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很忙”
“杜甫很忙”事件介绍

“杜甫很忙”事件介绍据悉,这些恶搞“诗圣”杜甫的图片的原图来源于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登高》一诗的插图,图中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着风略抬起头,面带忧郁。
但经过网友涂鸦,杜甫身世凄苦、忧国忧民的形象完全被颠覆了。
起初在微博上流传的几张图片中,杜甫只是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抗重型机枪、弹吉他、骑摩托、拿着iPhone自拍、骑着自行车去购物等等。
但经网络传播后,不断有网友加入到涂鸦队伍中,在网友笔下,杜甫俨然成了“万金油”,什么事都可以干:变身篮球高手上演灌篮绝技,变身时尚潮人听iPod,甚至变身成网游主人公战斗……各种形象数都数不过来,不少网友感叹:“杜甫也太忙了!”“杜甫很忙”走红网络后,辛弃疾、李白等文化名人也“中枪”了。
这些涂鸦作品中,网友还设计了台词,演出了一段段搞笑的剧目。
有网友给杜甫和辛弃疾设计的拍照段子,在微博上得到了上万次的转载量。
除了微博,80后、90后聚集的SNS、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对“杜甫很忙”的讨论也非常热烈。
从上周末开始,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封面部记者钱贺进的文章《从“杜甫很忙”看当代青年》,在人人网上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
截至3月28日下午六点,该文被网友分享一万四千多次,阅读八万多次。
一家之言反“搞”派“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
”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杜甫是世界上伟大的诗人,我们应该尊重他、敬仰他。
现在是娱乐时代,网友涂鸦诗圣杜甫画像,也可能没有恶意。
如果网恶搞他,是非常不应该的”。
“如果是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马新朝说,“我们绝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
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低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
“我的态度很明确,反对这种恶搞。
”3月28日,钱贺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这是小孩子的涂鸦之作,倒没有什么,但是微博上却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还赞其有才,我就不能容忍了。
为什么说杜甫很忙

为什么说杜甫很忙近年来,杜甫的恶搞图片以极速的涨势与极广的范围在网络中突然走红,其丰富的各种各样的造型被疯狂传播,令网友们不禁高呼:“杜甫好忙!”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为什么说杜甫很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说杜甫很忙原来2012年3月,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位名为吴泽林的网友在微博发布一组名为“杜甫的一天”的组图,将语文课本中的杜甫插画恶搞,使正在仰天深思的杜甫在添加了几笔涂鸦过后成为扛枪遥望远方敌军的、坐着坦克前进的、戴着抬眼镜身骑小电驴的,还有打篮球的,切西瓜的,跳舞的,总之各种各样来自网友们的再创作,使杜甫从名垂一千多年的大诗人摇身一变,成了网络新宠,甚至纷纷使大家追忆起了读书年代在课本上画画的日子。
然而杜甫的涂鸦为何会走红呢?不得不说微博的传播能力之强,此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如今大学生与上班族们的压力过大,这组勾起大家回忆的组图使网友们想起了中学时课堂生活的美好。
大家更是声称,课本上没有被恶搞过的人物就称不上是“大家”!然而杜甫在这个潮流中不幸中枪了。
然而杜甫草堂在面对这种现象时给出的表示是,他们认为在纪念杜甫诞辰1300年之际,这个现象使大家更为关注杜甫是好事,但是介于杜甫本身的地位,还是应当给予传统文化相应的尊重。
杜甫很忙图片最近,杜甫的涂鸦形象在网络上极速走红,他时而切西瓜、时而跳舞、时而吃快餐,有时他金光闪闪,有时他威武雄壮,集万千形象于一生,日理万机的他引得众人直呼:杜甫真忙啊!比如这张图片,画中最上方的杜甫正在扛枪进行CF的野外实战游戏,而中间的杜甫正戴着帽子和遮阳镜,坐着电动车去商场买东西;最下面的杜甫呢,则是捧着电脑,脸却朝向天空,似乎若有所思地在网络空间上写诗创作。
还有许多各式各样不同的杜甫形象,这张原本出自语文教科书中仰天沉思的杜甫形象在众多网友集思广益的二次创作下,纷纷在众多网络平台中争先恐后地出现,甚至有网友表示,连语文书都脱销了!然而这种恶搞古人的涂鸦现象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相信大多数网友在学生年代都对书本中的人物插画进行过改造,只不过这一次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更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与传播度。
怎样看待“杜甫很忙”

怎样看待“杜甫很忙”编者近日,“诗圣”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杜甫俨然成了微博红人。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配图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登摩托车……涉及职业百余种,被好事的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对此,成都杜甫草堂很不满意,认为这是对杜甫的一种亵渎,而网友觉得,涂鸦杜甫没有很多恶意,从中反而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幽默感。
作为在校生,你是否涂鸦过课本?你是如何看待“杜甫很忙”现象的?你觉得这背后折射出了什么?尊重历史文化就是尊重我们自己讲述人/上海船厂技工学校杨炳逸很多人认为涂鸦杜甫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习压力很大的学生来说,这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是为了“发泄”对多年背书的“怨恨”,怀念逝去的校园生活……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行为极度无知、幼稚、低俗,这是在诋毁、亵渎杜甫的形象,对传统名人的不尊重。
我们为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骄傲,那侮辱杜甫、对杜甫的践踏岂不是在扇自己的耳光?“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饱经风霜,他所写的诗句大多数反映了最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他的豪言壮语让多少文人雅士为之敬仰,他人格高尚、富有仁爱之心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不该因一时之无聊而如此对待他,我们应该对他怀有敬畏之心。
那些涂鸦的人是否想过如果自己的图片被人涂鸦,你会有什么感受?如果站在法律的角度来看,涂鸦他人的图片还是侵犯他人肖像权呢!从这种种现象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年轻人对历史、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态度,这些都不利于我们或者后代接受经典之学。
不过是善意的恶搞讲述人/上海市医药学校袁佳佳对于网友们涂鸦杜甫图像,有些人认为这是对杜甫的一种亵渎,对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怎能这样涂鸦;有人拿民族感情说事儿,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丧失的一个缩影i也有人拿素质议论,觉得这是精神的干涸,素质的缺氧……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我想,不要将这种娱乐性的善意涂鸦,看得太过严肃。
杜甫很忙的

杜甫很忙一场全民参与的网络恶搞,让成名一千二百多年的诗圣杜甫变身微博红人。
在这些“再创作”的作品里,杜甫时而手握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因此被网友戏称“杜甫很忙”。
但很少有人知道,一千二百多年前,当杜甫和我们年龄相仿时,他在忙什么?杜甫出身名门望族,他爷爷杜审言叱诧文坛,连武则天都夸他的诗写得好了;杜甫的父亲也写得一首好文章,和他爷爷一样,都是恃才傲物的文人,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狂妄的人历来都不招人待见,杜家也因此在政坛上受到了排挤。
现在,平时写写畅销小说,偶尔没灵感的时候写几个字也能赚个两三万,生活自然是不用愁的。
但在唐朝,唯有当官才是正业,杜家爷俩照着自己的性子来,肯定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
然而,杜甫必然是杜甫,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奉儒守官”的家学熏陶,他肯定戽不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
正直善良的品格和诗人敏感的心,也让他从繁荣昌盛的大唐盛世中,看到了一些黑暗的东西。
杜甫虽然出身土族之家,但在漫游中,他接触到了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感受到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一千多年前,他大概二十多岁,和唐朝大多数驴友一样,驾一叶扁舟,去寻找江南的大好春光,要知道,当时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旅游一次就要几个月,甚至是一年。
所以,他可以一边观光游玩,一边结交文青,一边写诗,也算是在给自己做宣传。
如果说吴越漫游之前,杜甫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的话,那么吴越漫游之后,杜甫便真的开始很忙了。
他积极参加高考,又到长安去寻找所谓的“前程”,四处干谒找关系,试图实现他人生的最高目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一生忙碌,留下了很多诗,但令人称道的不只是诗,还有他那颗悲天悯人的仁者之心。
即使穿越千年,他的诗读起来,依然令人内心澎湃不已。
“杜甫”为什么“很忙”

“杜甫”为什么“很忙”摘要:“杜甫很忙”是指2012年3月风靡网络的杜甫涂鸦事件。
自第一张杜甫涂鸦组图出现在新浪微博之后,微博管理组将其置顶为微话题,顷刻之间,“杜甫很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杜甫很忙事件的走红到底是出色的网络营销,还是一次偶然的网民狂欢,其间又是否存在规律性。
以上这些问题,让我们通过对事件的传播学解读揭开其神秘面纱。
关键词:杜甫很忙;传播学;解读一、“杜甫很忙”事件回顾2012年恰好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
3月21日,一组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本中的杜甫涂鸦画像被公布在新浪微博上。
即刻,上百网友围观、回复。
遭涂改的杜甫头像原作由蒋兆和先生创作于1959年,真迹现存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图像中杜甫仰天长思,凝望远方。
头像因神形具备,所以被选作高中语文课本中杜甫作品《登高》的配图。
3月22日,新浪微博的新浪微话题组通过“微博新鲜事”、list、热门话题榜单等一揽子扩散途径推广“杜甫很忙”话题,带动网友参与并转发,“涂鸦杜甫头像”的星星之火立即演变成“燎原”之势。
随后,杜甫图像相关的涂鸦大作不断涌现,杜甫的形象也千变万化,时而端着狙击枪遥望远方,时而戴着墨镜骑车出门,时而成为湖人球员打篮球,时而与靓丽美女玩转风月。
基于杜甫的种种形态,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紧接着,3月26日,某位名为刘备的网友在人人网上发布自制视频《最炫杜甫风》。
该视频以杜甫诗词名句编词,用凤凰传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风》演唱。
视频一经发布,众多网友围观。
顷刻间,各主流媒体也陆续跟进,大篇幅报道“杜甫很忙”事件的进展与讨论。
“杜甫很忙”关注率飙升,俨然成为3月中国舆论界炙手可热的话题。
二、“杜甫很忙”事件的传播学解读1.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杜甫很忙”首先是以组图的形式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么,人们从图片中获取了怎样的信息?人们又是怎样思考的呢?无疑,这是阐释后来涂鸦图片被疯狂转载与再创作的基础。
斯科特在1994年提出视觉语汇的概念,他认为图像作为一种符号,不止是现实的透明反映或情感的运载工具,也可以是论证修辞的语汇。
杜甫的一天很忙,杜甫为什么这么忙_话题作文

杜甫的一天很忙,杜甫为什么这么忙_话题作文杜甫的一天很忙,杜甫为什么这么忙作者/辽宁张宏强辽宁张宏强【话题引入】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仰天沉思的杜甫被涂鸦,或开摩托车、骑马,或摇着蒲扇卖西瓜,推着超市的推车购物,甚至化身程序员开发手机应用软件……杜甫最近真的很忙,忙到几乎所有的大陆媒体都在以不同视角、不同心态、不同的表现形式思考今天的杜甫为什么这么忙。
众多微博网友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又折射了当下人们形形色色的心态。
【各方观点】1.恶搞“杜甫很忙”,拿杜甫这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人“开涮”,以及众多媒体的炒作和公众的围观,看似无伤大雅,实则折射出了现在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
2.恶搞杜甫无疑也暴露了现代教育的缺失,为什么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无聊感丧失了自豪感?如何教会孩子仰望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代表者,这是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3.杜甫草堂有关人员认为: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这种方式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
4.河南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认为:“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如果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5.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
6.“杜甫很忙”近期再一次爆红,主要原因可能是社会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和上班族借此娱乐消遣一下,毕竟此次疯狂传播的途径是微博。
7.“杜甫很忙”爆红也有“穿越剧”的影响,面对穿越剧的疯狂上映,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穿越”,但是苦于没有条件,微博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便捷的方式。
杜南很忙网民很闲张鸣以流民图著称的蒋兆和先生,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创作的一幅杜甫行乐图,居然会在网上走俏,以至于刊登这幅画的高中语文课本因此而脱销。
杜甫很忙高中作文

杜甫很忙高中作文杜甫很忙——一个文学巨匠的生活杜甫,一位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内容广泛,从农民的生活到政治现实,都能被他诗人化地表达出来。
然而,似乎人们更关心他的文学成就,而忽略了他的个人生活。
实际上,杜甫的生活经历十分丰富,他并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沉浸于家国忧患之中的人。
他的忙碌,无论在文学还是人生上,都丝毫不亚于其他人。
首先,杜甫是一个忙碌的诗人。
他的唐诗,被誉为“继《诗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诗文”。
这些诗,不仅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展示了他对时代的关注。
他的作品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从大政治到小生活,都有他的一笔。
他的诗中也有很多关乎民生、民情的话题,比如描写农民劳作的《春望》,嘲讽贪污官员的《八阵图》,以及同情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登岳阳楼》等。
他不断创作,并在作品中追求自己的艺术追求,同时也关注社会大事,希望能为他的时代做出一定的贡献。
其次,杜甫是一个忙碌的家人。
他曾两次经历财务危机,到南京献策平乱,却是为了挽救家族财产。
他的妻子和女儿时常生疾,他是从容的思考解决问题,也是心如刀割地望着妻女在瘟疫中渐渐衰弱。
他曾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家无四壁,何伤有心?”这话说出了他对家庭的关心和爱,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他的忙碌生活中,是父亲与丈夫的角色,也是常人所面对的生活烦恼和苦楚。
此外,杜甫还是一个忙碌的国家民众。
他在闻讯东都失陷后立刻辞官献策,帮助唐朝开启拯救江山疆界的大门。
他在入川后,不仅帮助川中修葺水利,也为国境开拓言行忧患。
他经历了唐代末期的群雄逐鹿,踏遍大半个中国,见证了百姓的苦难和风景的壮美。
他的《丹青引》一篇让天下文人瞩目。
他在经历了许多坎坷之后,还是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同情的人,对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关心备至。
结语杜甫的生命青史留存,留下了数百篇长短不一的诗篇,留下了他为时代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我们的忙碌不足为怪,尤其是在这样的瞬息万变的时代。
杜甫的一天很忙,杜甫为什么这么忙

杜甫的一天很忙,杜甫为什么这么忙作者辽宁张宏强辽宁张宏强【话题引入】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仰天沉思的杜甫被涂鸦,或开摩托车、骑马,或摇着蒲扇卖西瓜,推着超市的推车购物,甚至化身程序员开发手机应用软件…… 杜甫最近真的很忙,忙到几乎所有的大陆媒体都在以不同视角、不同心态、不同的表现形式思考今天的杜甫为什么这么忙。
众多微博网友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又折射了当下人们形形色色的心态。
【各方观点】1.恶搞杜甫很忙,拿杜甫这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人开涮,以及众多媒体的炒作和公众的围观,看似无伤大雅,实则折射出了现在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
2.恶搞杜甫无疑也暴露了现代教育的缺失,为什么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无聊感丧失了自豪感?如何教会孩子仰望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代表者,这是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3.杜甫草堂有关人员认为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这种方式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
4河南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认为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如果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5.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
6.杜甫很忙近期再一次爆红,主要原因可能是社会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和上班族借此娱乐消遣一下,毕竟此次疯狂传播的途径是微博。
7.杜甫很忙爆红也有穿越剧的影响,面对穿越剧的疯狂上映,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穿越,但是苦于没有条件,微博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便捷的方式。
杜南很忙网民很闲张鸣以流民图著称的蒋兆和先生,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创作的一幅杜甫行乐图,居然会在网上走俏,以至于刊登这幅画的高中语文课本因此而脱销。
只是,网民们并不是在欣赏这幅画的神韵,作文大全而是为了涂鸦恶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 年第4 期
新兴 传媒
‘ ‘ 杜 甫” 斋什 么 ‘ ‘ 霹 艮 忙"
刘伟 男
( 湖 南 大 学 新 闻传 播 与 影 视 艺 术 学 院 , 湖 南 长 沙 4 1 0 0 8 2 )
摘 要: “ 杜 甫很忙” 是指 2 0 1 2 年 3月风靡 网络 的杜甫涂鸦事件 。自第 一张杜 甫涂鸦组 图出现在新 浪微 博之后 , 微 博管 理组将
二 、“ 杜 甫很 忙” 事件 的传播 学解 读
2 . 群 体 心 理 与群 体 传 播 。 根 据 个 体 的 归 属 ,群 体 可 分 为 基 本 群 体 、 参 考 群 体 、偶 然 群 体 。 偶 然 群 体 指 互不 认 识 的 人
1 . 传 播中理解的作用 。 “ 杜甫很忙” 首先是 以组 图的形式出 临时组成的群体 。毫 无疑 问,在杜甫 图像 刚刚转 发时,肯定 现 在 众 人 眼 前 。 那 么 ,人 们 从 图 片 中 获 取 了 怎样 的信 息 ?人 属 于 人 际 传 播 和 基 于 社 交 关 系 的 基 本 群 体 传 播 。 但 是 微 博 的 们又是怎样 思考 的呢 ?无疑 ,这 是阐释 后来涂鸦 图片被疯狂 公共 性 、 自媒 体 效 应 和 信 源 信 宿 的 转 换 能 力迅 速 地 聚 集 了众
其 置顶为微 话题, 顷刻之 间,“ 杜甫很忙” 无人不知、无 人不 晓。杜 甫很忙事件的走红到底是 出色 的网络营销 ,还是 一次问题 ,让 我们通 过对事件 的传 播学解读揭开其神秘面纱。
关键 词:杜甫很忙;传播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G2 0 6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0 4 — 0 1 0 2 — 0 3
一
、
“ 杜 甫很忙” 事件 回顾
是什么 呢?理解 的定义是 人们 解释可感觉资料 的过程 ,影响
我们 理解 的方 式分为结构 式和功能式l 1 ] 。结构式取 决于物理 2 0 1 2年恰好 诗圣杜甫诞辰 1 3 0 0周年 。3 2 1同,一组 刺 激 。 功 能 式 则 依 赖 于 人 自身 的 心 理 因 素 , 并产 生 选 择 性 理 人教版 《 语文 》 ( 必 修 i )课 本 中 的 杜 甫 涂 鸦 画 像 被 公 布 在 解 。 综 合 研 究 经 验 ,假 定 、 文 化 期 待 、动 机 、 态 度 、 情 绪 等 新 浪 微 博 上 。 即 刻 , 卜亓 网友 围观 、回 复 。遭 涂 改 的 杜 甫 头 心 理 素 对 选 择 性 理解 的 影 响 最 为 明显 。 同 时 受 这 些 因 素 影 像原作 由蒋兆和先生创 作丁 1 9 5 9年 , 真迹现存 于成都杜甫草 响 的还 包 括 选 择 性 接 触 、 选 择 性 注 意 、选 择 性 记 忆 的过 程 。 堂 博 物 馆 。 图 像 中 杜 甫仰 天 长 思 , 凝 望 远 方 。头 像 因 神 形 具 在杜甫涂鸦头像传播 的发端 ,教育 学者 就指出此种现象 备,所 以被选作 高中语 文课 本中杜甫作品 《 登高 》的配 图。 的原因 ,首 当其 冲是课程 教学 中冲 突的表达 。学生因为课程 3月 2 2} _ _ J , 新 浪微 博的新浪微话题组通过“ 微博新鲜事” 、 教学的单 向性 与说教模式 ,从 而产生“ 文化及话语 ” 的矛盾和 l i s t 、热 门话题榜 单等 一揽子扩散途径推广“ 杜 甫很忙” 话题 , 反抗“ 支配一 从属” 关系 的冲突 。当前受众在 高中的基础教 育 带动 网友 参与并转 发,“ 涂鸦杜 甫头 像” 的星星之 火立 即演变 阶段具有高度 的相似性和共通性 ,普遍 经历过类似 的冲突心 成“ 燎 原” 之势 。随 后,杜甫图像相 关的涂鸦大作 不断涌现 , 理及行 为模式 。反观现实 ,随着现代 生活节奏的加快 、竞争 杜甫 的形 象也千变万化 ,时而端着狙击枪遥 望远方 ,时而 戴 压 力 的持 续 攀 升 、 社 会 矛 盾 的此 起 彼 伏 、 舆 论 情 绪 的亢 奋聒 着墨镜骑 车出 门,时而成 为湖人球员打篮球 ,时而与靓丽美 噪 ,人 们 向往 美 好 纯 真 的 共 同期 盼 、 回 味 过 往 恬 静 生 活 的 恋 女玩转风 月。基于杜甫的种种形态 ,网友戏称 为“ 杜甫很忙” 。 旧情 结 、选 择 不 同亚 文 化 群 体 相 互 倾 诉 的 动 机 、依 托 新 媒 体 紧接着 ,3月 2 6日,某位 名为刘备的 网友在人人 网上 发布 自 渠 道 匿 名宣 泄 的 需 要 也 都 高度 一 致 。 根 据 心 理 学 家 海 德 的 认 制视频 《 最炫杜甫风》 。该视频 以杜甫诗词名句编词 ,用凤 知 一 致 理 论 , 在 认 知 过 程 中 , 个 人 如 果 与 周 围 人 的认 知 存 在 凰传 奇的歌 曲 《 最炫 民族 风》演唱 。视频 一经发布 ,众 多网 不 平 衡 状 态 便 会 产 生 紧 张 ,平 衡状 态 则 能 无 压 力 的共 存 。基 友围观。顷刻 间,各主 流媒 体也陆续跟进 ,大篇幅报道“ 杜 甫 于 对 课 本 图 像 涂 鸦 认 知 的 高度 一 致 和 选 择 性 理 解 , 互 小 相 识 很忙 ” 事件 的进 展与讨论 。“ 杜 甫很忙 ” 关注率飙升 ,俨然 成为 的, 大 受众完成 了 自身 的人 内传播,更在短时 间内围绕 该话 3月中国舆论 界炙手可热的话题 。 题扭结成一 股强大的力量 ,形成偶然群体 。
转载与再创作 的基础 。斯科特在 1 9 9 4 年提 出视觉语 汇的概 多 的 眼 球 ,形 成 偶 然 群 体 传 播 。众 多 博 友 纷 纷 跟 帖 、回 复 、 步 扩 大 了 传 播 面 和 群 体 规 模 。 群 体 内通 过 情 感 表 念 ,他认为 图像 作为一种符 号,不止是现实 的透 明反映或情 转 发 ,进 一