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范文】201X年德国考察报告4篇-范文word版 (24页)
【最新推荐】德国教育考察报告word版本 (1页)

【最新推荐】德国教育考察报告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
也许您还喜欢:
∙关于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及肉羊育种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粤闽京沪部分法院多元化调解工作的考察报告
∙上海市特殊教育考察报告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
∙寒假大学生实习考察报告
∙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欧美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史考察报告
∙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在联合国的旗帜下—东南亚三国教育考察报告
∙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育考察报告。
赴德考察报告

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的优势之处及引进思考浙江商职院学校办公室蒋主力德国是目前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制造业强国。
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在世界上堪称模范,其完善的体系以及先进的制度,造就了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这一过程中,高标准、系统化、与时俱进的IHK 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功不可没。
今年七月,本人有幸参加了我校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培训团,在为期一个月的赴德培训学习中,认真听取了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学院知名教授prof.Dr.Hortsch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佟永强等专家的讲座,着重了解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特征,分析其优势之处,着重探讨了作为商科教育主体的我校如何引进和实施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职业资格证书项目,进一步提高商贸流通业技能性人才的培养水平,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的本土培养,加速推进我校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一、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与特征(一)内涵。
IHK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德国工商业联合会(Deutscher Industrie- und Handel skammertag,简称DIHK)综合德国制造业、信息产业、交通产业、商业与服务业、物流、旅游、金融等主流产业,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职业资格标准,并推出了数百种职业资格证书,称作“IHK职业资格证书”。
“IHK 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指依据培养职业行为能力的要求,在职业学校中依据框架教学计划围绕“学习领域”,在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依据培训规则围绕“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学,最后由德国工商业联合会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考试后标明已取得某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
近几年来,该证书教育项目已被我国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扬州市成功引进,由于这一证书体系具有很高的教育培训标准和严格的过程管理及评价体系,可以培养出训练有素、综合能力和实用性强、直接为企业所用的职业人才,目前已经得到了我国许多企业的认可和关注,成为国内众多企业聘用高级技能人才的主要依据证书。
2019年德国考察报告模板

德国考察报告模板一、本次考察我们所了解的德国职业教育1.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德国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初中,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
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
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救助失业,又管理培训工作;德国高中学生需学2-3门外语,完成学业方可进入大学,高中生上大学所占比率仅约占30-35%,其余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比率65-70%以上。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元制”。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
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
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
德国经济部公布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大类、371个职业。
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
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

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赴德国考察报告(正式稿)调研报告德国建筑节能新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文/厉益芳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承载了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理想。
发展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方向,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亟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的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仍存在着较多的误区,尤其缺乏有效的技术推广平台和整体解决方案。
2010年12月11至25日,受组织委派,参加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应用培训班?,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管理学院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考察和广泛的交流,收获颇丰。
这次培训考察的内容广泛丰富,涉及节能减排、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重要课题。
通过听取专题讲座、实地考察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对墙体保温技术、建筑楼宇节能控制、建筑材料和产品特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废水处理等理念和技术有了深刻理解,从中深刻体会到德国在节能方面堪称世界典范。
不论是制度安排、法律法规建设、经济激励与制约措施,还是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公众广泛参与等各个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一、培训考察基本情况在德国期间,下萨克森州管理学院对培训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准备专题讲座、经验介绍和考察观摩实例,所到各考察点都有专人陪同、讲解和经验介绍。
这次培训考察的内容广泛丰富,涉及节能减排、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重要课题。
通过听取专题讲座、实地考察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对墙体保温技术、建筑楼宇节能控制、建筑材料和产品特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废水处理等理念和技术有了深刻理解,从中深刻体会到德国在节能方面堪称世界典范。
赴德国考察学习汇报

Duales System der Berufsausbildung
双元制体系
11 – 13 Berufsaus-
bildung 职业培训
eHSA 主体中学
MSA
实科中学
Zugang auch ohne Schulabschluss möglich
二、德国的教育体系
条条大道通罗马
文理中学。 ➢ 参加工作的、没有高中毕业证的年轻人,如果想进入高校学习,可以到相关的学校参加专业结业
考试,通过后可以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 ➢ 与综合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比起来,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在德国公司不会受到歧视,因他们拥有
更多专业方面的实践经验,往往会更受公司欢迎。
二、德国的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的灵活 性
一、概述
◆ 在柏林工商行业协会了解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合影留
念
一、概述
◆ 柏林法律与金融专科学校学习参观
◆ 柏林国立高级技工学院学习参观
一、概述
◆ 柏林酒店管理专科学校
◆ 柏林应用技术大学
一、概述
◆ 维尔纳.冯 西门子职业学校
◆ 柏林商业专科学校
一、概述
◆ 黑森州行政与警察学院
一、概述
◆ 德国ABB培训中心
德
国
10
整 体 基
第
9
二 阶
8
Gymnasium 文理中学
Integrierte Sekundarschule 综合学校
Gemeinschafts-schule
(Pilot)
eHSA 主体中学
础
段
7
集体中学制度
教
(实验项目)
育
6
2019-德国考察报告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德国考察报告篇一:德国企业文化考察报告德国企业文化考察报告第4组:武步国高品李保红张明文于驰杨继红熊锦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控着企业的命运,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企业文化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一定有着优秀的文化基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1X年9月16日至29日,中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期理论进修班赴德国考察,先后考察了联邦航空航天协会、钢铁工业联合会、波茨坦工商联合会、汉堡空客公司、蒂森克虏伯VDM公司等社会团体和企业,对德国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将我们的收获和体会汇报如下:德国是欧洲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诸如西门子、克虏伯、奔驰、大众等众多的世界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国制造”成为“精品制造”的代名词。
通过考察和学习,我们对德国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一、德国企业文化的形成德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地域环境、宗教信仰、民族特性密切相关。
首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建立注重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
再次,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劳、节约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此外,日尔曼民族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问题的认真态度。
德国考察报告4篇

德国考察报告4篇一、赴德培训基本情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01.2万人,全国划分为16个州。
此次培训主要在德国中南部的黑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巴伐利亚州进行,具体地点主要是宾根大学、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自然保护区、黑森州森林保护协会总部和巴伐利亚州林区。
培训内容主要是研究学习德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特点与方法,德国森林多功能利用的结构与范例,德国森林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等。
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听课、现场考察、与德国专家共同座谈讨论等,先后考察的林地现场有40多处。
这次培训受到德国黑森州和巴伐利亚州森林保护与经营协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培训考察,使全体成员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圆满完成了培训考察任务。
二、德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特点1、私有制林业为主体,国有、社团、私有多种林业经营形式并存德国自然条件优越,南部为阿尔卑斯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为冰渍平原,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境内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海洋性气候和内陆性温带气候并存,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风调雨顺,林木生长的极端立地条件很少,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十分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
德国森林面积1080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为30%,而且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好,森林分布均匀,林份质量高,生态功能十分明显。
这些森林,成为支撑德国林业生态环境的主体。
德国的森林所有制形式有三种,一是私有林地,全国共有46%的森林为公民个人所有。
二是国有森林,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都有所属的森林及林地,共占34%。
三是社团包括教会、公司团体、市镇政府所有林,占20%左右。
所以,德国的森林私人经营保护占主体,全国私有林林主人数130万,占全国人口的1.6%,其人数是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两倍多,但私有林林主人均林地3.8公顷,因此,德国的森林总量大,林主多,林地分散,除山地森林、四通八达的公路绿化、城市绿化外,其他大量的林木多是成片栽植、分散分布,布局合理,分布均匀。
赴德国培训学习的考察报告文档

2020赴德国培训学习的考察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赴德国培训学习的考察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一、基本情况20xx年xx月,我院xx位技术、行政管理骨干参加省局组织的计量培训考察团,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省局陈振华总工的带领下赴德国进行“计量器具软件管理和认证体系”培训学习。
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本次培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对外交流,开拓视野,提升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本次培训学习考察的主要内容有:1、由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公益中心(CarlDuisberyCentren)负责为我们组织安排的“计量器具软件管理和认证体系”培训学习。
2、参观考察在德国柏林市的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 (Physikalisch-TechnischeBundesanstalt)部份实验室。
二、培训学习主要内容。
1、能源市场中计量器具软件立法的作用与计量器具安全保障体系。
(主讲:德国Siegen大学数据交流系统学院教授ChristophRuland博士、经济信息硕士SibylleHick女士)目前欧洲能源市场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市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者分离。
在市场化的能源市场中,发电、输电、配电、使用者和监督管理单位对能源的贸易结算和监督管理均离不开测量仪器(计量器具)。
早在98年德国就出台了《能源经济法》,20xx年欧盟制订了《能源经济法》,并已于20xx年正式实行。
20xx年3月31日欧盟实施欧盟法规《计量法》(MI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201X年德国考察报告4篇本文目录1.201X年德国考察报告2.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3.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4.赴德国、匈牙利医疗保险考察报告这次赴欧考察,德国、瑞典、法国的有关专家学者给我们介绍了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大量关于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信息。
在听取介绍和实地考察过程中,由于国内所从事工作的原因,我们对上述三个国家基层治理体制格外关注。
它们规模各异的市镇建制,形式多样的市镇自治组织体制,较为明确的权力职责,有保障的经费来源,以及令人瞩目的发展新动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规模各异的市镇建制。
如同欧美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德国、瑞典、法国在中央(联邦)级、省(大区、州)级的各种权力配置及其运行已十分老道,并为世人所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国在中央(联邦)、省(州)层面保持一套完善而又相互制衡的公共权力体系的同时,在基层还保持了规模多样的建制市镇。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国家政权分为三级:联邦级、州级(16个)和地方级(8,000多个)。
在德国,1,120万居民的巴伐利亚(bavaria)州有2,056个市镇,250万居民的布莱登伯格州(brandenburg)有1,700个市镇,600万居民的汉森州(hessen)有426个市镇,46万居民的撒克斯尼亚州(saxonia)有968个市镇,760万居民的莱登撒克逊(niedersachsen)州有1,031个市镇,而350万居民的柏林(berlin)本身也是一个市镇。
在我们到访的北莱茵-威斯特~州共有396个市镇,其规模也是各异,其中有30个人口超过10万人,最大的是科伦市,人口达100万,小的市镇人口只有几千。
瑞典既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也是一个单一制的地方分权型的国家。
国家政权分为三级:中央级、省级(21个)、市镇级(municipality,290个)。
在瑞典,全国总人口只有近900万,但市镇建制却有290个,平均每个市镇有居民30,900人,大的像首都斯德哥尔摩人口达761,000人,小的市镇只有2,600人。
历史上瑞典的市镇更多,从1862年地方自治改革后,市镇不断合并,到1952年市镇数量已由早期的2,500多个减少至1,100个,到1974年再减少至278个,今天全国市镇数量稳定在290个。
法国是一个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型国家。
国家政权分为:中央级、大区级(22个)、省级(100多个)、城市(市镇)联合体级、市镇级(36,000多个)。
在法国,市镇建制早在1884年就正式确立了。
目前市镇数量已达36,000多个,据说比原欧盟15国市镇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有2万个市镇的人口不足2千。
由于许多市镇人口太少,法国中央政府曾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市镇之间进行合并(但不是强制),但推行的结果,大约只有500市镇之间愿意相互合并,更多的市镇不愿意合并。
二、市镇自治的组织体制三个国家的市镇均实行自治体制,但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体现和实现自治的组织建设上,三个国家之间甚至一国内部又有不少差别。
在德国,乡镇是德国最基层的地方自治单位。
它不是州政府的下属行政单位,而是组成县的自治团体。
德国基本法规定,在州、县(市)和乡(镇)中必须设立经普遍、直接、自由、平等和秘密选举产生的机构代表人民。
这种代表机构在乡(镇)一级可由乡(镇)民大会代替之。
由于多种原因,德国各州的乡镇自治体制有所不同。
从组织建设的角度来看,大体上有四种类型的乡镇自治组织体制:一是北部德国的乡镇议会体制。
这种体制的主要特征是:选民直接选举乡镇议会;乡镇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选举乡镇长,选举或任命乡镇总监;乡镇长只是议会主席和乡镇礼仪上的代表。
乡镇总监是行政首长,具体行政事务由乡镇总监负责。
这种组织体制类似于欧美许多国家的市镇经理制。
二是德国南部的乡镇议会体制。
这种体制的主要特征是:乡镇议会和乡镇长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乡镇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控制一些乡镇事务;选民选出的乡镇长是乡镇议会的当然主席,同时又是行政机构的首脑。
乡镇长领导乡镇议会,乡镇议会通过的决定由以乡镇长为首脑的行政机构负责执行。
三是莱茵河流域的乡镇长制。
这种体制的主要特征是:选民直接选举乡镇议会;乡镇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选举乡镇长;乡镇长既是乡镇议会的主席,又是乡镇行政的首脑,既领导乡镇议会,又领导乡镇行政机构。
四是市自治机关体制。
这种体制的主要体制是:选民选举乡镇议会;由议会选举议会的各个工作委员会,选举乡镇长并监督行政工作;乡镇长只是乡镇行政事务的首脑,并不是乡镇议会的领导人,只负责乡镇行政事务,不领导和主持乡镇议会。
至于基层自治体的日常运作,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全国没有统一规定,据我们访问的北莱因-威斯特~州内政部的介绍,该州是每5年选举一次市镇议会的议员,各市镇议会议员的规模在20-45人之间(除波恩市67名外),市镇议会一般每月开会一次,或每年至少召开10次会议。
市镇议会的准备工作绝大多数要由市镇长负责,市镇长还有几个助理,大城市的市长还有2-3个副市长。
市镇议员绝大多数都是荣誉性的,工作很累、很辛苦,所以,他们现在讨论像波恩这样的大城市,市议会的议员能否实行专职。
在法国,市镇是最基层的自治体,它由市镇议会和市镇政府组成。
市镇议会任期6年,由选民普选产生,议员人数根据居民人数而定,由9名(居民少于100人)至69名(居民达到或超过30万)不等(但三个城市例外:巴黎163名,马赛10名,里昂73名)。
市镇议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例会,应共和国专员、市镇长或三分之一市镇议员的请求,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市镇长由市镇议会选举产生,是市镇的行政首长,但一旦选出市镇长又不对议会负责,在其任职期间市镇议会无权罢免。
根据规模大小,市镇可以设置市镇助理,负责市镇长交办的事务。
市镇助理由市镇长提名,议会通过,任职期间如不称职,市镇长有权向市镇议会提出将其罢免。
市镇长、市镇长助理与议会市镇议会议员任期相同。
市镇长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中央在地方的代表,又代表基层市镇议会执行机关。
市镇长主要受中央政府和共和国专员的监督,总统有权将其罢免,中央政府内政部有权停止其职务3个月,设在大区和省的共和国专员拥有停止其职务1个月的权力。
与德国、法国比较而言,瑞典市镇自治的组织类型要简单些。
全国290个市镇政权基本上都实行的是议会-行政合一的组织体制。
全国每一个市镇都有一个由31-101名议员组成的议会,选民每四年选举一次市镇议会。
我们访问了人口有182,000名,在瑞典号称第四大城市的乌浦索拉市(uppsala),该市议会领导人说,市议会是乌浦索拉的最高决策机构,其81名议员是由选举方式选出,与国会、省议会选举同时举行。
现在81名议员分别来自社会民主党、现代党、左派党、自由党、绿党、~教民主党和中央党。
由15人组成的乌浦索拉市市政委员会,就是乌浦索拉市的政府。
它负责全市的发展、财经和管理工作。
市议会内设了14个专门委员会,并在市政委员会下面也设定了14个办公室,以便与议会专门委员会相对应。
这14个委员会(办公室)分别是:青少年、教育与就业、区街服务委员会(办公室);发展与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房地产委员会(办公室);娱乐与生命委员会(办公室);街道和交通委员会(办公室);文化事务委员会(办公室);环保与健康、证照许可委员会(办公室);成年人残疾事务委员会(办公室);救助服务委员会(办公室);老龄市民委员会(办公室);卫生委员会(办公室);治安委员会(办公室);乌浦索拉市直接服务委员会(办公室);乌浦索拉市关怀与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瑞典的市镇议会每年至少召开10次会议。
所提出的动议将首先由各专门委员会进行讨论,然后再提交市政委员会讨论,然后再交市镇议会进行表决,市镇行政管理部门或公司的工作人员执行议会通过的政治决议。
市镇议会开会时对公众和新闻媒体开放。
据有关专家介绍,德国、瑞典、法国基层自治的组织体制在欧洲是很有代表性的。
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甚至匈牙利、俄罗斯都有与德国相似的组织制度;北欧许多国家像挪威、芬兰、丹麦的基层自治组织与瑞典的情况大体相似;法国的经验和做法对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国家以及法国在亚非前殖民地都有很大影响。
三、市镇的主要职责与我国乡镇等基层政权组织不仅要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城乡建设事业,而且还要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有所不同,德国、瑞典、法国三个国家市镇的职能比较单纯,自治的权限主要体现在地方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
在德国,虽然联邦基本法第28条专门规定:“必须保证各乡在法律范围内拥有独立负责地处理地方性事务的权限。
”但由于联邦基本法只规定了地方自治的原则,没有具体的规定,具体的规定只能依赖于各州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作出了。
这样制度安排的结果是,一方面,各州的法律规定为市镇行使自治职权,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依据,同时,又由于各州立法不同,从而也使市镇实际享有的自治权力有所不同。
在我们访问的北莱茵-威斯特~州,该州法律规定市镇政府主要在一些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承担职责,进行活动,像中、小学的学校管理、幼儿园、废水收集、青少年帮助、男女平等、住房补贴等。
在瑞典,由于省政府的权力主要体现在提供医疗和牙医服务上,因此,大量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工作就落到了市镇政府的头上。
据了解,全国一多半的公务人员是在市镇工作,而市镇这个层次也承担了大部分的社会事务。
据介绍,瑞典的市镇政府普遍承担以下事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老龄人的照料、残疾人的照料、社会服务,另外还担负市镇规划、房屋建造、市镇道路与公园管理、救援服务、垃圾和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水的供应及污水处理、体育与娱乐、图书馆与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
1982年3月,法国《权力下放法案》实施后,中央政府调整了对地方的领导体制,并根据该方案规定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职权。
其中,市镇议会的职权是:选举市长和市长助理;讨论和表决市镇预算并监督执行;决定市镇公共工程及实施方式;建立公益公共设施;管理市镇公共机构;批准市镇长签订的合同;讨论和征收不动产,接受遗产;制定市镇公务员章程;负责社会福利和公共救援。
目前,市镇的预算已在法国大区、省、市镇等地方行政总开支中占去了三分之二,而市镇工作人员,则占地方行政公职的90%。
4月30日,我们专门赴位于奥尔良市西南7公里的圣希莱-圣美满镇(st hilaire st mesmin)考察。
该镇提供的材料对我们理解法国市镇的职权很有帮助,现将有关资料摘抄如下:圣希莱-圣美满镇有人口2407人,镇议会有18名议员,镇政府有1名镇长、5名副镇长,共有22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