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经典试题(_居民与聚落)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含答案)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是()A. 亚洲南部B. 南美洲东部C. 欧洲D. 亚洲东部【答案】B【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地区中,亚洲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南美洲东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而在高纬度高寒地区,高山高原地区,干旱沙漠地带和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比较稀疏。

2.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1)A(2)C【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

(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

【点评】(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认识世界,读下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组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A. ①B. ②C. ③D. ③(2)上组图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A. 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B. 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C. 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 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3)上组图中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B. 站在A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C. 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D. 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答案】(1)A(2)C(3)B【解析】【分析】(1)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图①表示的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地理中考真题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含答案)

地理中考真题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含答案)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1.(2021·新疆)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从人种构成看,主要是(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混血人种D.黄色人种2.(2021·常州)美国的人种主要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D.混血种人(2021·昆明)下图是一组反映不同地区建筑风格的邮票,读图完成3~4题。

3.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居住在④地的居民主要信仰(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印度教5.(2021·常州)非洲典型传统民居对应的图片是( )6.(2021·齐齐哈尔)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7.(2021·绥化)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宗教是( )A.佛教B.犹太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8.(2021·通辽)星球救援(1)2021年6月20日,喜欢探险的外星人小Z在星际旅行的过程中飞船突然出现故障,被迫降落在①地,当小Z在①地从飞船里出来时,发现周围多是________色人种,说________语,信仰________(宗教),他感到非常炎热干燥,因为当地是________(气候类型)。

对于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的是( )A.黑英基督教热带沙漠气候B.白阿拉伯伊斯兰教热带沙漠气候C.白英基督地中海气候D.黑阿拉伯伊斯兰教地中海气候出现故障时,飞船的三个重要零件分别掉落在②③④地(如上图),请接收到此信息的您协助小Z寻找到这三个重要零件,修复飞船,重新起飞。

(2)小Z首先跟随一班轮船去②地寻找零件,轮船的航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A________海峡→②。

到达②地后,他发现此国家中部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气候________(选填“干旱”或“湿润”),该气候特点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甲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北半球高纬度B.北半球中低纬度C.南半球高纬度D.南半球中低纬度(2)乙图所示为中纬度某地区,仅从图中信息考虑,四点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3)丙图能够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A.伦敦B.新德里C.巴西利亚D.北京【答案】(1)B(2)AA.aB.bC.cD.d(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大多集中在赤道以北的北纬20°-60°的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观察图中四个地点可知,a位于山地,地势起伏很大,交通不便,b、c、d位于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读图可知,该地一月气温在0℃一下,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新德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巴西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A. 英语、汉语B. 汉语、法语C. 汉语、英语D. 汉语、日语【答案】 C【解析】【分析】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聚落是人们长期定居的场所,往往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以上四个地区中,甲是高山、乙是地形崎岖的山地,丙是沙漠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而丁地属于平原地区,适合聚落的形成。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其中的第一点就是地形地势的选择,那种地形平坦,地势稍低的地方最有可能发展成聚落。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

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 甲B. 乙C. 丙D. 丁(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 气候湿热B. 地形平坦C. 交通闭塞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A. 甲地--海上明月B. 乙地--炊烟袅袅C. 丁地--小桥流水D. 戊地--激流飞瀑【答案】(1)A(2)C(3)D【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

(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C。

(3)读图可知,图中的五个聚落的海拔均在0~50米之间,从丙地向甲、乙、丁地观察,视线均会被地形阻挡。

戊地与丙地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可以对视,且戊地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可能形成激流飞瀑的景观,故选D。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怀化)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A. 麦加B. 巴勒斯坦C. 耶路撒冷D. 拉萨【答案】 C【解析】【分析】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地方.故选:C.【点评】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2.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A. 地形更平坦开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C. 水陆交通更便利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答案】(1)C(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是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位于北方地区,在图示地区的南部不适合发展柑橘种植业,故A错;天然橡胶林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故B错;探险漂流运动要求漂流速度快,故而河流水流要急,落差要大,①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最适合漂流,故C对;甲地位于盆地中,四周高,中间低,不适合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故答案选C.(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地形更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更便利,水源充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聚落发展规模更大;由于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答案选B.故答案为:(1)C;(2)B。

【点评】(1)该小题考查区域开发利用方式,需结合图示地区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解答,有一定难度。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A. 非洲的北部B. 亚洲的东部C. 亚洲的南部D. 欧洲【答案】 A【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都是人口稠密区,非洲的北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

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2.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A. 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B. 沿海、沿交通线分布C. 沿河、沿海分布D. 沿交通线、沿河分布(2)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A. 公路运输、海洋运输B.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C.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D.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A. 广泛种植温带水果B. 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C. 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D. 大力发展服务业【答案】(1)B(2)C(3)A【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

(2)岛屿被海洋所包围,因此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故选C。

(3)由图示及题干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温带水果;留尼汪岛可加大对西部珊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服务业,故选A。

【点评】(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

河流等,对早期城市的选址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较显著。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是()A. 亚洲南部B. 南美洲东部C. 欧洲D. 亚洲东部【答案】B【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地区中,亚洲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南美洲东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而在高纬度高寒地区,高山高原地区,干旱沙漠地带和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比较稀疏。

2.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1)A(2)C【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

(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

【点评】(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A. 阿拉伯人B. 因纽特人C. 柬埔寨人D. 菲律宾人【答案】 A【解析】【分析】解:根据题干中描述可知,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是为了防太阳辐射,防风沙,信仰伊斯兰教。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A. 欧洲西部B. 两极地区C. 亚洲东部和南部D. 北美洲东部【答案】B【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地区,这些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如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历史发展悠久,经济发达;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两极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

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以上。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 IB. ⅡC. ⅢD. Ⅳ(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答案】(1)B(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 居民与聚落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1.(2010·山东济南)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①亚马孙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长江流域④恒河流域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选B。

2.(2010·湖北宜昌)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A.欧洲西部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C.非洲的北部D.东亚、东南亚【答案】选B。

3.(2009·福建南安)该地区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其人种是()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解析】选C。

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4.(2009·湖南常德)亮亮同学学习了”世界的人口”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人口的增长要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解析】选D。

此题综合考查了世界的人口的相关知识,人口密度只是表示一个地方人口的疏密程度,与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在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由于高寒地区气候恶劣,不适合居住,人口少。

5.(2009·贵州黔东南)欧洲、瑞典等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A.居民就业困难B.社会经济贫困C.劳动力短缺D.居住条件较差【解析】选C。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经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则出现了居民就业困难,居住条件较差,社会经济贫困等问题。

6.(2009·山东滨州)下列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B.干旱的沙漠地区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D.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解析】选C。

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宜工农业生产,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比较稠密。

7.(2009·湖南长沙)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答案】选B。

8.(2009·山东菏泽)下图是甲、乙、丙三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三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A.30‰ 10‰ 5‰ B.20‰ 10‰ 10‰C.50‰ 20‰ 1 5‰ D.70‰ 30‰ 25‰【解析】选A。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自然增长率的概念理解和应用的题目。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解答此题先要阅读图例,分别读出三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然后进行计算,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50‰-20‰=30‰;乙国:20‰-10‰=10‰;丙国:15‰-10‰=5‰。

9.(2009·福建泉州)有“黑人故乡”之称的是()A. 欧洲B. 大洋洲C. 拉丁美洲D. 撤哈拉以南的非洲【答案】选D。

10.(2008·湖南常德)小军参加了“超级小英雄”的节目,主持人问他:如果选择安家,下列四地人们会将房址优先选择在何处?如果他向你求助,请告诉他正确答案()A.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B.气候寒冷的高纬地区C.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答案】选D。

11.(2008·甘肃天水)人口稠密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是()①气候温暖适宜②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选B。

12.(2008·广东韶关)加拿大和美国属于多种族、多民族大汇集的国家,其中占人口比重最大的种族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答案】选A。

13.(2008·湖南湘潭)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C.世界各大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解析】选B。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炎热潮湿的亚马孙平原,气候寒冷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人口都比较稀少,人口密度大说明本地区人口多,但与人口增长快不是一个概念。

14.(2008·湖北宜昌)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是生产者,所以人口越多越好B.人是消费者,所以人口越少越好C.人口增长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越慢越好D.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解析】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口问题。

目前,全球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是人类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但与此同时,是不是人口增长越慢越好呢?也不是。

正确的人口观应为:合理的人口增长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这也是衡量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合理与否的唯一标准。

15.(2008·湖南株洲)根据体质方面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下列地区中主要分布白色人种的是()A.亚洲东部B.非洲南部C.欧洲西部 D.亚洲东南部【答案】选C。

16.(2008·天津)奥运圣火在全球传递过程中,火炬传递手主要是由黑人组成的城市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选C。

17.(2008·内蒙古通辽)2006年,通辽市总人口为309.10万人,总面积59 535平方千米,通辽市的人口密度约为()A.52人/平方千米B.112人/平方千米C.84人/平方千米D.24人/平方千米【解析】:选A。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3 091 000÷59 535≈52,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18.(2007·湖南衡阳)“我们被人称之为穆斯林,喜欢着白色长袍,讲阿拉伯语。

你能猜出,我们是什么人种吗?"()A.黑种人 B.黄种人C.白种人 D.混血种人【答案】选C。

19.(2010·湖北武汉)读“不堪重负的地球” 图,完成(1)、(2)题。

不堪重负的地球(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A.环境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劳动力普遍短缺B.资源短缺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1)选B,(2)选B。

20.(2009·山东潍坊)某国家2008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1)~(3)小题:(1)该国2008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20.1 ‰B. -0.7‰C.0.7 ‰D. 9.7‰(2)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B.人口老龄化严重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D.劳动力过剩(3)该国最有可能位于()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C.欧洲西部D.南美洲【解析】(1)选B,(2)选B,(3)选C。

此题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世界的人口问题等知识,准确计算(1)小题是正确解答(2)(3)小题的前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1000‰=(5.2-4.85)万/500万*1000‰= -0.7‰。

人口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它只代表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人口密度,人口总数等都没有关系。

当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等于0,表示人口不变,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由此可断定该国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3)小题四选项中只有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

21.(2008·山东潍坊)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欧洲的、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 ;B ;C ;D 。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2条)?。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产生的问题是解决的措施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阅读图例,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C,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地带,气候干旱);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D亚马孙平原);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A北冰洋沿岸属于苔原和冰原带,气候严寒);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B青藏高原地势高寒),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假如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人口增长也不是越快越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问题,所以,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答案】(1)东部和南部西部(2)A苔原和冰原带,气候严寒;B高原山区,地势高寒;C沙漠地带,气候干旱;D热带雨林,气候过度湿热(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4)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知识点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2010·山东烟台)在上海世博会上,小王看到一个外国人面对中国馆一边祈祷一遍在胸前划十字,这个人可能是()A.信仰佛教B.信仰基督教C.信仰伊斯兰教D.信仰道教【解析】B。

基督教创始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2.(2009·广东东莞).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北京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D.英国参加2008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多【解析】选B。

由于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它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学习好英语,可以和外国来北京旅游或观看奥运会的外国人更好的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