,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 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40
被动免疫 — 为人体提供最及时的保护
41
使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的原理 (RIG) [20,21]
在第 0,3,7,14,28天使用单剂量HDCV后狂犬病毒抗体滴度的变化。
100
安全区 (active immunization)
10
GMT (IU/ml)
0.51
WHO 血清阳转标准
0,1
狂犬病危险区域,需要被动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
狂犬病暴露后必须正确处理伤口,并及时采取规范地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程序,以减发病的几率和风险。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暴露免疫被动免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
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粘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达100%[1]。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时称为狂犬病暴露[2]。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立即正确地处理伤口,根据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严格按照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则能大大减少发病的风险。
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可立即起效,称之为被动免疫。
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称为主动免疫[3]。
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1狂犬病的主动免疫 1.1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
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1.2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
禁止臀部注射。
1.3主动免疫的注意事项 1.3.1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1.3.2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1.3.3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1.3.4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1.3.5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
若无法实现,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应当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原则上就诊者不得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1.3.6狂犬病疫苗接种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
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
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2狂犬病的被动免疫 2.1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kg)计算。
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