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西藏地区农奴占人口 95%,完全没有人身自 由,保留着断手、剁足、 剜目、割耳等极为野蛮的 刑罚。 没有一所现代意 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 率高达95%。
2.措施 阅读课本,概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措施
2.措施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 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青藏铁路世界之最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达550公里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海拔达5068米
青藏铁路世界之 最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
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
佤族
朝鲜族
瑶族
彝族
维吾尔族
藏族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结合以下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1.历史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西域都 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新疆:伊犁将军
西藏:宣政院
西藏:驻藏大臣
台湾:澎湖巡检司 台湾:台湾(府)省
颁布实施:1984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建立:5个自治区
政策:西部大开发
发展表现:2006年,青藏铁路全 线通车
检测提升
1.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古)的
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又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

《民族大团结》PPT优秀课件

《民族大团结》PPT优秀课件

轻松尝试应用
5.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是在(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之后 C.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之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轻松尝试应用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 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问题1】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探究(1)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 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合作互助的民族关系。 (3)近代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 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 政治认同。 (4)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既维护了国家统一, 又可以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 利于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轻松尝试应用
1.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
பைடு நூலகம்
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 D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
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
快乐预习感知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依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 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 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保障 (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共44张PPT)
民族区内域,由自当治地制民族度当的性质和层次:
①、性家质做:主是,中管国理政本民府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
族地方性的内部事
也是一项务基,本行政使治自制治度权。。
②、层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提出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来自雪顿节意思是吃酸奶子的
节日。起源于17世纪前,时间 从藏历的6月29日到7月5日结束 。
藏族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的——解决民族问题
1.背景: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中国是由56个民中华民族小名片
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
民族构族成国家:。中在国长是期由的历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 5个民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 新疆维尔自治区
1965年9月 西藏自治区
1947年5月 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

1958年3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5.意义
P61:材料研读 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 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平等相待、友好互助、共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新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⑴政治上: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__国_家_政_治_生_活_。 ⑵习俗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__民_族_文_化。 ⑶文教上:保护少数民族具特色的__宗_教_信_仰_。 既反对__大_民_族_主_义_,也反对__民_族_分_裂_主_义_。 (4)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植民族经济。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3张PPT)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3张PPT)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 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 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 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 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 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共26张PPT)

《格萨尔 王传》
《玛纳斯》
《江格尔》
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
又一批西藏农奴后代走进校门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二、共同繁荣发展
(4)政策支持: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
行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 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 的历史机遇。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 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目 前,我国已经设立了内蒙 古、新疆、广西、宁夏 和西藏5个自治区。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 起来
哈萨克族
苗族
白族
维吾尔族
猜一猜:以上是哪些民族的服饰节
这些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 欢渡什么节日?
刀杆节 云南傈僳族
火把节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 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 老传统节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由国务院西部地区开 发领导小组于2000年1月开始部署,整个 政策包括“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 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四个主要 项目。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 吉林省延边州):四川省、陕西省、甘肃 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 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 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共19张PPT)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 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 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 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为实现各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 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被载入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 自治法》颁布 实施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识读《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说出我国设立的自治区域有哪些,三级机 构分别是什么?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共同繁荣发展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
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 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分析当今社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材料研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 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 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 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A
B
C
D E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共28张PPT)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的意义
这是党和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 基本国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民族平等,满 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从 而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和伟大, 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各种权利,过着 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祖国大家庭 充满了欢乐。
参加人大会议的 少数民族代表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前合影
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高 原 交 通 干 线
新疆 学生 在上课
少数民族地区的科 教文等方面也加速发展
大 代 表一 、九 全五 国六 政年 协, 常汪 委宗 载猷 涛爷 合爷 影与 全 国 人
广 州 市 满 族 小 学 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誉 校 长
广 州 市 满 族 历 史 文 化 研 究 会 会 长
维吾尔族代表 在投票
建国初期,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 化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发展非常缓慢。
刀耕火种
原始渔猎 依靠汉族输入 铁农具
广种薄收
文化生活极度贫乏, 水平低下
存在封建制度、 农奴制度甚至 原始社会制度 的残余
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 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实行 的一项根本性的方针
一、 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充分发 挥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 速发展本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二、国家在财政、人力、物力上大 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是 以生态、电力、交通运输、 旅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 重点 ,取得重大突破。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
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
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如果祖国需要你到 西部支援建设,你愿意 去吗?如果你愿意去, 你会选择哪种工作呢?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地开展了少数民族( 古籍文献)的搜索、整理和出版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措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 传承 ) 和( 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5.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西部大开发 )。在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中,有( 5 )个自治区、 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此外,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 享受( 西部大开发 )的相关政策。西部大开发为民族 地区的( 加快发展 )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 开发以来,在( 基础设施 )建设、( 科技教育)和 ( 文化卫生事业 )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 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 )发展。2006年,(青藏 ) 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 青海 )、( 西藏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 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 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
况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 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如云南地区的佤族、景颇 族等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处在奴隶社会阶段,藏族 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迫之下。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 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 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社会主义道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 繁荣的根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见, 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至关重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